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05标 施工测量方案 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2.1河南大学站工程概况12.2文苑北路站工程概况22.3区间隧道工程概况23 测量管理工作23.1测量组织机构23.2测量管理制度23、测量总体筹划43.1、测量基本原则43.2、主要测量工作43.3、测量计划53.4、测量仪器及人员配备54、测量施工方法及精度要求64.1、施工前期测量工作64.1.1、交接桩64.1.2、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64.2地面控制测量64.2.1、平面控制测量64.2.2、高程控制测量74.3、联系测量84.3.1趋近测量84.3.2、竖井定向测量84.3.3、高
2、程传递测量94.4、地下控制测量104.4.1、井下导线测量104.4.2、地下水准测量114.5车站施工测量124.5.1施工场地的平整及围挡、大临建设的定位124.5.2 围护结构施工定位124.5.3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与基坑开挖施工定位124.5.4车站柱、梁、侧墙施工定位124.5.5预埋件、预留孔施工定位124.6、隧道日常掘进测量124.6.1、盾构机姿态测量124.6.2、管片法面测量134.6.3、管片姿态测量(即“倒九环”测量)134.7、盾构始发、接收测量134.8、隧道沉降测量144.9、竣工测量145、隧道测量误差155.1、误差分析155.2、提高贯通精度的方法156
3、、测量技术保证措施166.1、测量复核制166.2、其他要求167、测量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721施工测量方案1 编制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0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07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业主提供本标段的点之纪及控制点成果表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2 工程概况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5标段包括二站二区间,分别为龙子湖中心站文苑北路站区间、
4、文苑北路站、文苑北路站河南大学站区间、河南大学站。图2.1 标段工程概况图2.1河南大学站工程概况河南大学站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与新龙路路口处,沿明理路,呈南北走向布置。南接文苑北路站,是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的第十座车站。车站周边较为空旷,主要为农田和鱼塘。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单跨矩形框架结构,北段盾构吊出,南端盾构吊入,两端接盾构区间。车站总长386.6m、底板埋深约16.5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19.5m,呈南北走向;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度约为3m。本站共设5个通道及出入口,3组风亭。2.2文苑北路站工程概况文苑北路站位于文苑北路和明理路交叉口处,明理路西侧为河南教育学院
5、,东侧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龙子湖校区。车站外包长度208.8m、标准段外包宽度19.7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18.15m。车站设置四个出入口及2组风亭。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南、北两端区间均拟采用盾构法施工。2.3区间隧道工程概况龙子湖中心站文苑北路站区间始于龙子湖东北侧的龙子湖站,沿明理路东侧向北延伸,到达文苑北路站。(左DK37+147.700左DK38+624.261;右DK37+147.700右DK38+624.261),左线长度为1476.546单线延米,右线长度为1476.561单线延米,全长2953.107单线米。文苑北路站河南大学站区间始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与文苑北路交叉口处
6、,沿规划明理路向北延伸,下穿贾鲁河、魏河、胜天渠,最后到达河南大学站。(左DK38+831.461左DK39+973.477;右DK38+831.461右DK39+973.477),左线长度为1142.140单线延米,右线长度为1142.016单线延米,全长2284.156单线米,两条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3 测量管理工作3.1测量组织机构为确保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无误,本工程测量坚持执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公司委派具有丰富工程测量经验的人员组成测量队,负责施工测量工作;测量队人员不少于4人,测量主管由不少于三年测量工作经验的测量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担任,测量队各测量人
