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复习资料四川理工学院_第1页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四川理工学院_第2页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四川理工学院_第3页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四川理工学院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酵工业菌种1. 工厂化生产对菌种的要求? 培养基原料来源广、廉价; 培养条件易控制; 发酵周期短; 菌株高产; 抗病毒(噬菌体)能力强; 菌株性状稳定,不易变异退化; 菌体本身不能是病原菌;2. 发酵工业诱变育种的原理? 诱变育种:以诱发突变为基础的育种,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提高菌种产量、性能的主要手段。 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称为诱变育种 诱变剂:能够提高生物体突变频率的物质称为诱变剂物理诱变剂: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丫 -射线,快中子;物理因素中目前使用得最方便而且十分有效的是紫外线。许多高产菌株的选育都用过紫外 线,对于一般实验室、中小型工厂都适用,也很安全。

2、其他的几种射线都是电离性质的, 有一定的穿透力, 一般都由专业人员在专门的设备中使用, 否则有一定危险性。化学诱变剂:化学因子如碱基类似物、5- 氟尿嘧啶、烷化剂等。化学诱变剂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烷化剂。使用化学诱变剂的优缺点: 大多数情况下,就突变数量而言,要比电离辐射更有效。 化学诱变剂是很经济的, 因为只需要少量的合适的诱变剂, 设备是实验室的一般玻璃器皿, 一个蒸气罩。而用电离辐射进行工作时,设备费用大,并要注意安全性。 大部分诱变剂是致癌剂, 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非常谨慎, 要避免化学诱变剂与皮肤接触, 且 切勿吸入其蒸气,有人对某些诱变剂极其敏感,甚至未直接接触就会过敏,这就更要当心

3、。3. 菌种保藏的目的和原理?( 1 )目的: 存活,不丢失,不污染; 防止优良性状丢失; 随时为生产、科研提供优良菌种。( 2)基本原理: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工地创造条件,使菌种的代谢活动处于不活 泼状态。二 发酵工业培养基1. 名词:前体、生理酸性物质、生理碱性物质 ;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 而其自身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生理酸性物质: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生理碱性物质:经微生物生理作用后能形成碱性物质的无机氮源。例如:液体曲2. 在利用氨水、尿素作为 N

4、源时的注意事项;氨水 :碱性强、易挥发、不能加热灭菌,不能加到基础培养基中,只用于流加, 且要搅拌。尿素及有机氮:一般无毒,但尿素使PHf,灭菌后不稳定造成尿素减少。另有机氮源同时含有C、N,故兼有C、N的作用。3. 前体的特性?使用时的工艺控制?有些前体浓度过高对菌体产生毒性。菌体还具有将前体氧化分解的能力,故需工艺控制。少量流加 多次加入 加入的时间4. 简述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原材料的质量纯度、原材料的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储存条件、粉碎粒度等。配制方法培养基 的配方中应注明的事项: 计料体积与配料体积的关系 物料的规格 pH值及调整方法 对配制水的要求 投料的顺序发酵工业无菌技术1.

5、试根据对数残留定律,如何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工业生产中采用高温瞬时灭菌的依据。灭菌操作中,为达到一定的灭菌要求,即N N0为某值,如10-16。所需灭菌时间即可由下式求出:NInK t lnNo该式叫做对数残留公式NoNInNoN将InKERTIn A两边对T求导d 1 n K dT表示In K对T的变化率即In K T其值与E正相关,E愈高,变化率愈大, 亦即T的变化对K的影响愈大。 以上结论非常重要:在生产上,可利用菌体死灭反应与营养成分被破坏反应的A E差距来作为工艺选取的依据。通常,菌体死灭反应的A E约在200400 KJ/moI,而维生素被破坏的A E约在8100KJmol,灭菌

6、中,温度升高,菌体死灭速度的增加远大于营养成分被破坏的增加;这就是 高温短时间灭菌的依据。2. 比较分批灭菌与连续灭菌的优缺点。(补充)有一发酵罐内装40 m3培 养基、每1 mL有2 X 105 个耐热细菌芽抱, 败机率为0.001时所需要的灭菌时间。N040 106 2 1058 1012|2.303 N0tlg JK N2.30315lg(8 10 )20.34 min1.8(书)在12I121 C温度下进行实罐灭菌。原感染程度为C时灭菌速度常数为1.8 min-1。求灭菌失31N 10 ; K 1.8minword 文档可编辑3. 结合本地实际,设计一空气净化流程并对其进行分析。冬0耀

7、dtdtF x0x V即:发酵工业种子制备简述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1. 培养基:选用原则:组分简单,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取材方便等。种子培养基以菌体增殖为目的, 应该糖份少而氮源多些。种子罐与发酵罐培养基成分趋于一致时,可缩短发酵生产的周期。2. 培养条件 温度:温度直接影响生长和酶的合成; pH值:对微生物有明显的影响。培养基pH调节方法:用酸碱溶液中和法;使用缓冲溶液法;使用生理缓冲剂; 通气搅拌:溶解氧的作用:参与菌体呼吸作用;搅拌:促进氧的溶解与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扩散。通气量的多少以溶解氧的多少来衡定。通气过程中,影响溶解氧的因素:菌种;培养基性质;培养阶段;发酵罐的结构; 泡沫

