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10卷积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差错控制编译码的基本概念;2 .掌握差错控制编码中最流行的卷积码的编译码方法。.、实验仪器1 .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位号: D2 .汉明、交织、循环传输模块,位号: E3 .汉明、交织、循环译码模块,位号: F4 .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位号G5 . 20M双踪示波器1台6 .信号连接线3根汉明,交织环洋码模块三、实验原理(一)卷积码的编码原理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信道就是信息传输信道,在实际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 及噪声的影响,所收到的数字信号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错误。为了在已知信噪比的情况下 达到一
2、定的误比特率指标,首先应合理设计基带信号,选择调制解调方式,采用频域均 衡和时域均衡使误比特率尽可能地降低。但若误比特率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必须采用信 道编码,即差错控制编码,将误比特率进一步降低,以满足指标要求。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做法是: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被附加了一些监督码 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 则检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则信息码元与监督 码元之间的关系将受到破坏,从而可以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在上述差错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信道编码有多种类型,在信道编码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二进制卷积码最值得注意,在同样
3、的传输速度和设备复杂性条件下,卷积码的性能较优。2 .卷积码的编码卷积码编码器的一般形式如图 10-1所示,包括一个由 N段组成的输入移位寄存器, 每段有K级,共NX k位寄存器;一组n个模2和相加器;一个n级输出移位寄存器。对 应于每段K个比特的输入序列,输出 n个比特。123n-1 n图10-1卷积码编码器的一般情况由上图所示,n个输出比特不但与当前的 K个输入比特有关,而且与以前(N-1) Xk个输 入信息比特有关。整个编码过程看成是输入信息序列与由移位寄存器和模2和连接方式所决定的另一个序列的卷积,卷积码即由此得名。通常把NW为约束长度(约束长度的定义并无统一标准,有的书和文献中把NX
4、 n或(N-1)称为约束长度)。常把卷积码记作(n, K, N)。它的编码效率为K/n。图10-2所示的为(2, 1, 6)卷积码编码器(图中 T为移位寄存器), 即k=1( 一个输入端)、n=2 (两个输出端)、N=6(5级移位寄存器)。图10-2(2, 1, 6)卷积码编码器若输入信息序列为:U=(u0 u1 u2),则对应输出为两个码字序列:C1=(c0 (1) c1 (1) c2 (1)C2=(c0 ( 2) c1 c2 (2)其相应编码方程可写为:C1 = U * G (1) C2 = U * G (2),式中“*”表示卷积运算,G(1)和G (2)表示编码器的两个冲激响应。编码输出
5、可由输入信息序列U和编码器的两个脉冲冲激响应的卷积得到,故称卷积码。指定n个连接矢量集,每个矢量(N维)对应一个模2加法器,表示加法器和寄存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前面的(2,1,6)卷积码编码器,其连接矢量为:G (1)=(100000) G (2)=(100111)。用n个生成多项式来描述寄存器和加法器的连接方式,例如在(2,1,6)编码器中,G1 (X) =1 G2(X)=1+x3+X4+X5注:多项式的最低阶项对应于寄存器的输入级。输出序列可通过 U(x)=m(x)g1(x)与m(x)g2(x)交织求得。若输入的信息矢量 m=1111.表示成多项式形式为 m(x)=1+x1+x2+x3,则
6、m(x)g1(x)=( 1+x1+x2+x3)(1)=1+x1+x2+x3m(x)g2(x)=( 1+x1+x2+x3)( 1+x3+x4+x5)= 1+x1+x2+x3+X5+X6+X8 m(x)g1(x)=1+ x1+ X2+X3+0X4+0X5+0X6+0X7+0X8m(x)g2(x)=1+ X1+ X2+0X3+0X4+ X5+ X6+0X7+ X8U(x)=(1,1) +(1,1) x1 + (1,1) x2+(1,0) x3+(0,0) x4+(0,1) x5+(0,1) x6+(0,0) x7+(0,1) x8U(x)=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0 1 0
