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集体备课《第一次抱母亲》(共4页)_第1页
四年级集体备课《第一次抱母亲》(共4页)_第2页
四年级集体备课《第一次抱母亲》(共4页)_第3页
四年级集体备课《第一次抱母亲》(共4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年级集体备课第一次抱母亲 备课时间:第七周备课地点:办公室主讲人:朱蔚亲参与人:陈卫玲 朱银莲一、主讲人发言: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是一篇语言洗练质朴,母子情感暗流涌动的亲情佳作。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掩饰, 读来令人感动。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根据文本特点参

2、照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能联系上下文,读出其字面背后的意思,感受文字的温度。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文本蕴含的母子之情。4、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悟母爱的无私和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5、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对母亲的崇敬、爱戴之情。6、通过小练笔“妈妈,我想对你说”,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教学重难点】1、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2、从关键字词入手,通过朗读,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二、研学情:因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小,人物少,学生应该能很快把

3、握住事情的来龙去脉。初读,学生能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无私的付出;也能大概感受到孩子对母校的愧疚与感激。但是,真正打动人的这一真情的一“抱”,学生难以体会“我”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有多少爱的力量。母亲为什么会流下两行眼泪。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三、研教法学法: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凭借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和对新课标的解读和感悟所形成的观点: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还朗朗书声与课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所以我认为可采取1、创设情境。2、“三读” “两说” “一写” 的方法。“三读”即

4、自由读,回环式读,情感升华再读;“两说”即说说母亲重担还包含什么,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呵护你的;“一写”即写一写你对母亲感恩的话语。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可从以下四点入手(一)、巧抓抓课题, 未成曲调先动情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抱”,“第一次抱”! “第一次抱”给“母亲”和“我”的震撼! 母亲一生所付出的辛劳就在儿子这“第一次抱”中得到了她认定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回报!儿子印象中“力大无穷”的母亲在这“第一次抱”中显现出了一个女人的柔弱,这“第一次抱”才让他惊醒,才明白母亲原来也是需要人“抱”的!所以文眼在一个“抱”字上,作者借此文主

5、要想表达的是我们为人子女的一直习惯着承受母爱、沐浴母爱,何时曾想到过关爱母亲、回馈母爱?主题在“回报母爱”上。把握了这一主题,这一意图,教师在与文本深入对话的时候,才会关注到那蕴涵在语言文字深层的“我”的百味陈杂的情感世界:吃惊、惭愧、自责、敬爱: (二)、把握文本的两条线索,找准动情点课文叙述了“我”第一次抱生病的母亲的故事。由于“我”意外地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而对母亲产生了“愧疚”、敬仰之情,并以实际行动尽其孝道,回报母爱。这是课文作者情感表达的一条明线。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如何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拉扯成人,以及母亲的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等则

6、是作者颂扬母爱的一条暗线。而这两条线索,都是从“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铺陈展开的。因此,这句话也是这篇课文的动情点之一,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这个动情点入手,读书思考,感悟体验,就会很快进入课文的意境,对课文中三个人物的表现“我”和护士对母亲的真情所感染。文章叙述了第一次抱母亲的经历,表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旨在引导学生感悟母爱,学会感恩。“抱母亲”这个行动,如何唤醒十多岁的孩子?是教学时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对于“我”抱母亲,也许学生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孩子的感情积淀等远远不如我们成人,他们无法感受到“我”那一抱的感受及含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把握关键

7、词句体验感悟,加深理解;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份互相的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抓重点句段,读透字面,了解内涵,让一枝一叶都关情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语文的根本是“读”,只有高质量的、声情并茂的“读”才能把语文的文味和蕴涵的魅力悟出来。因此语文情境的创设实际上常常是“读”境的创设,一个好的“读境”,留给学生的就是真正的语文。叶老说:“在教导学生读文时,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是语文教学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如:文中描写心情的

8、句子 “我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和“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我很愧疚”两句话时,不急于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因为他们都是小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无法理解成人的情怀,此时可引导学生用心朗读,主动感知文本,细细品味,在品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关注“竟然”这个词语,体会自己对母亲关心不够,而自己却认为对母亲是了解的,是关心的,才能真正理解“我”的难过。待学生理解“愧疚”是“我”为什么抱母亲的原因后,“一读”的目标得以落实的同时,也为较深层次的“二读”打好了基础。与此同时,因学论教、顺学而导的理念也得到了体现。在3-5自然段的学习中,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

