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中国瓷器的鼻祖_第1页
越窑青瓷中国瓷器的鼻祖_第2页
越窑青瓷中国瓷器的鼻祖_第3页
越窑青瓷中国瓷器的鼻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越窑青瓷:中国瓷器的鼻祖作为一个以瓷器扬名的国度,我们自己却鲜少了解中国瓷器的鼻祖越窑青瓷。 它是最古老的瓷窑,持续了千年,并以青碧透亮的釉色影响后世的审美。巅峰时期的秘色瓷更 为它镀上一层传奇色彩。它像陶瓷界的一代宗师,功成身退 后,留下世人念念不忘的“月染春水”与“千峰翠色” 。苏 州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是一个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它光 洁如玉, 釉色如湖水般清秀透亮。 碗壁上是莲花的浮雕纹样, 盏托如荷叶般微微翻开。看上去就像一朵绽放的荷花,荡漾 在一池春水间。这是 1956 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发现的。五 代秘色瓷莲花碗陕西法门寺也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一只秘色瓷八棱 瓶,釉色如远山青翠

2、,颈直修长,腹部有八条棱形,如一位 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这两个器物的发现,让人们确信,中 国瓷器上最神秘的瓷器秘色瓷是真实存在的,它真如诗 人所说“夺得千峰翠色来” 。八棱秘色瓷净水瓶 类玉似冰 的青。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的精品,产于浙江余绍地区。说起 瓷窑,人们会想起宋朝的官、哥、汝、定、钧窑等,但越窑 比它们年纪更大, 也更长寿。 从东汉兴起, 衰落于南宋,“活” 了近千年。越瓷线条流畅简洁,纹样素雅,以花草、人物为 主。造型多样,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是动物造型, 有鸡头壶、 虎子等。到了唐朝多是瘦高的器物,也有荷花边的碗盘。从 那时就经“海上陶瓷之路”远销亚非各地。越窑青瓷纹胎灵 芝纹伏兽枕

3、 (唐 )越窑青瓷蹯龙罂越窑青瓷以釉色取胜。从一开始青中闪黄,渐渐变到唐朝的 清纯透明。越瓯是文人雅士的心头爱,诗词里常见它的倩丽 身影。如孟郊诗云“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说它色翠 如荷叶。施肩吾则说“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说它让搅动的茶汤如袅袅绿烟。 陆龟蒙的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更是描绘出这种层山叠翠的青。 “茶圣” 陆羽的评论更让人绝倒,他说越瓷 “类冰”、“类玉”,能完 美地呈现茶汤的绿与甘。越窑青瓷莲叶带托茶盏 越窑青瓷划荷叶纹海棠式杯而巅峰之作秘色瓷,直到唐代晚期才出现。据考证,这得益 于瓷土和装烧方法。当时人们发明了匣烧工艺,就是将瓷器 胎体

4、放在匣钵中烧制,让胎体与火分离。这样能更好地高温 还原,保证其色青如初。在上林湖越窑的遗址,还曾发现被 釉料密封开口的匣钵,或许这也是秘色瓷特有的装烧工艺。 成于官窑,败于官窑一直以来关于秘色瓷的名字来源,有各种说法。有人说秘色 是指青色之意,或是越窑一个时期的代称,而最常见的说法 是秘色瓷为贡品, “臣庶不得用” ,所以是神秘的瓷。因为五 代后期,越窑属的吴越王国每年要向宋朝廷进贡,也包括了 秘色瓷。据记载一次就有 10 万件秘色瓷。虽也有人说秘色 瓷做贡品并非从五代开始,像法门寺的秘色瓷当也是按唐朝 统治者的需求生产的。可是,秘色瓷作为贡品的生产方式, 却导致了宋代官窑制度的产生。可是,秘色瓷的烧制直到今天仍然是个谜。因为从宋开始, 各瓷窑都找不到它的痕迹。连乾隆帝也说, “李唐越器人间 无”,天子都难睹其芳容,可见其之稀珍。因为宋朝官窑制 度的建立和兴起,有了更多同样美得让人心动的青瓷,也让 当朝统治者可以就近选择。渐渐地,越窑不像以前那么受重 视,技艺也渐渐没落,直到北宋末南宋初衰落,再难复昨日 的辉煌。越窑青瓷蟾纹水丞越窑青瓷蟾纹水丞有人说越窑青瓷是 “母亲瓷”,但我却觉得更像 “一代宗师” , 它是陶瓷的开端,更承担了引领审美的使命。秘色瓷则是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