7、 0 0 1实验利用CPLD实现的(2, 1, 6)卷积码编码,编码时钟速率为输入基带信号速率的2倍,从上面多项式运算可看出若输入4位基带数据,则完整的编码应为 18位,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在输入的4位基带信号后补充5个零,这样共计眼基带数据,由于编码时钟为基带信号 速率的2倍,则可以看到前4位完整的卷积编码。如:地址开关输入4个1111,则实际基带数据为 111100000,编码结果为:1 1 1 1 1 1 1 0 0 0 0 1 0 1 0 0 0 1。图10-3(2, 1, 6)卷积码译码器3、卷积码译码器卷积码的解码可分为代数解码和概率解码两类。大数逻辑解码器是代数解码最主要的 解码方法
8、,它即可用于纠正随机错误,又可用于纠正突发错误,但要求卷积码是自正交码 或可正交码,对于(2, 1, 6)由于它是自正交码,可用大数逻辑解码器进行译码其原理图 如图10-3所示。图10-3中,I端输入信息码元,P端输入校验码元。解码器把接收到的R ( D)中的每一段信息元送入编码器中求出本地检验元,与其后面收到的检验元模 2力口。若两者一致,则求出的伴随式分量si为0,否则为1。把加得的值送入伴随式寄存器中寄存。当接收完7个码段以后就开始对第 0码段纠错,若此时大数逻辑门的输出为 1 ,则说明第0码段的信 息元有错。这时正好第 0子组的信息元移至解码器的输出端,从而把它们纠正。同时,纠错信号也
9、反馈至伴随式寄存器修正伴随式,以消去此错误对伴随式的影响。如果大数判决门没有输出,则说明第0子组的信息元没有错误,这时从编码器中直接把信息元输出。 4、卷积编码加错模块卷积编码加错原理:卷积编码加错是利用CPLD实现的,通过“信道误码设置”地址开关(23SW01进行加错,开关的 1、2、3、4、5、6、7、8,对应卷积编码数据的前8位。开关往上即将对应位的原 1变0,原0变1。加错后译码:由于采用大数逻辑译码器进行译码,地址开关的偶数位设置加错后,编 码数据相应的位出错,在“未纠错”译码输出挪孔25P04,仍可测得正确的波形。地址开关的奇数位设置加错后,则“未纠错”译码输出钏孔25P04,输出
10、错误的译码数据。四、各测量点和可调元件的作用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 :24P01:外加基带数据输入挪孔;24TP01:编码输出帧测试点(下降沿开始输出编码数据);24TP02:拨码器(24SW02设置的4位数据测试点;24P02:编码数据输出测试点(测试时注意对比24TP01);“数据设置”拨码器(24SW02:设置4比特数据,往上为“ 1”,往下为“ 0”;“参数设置”拨码器(24SW01 :设置为X000,选择“卷积码”编码功能。第 1位往下, 即X设置为0,外加数据可以从 24P01串行输入,24SW02置数据无效。第 1位往上,设 置为1,读入24SW021t码器四位数据设置,24P
11、01串行数据输入无效。汉明、交织、循环码传输模块:23TP01:编码帧测试点;23TP02:编码时钟测试点;23P01:加错后编码数据输出挪孔(测试时注意对比23TP01);汉明、交织、循环码译码模块:25P01:编码数据帧输入挪孔,暂未用;25P02:编码数据输入连接挪孔;25P03:编码数据时钟输入挪孔,暂未用;25P04:未纠错的译码输出挪孔;25P05:纠错后的译码输出挪孔;25P06:码元时钟输出挪孔。“参数设置”拨码器(25SW01:对应编码模块的设置“ X000”,第1位未用。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汉明、交织
12、、循环传输模块,汉明、交织、循环译码模块,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分别插到底板插座上(位号为: D E、F、G)。(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 .信号线连接:用专用导线将23P01、25P02; 4P01、24P01连接。注意连接挪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 挪孔连接输入挪孔。3 .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 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4 .编码模块设置:选择卷积编码功能和拨码器数据,设置4位数据(如:1111)。5 .信道误码设置:若输入4位基带数据,则编码
13、数据为18位,实验设置了对编码数据的前 8位进行加错。实验时,改变地址开关(23SW01对不同的加错位进行加错,记录编码数据和波形。6 .译码模块设置:选择卷积译码类型,验证分析卷积码的规则及纠错能力。7 .验证分析卷积码的规则及纠错能力:改变编码端基带数据组合,改变错码位和个数,验证分析卷积码的规则及纠错能力。8 .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 .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2 .根据测量结果,画出各点波形,附上推导过程。实验11 汉明码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汉明码编译码的基本概念;2 .掌握汉明码的编译码方法;