7、员技术上除直接受项目总工、工程部长领导外,需接受公司精测队领导。测量队长及复核员负责每阶段的测量组织及实施、并对每次测量成果负责;其他测量人员受其统一管理,要求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格遵守测量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并必须按时完成地铁施工必须的测设任务。3.2测量管理制度为使测量人员规范化、系统化执行各项测量规程,保证各项作业能够符合相关规程精度;项目部特根据业主相关技术文件及局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公司测量工作管理执行细则编制项目测量管理办法。办法中要求保持测量人员相对稳定性,维持测量工作的稳定性,明确了各项操作规程、各级测量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了各奖罚制度,特别强调了多级复核制度的执行。1、
8、测量分工及衔接项目部测量队直属项目部工程部领导,总工、工程部长对测量队的日常工作负责监管,测量队人员组成不少于4名:其中,测量主管1名,大专以上学历,二年以上测量工作经验;设复核员1名,一年以上测量工作经验,需经公司精测队培训和考核通过后担任;今后测量主管将从优秀的复核员中重点选拔;其他测量人员两名。2、测量复核制度的基本要求a、执行测量规范和标准,按规范要求进行测量作业、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b、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由双方持交桩表在现场核对、交接、签认,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c、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复核,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抄录已知数据资料,
9、必须核对,两计算人应分别独立查阅抄录,并互相核实;测量数据资料必须是提前计算,经过复核无误的数据,严禁测量现场现算现用;d、各种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e、外业观测应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内业工作坚持两人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f、利用已知成果时,必须坚持“先检查、复测,后利用”的原则;g、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方法或手段进行多级复核测量,或换人检查复测无误后才能施工;h、一项工程由两个以上单位同时施工时,应进行联合测量;不同时施工时,先施工的单位进行整体复测,后施工单位复核确认后使用。施
10、工复测时,必须超越标段范围与相邻相关的测量桩点联测,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共同使用相关桩点和资料;i、未经复测的工程不准开工,上一道工序结束,下一道工序未经测量复核,不得继续施工。3、测量日志记录制度测量工作日志必须记录当天根据先后顺序,每单次测量的工作部位、里程、测量、检核过程及测量成果、人员及分工、天气、仪器型号及性能等详细内容,各种测量日志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4、盾构掘井测量值班制度因为盾构施工的特殊性及连续性,在掘进过程中必须执行测量人员值班制度,通过对盾尾间隙、盾构机姿态的测量可以科学指导下一环盾构掘进参数,同时
11、通过铰接油缸行程差的测量及人工标靶的测量可推算出盾构机姿态与自动测量系统显示的盾构机姿态进行比较、相互印证。通过对已完成环的“倒九环”测量可以推算出下一环盾构掘进参数等。5、测量仪器的管理a、建立仪器台账和仪器履历表项目部对各自测量仪器建立仪器台账和每台仪器的履历表。仪器台账包含内容:仪器的名称、型号、编号、购置日期、性能状态、价格、配件、检定日期及时限等。仪器的履历表包括内容:仪器从购入到目前在所有项目上使用的时间及性能状态、维修记录,出厂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等原始资料,仪器履历表随仪器一同调拔。b、仪器购置仪器购置由各项目部提出配置申请,由公司精测队审核后,先考虑进行公司内部调拔,在没有仪
12、器调拔的情况下,向公司领导提出购置建议,经领导批准后进行采购,选取有信誉的商家通过竞价方式采购。c、仪器保养和维修存于公司的仪器由公司精测队负责保养和维修,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存于项目上的仪器由项目测量队负责保养和维修,总工为第一责任人,测量主管负责日常维保。仪器损坏时,必须向公司精测队汇报,因保管不善或其它人为原因导致仪器损坏的,须明确责任人和相应处罚措施,项目部不得瞒报、迟报。仪器损坏维修时,原则上应送至最近的原仪器厂家的指定维修点进行修理。d、仪器检定各项目部使用中各类测量仪器检定工作应按规定的期限、就地就近原则送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检定。经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应停止使用,并即时送修。项目部对长
13、时间未用的测量仪器使用前应进行自检,自检有问题应暂停使用,进行重新检定,标定相关参数后方可使用。对正在使用的仪器每隔一段时间应进行自检,在进行重要点位、关键线路测量前也应进行自检。e、仪器的使用、保管和调拔各项目使用的测量仪器由测量主管负责保管和日常保养;仪器调拔时,由公司精测队下发调拔单,项目部间根据调拔单内容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时,双方要确认仪器的性能良好,如果存在损坏现象,由原使用方负责修理,或由新使用方修理,原使用方承担修理费用。仪器台帐、说明书等原始资料随仪器一起调拔。f、仪器报废仪器报废由项目部提出申请,经公司精测队核查确认后,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报公司财务部办理相关固定资产报废手续。
