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九册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阅读感悟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 “给予”的内涵,并深刻领会“给予是一种快乐”。 教学难点、重点: 1、反复诵读、想象,在脑中形成美的画面,美词佳句作好摘录,指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2、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

2、课时一、 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伟大代表之一。他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只上到三年级。8岁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工余勤奋读书。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描写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文艺作品抨击黑暗,宣传革命。著名作品海燕之歌、母亲等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无产阶级文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读了题目你想这篇课文应该是记叙文,那记叙的是什么一件事呢? 过渡: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梗概。 A、

3、你听了后,明白了什么? 2、自己试读课文 (1)出示要求: a、画出生字,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b、读准字音。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c、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d、读通全文。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每一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A、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学生读,教师作如下引导: 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出示: 探望 栽种 告别 假期 苏联 姹紫嫣红 芳香 彩霞 染红 休养 欣赏红扑扑 脸庞 愉快指导读好长句子。 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三、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1、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

4、同学做评委。 2、 学生读,评论。 3、 指导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是总启,写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第一件事栽花赏花。 第三段:(第69自然段)写第二件事写信教子。 四、精读第一自然段。 高尔基是个大作家,而且很爱自己的儿子。用而且来说一说。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讲述了关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哪几件事情?(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二、联系生活,初谈“给予”1、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意义最为深刻的一句话。 2、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指名读) 3、生活中你给过别人东西吗?心情如何?(学生自由谈,引导学生说出给予后的心情) 三、走进

5、课文,解读“给予”(一)儿子的“给予”1、好好读读课文,文中的“给予”指的是什么?(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2、这一段告诉我们谁给予谁什么? 3、儿子是怎样给予的?儿子给予得容易吗?从哪儿看出呢?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 4、比较: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高尔基的儿子10岁了。(了解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那他是种着玩的吗?从这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板书:爱)5、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临行前,儿子看着满院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了 (二)父亲

6、的“得到”1、过渡:我们说有给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得到”。 2、学生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 3、高尔基得到了什么?(鲜花)美吗?从哪儿看出?(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引来蜜蜂) 相机理解:“姹紫嫣红”一词。你还想到了哪些描写鲜花的词语?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指名说)5、学生读课文。相互评价 6、高尔基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能读出高尔基的感受 吗?三、学习书信,领悟“给予” 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又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给远方儿

7、子的信里,一起读读这封信。 2、学生自由读书信,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完后跟学习小组的伙伴交流交流。相机指导以下问题:(1)两次美好的东西一样吗?美好的东西可能会是什么?(2)破折号、两个半引号、单引号的作用。 (3)重点指导:“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自己也是快乐的。)比较:“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反复读这句话。 3、高尔基为什么写这封信?(爱儿子)此时,他对儿子的爱是一种超脱人间亲情的崇高的爱。4、此时此刻,老师不禁想起了我国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 (板书)四、体验习作,实践“给予”1、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同学们想一想,儿子的这封回信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指名说)爸爸,读了你的信,我知道我种的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