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失业的描述失业的描述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失业者没有工作的时间的长短分析失业者没有工作的时间的长短分析(1 1)大多数人的失业期间是短期的,而在任)大多数人的失业期间是短期的,而在任何一个时间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是长期的。何一个时间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是长期的。(2 2)那些成为失业者的大多数人将很快找到)那些成为失业者的大多数人将很快找到工作,经
2、济中大部分失业问题是由少数长期工作,经济中大部分失业问题是由少数长期没有工作的工人所造成的。没有工作的工人所造成的。续续例:例:5555个失业工人,其中个失业工人,其中5252人失业人失业1 1周,周,3 3人人失业失业1 1年。这意味着年。这意味着52/5552/55或或95%95%的失业时间为的失业时间为1 1周结束。因此大部分失业持续时间是短期的。周结束。因此大部分失业持续时间是短期的。接着考虑总失业量,接着考虑总失业量,3 3个失业个失业1 1年(年(5252周)的周)的人共计失业人共计失业156156周,加上周,加上5252个失业个失业1 1周的人,周的人,这就使失业为这就使失业为2
3、08208周。周。156/208156/208或或75%75%的失业是的失业是由于那些失业由于那些失业1 1年的人引起的。因此,在任何年的人引起的。因此,在任何一个时间所观察到的大部分失业是长期的。一个时间所观察到的大部分失业是长期的。第一节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失业的描述 UnemploymentUnemployment1.1.失业:失业:n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p我国歧视性的劳动年龄范围:p下限16岁,上限为男59,女54。2.2.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
4、失业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n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p一般出现在经济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周期的萧条阶段(1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Full employment Full employment :n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p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2 2)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一国经济实现了潜在的国民是一国经济实现了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时所存在的失业率,也就是价格和工收入水平时所存在的失业率,也就是价格和工资波动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资
5、波动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退货紧缩的状态。致退货紧缩的状态。公式:公式:U/N = l / (l+f)U: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N:劳动力;:劳动力;f:就职率。:就职率。引起自然失业的原因引起自然失业的原因 引起自然失业的原因很多,除了摩擦性失业、引起自然失业的原因很多,除了摩擦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外,还包括:寻找非自愿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外,还包括:寻找性失业、灰心的工人、季节性失业、古典失业性
6、失业、灰心的工人、季节性失业、古典失业等。等。(1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n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n对于家庭和个人,是过渡性的。对于家庭和个人,是过渡性的。(2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n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失业。n往往是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失业与空位”并存。并存。u通常起源于劳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动力的供给方。u通常起源于需通常起源于需求方。求方。为什么一些为什么一些摩擦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摩擦性失业通
7、常是不同企业间劳动需求变动摩擦性失业通常是不同企业间劳动需求变动的结果。当消费者对联想电脑的偏好大于方的结果。当消费者对联想电脑的偏好大于方正电脑时,联想公司增加就业,而方正公司正电脑时,联想公司增加就业,而方正公司裁减工人。裁减工人。同样,由于一国的不同地区生产不同的物品,同样,由于一国的不同地区生产不同的物品,所以一个地区的就业可能增加,而另一个地所以一个地区的就业可能增加,而另一个地区的就业可能减少。区的就业可能减少。 续续例如,考虑世界石油价格下跌时发生的情况,例如,考虑世界石油价格下跌时发生的情况,石油生产企业对价格下跌的反应是减少生产石油生产企业对价格下跌的反应是减少生产和就业。同
8、时,廉价的汽油刺激了汽车销售,和就业。同时,廉价的汽油刺激了汽车销售,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增加了生产和就业。各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增加了生产和就业。各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称为部门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称为部门移动。由于工人在新部门找到工作需要时间,移动。由于工人在新部门找到工作需要时间,所以部门移动暂时引起失业。所以部门移动暂时引起失业。第二节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经济学解释1.1.古典失业:古典失业:n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n工资调整遇到不可下降的下界,出现失业。工资调整遇到不可下降的下界,出现失业。n把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古典失业,即可以
9、用古把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古典失业,即可以用古典理论来解释的失业现象。典理论来解释的失业现象。w一般的,古典理论中,真实工资完全富有弹性,能够随时一般的,古典理论中,真实工资完全富有弹性,能够随时调整,劳动力市场始终出清。调整,劳动力市场始终出清。w但是,为了解释广泛存在的失业现象,古典理论作出部分但是,为了解释广泛存在的失业现象,古典理论作出部分调整,认为非市场因素(法律、制度)阻止了真实工资的调整,认为非市场因素(法律、制度)阻止了真实工资的调整,从而导致失业。调整,从而导致失业。n以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MPC递减递减规律规律说明消费需求不足说明消费需求不足n用用资本边际效率资
