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和答案_第1页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和答案_第2页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和答案_第3页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和答案_第4页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5习题1 .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2 .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3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2 (g)与适量H2 (g)起反应,生成NH3 (g),放出92.2 kJ热量。(2)1 mol N2 (g)与适量O2 (g)起反应,生成NO2 (g),吸收68 kJ热量。(3)1 mol Cu(s)与适量O2 (g)起反应,生成CuO (s),放出157 kJ热量。(4)1 mol C(s)与适量H2O (g)起反应,生成CO (g)和H

2、2 (g),吸收131.3 kJ热量。(5)卫星发射时可用月井(N2H4)作燃料,1 mol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 ,放出622 kJ热量。(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 1 mol C8H18 (l)在O2 (g)中燃烧,生成CO2 (g)和H2O (l),放出 5 518 kJ热量。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始变。、符号是H、单位是kJ/mol或kJ?mol-1。例如1molH2 (g)燃烧,生成 1molH2O (g),其反应热 H= 24

3、1.8kJ/mol。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R0习题1、燃烧热数据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2、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4、。目前已使用甲醇、乙醇作为汽油的代用品,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 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 甲醇、乙醇的原料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3、用氢气作燃料有什么优点?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 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

5、,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 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4、科学家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请你谈谈甲烷燃料开发的前景。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5、下表列出了生产1 t工业原材料的平均能耗:原材料能耗/ (kJ t 1)原材料能耗/ (kJ - t 1)铝2.5X108铁和钢4.7x 10

6、7某种塑料5.4X107铜4.32X107锌5.0X107水泥7.25X106铅5.0X107请画出一张柱状图来形象地表述这些数据,并提出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 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 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6、私人汽车与公交车相比,前者的耗油量和排出的污染物均大约是后者的5 ,而后者载 运的乘客量平均为50人,前者平均为2人。请根据以上数据对这两种交通工具做出评价。公交车个人耗油量和排出的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共交通更为合理。P1

7、3习题1.2.5 mol C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 CO2,放出多少热量?2 .完全燃烧多少摩H2使生成液态水,才能得到1000 kJ热量?3 . 4.0 g硫粉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 kJ热量,计算S的燃烧热。1 .1.00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放出55.6 kJ热量,计算CH4的燃烧热。5 . 2.00 g 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放出99.6 kJ热量,3.00 mol C2H2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H4和C2H2,哪种气体燃烧放出的热量多?6 .NH3(g)燃烧生成NO2 (g)和H2O(g),已知1(1)H2 (g)

8、+ 2。2 (g尸H2O(g)A H= 241.8 kJ/mol2(2) 2 N2 (g)+O2 (g)=NO2 (g) A H=33.9 kJ/mol23(3) 2N2 (g)+ 2H2 (g)=NH3(g)AH= 46.0 kJ/mol试计算NH3(g)燃烧热量。3.1 kg人体脂肪可储存约32200 kJ能量。一般人每行走1 km大约要消耗170 kJ能量,如 果某人每天步行5 km, 1年中因此而消耗的脂肪大约是多少?8 .一个体重为70 kg的人的脂肪储存的能量约为4.2X105 kJ,如果快速奔跑1 km要消耗 420 kJ能量,此人的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是多少?9 .某锅炉用1

9、.0 t煤可烧开水50 t (进锅炉水温20 C),请计算该锅炉的热效率。(1 t煤燃 烧放热 2.9X 107 kJ)。实际利用的热(提示:锅炉的热效率=燃烧燃热放热x 100%)10.下表列出了生产1 m3塑料的能耗和可从同量塑料回收的能量。塑料能耗/kJ可回收育四/ kJ塑料能耗/kJ可回收育抓/ kJ耐纶7.8 X1044.2X104丙烯酸类塑料4.3 X1041.8X 104聚氯乙烯3.8 X1041.6X 104聚丙烯2.0 X1041.5X 104现废品收购站已回收如下数量的废塑料: 耐纶5 m3、聚氯乙烯50 m3、丙烯酸类塑料5 m3、聚丙烯40 m3,如将它们加工成燃料,可

10、回收多少能量?11制造一辆汽车和为延长汽车使用寿命而采用各种方法防止金属腐蚀,大约要花费9.0x 107 kJ能量,而汽车在使用期限内所消耗的汽油能量约为1.0X 109 kJ。有人分析了这两个数据,认为与其千方百计去防止金属腐蚀以延长汽车寿命来降低能耗,不如在降低油 耗上下功夫更具有实际意义。谈谈你的看法。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P19习题1 .通常化学反应速率用 来表示。2 .对于化学反应N2+3H2=2NH3,当分别用N2、H2、NH3三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 它们的速率之比等于 之比。3 .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 (g)十

