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万州区2021 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为:生长素通过细胞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进一步信号传递促进质子泵基因的表达,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可将 H+从膜内运到膜外,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从而有利于伸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题意分析,生长素通过细胞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生长素和双缩月尿试剂反应呈紫色C.质子泵的合成和运输与内质网有关D.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
2、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为3-吲哚乙酸。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属于膜蛋白,其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生长素通过细胞壁的方式不是跨膜运输,协助扩散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之一,A错误;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合成的,本质为口引味乙酸(小分子有机物),不是蛋白质,不能和双缩月尿试剂反应呈紫色, B 错误;C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 H+的载体,其合成和运输与内质网有关,需要内质网的加工,C正确;D、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
3、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故选C。2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 a 与 B、 b 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 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 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 孕)与黄花植株(S)杂交,取Fi红花植株白交得 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 3: 1 : 1 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F2 中基因型为Aa 的杂合子致死B F1 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C.亲本蓝花植株和 Fi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D F1 产生的配子中Ab 雌配子或Ab 雄配子致死【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
4、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 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 : 1,自交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详解】A、由于子二代 A_B_: aaB_: A_bb: aabb=7: 3: 1: 1,与 9: 3: 3: 1 相比,A_B_少了 2, A_bb 少了 2, 如果是Aa_ _的杂合子致死,则 A_B_致死的个体应该是 2AaBB、4AaBb, A_B_
5、应该少6, A错误;B、如果子一代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雄配子都致死,则后代的杂交组合是9种,而实际上子二代的杂交组合是12 种, B 错误;CD、由于子二代 A_B_: aaB_: A_bb : aabb=7: 3: 1: 1,与 9: 3: 3: 1 相比,A_B_少了 2, A_bb 少了 2, 最可能的原因是 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因此不存在AAbb的纯合体,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C错误,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动物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不是内环境B.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C.手足抽搐可
6、能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的D.稳态破坏后,细胞代谢出现紊乱且代谢强度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1、关于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 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
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 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单细胞原生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可以是外界环境,A正确;B、肝脏内血管走向为动脉进肝脏,静脉出肝脏,饥饿时肝糖原分解,静脉端血糖浓度高,B正确;C、手足抽搐是由血浆中 Ca2+过少引起的,C正确;D、稳态破坏后,细胞代谢出现紊乱但代谢强度不一定下降,比如甲亢,D错误。故选D。4.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
8、确的是()A .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B.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C.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D.神经冲动在 与之间单向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以图示中的文字信息和箭头指向为切入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即胃酸分泌的调节过程既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也有胃泌素参与,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胃泌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只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过程”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详解】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错误;B、图中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 所示的
9、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错误;C、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属于特异性结合,C错误;D、在与 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构成了突触,神经冲动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点睛】本题以 胃酸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 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C.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盐酸可用于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答案】B【解析】【分析
10、】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详解】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判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A正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C正确;D、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D正确。故选B。6.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a、b)的切面变化及运行如图所示,一一 表
11、示a、b位置的依次变化路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b上的基因总是完全相同B.时,最便于观察和研究染色体C.一,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D.时的染色体大小与 时不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特点中期:这时染色体继续凝聚变短更为清晰地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各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垂直于纺锤体的中轴,与地球赤道的位置相似,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最便于观察和研究,可以通过数着丝粒的数目来确认染色体的数目;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已经分为两个,所以中期以后各染色体的两个单体实际上已经转变为两个独立的染色体了,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了
12、一倍,后期这些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也加大了,这时袁原来的一套染色体已经变成了完全相同的两套。【详解】A、由于基因突变的存在,a、b上的基因并非总是完全相同,A错误;B、 时表示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最便于观察和研究染色体,B错误;C、一,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不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是着丝点一分为二的结果,C错误;D、时的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故时的染色体大小与 时不相同,D正确。故选Do7 .发酵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结合所学发酵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
