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胆胀(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年)。主要症状:右上腹胀满疼痛,反复发作。次要症状:恶心、嗳气,腹胀、善太息。多发生于 40 岁至 65 岁,女性多于男性,且以偏肥胖体型为多见。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委会、陈灏珠共同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症状: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可放射到右肩胛区,高
2、脂餐后加剧;反复发作的胃灼热,嗳气,返酸,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体征:部分患者有胆囊点的压痛或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影像学检查:B 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合并胆囊结石且发生过黄疸、胰腺炎的患者应行 MRCP 或 CT 等检查了解胆总管情况。(二)证候诊断1.肝胆郁滞证:证候: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善太息,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2.肝胆湿热证:证候: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3.气滞血瘀证:证候
3、: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沉涩。4.肝郁脾虚证:证候:胁肋隐痛,面白少华,倦怠乏力,烦躁易怒,腹胀,嗳气叹息,口苦,恶心,食少纳呆,大便稀塘或便秘。舌淡或暗,苔白,脉弦细。二、治疗方法(一)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胆郁滞证治法:疏肝理气,柔肝止痛。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克 白芍20克 川芎15克 枳壳15克 香附15克 陈皮10克 川楝子15克 甘草6克若胁痛甚,可加青皮、延胡索理气止痛;若肝郁化火,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者,可去方中川芎,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等清肝泻火之品;若肝气犯胃,症见腹泻、腹胀、肠鸣者,可加茯苓、白术;
4、若肝郁化火,耗伤阴液,症见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细者,可去方中川芎,酌加枸杞、菊花、何首乌、天麻、沙参滋阴清热;若兼见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可加法半夏、生姜、旋覆花和胃降逆;若兼瘀血症见胁肋刺痛,夜间尤甚者,加丹皮、赤芍、当归、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中成药:胆舒胶囊,四逆散颗粒等。2.肝胆湿热证。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 山栀15克 黄芩15克 柴胡10克 车前子15克 泽泻15克 木通10克 川楝子15克 枳壳15克 延胡索20克 生地15克 当归10克 甘草6克若见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清热利胆退黄;若肠胃积热,大便不通,腹胀腹满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5、;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见胸胁剧痛,痛引肩背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中成药:消炎利胆片等。3.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柴胡10克 枳壳15克 香附15克 乌药15克 延胡索20克 当归15克 红花10克 赤芍15克 川芎15克 桃仁10克 丹皮15克 五灵脂10克 甘草6克中成药:血府逐瘀颗粒等。4.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剂: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10克 白芍20克 白术15克 枳壳15克 法半夏15克 人参10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若嗳气泛酸甚者,可加桔梗、厚朴一长一降,调达气机;若食后腹胀,嗳气酸腐,食积不消者,
6、加神曲、麦芽、鸡内金以助消食化积;若少气乏力,不思饮食者,可加黄芪、山药以益气健脾;若烦躁易怒,胁肋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山栀、延胡索清泻肝火,行气止痛。中成药:逍遥丸等。(二)针灸治疗1.体针:取胆囊穴、阳陵泉、胆俞、太冲、内关、中脘、足三里。每次 23 穴,用毫针行中强刺激,每穴运针 35 分钟,留针 1020 分钟,隔 5 分钟行针 1 次,每日针刺 1 次。用电针亦可。2.头针:取头部胃区(以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作平行于正中线长 2cm 直线)。用毫针中度刺激,每次运针 5 分钟,留针 2030 分钟,隔 5 分钟行针 1 次,快速捻转,每日针刺 1 次。3.耳针:取肝、交感、神
7、门等穴。每次 23 穴。强刺激,留针 2030 分钟,每日12 次。4.点挑:取肝俞、脾俞、三焦俞、足三里、胆俞等穴。采用挑筋法或挑提法,每次取 34 穴,13 日挑 1 次,510 日为 1 疗程。临床上可根据病情辨证取穴。(三)其他疗法1.耳穴压豆借助探棒寻找阳性反应点,辨证分析,确定治疗方案、选穴配方,75%乙醇棉球擦洗并消毒耳廓,再次核对穴位。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止血钳夹王不留行籽对准耳穴贴压,贴压时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强度,使耳廓有发热、胀麻感(即得气)为度。2.推拿疗法(1)基本操作: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坐于其背部,在右侧季肋部用轻快的摩法 35 分钟,并分别对日月、章门、期门诸穴
8、用指揉法各 1 分钟。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其右侧对上腹部及右侧季肋部用鱼际揉法或全掌揉法各 1 分钟。并对下胸及上腹部施以分推法 2030 次。再按揉阳陵泉、胆囊、丘墟诸穴各 1 分钟以有酸胀得气感为度。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均可,用食、中指或拇指对膈俞、肝俞、胆俞等背穴施以指揉法,每穴约 1 分钟。最后擦胆囊部,以热为度,搓两肋结束治疗。(2)辨证治疗:对胆囊炎疼痛甚者,先在肢体远端阳陵泉、胆囊穴附近寻找敏感的压痛点,找到痛点后以相对重而揉的按压或按揉法予以刺激,可达缓急止痛之功效。对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加强揉中脘和按揉足三里穴。3.中药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肝病治疗
9、仪等疗法。(四)健康指导1.饮食调理:多饮水,忌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鸭、荷包蛋、油炸食物等,减少烹调用油,在烹调方法上以蒸、炖、煮为主。忌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牛奶、萝卜、洋葱等,忌饮酒。2.情志调摄: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正确对待疾病,避免诱发或加重疾病的不良情绪。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拟定。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1)痊愈:症状消失。(2)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 (3)进步:50
10、%症状改善百分率80%。(4)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50%。(5)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所有症状分为无、轻、中、重四级,无症状;轻度: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主症分别记 0、2、4、6 分,次症分别记 0、1、2、3 分。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症状、体
11、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3.临床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壁增厚、毛糙、透声三项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壁的增厚、毛糙、透声三项中 2 项或 2 项以上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或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壁的增厚、毛糙、透声三项中 1 项或 1 项以上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均无改善。(二)评价方法1.初次就诊时进行症状、中医证候学及腹部 B 超评价。2.治疗过程中每周对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学进行定期评价。3.治疗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学、腹部 B 超评价。附:症状评估积分表症状程度及计分标准计分主症右胁疼痛0无 2轻微 4中等 6重度右胁胀满不适0无 2轻微 4中等 6重度次症纳差0无 1减少1/3以下 2减少1/3-1/2 3减少1/2以上恶心0无 1偶尔 2经常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喜欢信贷协议
- 眼镜代销合同范本
- 水泥黄沙合同范本
- 球阀销售合同范本
- 养车无忧合同范本
- 公司股份制合同范本
- 合资公司办公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
- 第十课《画彩色螺旋图》教学设计设计 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房地产合同管理流程与风险控制
- 太平洋保险计划书模板
- 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4年高考时事政治考试题库(134题)
- 有关煤矿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其安全技术要求课件
- DZ∕T 020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钨、锡、汞、锑(正式版)
-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试试卷及答案
- 产科临床诊疗指南
- 挤压模具抛光培训课件
- 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
- 学校安全教育教师培训
- 大学生寒假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