11、 B (g) =2C (g)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A为0.5 mol, B为0.4 mol, C为0.2 mol。则:(1)用生成物C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a );(2)用反应物A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c );(3)用反应物B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b )。A.0.025 mol/ (L s)B.0.012 5 mol/ (L s)C.0.05 mol/ (L s)D.0.1 mol/ (L s)4 已知 4NH3+5O2=4NO+6H2。,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 (NH3)、v (O2)、v (NO)、v (H2O) 表小,则正确的关系是()。45A. 5

12、V (NH3) =v (O2)B.%v (O2) =v (H2O)24CJv (NH3) =v (H2O)D.5 v (O2) =v (NO)5 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表示。已知 v (A)、v (B)、v (C)之间有以下关系 2 (B) =3v (A), 3v (C) =2v (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B.A+3B2=CC.3A+B=2CD.A+B=C习题参考答案1. 略。2. 1 : 3 : 2。3. (1) A (2) C; (3) Bo4. Do5. Ao(二)补充习题在户小口一的反应中,经t秒后C的浓

13、度增加mmol/L ,则用B浓度的 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A.e mol * L-Isrl *Bi mol * L-l-s3y rk 'pq3 mol -9显 mol3T参考答案:Co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P24习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 (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 (g) +I2 (g) =2HI (g) A H<0O(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反应速率加快吗?理由是 。(1)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2)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N 2 (N2

14、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也加快吗?理由是。(2)没有加快。通入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但 反应 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增大 。(3)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 理由是。(3)降低。由于加入了 N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屋和I 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4)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12(g),反应速率, 理由是。(4)不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 量增大一倍,

15、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5)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 ,理由是。(5)加快。提高温度,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2、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 2NO=N2 + 2CO2,为了控制大气污染,提出下列建议:A.使用催化剂 B.改变压强C.提高反应温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理由是。2. A。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2CO+2NO= 2N2CO迅速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

16、压、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二)补充习题1.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实结论A箕地信件相同F N/St64淡北虎建大,折 出硫况淀所需时间屋短当其他蠡件不变时,增大度用就他慢化学历 施速率加快B在化学反应前后r催包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器松喜发生改变使牝飘一定不费与此聿反应Cir粮度耗同的拨能和醋酸分别有等质*的 军状相同的笄救反应反应开始射选瓒相同D在容积可变的装闭等相中发生反应M S)+ kQ)-2HKE),把零根鸣小一槽正反应速率加快会反应速率不变2.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序E锌的质低加嫌的密状.海度汽克金博得于酸的麻间心A2r博

17、片540cm2殛片1S皿ci薄片2510P口y制片30hE2覆片为5。F&1SftC£校东15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i=75 s t2>200>t3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 m>m>mBA. B. C.只有 D.全部正确参考答案1. A、C;2. C 。第三节化学平衡P32习题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 的状态。1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2 .已知反应A (g) +3B (g) Q2C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 式为。若各物质的平彳奥T浓度分别为 c (A) =2.

18、0 mol/L、c (B) =2.0 mol/L、c (C) =1.0 mol/L , K =-CK=则右。 匕"M 163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是 发生变化,能够使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 ,催 化剂虽然能够 速率,但 化学平衡移动。4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 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不能使。4.25 C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 (g) +3H2 (g) =2NH3 (g)AH = -92.4 kJ/mol(1)在该温度时,取l mol N2和3 mol H2放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

19、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 92.4 kJ。其原因是。4 . (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 2和3 mol H 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 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2)为了提高NH3的产率,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2)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5 .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 A (g) +2B (g) =3C (g)的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反应已达 到平衡的是(B)。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 .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 (g

20、) +yB (g) =zC (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日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C )。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下降7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 (g) +Y (g) 2=Z (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C)。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8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21、移动8.2.0 mol PC13和1.0 mol CI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13 (g) +C12 (g) =PCl5 (g)达平彳奥W, PCI5为0.40 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 PC13和0.50 mol CI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C)。A.0.40 mol B.0.20 molC.小于 0.20 molD.大于 0.20 mol,小于 0.40 mol9.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 (g) +H2O (g) =CO2 (g) +H2 (g)在427 c时的平衡常数是9.4。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22、的浓度都是 0.01 mol/L,计算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9.设:CO勺消耗浓度为x。t(CO) - c(HjO) (O-01-.z)-直接开方,舍去负值才小门:=3.O6600754(0. 01 工)C()的传化率为噌辔=75.4%U< U J.(二)补充习题1 .某化学反应2A (g) B (g) +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实验序号时间010加30刎5。604800仇8。0. 676 575QQ.5Q0-5?58000.50也加0网& 500.50 :38000.曾0.750.照0. 400.60