14、3 .验证汉明码的纠错能力。、实验仪器1 .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位号: D (实物图片见第80页)2 .汉明、交织、循环传输模块,位号: E (实物图片见第81页)3 .汉明、交织、循环译码模块,位号: F (实物图片见第81页)4 .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位号G5 . 20M双踪示波器1台6 .信号连接线3根三、实验原理(一)汉明码编码采用7,4汉明码,信息位数k 4,监督位数r n k 3,可以纠一位错码,生成10001 110100110矩阵G,编码情况见表格1。001010100010 11表格17,4 Hamming编码表信息位监督位信息位监督位a6a5a4a3a2a1a0
15、a6a5a4a3a2a1a00000000100011100010111001100001010110100100011110101100101001101100001010110111010100110011111010001110001111111(二)汉明码译码计算校正子S S1,S2,S3,其中Sia6a5 a4 a2S2a6a5a3aiS3a6a4a3 a。校正子S的值决定了接收码元中是否有错码,并且指出错码的位置,见表格 2。表格2 错码位置示意S1S2S3错码位置S1S2S3错码位置001a0101a4010a1110a5100a2111a6011a3000无错(三)举例说明彳口
16、心位a6 a5 a4 a3 1001 ,根据表格17,4Hamming编码表,编码为1001100,如果在信道传输的过程中产一位误码,编码接收时变为1101100,我们计算校正子:S1a6a5a4a21S2a6a5a3a11S3a6a4a3a。0校正子S 110,查找表格2 错码位置示意,a5产生误码,则译码输出信息位1001。注意:为了便于分频,在 CPLD;现汉明编码时,每一编码组后面插入了一位0'码。例如0010'编码应该为0010101'七位比特,插入0'码后则输出 00101010'八位 比特,插入的0'码在译码时将直接舍去。四、各测量
17、点和可调元件的作用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 :24P01:外加基带数据输入挪孔;24TP01:编码输出帧测试点(下降沿开始输出编码数据);24TP02:拨码器(24SW02设置的4位数据测试点;24P02:编码数据输出测试点(测试时注意对比24TP01);“数据设置”拨码器(24SW02:设置4比特数据,往上为“ 1”,往下为“ 0”;“参数设置”拨码器(24SW01 :设置为X001,选择“汉明码”编码功能。第 1位往下, 即X设置为0,外加数据可以从 24P01串行输入,24SW02置数据无效。第 1位往上,设 置为1,读入24SW021t码器四位数据设置, 24P01串行数据输入无效。汉
18、明、交织、循环码传输模块:23TP01:编码帧测试点;23TP02:编码时钟测试点;23P01:信道编码数据输出挪孔(测试时注意对比23TP01);“信道误码设置”拨码器(23SW01:信道误码设置开关,开关的 1、2、3、4、5、6、 7、8,对应编码的七位数据 a6a5a4a3a2a1a0和插入的0数据。开关往上即将对应位的原 1 变0,原0变1。第8位设置对译码端无影响,接收后将此比特位直接舍弃。汉明、交织、循环码译码模块:25P01:编码数据帧输入挪孔,暂未用;25P02:编码数据输入连接挪孔;25P03:编码数据时钟输入挪孔,暂未用;25P04:未纠错的译码输出挪孔;25P05:纠错
19、后的译码输出挪孔;25P06:码元时钟输出挪孔。“参数设置”拨码器(25SW01:对应编码模块的设置“ X001”,第1位未用。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汉明、交织、循环传输模块,汉明、交织、循环译码模块,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分别插到底板插座上(位号为: D E、F、G)。(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 .信号线连接:用专用导线将23P01、25P02连接。注意连接挪孔箭头指向, 将输出挪孔连接输入挪孔。3 .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
20、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 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4 .编码模块设置:选择汉明码编码功能和拨码器数据,设置4位数据(如0001)。5 .信道误码设置:编码数据为七位数据和插入的。码:a7a6a5a4a3a2a1a0。7,4汉明码,信息位数k 4 ,监督位数r n k 3,可以纠一位错码。实验时,从无误码到两位误码连续设置,记录 相关数据和波形,注意最后插入的一位0比特数据无效。6 .译码模块设置:选择汉明码译码类型,验证分析汉明码的规则及纠错能力。7 .验证分析汉明码的规则及纠错能力:改变编码端基带数据组合,改变错码位和个数,验证分析汉明码的规则及纠错能力。8 .