14、6、测量成果的管理测量成果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规范管理,成果按测量项目分项建档管理。测量方案、监测方案及各类测量报告报公司精测队存档。7、测量资料的报审严格按照业主、测监中心、测量监理工程师及公司精测队相关要求执行。3、测量总体筹划3.1、测量基本原则地铁工程设计采用三维坐标解析法,故施工测量中将根据设计资料以三维坐标测放。加密导线点布置在受地铁施工影响之外稳固且能通视的地方,并设标志桩。从高楼上的加密导线点向地面引测时,俯仰角不大于30°。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杜绝人为的错误。自动测量系统的录入须经两人或两人以上复核后,方可执行。3.2、主要测量工作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15、:地面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竖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盾构推进日常测量和竣工测量六部分。地面控制测量包括趋近导线测量、城市二等水准测量;施工测量包括结构物几何尺寸定位测量、高程定位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包括定向测量和传递高程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包括施工控制导线测量、施工控制水准测量以及日常施工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盾构推进日常测量包括盾构姿态测量、管片姿态测量;贯通测量包括隧道每环管片的中线测量。3.3、测量计划平面与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限差范围内采用设计值,并根据设计院所交的GPS点位、平面加密、二等水准点布设河南大学车站、文苑北路车站、区间平面、高程控制网,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交接桩后,项
16、目部立即组织测量组对GPS点和水准基点的复核测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第3.1项“一般规定”:第一次复测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应每季度复测1次,且应根据控制点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本区间为盾构区间,计划工期约3年,鉴于首级控制点均地面上,本工程位于黄河南边均为黄沙地质,受影响较大,因此,复测周期选为3个月。盾构施工前,利用复测完毕的精密导线点与水准基点,向河南大学站引点;作为盾构始发井,车站底板左、右轴线上应敷设不少于3个平面,以及布设3个高程控制点。盾构推进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结合隧道线型,适时向隧道内布设双导线、加密水准点,并按时复测;同时应对每
17、天的管片姿态进行测量,给盾构掘进施工提供调整参数依据。隧道贯通前,应对当前盾构姿态、区间轴线加以复测,已保证盾构接收三维姿态。隧道贯通后,应组织对整条隧道实施测量,每环一测。3.4、测量仪器及人员配备项目部根据本工程要求组织精干的测量组,购置了高等级高精密测量仪器。测量主管由有多年测量经验的工程师担任,配以数名有多年测量经验的高级测量工,使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做到万无一失。主要配备的测量仪器与设备见表3.4-1,测量人员配备见表3.4-2。表3.4-1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仪器型号及规格数量仪器状态标定情况1全站仪徕卡TS02,21套良好已标定2全站仪配套设施/1套良好已标定3苏光水准
18、仪DSZ2+FS12套良好已标定4水准仪配套设施/2套良好已标定5对讲机2公里8个良好已标定表3.4-2测量人员配备表序号姓名职务执证情况备注1马少杰测量主管有2朱阿仁测量员有3苗九林测量员有4、测量施工方法及精度要求4.1、施工前期测量工作4.1.1、交接桩本区间由设计院交接桩6个GPS控制点(QY-37,QY-38,QY-39,QY-40,QY-41,QY-42)4个高级水准点: (轨道123、轨道124、轨道125、轨道126)4.1.2、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导线网的选点布设原则:点位附近不得有散热体、测站尽量避开高压电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相邻导线点之间的垂直角不应大于30°,视
19、线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避免旁折光的影响。每个导线点应保证两个以上的后视方向,点位选择应能控制地铁线路,导线点埋设应避开施工可能影响的范围,导线点应方便使用,利于长期保存。4.2地面控制测量4.2.1、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测量技术要求,将周期性对工程沿线6个GPS控制点(QY-37,QY-38,QY-39,QY-40,QY-41,QY-42)6个加密导线点(CG5-1、CG5-2、CG5-3、CG5-5、CG5-6、CG5-7、),4个高级水准点:轨道123、轨道124、轨道125、轨道126进行复测。平面控制复测:采用GPS复测,本工