23、4820L00.400.250,20O.SO曲沈0. K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实验序号1以(1)代表,余同)在(1)中,反应在10至20 min内平均速率为 mol L-1 min-1。在(2)中,A的初始浓度C2=mol - L-1o设(3)的反应速率为V3, (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 (填 、=、)且C3 1.0 mol L-1)(填、=、)。(4)比较(4)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2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 (g) +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 ,保持

24、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 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 B.均加倍 C. 均增加1 mol D.均减少1 mol1.(1) 0.013 1.0(3) , (4)吸热,因为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简析】要学会分组对比,(1)和(2)反应温度相同,虽然达到平衡浓度所需时间不 同,但平衡浓度相同,只有起始浓度相等才行。为什么(2)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该反12 / 32应是一个气体An=0的反应,可以理解为(2)反应时的压强较高或是加入了催化剂。(2)、 (3)反应温度相同,平衡浓度(3) > (2),只有(3)的起始浓度大才行。(1)和(4) 起始浓度相

25、同,但(4)的反应温度高、平衡浓度低,只有吸热反应才行。2. Co【简析】 本题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它的特殊条件是:“容积可变的容 器”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把平衡混合物中三者 的物质的量“均减半”或“均加倍”,容器的容积必须减半或加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没有发生变化,对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改变条件后,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发 生变化,平衡是不移动的。题目给的条件是 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 2,若把A、B、C 三种物质各增加1 mol拆分为A B、C,依次为1 mol、0 5 mol、1 mol,使之符合2 : 1 :

26、2, 在“容积可变的容器”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各物质的浓度仍然不变,多 余了 05 mol B,就可以判断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各减少1 mol ,思路与之相似,应向左移动。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P36习题1 .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由于嫡增的原因而使某过程自发进行的实例。1 .镂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 不发生反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2 .应该如何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2.在封闭体系中始减和嫡增的反应是容易自发发生的。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不 能只根据始变AHK 0或

27、嫡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而是要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P43-44习题1.稀氨水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NH3+H2O=NH3 H2O=NH+4+OH试分析向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时,平衡如何移动:13 / 32加入的物质氯化镂氨气氢氧化钠平衡移动方向*1t * .JI姓化的.通反应价12.用化学式分别表示出氨水和氯水中存在的粒子(分子、离子)。2 .氨水中存在的粒子:NHH2。NH+、OH氯水中存在的粒子:CL、Cl-、H+、ClO-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3. (1)错。导电能

28、力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因此强、弱电解质溶液导 电能力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溶解性有关。(2)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2)错。酸与碱反应生成盐,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质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 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H o(3)将NaOH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两者的 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豆;(3)错。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其电离平衡受氨水浓度的影响,浓溶液的电离程度低于稀溶液。因此氨水稀释一倍时,其OH浓度降低不到一半。(4)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二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

29、醋酸的二倍;(4)错。醋酸中的氢没有全部电离为 印。* (5)物质的量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PO34量相同。仁)错。此题涉及水解较复杂,不要求学生考虑水解。4.已知25 C下,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其中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试回答下述问题:(1)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上式中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4 (1)不变。一定温度下,该比值为常数平衡常数。(2)若醋酸的起始浓度为0.010 mol/ L,平衡时氢离子浓度c(H + )是多少?(提示:醋酸的电离常数很小,平衡时的 c(CH3COOH)可近似视为仍等于0.010 mol/ L。)一一一 一4(2)

30、4.18 X10 mol/L*5.试解释下列事实:(1)实验证明,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一步比一步困难(提示:可以从粒子的电荷情况和电离平衡的移动两方面加以考虑);(1)电离难的原因:a 、一级电离出H+后,剩下的酸根阴离子带负电荷,增加了对 H'的吸引力,使第二个H+电子电离困难的多;b 、一级电离出的H'抑制了二级的电离。(2)纯水和干木头都不导电,但木头用水浸湿后却可以导电。(2)木头中的电解质杂质溶于水中,使其具有了导电性。(二)补充习题1 . 25 c时,50 mL0.10 mol/L醋酸中存在下述平衡: 若分别作如下改变,对上述平衡有何影响?(1)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将