10、本边际效率MECMEC递减递减规律规律说明投资需求不足说明投资需求不足p消费、投资需求的不足消费、投资需求的不足p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p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n凯恩斯对需求不足的失业的解释:凯恩斯对需求不足的失业的解释:)450失业失业AD1AD0NN2N1AD2YY2Y1Y=f(N,K)l(3 3)流动偏好。总)流动偏好。总把一定货币保持在把一定货币保持在手里。手里。(1 1)失业解释:出清、竞)失业解释:出清、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争性劳动力市场。NDSWW*NEN*就业自愿失业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E劳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在劳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在E E厂商愿意雇用的接受工资厂商愿意雇用的接受工
11、资水平水平W W * *的工人数量的工人数量N NE E。此时,另有数量为此时,另有数量为N N * * -N -NE E的工人,虽然愿意工作,的工人,虽然愿意工作,但要求的工资较高。但要求的工资较高。是自愿失业。是自愿失业。(2 2)失业解释: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失业解释: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在无弹性工资的劳动力在无弹性工资的劳动力市场上。市场上。NDSWWENEN*就业非自愿失业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失业E一次经济波动使得劳动工一次经济波动使得劳动工资过高资过高W *。寻找这个高工资的劳动力寻找这个高工资的劳动力N2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有有N1 。出现劳动过剩出现劳动过剩N
12、2 N1 。为非自愿失业。为非自愿失业。N2W*N1第三节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失业的影响1.1.失业的影响:失业的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u收入、生活水平下降;收入、生活水平下降;u影响社会稳定,增加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政府福利支出;政府福利支出;u国民收入减少。国民收入减少。u等等。等等。u1968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奥肯(ArtherOKunArtherOKun),),u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失业与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u失业率每增加失业率每增加1 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
13、就降低率就降低3 3个百分点。个百分点。u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 2个百分点或个百分点或者个百分点。者个百分点。2.2.奥肯定理(定律奥肯定理(定律 )n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 1个百分点,实际个百分点,实际GDPGDP将低于潜在将低于潜在GDP2GDP2个百分点。反之亦然。个百分点。反之亦然。n结论:实际结论:实际GDPGDP必须保持与潜在必须保持与潜在GDPGDP同样增长,同样增长,以防止失业率上升。以防止失业率上升。公式:公式:(y(yyf) / yf =- a (uyf) / yf =- a (uu u* *).).y y:实际产出;:实际产
14、出;yfyf:潜在产出;:潜在产出;U U:实际失业率;:实际失业率;u u*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A A:大于零的参数。:大于零的参数。失业的讨论分析失业的讨论分析失业保障失业保障理解理解失业保障是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失业保障是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护的政府计划。入保护的政府计划。分析分析失业保障会增加摩擦性失业人数。失业保障会增加摩擦性失业人数。尽管失业保障减轻了失业的痛苦,但也增加尽管失业保障减轻了失业的痛苦,但也增加了失业量。由于当工人找到一份新工作时失了失业量。由于当工人找到一份新工作时失业津贴才停止,所以失业者不会努力地找工业津贴才停止,所以失业者不会努
15、力地找工作,而且更可能拒绝缺乏吸引力的工作。作,而且更可能拒绝缺乏吸引力的工作。* *即使失业保障降低了找工作的努力程度并增即使失业保障降低了找工作的努力程度并增加了失业,我们也不一定得出这项政策不好加了失业,我们也不一定得出这项政策不好的结论。这项计划达到了减少工人面临的收的结论。这项计划达到了减少工人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的主要目标。入不确定性的主要目标。最低工资法最低工资法当最低工资法迫使工资高于供求平衡的水平当最低工资法迫使工资高于供求平衡的水平时与均衡水平相比,时与均衡水平相比,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量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量而减少了劳动需求量,从而使经济中存在过而减少了劳动需求量,从而使经济中
16、存在过剩的劳动。由于愿意工作的工人多于工作岗剩的劳动。由于愿意工作的工人多于工作岗位,有一些工人成为失业者。位,有一些工人成为失业者。为什么最低工资法并不是失业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最低工资法并不是失业的主要原因?经济中大多数工人的工资高于法定最低水平。经济中大多数工人的工资高于法定最低水平。最低工资法主要是限制了劳动力中的最不熟最低工资法主要是限制了劳动力中的最不熟练工人和经验最少的工人。练工人和经验最少的工人。效率工资效率工资理解理解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水平的工资。分析分析工人的健康:工人的健康:工资和工人健康之间的关系。工资
17、和工人健康之间的关系。支付高工资、有更加健康、生产率更高的工支付高工资、有更加健康、生产率更高的工人比支付低工资、有不健康、生产率低的工人比支付低工资、有不健康、生产率低的工人更有利。人更有利。工人流动率:工人流动率:工人与工人流动率之间的关系。工人与工人流动率之间的关系。 工人离职的频率取决于他们面临的一整套激工人离职的频率取决于他们面临的一整套激励,包括离去的利益和留下的利益。企业向励,包括离去的利益和留下的利益。企业向工人支付的工资越多,通常选择离去的工人工人支付的工资越多,通常选择离去的工人就越少。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高工资来就越少。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高工资来减少其工人的流动率。