13、下列未经发酵的商品是()A.泡菜B.食醋C.豆腐D,酸奶【答案】C【解析】【分析】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引起发酵现象,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属于调味品)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属于调味品)要用到曲霉,制味精(属于调味品)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泡菜和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的;而食醋是利用醋酸杆菌发酵制成的;而豆腐是豆类经过加工形成的,未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 .图表示细胞中出现的异常 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
14、而发生降解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 NMD作用,能 阻止有害异常蛋白的产生 (AUG、UAG分别表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 长度相同。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SURF能识别所有mRNA的终止密码子B.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增添或缺失C.异常mRNA由突变基因转录,其降解产物为脱氧核甘酸D. NMD作用失效,细胞内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异常 mRNA的中间部位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该密码子能够阻断该mRNA的继续翻译,从而抑制该突变基因的表达。【详解】A.由图示可知,SURF只能识别异常mRNA
15、的终止密码子,A错误;B.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则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转录它的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造成的,B 错误;8 .异常mRNA由突变基因转录,其降解产物为核糖核甘酸,C错误;D NMD 作用失效,细胞内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D 正确。故选D。9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
16、】B【解析】【分析】【详解】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女性中发病率一样,A 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 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必病,B 正确;伴 X 显性遗传女病多于男病,因为女性有两条X 染色体,获得显性基因的概率大,C 错误;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遗传,D 错误。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相似物种间的统一模式与遗传有关B.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起到人工选择的作用D.异地的物种形成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有关【答案】C【解析】达尔文认为,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
17、物种由一个祖先物种发展而来,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由于所有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由来,所有的植物有一个共同由来,乃至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生物界既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又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而且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从而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经过世世代代的选择,在种群中相关的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微小变异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生物学家把自然选择看作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例如地理障碍而分隔成两个
18、种群,由于新种群形成时可能发生的遗传漂变,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和淘汰的基因型不同,两个种群的遗传组成出现差异,由于两个种群彼此处于隔离状态,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避免了因基因交流、个体的迁入和迁出而减弱甚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间的遗传差异积累,最后达到种群间完全的生殖隔离,当它们再度相遇时,已经不能相互交配了,这时袁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这是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详解】A、由分析可知,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遗传的力量使相似物种间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A正确;B、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B正确;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
19、性增弓II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C错误;D、由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可知,由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C。11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到机体后,吞噬细胞与 T细胞结合引起T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能 刺激T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能刺激T细胞释放更多的白细胞介素 -2,也能促进效应 T细 胞的生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与 T细胞结合时,将病毒已暴露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B.白细胞介素-2刺激更多白细胞介素-2释放的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C.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机体清除该病毒不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D. 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
20、并裂解感染病毒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 1 )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 ( 2)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 1 )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 ( 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21、。【详解】A、病毒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暴露,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A正确;B、T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能刺激T细胞释放更多的白细胞介素 -2,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 节,B正确;G病毒过寄生生活,当病毒入侵靶细胞后,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重新暴露出病毒,病毒和抗体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C错误;D、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而被清除,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素材,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
22、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明确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的机理。12 .如表表示某研究组在相同条件下对几种芦苇1, 5-二磷酸核酮糖竣化酶(该酶参与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酶活性/molCO,(mgRuBPCaseh) -1酶含量,r、-1/mgpr , (g frw )叶片CQ固定量,、-1/ 心 molCO ,(g frw )水生产苇0.9127.677.001沙生卢苇0.7807.575.675盐化草甸芦苇0.8795.144.518A.据表可知水生芦苇的表观光合速率最大B. 1, 5-二磷酸核酮糖竣化酶催化产物的元素组成是C、H、OC.若沙生芦苇的酶含量下降,
23、则短时间内RuBP含量会下降D.盐化草甸芦苇光合速率比沙生芦苇低的主要原因与水生芦苇光合速率比沙生芦苇高的主要原因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叶片二氧化碳的固定量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大小,此题不清楚呼吸作用速率,无法判断表观光合速率;若沙生芦苇的酶含量下降,则短时间内RuBP的消耗量会减少,其含量会上升;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酶的活性和含量都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其中沙生芦苇的酶含量和水生芦苇的酶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酶活性比水生芦苇低,所以水生芦苇光合速率高的原因主要是酶活性高。盐化草甸芦苇的酶活性和沙生芦苇的酶活性差距不大,但酶含量比沙生芦苇明显低,所以盐化草甸芦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酶含量低。【详解
