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1页
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2页
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3页
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4页
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组 二零一六年八月 目录 1工作简况 .11.1任务来源 .11.2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11.3工作过程 .12制订本标准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33标准的编制原则 .54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64.1标准适用范围.64.2标准结构框架.64.3术语和定义 .74.4电源等级和温度范围的确定 .74.5电气性能指标的确定 .74.6测距传感器的探测前面障碍物目标的指标确定74.7紧急制动距离参数的确定 .84.8前方防追尾性能指标的确定 .84.9测试方法及合格与否的评定方法的确定.95主要试验

2、(或验证)分析 .96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97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 108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 109 标准中涉及专利情况说明 . 1010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 1011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 1012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113 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 1114 其它应予说明事项 . 11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 2015 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 交科技发(2015)114 号和全国汽标委客车分委会关于下达 2015 年 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汽标客字(2015)第 13 号文件要求,

3、按 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完成客 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制订任务和相关技术性工作。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主要起草单位: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郑州宇通客车股份 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 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美保驭汽车智能科技有限 公司。 工作组成员:曲保章、张长宇、来飞、汪祖国、李会仙、宋伟、 梁丰收、杨洪刚、郭文艺。 1.3 工作过程 本项目任务书下达后,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初牵头成立标准起草工

4、作组,开始标准编制工作。 起草工作组成员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确定了各单位 参加起草工作组成员及分工。大家一致同意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 司工作组组长单位,负责标准主要起草和协调工作。工作组成立后, 1 根据全国汽标委客车分委会对标准完成年度的工作要求,工作组制定 了分阶段的工作计划,并对各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工 作组开展了如下工作: 2015 年 12 月2016 年 2 月,工作组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和收 集工作。收集、研究了目前已发布的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相关标准、 法律法规和客车道路运输安全状况、相关标准实施情况,并对国内外 客车安全技术发展水平进行了调研。随后,工作

5、组对目前具有代表性 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图像识别三种技术方式实现的车辆前向防 追尾(防碰撞)预警和前向防追尾(防碰撞)产品分别进行了主要功 能测试,其中有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激光雷达测距技术的 客车防追尾系统,采用毫米波雷达加视频摄像头的沃尔沃 S60 的 City Safety(城市安全防碰撞)系统,以色列 Mobileye 和东莞美保驭公司 的图像识别预警系统。 2016 年 2 月,工作组先后开展了多次前向防追尾系统的性能测 试试验,主要包括: 1) 不同技术方式的前向目标识别及误响应典型测试场景测试。 2) 前方静止目标防追尾测试。 3) 不同道路环境下的车辆行驶状态下的典

6、型测试场景测试。 测试车辆包括沃尔沃 S60、河南护航购买的试验车辆宇通客车 、长城哈弗 6、别克 GL8、北汽面包等。选取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基本属于国内目前的主流车型,行驶道路类型涵 盖了高速路、国道、市郊路、市区路和山路各种路况;运行气候包含 2 白天、夜晚、雨天、雾天等气候条件;能够较好的反应出系统适用性 和可靠性状况。 并且对河南护航公司已经销售出去在线应用的 1000 多台包括客、 货、轿车的应用过程中的数据追踪分析等,获取了大量应用实际数据, 作为标准编制过程中制定技术参数的依据。 工作组开始分析整理三种技术的防追尾试验数据, 并多次进行逐条性能指标路试验证,逐步完善标准征求意见

7、稿(第一 版),并进行课题内部意见征求。 2016 年 4 月 11 日,课题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上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汇总并完善,形成了客车防追 尾系统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征求意见草稿修改意见。 2016 年 5 月 23 日,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版),通过电子 邮件方式发送课题组各成员单位,进行第二次标准征求意见。 2016 年 7 月 06 日,完成第二版征求意见的汇总和逐条意见处理 和响应,形成第三版征求意见稿,并发课题组成员单位,第三次征求 意见。 2016 年 8 月 06 日,标准编写组在前期技术性研究和试验的基础 上,对照标准编制的要求,形成了标准

8、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文件。 2 制订本标准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汽车行业和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却极为严峻。在我国,每年几十万起交通事故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就 在数百亿元以上。研究并推广使用客车防追尾系统可有效降低和避免 3 车辆行驶追尾碰撞事故发生,将对提升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起到积 极作用。本标准将规定客车防追尾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涉及的客车防追尾系统是在客运车辆行驶过程中,利用测 距传感器可采集本车的车速、相对速度与前车距离等信息,根据系统 内集成的危险状态判别方法,以包含且不限于语音提示等方式警告驾 驶员,并在驾驶员没有主动响应危险报警提示时,根据危

9、险迫近程度 采取点刹制动和(或)紧急制动措施以避免或减轻追尾碰撞事故伤害 程度,同时自动记录相关数据。 目前市场上的客车防追尾主动安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规范 不统一,无法实现量产应用。行业专家分析,客车安全事故 80%以上 是由于超速驾驶、疲劳驾驶、遇险处理不当因素造成的,而客车防追 尾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制定的标准。本标准为客车防追尾系 统制造商提供了产品设计、生产、检测的依据;并为客车生产企业提 供了评定客车防追尾系统功能和质量状态的关键性能指标以及评价 方案。 制定客车防追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可以有效地 推动中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以及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可以保障中国 汽

10、车企业的主动防碰撞产品质量,可以加速主动安全技术在中国市场 上的推广应用,提高行车安全,改善交通环境及规范产品市场,可以 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和交通行业的整体进步。所以及早制定客车防追 尾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4 3 标准的编制原则 遵循国内外客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要求、结合国内道路交通 现状、注重产品实用性原则,同时贯彻我国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 制性国家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及相关要求进行编制。 (1) 适用性 在标准编制前和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标准中 的要求在兼顾政府管理需求、厂商生产需