18、(流动率高的企业往减少其工人的流动率。(流动率高的企业往往成本也高)往成本也高)工人的努力程度:工人的努力程度:工资和工人努力程度之间工资和工人努力程度之间的联系。的联系。高工资使工人更渴望保住自己的工作,从而高工资使工人更渴望保住自己的工作,从而就激励工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企业的监就激励工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企业的监管成本高)管成本高)工人素质:工人素质:工资与工人素质之间的关系。工资与工人素质之间的关系。通过支付高工资,企业就吸引了素质更好的通过支付高工资,企业就吸引了素质更好的工人来申请这项工资。工人来申请这项工资。续续例:张三、李四两个人同时申请一项工作,张三技例:张三、李四两个人
19、同时申请一项工作,张三技术水平高,要求术水平高,要求1010元元/ /小时工资,李四水平低,只小时工资,李四水平低,只要求要求2 2元元/ /小时工资就可以。那么企业应该把工资确小时工资就可以。那么企业应该把工资确定了多少呢?如果它将工资定为定了多少呢?如果它将工资定为2 2元元/ /小时,张三会小时,张三会选择离开,李四将得到这项工作,这样就会使劳动选择离开,李四将得到这项工作,这样就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对企业不利;如果定为生产率降低,对企业不利;如果定为1010元元/ /小时,小时,张三、李四二人都会申请,通过选择,张三会得到张三、李四二人都会申请,通过选择,张三会得到这项工作,这样企业有
20、这项工作,这样企业有50%50%的机会雇佣到高素质的的机会雇佣到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续续如果企业提供较低的工资,那么,它就不会雇佣到如果企业提供较低的工资,那么,它就不会雇佣到好地能胜任工作的人。好地能胜任工作的人。当一个企业的工人供给过剩时,降低它所提供的工当一个企业的工人供给过剩时,降低它所提供的工资似乎是有利的。但是,降低工资就会引起工人组资似乎是有利的。但是,降低工资就会引起工人组合的不利变动。合的不利变动。* *19141914年,福特决定:年,福特决定:5 5美元美元/ /日工资水平,求职人排日工资水平,求职人排成了长队;这项高工资政策(相当于一般工资水平成了长队;这项高工资政策(
21、相当于一般工资水平的的2 2倍)使得流动率下降,缺勤率下降,生产率提倍)使得流动率下降,缺勤率下降,生产率提高。高。第四节第四节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在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如冰淇淋在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如冰淇淋的价格从的价格从0.30.3元上升到元上升到1.001.00元,我们人们愿意元,我们人们愿意为得到一个冰淇淋而放弃这么多货币这一事为得到一个冰淇淋而放弃这么多货币这一事实中应该得出什么结论呢?人们享用的冰淇实中应该得出什么结论呢?人们享用的冰淇淋大体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淋大体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来购买冰淇淋的货币变
22、得不值钱了。(即:用来购买冰淇淋的货币变得不值钱了。(即:“钱不值钱钱不值钱”)* *通货膨胀与货币的价值相关,通货膨胀与货币的价值相关,而不是与物品的价值相关。而不是与物品的价值相关。物价水平上升时,人们必须为他们购买的物物价水平上升时,人们必须为他们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支付更多的钱。品与劳务支付更多的钱。把物价水平作为货币价值的一种衡量指标。把物价水平作为货币价值的一种衡量指标。物价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价值下降(因为物价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价值下降(因为你钱包中每一元所能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变你钱包中每一元所能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变少了)少了)*数学方法表述数学方法表述假设假设P是用消费物价指数所
23、衡量的价格水平,是用消费物价指数所衡量的价格水平,那么,那么,P也就衡量了购买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也就衡量了购买一篮子物品与劳务所需要的货币的数量。现在可以把这种思想所需要的货币的数量。现在可以把这种思想反过来,用一元钱所能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反过来,用一元钱所能购买的物品与劳务量等于等于1/P。换句话说,如果。换句话说,如果P是用货币衡量的是用货币衡量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那么,物品与劳务的价格,那么,1/P就是用物品与就是用物品与劳务衡量的货币价值。因此,当物价总水平劳务衡量的货币价值。因此,当物价总水平上升时,货币价值下降。上升时,货币价值下降。通货膨胀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通货膨胀降低人们的实
24、际购买力?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人,为什么通货膨胀是坏如果你问一个普通人,为什么通货膨胀是坏事?他将告诉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通货事?他将告诉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美元的购买力。当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美元的购买力。当物价上升时,每一美元收入能购买的物品和物价上升时,每一美元收入能购买的物品和劳务都少了。因此,看来通货膨胀直接降低劳务都少了。因此,看来通货膨胀直接降低了生活水平。了生活水平。续续但进一步思考就发现这个回答有一个谬误。但进一步思考就发现这个回答有一个谬误。当物价上升时,物品与劳务的购买者为他们当物价上升时,物品与劳务的购买者为他们所买的东西支付得多了。但同时
25、,物品与劳所买的东西支付得多了。但同时,物品与劳务的卖者为他们所卖的东西得到的也多了。务的卖者为他们所卖的东西得到的也多了。由于大多数人通过出卖他的劳务,例如他的由于大多数人通过出卖他的劳务,例如他的劳动,而赚到收入,所以收入的膨胀与物价劳动,而赚到收入,所以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是同步的。因此,通货膨胀本身并没的膨胀是同步的。因此,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续续人们相信这个通货膨胀谬误是因为他们没有人们相信这个通货膨胀谬误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货币中性的原理。每年收入增加认识到货币中性的原理。每年收入增加1010的工人倾向于认为这是对他自己才能努力的的工人
26、倾向于认为这是对他自己才能努力的奖励。当奖励。当6 6的通货膨胀率把这种收入增加降的通货膨胀率把这种收入增加降低为低为4 4时,工人会感到他应该得到的收入被时,工人会感到他应该得到的收入被剥夺了。剥夺了。 续续事实上,实际收入是由实际变量决定的。例事实上,实际收入是由实际变量决定的。例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可以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名义收入是由这些因素和得到的生产技术。名义收入是由这些因素和物价总水平决定的。如果美联储把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决定的。如果美联储把通货膨胀从从6 6降到零,我们工人们每年的收入增加也降到零,我们工人们每年的收入增加也会从会从