20、程所交设计控制点均不通视。 城市一等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级别项目三等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有效卫星总数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12数据采样间隔(S)10-60sPDOP或GDOP8观测具体要求a.作业前按要求进行仪器检校。对中精度小于1mm,在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对基座水准器、光学对点器进行检校,确保其状态正常。b.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c.使用4台天宝R8-接收机进行作业。采用静态观测模式,采用边联式构网,形成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d.同步观测时段数为12,每时段不少于
21、60分钟。e.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5°,数据采样间隔设定为15秒,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总数4颗。f.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小于2mm,取两次平均数为最终结果。g.作业中使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h.观测过程中按规定填写观测手簿,对观测点名、仪器高、仪器编号、日期、时间以及观测者姓名均进行了详细的记录。4.2.2、高程控制测量桩点情况本区间由设计院交接桩4个高级水准点:轨道123、轨道124、轨道125、轨道126,以测监中心给出的水准控制点为基准,布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水准控制复测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操作,往返观测平均值并归算到测区的高程面上,水准测量计算采用严密平差
22、。平面、水准复测完成后,及时整理出复测成果并报监理审批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测。水准网测量的规定及相关技术要求精密水准的观测方法如下:往测奇数站上:后前前后偶数站上: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上:前后后前偶数站上:后前前后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见表4.2.2-1。表4.2.2-1水准测量视线要求(m)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仪器等级视距下丝读数DSZ2+FS1501.03.00.3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4.1.2-2中的各项要求。表4.2.2-2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
23、点高差之差1.50.40.61.0在测段间往返观测,视线长度不大于50m,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m,累计前后视距差不大于3m,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数。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2.2-3。表4.2.2-3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水准线路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坦地±2±424DS1铟瓦尺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备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计)4.3、联系测量联系测量主要工
24、作是通过竖井将方位、座标及高程从地面上的控制点传递到地下导线点和地下水准点上,以建立地下控制测量的起始基线边或水准基点,其可分为趋近测量、竖井定向和导入高程测量。4.3.1趋近测量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密导线点上,近井点与线路沿线的精密导线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图形。趋近导线测量测角六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测定趋近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趋近水准路线应附合在地面相邻的精密水准点上。趋近水准测量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8mm的精密要求进行施测。4.3.2、竖井定向测量联系三角
25、形的布置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工作包括定向投点和井上、井下联系测量。采用图4.3.2-1所示的方法进行联系测量,与两垂线01、02连测的点A、A1为连接点,地面(井上)连接测量是在连接点A安置全站仪,将D点与两垂线方向联测,并由近井点D测设地面连接导线至A点,以求出两垂线的坐标极其连接线的坐标方位角。井下连接测量是在井下连接点A1安置仪器,将D1点与两垂线方向联测,并同时测井下导线,求出定向基点D1的坐标和A1D1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完成定向任务。从地面传到正线洞内基线端点相对点位中误差12mm。联系三角形最有利形状为角和角接近于零的延伸形三角形,具体要求如下: 垂线间距离a(a1)应尽可能性的大