11、求、检测机构质量管理需求 的基础上,结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制定,以保证标准的适用性。 (2) 科学性 在技术指标制定过程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技术方式的产 品测试和综合分析作为制定性能要求的依据,能反映出根据国内道路 运输环境和客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客车防追尾系统的 技术水平,并为客车防追尾系统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3) 可操作性 在制定本标准的试验方法中,尽量考虑了客车防追尾系统生产企 业的实际试验方法,在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再现性外, 采用适用、经济的试验方法,保证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 (4) 先进性 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一些大型客车制造厂对客车防 追尾

12、系统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另外还参考 了欧盟、美国等地区和国家有关前方防碰撞技术要求,如 ECE R131 提 5 前紧急制动(AEB)方面批准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EU 347-2012 实 施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 2009 年第 661 号法规(EC)有关特定类型 机动车辆安装紧急制动预先告警系统的型式认证要求,体现了本标准 的技术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1 标准适用范围 在标准申请立项时按本标准适用于 GB/T3730.1 中 2.1.2.1 中定 义的客车类型的车辆的安装客车防追尾系统申请立项。在后期标准起 草过程中,经过多方专家讨论认为本标

13、准适用范围应规定为 M2、M3 类 B 级和 III 级载客车辆上的客车防追尾系统。 目前,客车防追尾系统的技术指标在国内的测试条件尚不成熟, 数据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和验证,因此本标准规定的防追尾功 能要求测试方法为推荐性方法,在后期实际检测、检验过程中可提出 更加切合实际应用要求的测试方法。 4.2 标准结构框架 标准的机构及主要内容分为前言、正文(共五章)和一个资料性 附录。标准规定了客车防追尾系统的电气性能指标要求、功能要求, 并规定了系统适用的车辆类型,以及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的防追尾 功能指标要求及测试方法,并在附录中给出了车辆行驶时紧急制动距 离参考性参数。 6 4.3 术语

14、和定义 本标准的术语参照 GB/T 10112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GB/T 20001.1标准编写规则第 1 部分:术语的定义和表述方法定义了 客车防追尾系统、测距传感器、车间距等相关术语,方便后续条款的 描述和理解。 4.4 电源等级和温度范围的确定 本标准参考 QC/T 41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对汽车用电 气设备的电源等级和温度范围的要求,规定了客车防追尾系统的电源 等级技术指标;根据客车防追尾系统的不同模块安装位置不同,分别 规定了相应的温度等级技术指标。 4.5 电气性能指标的确定 本标准参考 GB/T 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干扰 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

15、9951-2005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 电骚扰试验方法、GB/T 28046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 件和试验第 1 部分、第 3 部分、第 4 部分对车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 容性、机械负荷环境、气候负荷环境做了详细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关 指标的严酷等级及要求。 4.6 测距传感器的探测前面障碍物目标的指标确定 目前,国内外车载测距传感器的技术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 摄像头图像识别测距,还有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图像识别测距数据融 合实现前方目标的探测与相对车速、车间距等关键参数的的测量。本 7 标准只规定了测距传感器器的探测前方目标的性能,测距传感器可以 是以上提到的几种传感器的一种,

16、或者是多种形式的传感器同时在车 辆上使用。 静态测量直线距离150m 的技术指标是为了适应车辆在行驶过 程中不同车速条件下,满足从检测到前方目标到紧急制动过程所需要 的最短车间距要求。 车间距 100m 处,测距传感器探测的水平宽度为 3.5m 范围内能 正确识别前方目标、并规定了不能对虚假目标的无响应典型测试场景。 4.7 紧急制动距离参数的确定 根据本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前方目标速度以及本车制动状态等 条件下,设置的紧急制动距离参数值。 紧急制动距离与本车速度、前方目标速度、路面状况、气候环境 等因素有关,目前没有合适的计算公式换算出不同车辆类型在不同速 度条件下的紧急制动距离;标准中给出

17、的不同速度条件下的紧急制动 距离参数是在河南护航公司的产品安装的不同车辆类型下经过大量 实验数据获取的推荐参考值。 4.8 前方防追尾性能指标的确定 对客车防追尾系统来说,前方防追尾功能是其关键技术,因而在 标准中对前方防追尾功能指标明确规定,在对目前市场的防追技术调 研发现: 目前,前方防追尾关键部件测距传感器技术为毫米波雷达、激 8 光雷达、摄像头图像识别测距、多种传感器混合测距。我们对这几种 传感器的前方测距性能参数做了详细研究和实际的性能测试,并且根 据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复杂路况做了大量的调研分析。在行车过程中 道路两侧有隔离带、路牌、防护栏等物体存在,规定了测距传感器探 测前方目标时

18、,不能误识别临道目标或者路边物体的规定。 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遇到雨雪雾尘恶劣天气,产品制造商应尽可 能的使该系统适应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要求,因此对在恶劣天气条件 下的防追尾性能进行推荐性规定。 4.9 测试方法及合格与否的评定方法的确定 每项指标测试时,都规定明确的、可操作的测试方式,并且规定 了可重复性测试要求及评定方法。 5 主要试验(或验证)分析 本标准的技术指标,通过对护航公司的多台试验样车的前方防追 尾功能指标进行大量的不同路况试验,同时也对本标准的试验方法进 行部分验证。电气性能指标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目前正与 课题组成员单位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讨论有关条款的检 测验证工作。 6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本标准是客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