21、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 .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2 .根据测量结果,画出各点波形,附上推导过程。实验12汉明、交织码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交织码编译码的基本概念;2 .掌握交织码的编译码方法。.、实验仪器1 .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位号: D (实物图片见第80页)2 .汉明、交织、循环传输模块,位号: E (实物图片见第81页)3 .汉明、交织、循环译码模块,位号: F (实物图片见第81页)4 .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位号 G5 . 20M双踪示波器1台6 .信号连接线3根 三、实验原理(一
22、)交织码编码交织编码采用交织度为 4的28,16交织码,可以纠4个突发错误,交织码的每一行称为交织码的字码,行数 m称为交织度,子码采用7,4汉明(Hamming编码。a61a51a41a31a21a11a01a62a52a42a32a22a12a02a63a53a43a33a23a13a03a64a54a44a34a24a14a04发送时按列的顺序进行,送入信道的码字为:a61a62 a63a64 a51a52201202203204。(二)交织码解码将一帧28位数据接收下来,码子为a61a62a63a64a51a52ao1a02a03a04,重新对它进行分组,分成四组汉明码分别进行解码,分
23、组结果为a61a51a41a31a21a11a01、a62a52a42a32a22a12a02、 a63a53a43a33a23a13a03、a64a54a44a34a24a14a04 ,解码同汉明码。(三)举例说明基带数据 1001 0010 1101 0101 汉明编码输出为 1001100 0010101 1101010 0101101 , 交织后输出为1010 0011 0100 1011 1101 0010 0101,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突发错,例如前四个码元都出错,则接收码组变为0101001101001011110100100101 ,译码时进行重新分组,分组为 000110
24、0、1010101、0101010、1101101,进行汉明译码,译码输出为 100100101101 0101 ,因此交织度为4的28,16的交织码可以纠长度为 4的突发错。四、各测量点和可调元件的作用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24P01:外加基带数据输入挪孔;24TP01:编码输出帧测试点(下降沿开始输出编码数据);24TP02:编码数据时钟测试点;24P02:编码数据输出测试点(测试时注意对比24TP01);“数据设置”拨码器(24SW02:设置4比特数据,往上为“ 1”,往下为“ 0”;“参数设置”拨码器(24SW01:设置为X010,选择“交织码”编码功能。第 1位往 下,即X设置为
25、0,外加数据可以从 24P01串行输入,24SW02置数据无效。第1位往上, 设置为1,读入24SW021t码器四位数据设置, 24P01串行数据输入无效。汉明、交织、循环码传输模块:23TP01:编码帧测试点;23TP02:编码时钟测试点;23P01:信道编码数据输出挪孔(测试时注意对比23TP01);“信道误码设置”拨码器(23SW01:信道误码设置开关,开关的 1、2、3、4、5、6、 7、8,对应汉明编码白七位数据a6a5a4a3a2a1a0和插入的0数据。开关往上即将对应位的原1变0,原0变1。交织编码时,由于一帧有32位,当传输模块第n位开关设置误码时, 则一帧交织码中第 n位数据
26、取反。汉明、交织、循环码译码模块:25P01:编码数据帧输入挪孔,暂未用;25P02:编码数据输入连接挪孔;25P03:编码数据时钟输入挪孔,暂未用;25P04:未纠错的译码输出挪孔;25P05:纠错后的译码输出挪孔;25P06:码元时钟输出挪孔。“参数设置”拨码器(25SW01:对应编码模块的设置“ X010”,第1位未用。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汉明、交织、循环传输 模块,汉明、交织、循环译码模块,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分别插到通信原理底 板插座上(位号为:D E、F、G)。(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
27、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 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 .信号线连接:用专用导线将23P01、25P02连接。注意连接挪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挪孔连接输入 挪孔。3 .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 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4 .编码模块设置:选择交织码编码功能和拨码器数据,设置4位数据(如0001)。5 .信道误码设置:交织度为4的交织编码,可以纠出最多连续 4位的突发错误。实验时分别设置拨码 器的第0位误码、第3位误码、第5位误码等,记录相关数据和波形。6 .译码模块设置:选择交织码译码类型,验证分析汉明码的规则及纠错能
