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暮江吟【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强调"吟"的读音。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

2、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书的。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二、品读探究,深入理解: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表示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范读3、思考、讨论:诗人描写

3、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5、重点理解词语。“残阳”是什么意思?“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6、出示灯片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8、学习后两句诗。指名朗读后两句诗。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理解“可怜

4、”是什么意思?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齐声朗读(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

5、景色的喜爱之情。)三、读写结合,加深理解:多么美丽的江景图啊!这种美景不描绘下来实在可惜了,让我们拿起笔,发挥想象,将这幅幽美的江景图描绘出来吧。题: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PPT六、拓展延伸:学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种景色最美丽?你还能背背写这种景的古诗来吗?题西林壁【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3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教学重点】1、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2、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

6、说说看。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二、自主学习1、请用自己的理解简单解释一下题西林壁这首诗。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本来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2、请用自己

7、的理解简单解释一下游山西村这首诗。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三、讲解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2、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4、范读古诗,讲读法。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

8、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齐读古诗(配乐)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生汇报。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7、巩固: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生观看录像。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

9、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9、背诵: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检查背诵情况10、总结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拓展阅读。四、拓展阅读。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

10、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省述。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11、初入庐山苏轼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苏轼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10、古诗虽然学完了,但是老师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收集、了解更多关于庐山的诗。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不同。雪梅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进行雪梅的阅读对诗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理解2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感

12、悟梅在诗歌中体现出来的高洁的品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仅存 的几首诗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很少雪梅二首最为有名本篇是一首咏物说理的七言绝句。咏物贴切自然,合乎情理,说理精辟深刻很有启示性。当属精品,值得一赏。尤其评梅之语,入木三分,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二、学习古诗4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 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1) 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

13、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2) 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3) 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5) 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6) 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7) 花雪花平分秋色,各有特色。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三、拓展延伸1 .这首诗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