27、1010降到降到4 4。他不会感到被通货膨胀剥。他不会感到被通货膨胀剥夺了,但他的实际收入并没有更快地增加。夺了,但他的实际收入并没有更快地增加。续续如果名义收入倾向于与物价上升保持一致,如果名义收入倾向于与物价上升保持一致,为什么通货膨胀还是一个问题呢?结果是对为什么通货膨胀还是一个问题呢?结果是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相反,经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相反,经济学家确定了几种通货膨胀的成本。这些成济学家确定了几种通货膨胀的成本。这些成本中的每一种都说明了持续的货币供给增长本中的每一种都说明了持续的货币供给增长事实上以某种方式对实际变量有所影响。事实上以某种方式对实际变量有所影响
28、。1.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n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制度下,n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流通中的货币数量,n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超过经济实际需要,n而引起的货币贬值,而引起的货币贬值,n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涨。n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升;n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n指指全面、持续全面、持续的的上涨上涨。Currency 通货:通货:在实践中,通货指现金在实践中,通货指现金纸币和铸币,即流通于纸币和铸币,即流通于社会上的货币。社会上的货币。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期到
29、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平变动的百分比。11ttttPPPn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CPI:Comsumer Price IndexComsumer Price Indexn家庭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家庭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n19931993年购买一组商品的所花费的支出是年购买一组商品的所花费的支出是857857元,元,n19971997年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年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11741174元,则元,则19971997年的消费年的消费物价指数是物价指数是11741174857857137137p零
30、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RPI: Retail Sales Index:反映城: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我国零售物价指数(我国零售物价指数(RPI)增长率)增长率我国我国4 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9801980(6%6%)高额财政赤字,高额财政赤字,为为127.5127.5亿亿元。元。p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为增长率为22.6%22.6%。19851985(8.8%8.8%)信贷规模膨胀。贷款余额信贷规模膨胀。贷款余额增长率为增长率为23.9%23.9%。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货币超额
31、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为增长率为19.8%19.8%。19881988(18.5%18.5%)货币超额投放。为启动经货币超额投放。为启动经济,货币流通量增长了济,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31.8%。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消费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19941994(21.7%21.7%)货币超额投放。货币超额投放。19921992年货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币流通量增长了43.2%43.2%。投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投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19931993年为年为12.1%12.1%。3.3.通货膨胀的分类通货膨胀的分类l温和通货膨胀
32、,年物价水平温和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10%10%以内。以内。p严重通货膨胀,严重通货膨胀,10%-100%10%-100%;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p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100100以上,超级通货膨胀。以上,超级通货膨胀。l未预期型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乎意料。未预期型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乎意料。n预期型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预期型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n平衡型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上升平衡型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上升n非平衡型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比例不完非平衡型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比例不完全相同。全相同。u公开型:通过物
33、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公开型: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u隐蔽型: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隐蔽型: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u抑制型:价格管制条件下,通过排队、搜寻、寻抑制型:价格管制条件下,通过排队、搜寻、寻租等途径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租等途径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上升上升速度速度预料预料程度程度价格价格影响影响表现表现形式形式n通货紧缩:物价水平的不断通货紧缩:物价水平的不断普遍下降。普遍下降。l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到抑制之后发生的。u流通中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流通中货币大大