28、力。7 .验证分析交织码规则及纠错能力:改变编码端基带数据组合,改变错码位和个数,验证分析交织码规则及纠错能力。8 .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 .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2 .根据测量结果,画出各点波形,并演算编码及纠错规则。实验13循环码编译码及纠错能力验证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循环码编译码的基本概念;2 .掌握循环码的编译码方法。、实验仪器1 .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位号: D (实物图片见第80页)2 .汉明、交织、循环传输模块,位号: E (实物图片见第81页)3 .汉明、交织、循环译码模块,位号: F (实物图片
29、见第81页)4 .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位号 G5 . 20M双踪示波器1台6 .信号连接线3根 三、实验原理(一')循环码编码设信息码多项式为 m(x),循环码的码多项式 c(x),它一定是码多项式的倍式,因此c(x) xr m(x) r(x), r(x)则是xrm(x)除以g(x)的余式,设某(7-3 )循环码42g(x) x x x 1 ,则生成矩阵:0 1 1110,编码情况见表格3。1 1 110 0 1G 0 10 10 0 10表格3 7,3循环码编码表:信息码监督位循环他信息码监督位循环他000000000000001001011100101100101110010
30、111101110010111000101110010111011001011100110111001011100111100101110010表中余式是由二进制除法得到如信码为011,则xr m(x)=0110000,则除法过程如下:生成多项式101110110110000xr m(x)1011111110101111001余式其它余式求解方法与此相似。(二)循环码解码循环码译码有两种要求:检错和纠错。若用于检错,则只要判断接收码组 R(x)是否能整除g(x),若整除,即传余式为0,则表明接收正确,否则表示有错,若用于纠错,还应将余式用查表或计算校正的方法等得到错误图E(x),再将R(x)
31、E(x)模式加便得到纠错后的译码,上述的译码方法是由于循环码特殊的数字结构决定的,它仅适用于循环码译码。例如 R(x) 0110001巴义 的余数为 1000,则 E(x) =0001000gx则纠错后译码为 01110011,若R(x) =0101001,则余数为0111则E(x) =0010000 (余数与位码为 001的余数相同),则纠错后译码为 0111001。对 g(x) =10111 余数为 1011,1110 0111 ,1000 0100 , 0010 0001 均可纠错。对应的错误图1羊分别为100000, 0100000 , 0010000, 0001000, 0000100, 00000100000001 ,若余数为其它图样,则表明错码为 2个或2个以上,则无法纠错。由于循环码也属于线性分组码,采用一般分组码译码的方法也可以对其译码。四、各测量点及可调元件的作用汉明、交织、循环编码模块:24P01:外加基带数据输入挪孔;24TP01:编码输出帧测试点(下降沿开始输出编码数据);24TP02:拨码器(24SW02设置的3位数据测试点;24P02:编码数据输出测试点(测试时注意对比24TP01);“数据设置”拨码器(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ICU基础知识课件
- HR六大基础知识课件
- 2025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Flash多媒体课件基础知识
- 美国药学管理及启示
- 8S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常规
- 星际分子光谱分析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系列如下-洞察分析
- IATF16949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儿童春季常见病及预防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4年)解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2024年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 放射科报告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 黄芪苗收购合同
- 焦虑症课件完整版
- 移动机器人机械臂的结构设计论文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专题六 学习情境一 重庆市课时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