24、】A、叶片二氧化碳的固定量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大小,此题不清楚呼吸作用速率,无法判断表观光合速率, A错误;B、1, 5-二磷酸核酮糖竣化酶催化的产物是三碳酸,其元素组成是C、H、O、P, B错误;C、若沙生芦苇的酶含量下降,则短时间内RuBP的消耗量会减少,其含量会上升,C错误;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酶的活性和含量都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其中沙生芦苇的酶含量和水生芦苇的酶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酶活性比水生芦苇低,所以水生芦苇光合速率高的原因主要是酶活性高。盐化草甸芦苇的酶活性和沙生芦苇的酶活性差距不大,但酶含量比沙生芦苇明显低,所以盐化草甸芦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酶含量低, D正确。故选D。13.根据
25、下列实验操作及结果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及结果结论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未观察到线粒体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线粒体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90 C水浴加热下,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常温下加热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某生物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直接观察,未产生醇红色沉淀该生物组织不含还原糖利用PCR支术扩增某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艾篮扩增产物含有该目的基因A.B.C.D.【答案】B【解析】【分析】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 色。2、检测还原糖时需要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颜色由浅蓝
26、色变成棕色,最终变为穆红 色沉淀。3、鉴定DNA时可以使用二苯胺,水浴加热后呈现蓝色。【详解】 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料染色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见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呈蓝绿色), 错误; 过氧化氢热稳定性较差,水浴加热后,可提高其分解的速率,产生气泡速度明显大于常温下, 正确; 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某生物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直接观察,未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确定其是否含有还原糖, 错误;二苯胺试剂与 DNA (基因)在加热条件下成蓝色,因此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后变蓝说明有DNA (基因)产生,但不一定是目的基因, 错误。故选B。14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结构和
27、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需氧呼吸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必需的细胞器D.溶酶体存在于动物、植物细胞和某些真菌中【答案】C【解析】【分析】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2.细胞类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RNA。A、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需氧呼吸,B错误;C、核糖体是合
28、成蛋白质的场所,没有核糖体的生物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C正确;D、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中,D错误。故选C。【点睛】易错点: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 ”“ 消化系统”。15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含有脂质,且都在内质网上合成B.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体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C.白细胞与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速率也不同,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更快D,与原核细胞相比,通常真核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更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更高【解析】【
29、分析】1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此外动物细胞膜中还有少量的胆固醇2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所有细胞都含有脂质,如细胞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但不是都在内质网上合成,如原核细胞内没有内质网,脂质的合成在细胞质内完成,A 错误;B、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G白细胞与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速率也不同,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等,所以白细胞凋亡的速率很快,而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故凋亡速度相对慢,C 正确;D、与
30、原核细胞相比,通常真核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更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较低,D错误;故选C。16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深海热裂口不属于生物圈B.温室效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C.臭氧减少会让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减退D.野生生物会传播疾病,无需保护野生生物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导致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了严重干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在距地球表面15-20 千米处的平流层中,臭氧的含量非常丰富,它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丫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酸雨是燃
31、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正常,雨水的pH值一般都在6左右,不会低于5.6,目前有些地区的雨水的酸度已到了pH2-5。由于水体污染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很多国家已采取措施,对江河湖海进行保护和治理,如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业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深海热裂口属于生物圈,A错误;B、温室效应改变全球降雨格局,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B错误;C 正确;C、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增加,会让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减退,D、野生生物会传播疾病,因此我们需要注意
32、防护,但是野生生物仍有其存在价值,野生生物在美学、科学和实用方面的价值近期和长远的价值很大,因此需保护野生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17.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的分裂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用乙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单体B.四分体时期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 A和a出现在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C.图示该精原细胞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最多时可能含有四个B基因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B、Ab、ab、aB【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其一个精原细
33、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这两个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前者出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后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甲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 2条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含有 8条染色单体,A错误;B、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G由于该细胞白基因型是 AaBb,只含有1个B基因,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复制,细胞中最多含 有两个B基因,C错误;D、该细胞经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分析出图中细胞所处时期,关键点是看出细胞发生