8、:危害:影响微生物对氧的吸收; 妨碍C02的排除;减少设备利用率(有效容积减少); 造成跑料,导致染菌;发酵动力学1. 分批培养、分批补料培养和连续培养各是怎样的操作方式?分批发酵:在一封闭系统内含有初始限量基质的发酵方式。除了氧气、消泡剂及控制pH的酸或碱外,不再加入任何其它物质。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减少,微生物得到繁殖。补料分批发酵是指在发酵过程中,连续或间歇补加一种或几种培养基成分,但发酵过程中不取出发酵液的发酵方法。 又称半连续培养,是介于分批培养过程与连续培养过程之间的一种 过渡培养方式。连续培养是针对间隙(分批)培养而言的,即以一定速率不断向混合均匀的发酵罐中供给 新鲜的培养基,同

9、时等量的排出发酵液,维持发酵液量一定的培养方法。连续发酵中,微 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保持旺盛的稳定状态,而pH营养成分、溶解氧等都保持恒定,并从系统外部予以调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2. Mo nod方程是描述什么的?什么是限制性底物?细菌的比生长速率与单一限制性基质之间存在的关系。第二问略。3何为单级恒化器? 具有恒定化学环境的反应器 ;恒化指明了操作的稳定状态特征。对于菌体:积累的细胞=(进入 -流出)的细胞+ (生长-死亡)的细胞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调节培养基的流加速度,可以使细胞按照所希望的比生长 速率来生长。对于限制性底物:积累底物=(流进-流出)-(生长+产物+维持)

10、所消耗的底物即哙FS0 Sdt1 dx 1 dp Yx_ dT Yp d?ssmsx即:D So sxYxs-流出)的产物因为 D, x Yx so s即:dpV H dtVdpF pdt生成因为:dp 1dxdp-x所以,dx x上式变为:dtdtdpdtpxxD p对于产物形成:积累的产物=(生成在恒定条件下:生0 dt即:Ypx上面的几个平衡式即是单级恒化器在达到平衡时的基本特征,式中均涉及到稀释率。可见,单级恒化器连续培养菌体的稳态操作必须有DDerit ,反应器中的菌体终将被冲出;如果D只稍微低于 De ,那么整个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x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发酵工业中氧的供

11、需1. 对发酵罐通风调节的意义。微生物进行某种生理活动时,对环境中氧浓度的最低要求。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C临界不同,同种微生物在进行不同生理活动时也不同。发酵液溶氧控制的目的是根据不同发酵阶 段,保证溶氧浓度不低于 C临界。微生物只能从其生活的液体基质中获得氧,以供其生理活动。发酵液中所含氧的多少就显 得很重要。氧是难溶气体,为满足发酵中菌体对氧的需求,必须采用强制供氧措施;另一 方面,由于氧有时又可改变菌体的代谢方向,故又需要根据生产需要适时地调节控制供氧, 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发酵工艺而定。2. 影响发酵设备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 推动力因素:温度、溶质、溶剂、氧分压; KLa因素:搅拌、设备参

12、数、发酵液性质;发酵过程控制1. 发酵过程中进行温控的意义?温度对发酵的影响:菌体生长 酶活性 膜的通透性 胞内反应的速率产物形成速度方向发酵液性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温度变化取决于几个因素:Q发酵=Q生物+ Q搅拌-Q蒸发-Q辐射2. 发酵液pH值变化的因素及对发酵液 pH进行调控的主要方法。环境中氢离子浓度影响微生物环境的离子强度、细胞膜的透性及膜上的带电性和氧化-还原 电位、酶活性;生产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培养基组分:适当调整 C/N比,使盐类与碳源配比平衡,一般情况:C/N高时(真菌培养基),pH降低;C/N低时(一般细菌),经过发酵后,pH上升。工艺控制: 添加CaC03当用N

13、H44盐作为氮源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CaC03用于中和NH4+被吸收后剩余的酸; 氨水流加法:可以中和发酵中产生的酸,又可作为氮源; 尿素流加法:味精厂多采用此法,以尿素作为菌体氮源时,尿素首先被菌体尿酶分解成氨,氨进入发酵液,使 pH上升,当NH4+被菌体作为氮源消耗并形成有机酸时,发酵液 pH 下降,这时随着尿素的补加,氨进入发酵液,又使发酵液pH上升及补充氮源,如此循环,致至发酵液中碳源耗尽,完成发酵。3. 发酵液泡沫产生的原因及消泡的基本方法。A. 产生原因: 外界引入,在通气过程中,伴随机械搅拌,空气被分成细小的气泡,从溶氧的角度讲,气泡越细越好,使空气中的氧和发酵液中的C02 能充分的进行交换,这些气泡升到发酵液面形成泡沫; 微生物在进行发酵活动时,产生一些气体,如CO ;这些代谢气体凝结形成气泡,成为发酵泡沫;菌体代谢越旺盛,这部分泡沫的产生量越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