34、少于商品流通需要,需要,u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u社会前景预期普遍不良,社会前景预期普遍不良,u总需求总需求 充分就业总需求,其间的差额充分就业总需求,其间的差额n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3.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n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n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yPP3P2P1 ADAS三种推动情形三种推动情形最主要。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最主要。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工会组织、工资
35、刚性等原因,工资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原因,工资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致成本过高。导致成本过高。(1 1)工资成本推动:)工资成本推动:n个别部门工资增加个别部门工资增加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上升。工资与物价平上升。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形成通货互相推动,形成通货膨胀。膨胀。 (2 2)利润推动:)利润推动:n垄断利润推动产品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升。销售价格上升。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业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
36、的速度。(3 3)进口成本推动:)进口成本推动:n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如世界性价格上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如世界性价格上涨。n工资工资- -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工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工资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资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简化简化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PYASAD0AD1P0P1成本推动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YPP2P1ADAS2AS1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放结构的不平衡。开放结构的不平衡。n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n经济结
37、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l不同的产业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同。不同的产业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同。l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一般不允许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一般不允许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l在没有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的情况下,对某些部门的产品在没有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的情况下,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其价格上涨。需求过多,造成其价格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机制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机制n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n非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过
38、剩。但由于攀比行为,资源尤非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过剩。但由于攀比行为,资源尤其是工资价格同样上升。其是工资价格同样上升。n两部门的成本都增加,产生通货膨胀。两部门的成本都增加,产生通货膨胀。要保护所谓的基础产业。要保护所谓的基础产业。但是,要素却总在要求向更高的报酬转移,以要求公平的收但是,要素却总在要求向更高的报酬转移,以要求公平的收入,向高工资看齐。入,向高工资看齐。即使不能转移,也通过各种渠道,把收入提高上去,导致工即使不能转移,也通过各种渠道,把收入提高上去,导致工资上涨。资上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螺旋螺旋yPP3P2P1ADASn通货膨胀螺旋:大多数人预期到通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通货
39、膨胀螺旋:大多数人预期到通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现实,使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现实,使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如通货膨胀时期,个人如通货膨胀时期,个人要求工资提高,以保证要求工资提高,以保证实际工资不降低;银行实际工资不降低;银行贷款要求提高名义利率,贷款要求提高名义利率,以获得一定的实际收益以获得一定的实际收益率。率。只要通货膨胀一发只要通货膨胀一发生,成本推动和需生,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就同时发挥求拉动就同时发挥作用。作用。第六节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如
40、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显著。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对于储蓄者不利。对于储蓄者不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l依靠变动收入依靠变动收入的人获得收益。的人获得收益。其货币收入与通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甚至要早于通货