34、了交叉互换。18 .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吸收速率光照强度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B.若植物缺 Mg , b点左移C.若CO2升高,c点右移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答案】B【解析】【分析】如果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强度下降,a点会上移,故 A正确。如果植物缺 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光合作用下降,b点右移,故B错误。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c点会右移,故 C正确。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c点左移,故D正确。19 .观察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细
35、胞B.激素都是由结构 合成的C.细胞分裂只与结构有关D.可能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 表示核糖体,表示内质网,表不中心体, 表布线粒体,表小高尔基体, 表小细胞核。【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有中心体,但是没有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A错误;B、结构为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B错误;G细胞分裂与 核糖体、中心体、 线粒体、细胞核等有关,C错误;D、表示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D正确。故选D。表示细胞膜,20.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农区鼠种群数量变化,结果
36、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封005000钝的勃伽如44,S.3.2.ZL1。(岂潴第住宅区一农田区L E 1L d L J 1 L上J23456789 1O1112月份注:种群数量以捕获率表示,捕获率 =(捕获数/置夹数)X100%A.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等都是种群的特征B.气温、降雪、天敌、传染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关C.与农田区相比,该种群在住宅区的数量总体较低的原因是鼠的生活环境被破坏D.从总体上分析,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发生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月份基本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
37、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详解】A、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正确;B、气温、降雪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B错误;C、与农田区相比,住宅区环境条件的改变,利于人类生活,但不利于鼠的生存,C正确;D、该种群
38、在住宅区和农田区的数量都是在26月较多,3月左右为高峰期,在79月较少,8月为低谷期,D正确。故选B。21 .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癌变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B.有丝分裂有一个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有两个细胞周期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与核DNA的数量之比是1:2D.每种分裂后期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
39、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凋亡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A错误;B、连续进行有丝分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过程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C、有丝分裂中期经过了 DNA的复制,所以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是1 : 2, 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的情况,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也会出现着丝点分 裂的情况,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D 错误。故选C。22.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Si、S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
40、)。当增加环境中C02浓度后,测得S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S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B S1 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02 浓度未达到饱和C. 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D S2 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02 浓度不足【答案】B【解析】【分析】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还原氢和ATP,因此光的饱和点升高。当增加环境中C02浓度后,Si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而&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说明原条
41、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详解】A、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可能原因是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A正确;B、 S1 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饱和,B 错误;C、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H和ATP,因此,&的光饱和点升高,C正确;D正确。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不足,还没有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故选Bo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23.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42、()CQthO等种子晒干/烘干/点燃/A.和都能萌发形成幼苗B. 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和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D.点燃后产生 CQ中的C来自于种子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据图示可知,为种子晒干的过程, 为种子烘干的过程, 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为自由水,为结合水。【详解】A、为种子烘干的过程,结合水被破坏,故不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 A错误;B、为无机
43、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正确;G 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同一种物质水,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量不同,C正确;D、点燃后产生 CC2中的C来自于种子的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D正确。故选AoA. .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i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A.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述不正确的是B. ti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C. t2时酶失去活性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解析】【分析】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浓度降低的速率可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由图可知,tlt2反应物浓度减小的速率由大到小,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详解】酶的作用机理是
4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加入酶以后,tlt2的开始阶段,反应物浓度降低较快,说明反应速率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降低减慢,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B 正确;根据题意“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说明酶没有失活,t2时反应物浓度为0,说明反应物被完全分解了,C错误;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反应物完全被分解所需要的时间要延长,故t2右移,D正确。故选C。25下列有关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有运输、免疫、催化、传递信息等功能,说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B.蛋白质和DNA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均不