26、;三角形的锐角角和角应尽量小,最大不超过1°;b/a(或b1/a1)的值一般以1.5左右为宜;传递方位角时,应选择经过小角的路线。此外连接(或1)的边长AD(或A1D1)一般宜大于20m。联系三角形的测量方法 角:采用LeicaTS02power全站仪进行测量,方向观测法分别在井上、井下连接点A、A1测、1、1角,一般测6个测回。为了减少测、角时对中误差的影响,仪器应对中三次,每次对中将照准部(或基座)位置变换120°,也可用两台仪器分别置于A、D两点进行观测或采用三联观测法及强制对中措施,以减少对中误差的影响。各测回测定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不大于±12,方位角
27、平均值中误差在±8之内,测角中误差应控制在±2.5之内。量边:丈量连接三角形的各边长时,采用检定过的钢尺,并估读至0.1mm。丈量时对钢卷尺施以比长时的拉力,记录测量时的温度。每条边各丈量三个测回,每测回往返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在地上小于0.5mm,在地下小于1mm。地上与地下测量同一边的较差不大于2mm。井上、井下连接导线的边长采用全站仪测量。图4.3.2-1井上、下联系三角形及连接导线示意图联系三角形测量技术要求联系三角形测量严格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联系三角形测量,每次定向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定向成果。在同一
28、竖井内悬挂两根钢丝组成联系三角形,钢丝宜选用0.3mm钢丝,悬挂10kg重锤,重锤浸没在桶装机油中。由于采用2全站仪,故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应在±2.5之内。联系三角形定向推算的地下起始方位角的较差应小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为±8。4.3.3、高程传递测量测定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近井水准线路应附合在地面二等水准点上。采用在竖井内悬吊钢尺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地上和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并应在钢尺上悬吊与钢尺鉴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传递高程时,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改变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间的高差较差应小于3mm。高程传递测
29、量方法见图4.3.3-1。图4.3.3-1 高程传递示意图4.4、地下控制测量4.4.1、井下导线测量地下平面控制网布设成支导线形式,随盾构推进而延伸,每次地下控制测量均采用往返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严密平差。地下导线分两级布设,即平面控制导线(或基本导线)和平面施工导线。平面控制导线:平均边长150m,直线最短100m,曲线最短60m。曲线元素点附近必须设置导线点,具体埋设情况如图4.4.1-1所示。图4.4.1-1洞内导线点示意图测设采用LeicaTS02power全站仪,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小于4,边长往返测各二测回,往返平均值较差控制在7mm内。平面施工导线:平均边长
30、60150m,主要在隧道管片封顶块处以吊篮点方式架设,通过此来测设盾构及管片姿态等。每次延伸控制导线点前,先对前三点进行检测,确保准确延伸控制导线点,指导盾构日常推进。施工控制导线点距离贯通面约为100m时横向中误差控制在±25mm内。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通前150m200m,应测量三次。其测量时应与端头井的定向测量、传递测量同步。当较差在10mm内时,采用逐次测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控制导线延伸测量的起算值。4.4.2、地下水准测量地下高程起算于地下近井点。地下施工水准点每50m设置一个,地下施工控制水准点每100m设置一个。地下施工水准测量采用往返观测,其闭合差±(L以km
31、计)。在贯通前150m200m,地下水准控制测量应独立测量三次,其测量时应与端头井的地面向地下传递高程测量同步。当较差在5mm内时,采用逐次测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控制下次水准测量的起算值。4.5车站施工测量4.5.1施工场地的平整及围挡、大临建设的定位 1、施工场地的平整 首先利用工作基准点将设计红线敷设在场地上,根据地形、地貌放出设计左线轴线,作出横断面;根据横断面测量值经网格解析法综合分析得出场地平整基准点高程,并将网格敷设在现场,做好标识及测量技术交底。2、大临(施工便道、钢筋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等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程部提供的规划图,利用工作基准点,将其几何尺寸精确敷设在现场;并