41、膨胀膨胀n平衡和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不产生实质平衡和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不产生实质影响。影响。n即无经济效应。即无经济效应。 n(1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n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加。进了产出增加。n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业。减少失业。n(2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不增。)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不增。n产出可能不变,可能下降。不存在闲置资源。产出可能不变,可能下
42、降。不存在闲置资源。n(3 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n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货币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货币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1 1)有利论:)有利论:n温和通胀,温和通胀,n利于经济发利于经济发展展n不可缺少。不可缺少。(2 2)有害论:)有害论:通货膨胀政策是饮鸩止渴。通货膨胀政策是饮鸩止渴。货币幻觉: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Monetary illusion 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
43、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l幻觉:短期内,当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幻觉:短期内,当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下降时,人们感觉不到工资下降。工资下降时,人们感觉不到工资下降。l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价格上涨,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价格上涨,短期内,工资水平不会同步调整,实际工资下降,企业短期内,工资水平不会同步调整,实际工资下降,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就业和产量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就业和产量增加。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的有利论与有害论有利论与有害论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压总需求;提高减少货币供应量,压总需求;提高利率
44、,抑制投资,刺激储蓄,使总需求与总供利率,抑制投资,刺激储蓄,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均衡。给达均衡。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增加税收,使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增加税收,使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削减财政支出,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削减财政支出,减少转移支付,抑制个人收入增加。减少转移支付,抑制个人收入增加。从需求方面从需求方面从供给方面从供给方面收入政策。收入政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阻止轮番上涨趋势。工资物价管理政策,阻止轮番上涨趋势。收入指数化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而作出其它收入一律实行
45、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而作出调整。调整。人力政策。人力政策。改善劳工市场,谋求降低与通货膨胀率改善劳工市场,谋求降低与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率。对外经济政策。对外经济政策。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利影响,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其它政策。其它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反托拉斯和垄断,币制增加有效供给,反托拉斯和垄断,币制改革。改革。 第七节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Phillips curvePhillips curve :n失业率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工资上涨率工资上涨率)成反向关系的曲线。成反向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使用英国菲利普斯使用英国100100年的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关系。年的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关系。工资上涨意味着物价水工资上涨意味着物价水平上涨:平上涨: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亚洲货物运输合同
- 油轮货物运输合同协议
- 2025年度西部数码对象存储服务合同细则
- 家居采购合同样本
- 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
- 2《做负责任的人》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6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三、应用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0 Hamburgers and Hot Dogs.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第2课时 认识时间(2) 教案
- 2025村新教学楼照明系统改造合同协议书
- 租赁活动板房协议书
- 管道燃气安全培训课件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附答案)
- 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GB/T 10739-2023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 DB11T 1340-2022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中央空调(多联机)施工方案
- PKPM砖混结构抗震及其他计算全攻略
- “育鲲”轮转叶式舵机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以及故障分析
- 最新.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冯林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