45、可逆,功能也都会随之丧失C. DNA的遗传信息包含在其脱氧核甘酸序列中,也包含在其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中D.细胞中的RNA都是通过转录而来,某些病毒的RNA复制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A【解析】【分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温等条件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高温还可以使DNA变性,但是降温后,DNA又可以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病毒的RNA复制仍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蛋白质有运输、免疫、催化、传递信息等许多功能,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
46、 正确;B、高温、强酸、强碱等条件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高温可以使DNA变性,但是降温后,DNA又可以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B错误;G 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4种碱基(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中,C错误;D、病毒的RNA复制仍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 的细菌(目的菌)。( 1)化合物A 为 “目的菌 ”生长提供。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 ”的呼吸作用类型
47、是。筛选该目的菌所用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属于。(2)若培养基需要调节 pH,则应在灭菌之 (填前”或后”)调节。(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用法统计活菌数目。(5)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mg有机化合物A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察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 32 小时、 45 小时、 16 小时, 则应选择微生物(填 “甲 ”、 “乙 ”或 “丙 ”) 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 。【答案】碳源、
48、氮源有氧呼吸固体培养基前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稀释涂布平板丙 微生物丙分解化合物A 的能力比甲、乙强【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 pH 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
49、个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是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因此用有机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有机化合物A 为 “目的菌 ”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 ”的呼吸作用类型是有氧呼吸。筛选该目的菌所用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属于固体培养基。( 2)制备培养基时应该先调pH 再灭菌。(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4)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
50、法可用于统计活菌数目。( 5)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丙用时最少,说明微生物丙分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比甲、乙强,因此应选择微生物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掌握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 所学的知识准确填写相关内容。27已知某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残翅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 全为正常翅,F1 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 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 4: 9,且斑翅全为雄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对等位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 2) F2 的正常翅果蝇基因型
51、有种。F2 的正常翅果蝇中雌性与雄性比值为。( 3)若F2 残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为。( 4)若F2 斑翅果蝇与纯合的残翅果蝇杂交,后代中残翅所占的比例为。【答案】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 染色体上62: 1 全为残翅1/3【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果蝇的翅型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根据子二代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 4: 9,可以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因为子二代中斑翅均为雄性,即雌雄的表现型不一致,故可以确定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详解】(1) F2代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性状与性别相联系,有基因在X染色体上。F1代自由交配产生的 F2代至少有
52、 16 种配子的组合方式(9+3+4) ,即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2)设两对等位基因为 A、a, B、b,则亲本为aaXbY, AAXBXB. Fi代为AaXBXb, AaXBY, Fi代自由交配后 F2代为A_Xb_ (正常):A_XbY (斑翅):aa_ (残翅)=9: 3: 4。很明显两对等位基因全部显性时显示为 正常翅,而当A 显性而b 为隐性时为斑翅,而当 a 为隐性时显示残翅,这可能是因为B 基因控制合成的产物要以 A 基因控制合成的产物为原料。而 A 与 B 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正常翅,但若 A 不存在,B 基因不能表达而表
53、现为残翅。因此,A基因有AA,Aa;B基因有XBXB,XBXb,XBY,故有2 X3=6中基因型;F2的正常翅果蝇中显然雌性与雄性比值为2: 1(3) F2残翅果蝇均为aa,故自由交配后代都是残翅。(4) F2斑翅有AAXbY: AaXbY=1: 2两种基因型,与纯合残翅雌果蝇aaXBXBaaXbXb交配,后代残翅aa所占的比例为1/3。【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后代雌雄的表现型判断是否一致,确定基因的位置,再推出亲本和后代相关个体的基因型,从而进行相关的计算。28.下图为生物圈的碳循环,A、B、C、D表示生物,X代表一种气体, 表示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大二中的、10|卜匕1一-(1)在生物圈
54、中,A、B、G D共同形成了 , B是。(2)过程 是指 作用,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循环是以 形式进行的。(3)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之处是 。(4)若图中B代表一个种群,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捕获80个,做上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12个,其中有标记的2个,如果该种群每个个体平均体重4 kg,则最少有A为 kg方能维持生态平衡。(5)如果该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能量输入长期大于输出,你认为 、所示的过程将发生的变化是 。如果将图中C所代表的生物全部迁出,则B所代表的生物种类数将 。【答案】群落消费者 分解CO2 (或二氧化碳)缺少表示呼吸作用的箭头9600 越来越复杂减少【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主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酒店的承包经营合同
- 2025LED广告屏制作安装合同
- 2025设备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铝合金门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购房资金短缺的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城市供电特许经营合同样本
- 2025租赁担保合同模板
- 2025大学生个人车辆租赁合同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合同模板
- 2025跨国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试题及答案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第19课《十里长街送总理》 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 (完整版)四级短对话真题里的虚拟语气
- 2025 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措施》知识培训
- 智慧树知到《形势与政策(北京大学)》2025春期末答案
- 2025年中国尼龙注塑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智慧能源体系》课程教学大纲
-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
- DBJ04-T 241-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