32、在下道工序进行检核及定位。4.5.2 围护结构施工定位 1、 为了保证车站净空满足设计要求,首先将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外边线外扩8cm(注:车站主体施工时,主体结构外边线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分别推算出钻孔桩、地连墙、加固区的逐点坐标。 2、地连墙中心定位依据已计算出逐点三维坐标成果书进行放样,严禁现场计算;放样误差应 3、控制在±5mm之内,内外导墙应平行于地连墙设计轴线,其放样误差应控制在±5mm之内。 4、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应不定期符合内外导墙三维坐标,且还应测量深度、铅垂度、宽度。 5、地连墙施工竣工后,应测定实际中心位置得出与设计偏差值,偏差值应小于±50mm。
33、 6、钻孔桩定位与地连墙施工测量控制一致。4.5.3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与基坑开挖施工定位 1、 首先利用全站仪在冠梁上两端钢支撑中心点,利用全站仪或钢尺排出钢支撑位置;利用水准仪在冠梁活基坑内壁标识出每级钢支撑标高。 2、基坑应在支撑施作完成后分级分段开挖。4.5.4车站柱、梁、侧墙施工定位 1、结构柱的施工:结构柱在钢筋绑扎之前,将结构柱平面几何位置用全站仪敷设在地板垫层上,点位放样误差控制在±5mm之内。 2、结构底板、中板、顶板、边墙的施工: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的方法测设底板梁(中板、顶板)和侧墙的轴线及几何尺寸点,并在底板敷设工作基准点。 3、施工模板定位:轴线测设误差应控制在
34、±5mm之内,宽度定位应控制在15mm10mm内,标高控制在10mm内。4.5.5预埋件、预留孔施工定位 预埋件、预留孔定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精度应符合各规范及设计要求。4.6、隧道日常掘进测量4.6.1、盾构机姿态测量 盾构姿态自动测量系统在掘进中测量当前管片的具体三维坐标,从而得到其盾构机的水平、垂直与设计值的偏差,当前俯仰角、回转角等数据。虽然盾构机配有自动测量系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人工测量工作,经常对自动测量成果进行校核。4.6.2、管片法面测量区间使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内径为6280mm,管片外径为6000mm,即理论盾尾间隙70mm,在每环拼装完及时测取
35、盾尾实际间隙,在下一环掘进至50cm时,测取拼装好的上一环的法面,上下法面利用吊线锤法,左右法面用反射片法,测出的数据与理论数据比较,以及时调整盾构姿态。4.6.3、管片姿态测量(即“倒九环”测量)“倒九环”测量即是测量当班施工最终环号(包括该环)后九环的上下、左右偏差。左右偏差通常用带水平气泡的4m长尺来测管片的左右偏差(见图4.5.3-1),左右偏差测量的方法是:把4m长尺水平放置在所测环的大里程,把经纬仪对准后视水平度盘置零,然后瞄准长尺把水平度盘拨至根据事先计算好的理论角度直接读出水平尺上的数值,即是该环的左右偏差。若读数在水平尺中心右侧,则说明隧道偏左,反之则偏右。上下偏差上下偏差测
36、量的方法是:放一水准尺于所测环的大里程的底部,根据隧道内的高程控制点测出该环大里程的高程,通过与设计高程比较得出该环管片的上下偏差。管片测量示意图详见图4.5.3-1。通过测量此偏差,可以反映出管片的错缝情况、管片在盾构机内和出盾尾后的变化情况以及管片最近两天的偏差变化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注浆、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 图4.5.3-1管片姿态测量示意图4.7、盾构始发、接收测量盾构机始发测量盾构机始发架安装a、始发架安装前首先对洞门中心三维坐标进行复测,并与设计值比较,洞口直径至少测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若实测洞圈的偏移量超过规范要求或失圆明显,需上报设计院予以确认、回复,以便盾构机始发时做适当
37、调整。b、根据实测洞门中心坐标放样出始发架中心线。反力架定位测量反力架的安装位置由始发架及负环数量来决定,反力架的支撑面要与隧道的中心轴线的法线平行其倾角要与线路坡度保持一致。盾构机内参考点复测盾构机组装完成后,对盾构机各主要测量部件进行复测,盾构机的初始位置和姿态必须准确测定。包括人工测量标尺复测及自动导向系统的棱镜。盾构接收测量(即:盾构贯通测量)盾构施工过程,当盾构掘进距接收井还有5080m时,须进行盾构贯通测量工作。贯通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地面控制网连测(平面和高程),接收井门洞中心位置测定(平面与高程),竖井联系测量和井下导线测量。关于地面控制网连测、竖井联系测量和井下导线测量,前面已有
38、叙述,现只介绍接收井门洞中心位置测定。接收井门洞中心位置测定对洞门中心三维坐标进行复测,并与设计值比较,洞口直径至少测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若实测洞圈的偏移量超过规范要求或失圆明显,需上报设计院予以确认、回复,以便盾构机始发时做适当调整。盾构到达时其刀盘与预埋洞圈间的平面、高程偏差允许值不得大于±50mm。同时,盾构垂直姿态应略高于设计值,以便顺利到达接收基座。盾构接收基座安装a、根据实测洞门中心坐标放样出接收基座中心线。b、接收基座安装时,为防止盾构磕头,实际测放中心轴线应比设计轴线略低2030mm。4.8、隧道沉降测量隧道沉降测量测点为每5环布设1点,测点应设在隧道拱底位置。隧道