9、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理解是课文的重点。对“担子”的理解是难点。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创设一个好的“读境”,引导孩子们将目光聚焦“担子” 和这个词,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难过?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作者的记忆,去想象当时母亲那80多斤的身体背着妹妹、承受重担、拉扯我们翻山越岭的画面,反复品读,熟读,使学生多次触摸文本,读进文章里去,读出文字背后蕴涵的意思,一咏三叹,层层深入,读懂母亲肩上担的“担子”更深层的含义,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理解母亲的艰辛、无私、伟大。几次追问 “母亲肩上挑的仅仅是100多斤的东西吗?”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追问中得

10、以叠加,对母亲的感知也在追问中丰满起来。在学生进行了较深层次的阅读后对“担子”的理解就绝不只是停留在表面文字的那“100多斤”上,通过阅读、挖掘、品味,最终将学生的目光从那具体的“100多斤”上引向家庭、生活的背后。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变为具体的生活情景,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和“言语性”的体现。学生这样通过几次和作品对话、和作者对话体会其中的情味。这也是历经三读之后应该达成的目标。至此,因为儿子觉得爱母亲太少而愧疚的这个真正原因逐渐浮出文本,学生对儿子的愧疚和母爱的无私感同身受,达到了语言、思维、情感和谐共生的境界。(四)、读写结合,表达心声,  实现情

11、到深处儿自知其实文章最感动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们。此时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好的“读境”用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抱着母亲入睡”这一情境,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体会母子情深的动人情景。然后启发学生针对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感受“泪水”背后的含义,那种浓浓的母子情充溢学生心中,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设计小练笔:妈妈,我想对你说,请将自己心中对妈妈的感动、感激说出来,在准备好的千纸鹤上,爱心卡上,写下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句问候。通过小练笔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至此,作者对母亲那颗感恩的心已经深深震撼着学生。学生对母亲的回报之意会更加强烈地被激起,“学会爱

12、、学会感恩”文本的真正内涵也水道渠成的揭示了。四、研写法大家都知道,学是为写服务的,学完课文后,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的品质。参与人发言:1从作者感受入手,整体感知文本。    首先引导学生回想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感受,指导学生到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把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在引导学生用心朗读,在评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关注“竟然”这个词语,并进行质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为进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2以“两个没想到”为切入点,探寻作者抱母亲的原因。   围绕着“竟然什么意思?作者

13、没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到课文的1、2自然段中去探寻作者抱母亲的原因及抱母亲时的发现,画出关键词句,轻声读一读,在小组内议一议,体会作者的心情。作者的两个没想到所代表的含义学生未必能够体会得全面,所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着重指导 3抓住作者的心里变化,找出作者愧疚的原因。抓住“愧疚”这个词,是理解的一个重点,采用读、感、悟的方法抓住“从小抱到大”“无数次抱我”等处的描写,感悟母亲为儿女的付出,对儿女无私的爱   4抓住作者抱母亲的动作,感受作者的报恩之情。    在用朗读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抱母亲入睡”这一情境,让学生思

14、考: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指导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本文的难点也得以突破。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yn miàn    shòu xio      zé uài    fn shn yuè ln (     )   (      )  (      )&#

15、160;  (            ) kuì  jiù     bì shàn      lún liú      t f qí xin (     )   (      )  

16、;(      )   (            ) 二、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责怪  责备  责罚 1.专家提出:吃饭时,家长不应(  )孩子。 2.护士扶了我一把,()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3.赏识和(    ),都是需要技巧的。 竟然  果然   突然 1.天气预报称今天白天有雨,(    )现在小

17、雨纷纷落下。 2.弟弟(   )蹦到我的眼前,吓了我一跳。 3.母亲(   )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三、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在我的记忆中,母亲(   )手里(    ),背上(      ),肩上再挑( )的担子(          )。这样(           ),直到我们长大。2.我(    )以为母亲(         ),没有想到她是用(           )的身体,去(              )的担子。填写这两句后,你有何感受?就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吧。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