39、沉降测点的初测定位隧道衬砌环脱出盾构车架后。隧道沉降测量每半个月测一次,区间隧道贯通后应及时提供全线隧道的沉降变化曲线。4.9、竣工测量隧道贯通后,联测地上、井下导线、水准,并进行平差,为精密铺轨提供具有一定精度和密度的导线点与水准点。平面贯通测量:在隧道贯通面处,采用坐标法从两端测定贯通,并归算到预留洞门的断面和中线上,求得横向贯通误差和纵向贯通误差,根据规范,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横向允许误差为±50mm,纵向贯通误差限差为L/5000(L为两开挖洞口之间的距离);高程贯通测量:用水准仪从贯通面两端测定贯通点的高程,其误差即为竖向贯通误差,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
40、308-2008),竖向贯通误差为±25mm;隧道贯通后应利用始发井和接收井控制点进行贯通隧道附合路线测量,并重新平差作为以后测量依据;竣工测量内容包括隧道中心的三维坐标、横向偏离值、高程偏离值、椭圆度测量等,应每5环测一个断面;竣工测量成果应按要求整理归档,并作为隧道验收依据。5、隧道测量误差5.1、误差分析地铁隧道属地下工程施工,洞口的导线定向测量受施工条件的限制,一般会出现以短边控制长边的现象;洞内的导线点及吊篮点经常受管片的沉降、位移、及电瓶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移动;测量条件差,易受到潮气、雾气、洞内光线暗的影响。故须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并预计最弱点误差值,
41、以确保轴线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盾构法地铁施工测量产生的误差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主要有:在测角时有仪器误差、观测者本身误差、目标偏心误差、测站偏心误差、外界条件等对测量的影响。在水准测量时有仪器误差、气泡居中误差、读数误差、外界条件等对高差的影响。根据以往隧道测量经验,隧道的高程比平面相对比较容易控制,均能满足隧道的贯通要求,故我们强调平面控制测量,当隧道长度大于1km时,对仪器的精度及测量技术要求较高,为此我经理部特配备了高精度2仪器LeicaTS02power全站仪以及专门成立了以经验丰富的测量工作人员为主的测量队。纵观盾构机从始发到接收的整个掘进过程,最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阶段
42、:盾构始发前端头井地上、地下导线点的联系测量。由于受场地限制,导线点的布设较难,因此在测量中可能会遇到诸如短边、光线差、折角数多以及俯仰角偏大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通过不同测设方法或路径、增加测回数以及加大复测频率以将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满足盾构出洞要求。盾构掘进阶段:由于刚掘进完的隧道易受衬砌本身自重、注浆效果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偏移,并且不易察觉,从而设在隧道壁边及顶部的导线点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如若仍采用原坐标,势必造成大的偏差,故我们在引测导线点时,必须对前三导线点进行检核,并在隧道掘进50m、100150m及隧道旁通道、隧道推进1/3、隧道推进2/3时均需进行全线复测定向。盾构接收前150200m时:最后的关键阶段,此时的测量准确与否关系到盾构机能否顺利进洞的关键,也是确保盾构机在盾构姿态偏差不大情况下能采取调整的最后机会,为此,此阶段的测量工作非常重要,我们首先要求掘进速度减缓,同时精测队应在此之前就开始全线复测,复测采取两种不同仪器独立测量,测量结果报集团公司复测,然后报监理复测,最终取多次结果的最可靠值作为指导盾构机的后续推进。5.2、提高贯通精度的方法影响贯通精度的主要是横向贯通误差,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中误差m1,联系测量中误差m2,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实践
- 二零二五年度水资源保护堰塘承包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铁路轨道施工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艺术馆软装承接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停车场智能停车引导系统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高空广告安装公司高空作业防护用品供应合同2篇
- 校企合作在宠物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 学校活动成功执行的全方位策略
- 2025年统编版2024选修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财产抵押担保租赁合同3篇
- 温泉规划工作方案
- 2025年度私立学校教师聘用合同(初中部专业学科)3篇
- DB32T 4880-2024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 银行2025年纪检工作计划
- 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事业单位招聘53人高频考点题库(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
- 2023年小升初简历下载
- 广府文化的奇葩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解析
-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 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