31、 ,溶?中c(H+)将 (增大、减小、不变);(2)加入一定量蒸储水,平衡将 ,溶?中c(H+)将(增大、减小、不变);(3)加入少量0.10 mol/L盐酸,平衡将,溶?中c(H+)将(增大、减小、不 变);(4)加入20 mL 0.10 mol/L NaCl溶液,平衡将,溶?中c(H+)将(增大、减 小、不变)。2 .已知CHCOO班子内的相邻原子间都是以共价键结合的,在水分子作用下,可以电离 产生CHCOG口 H+o并且,溶液的导电能力将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向盛有2 mL冰醋酸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水使其稀释为0.001 mol/L的醋酸溶液,同时测量通过该溶液的电流强度(实验

32、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绘出电流计中指示的电流强度随着加水量增多而发生变化的图象。1/mA参考答案:1. (1)向电离方向移动,增大;(2)向电离方向移动,减小;3)向离子结合成分子的方向移动,增大;(4)向电离方向移动,减小。2.见图。20 / 32P52-53习题1.下列溶液,c(H + )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 是 。0.1mol/ L HCl溶液;0.1mol/ L H2SO4溶液; 0.1mol/ L NaOH 溶液; 0.1 mol/ L CH 3COOH 溶液2 .在氨水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H +, OH, NH H2。,

33、。3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物质按酸碱性的一定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C )。A.厕所清洁剂厨房清洁剂醋肥皂B.醋厕所清洁剂肥皂厨房清洁剂C.厕所清洁剂醋肥皂厨房清洁剂D.厨房清洁剂醋肥皂厕所清洁剂4 .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A )。A.相同 B.中和HCl的多 C.中和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5 .在48 mL 0.1 mol/ L HNO 3溶液中加入12 mL 0.4 mol/ LKOH 溶液时,所得到的溶液呈(D )。A.弱酸性 B.强酸性C.碱性D.中性6 .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c(OH )

34、M( D )。A.0.1 mol/ L B.1 x 10-3 mol/ L C.1 x 107 mol/ LD.1 x 10-11 mol/ L7 .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 + )之比为(A )。A.10 : 1B.1 : 10C.2 : 1D.1 : 28 .某同学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已知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有Al(OH) 3,试分析下列饮食中,该同学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的是(AD )。A.醋 B.松花蛋C.面条D.可乐9 .如下表所示,测量家中一些物品(可自行增减、更换)的pH,并计算其c(H )o物品醋酱 油酒洗涤 灵84 «液洗发

35、 液洁厕 剂洗衣 液柔软 剂PHc(H)9.注:不同品牌的同类物品,其相应的 pH可能不尽相同物品醋酱油酒洗涤灵84 液洗发 液洁厕剂洗衣液柔软 剂PH5;678126186c(H +)mol/l10-510-610-710-810-1210-610-110-810-6 ; 1 麴a-iia .* 11询1施 h , 晦嘛; E' % B蝴I- 1i-; “ 一 期的越 褊 .匚*flPH61812GL外MH+ )九时,对nr1i(rrIO"1IL1itr1to",1()'110 .现有不同地区取得的5种土壤样品A、B、C、D、E,分别用蒸储水混合搅拌后过滤

36、,测得它们的 c(H )依次为:6.3X10-5 mol/ L、7.2X10-6 mol/ L、8.5X 10-7 mol/ L、5.6X10-8 mol/ L 和 2.1 x 10-8 mol/ L。(1)计算这5种土壤的pH,并根据表3-3所提供的资料(或自查资料)确定其适宜种植的 作物品种。(2)设计一表格将所有这些信息汇集其中。(3)对不适宜种植作物的土壤,提出改良建议。10.出工-样肺摩廉:金b薛屏就取对私小饮廿泉叁乂 电觑61忌MF出史太国F:样髓翻糠d 1 * lb,. ,鼠L洸豪V造种作物巧告苒,革 果小草窿, 娴草水松、玉米、大豆,粕1藻, 棉花,洋藕; 上菜.苹枭, 旃瓶、

37、草是, 水仙花.攻 携,烟草小麦.新特, sns满而改良建议如适蛆就石灰使近中性111为了研究土壤的酸碱性,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体积的蒸储水加入一定质量的土壤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并留取滤液,测滤液的pH后向滤液中滴加氨水,每加入2 mL氨水就搅拌均匀并测量溶液的pH,所得实验记录如下:加氨水体积/mL0246810121416溶液的pH444468101010利用上述记录的数据,以加入的氨水体积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并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所测土壤的酸碱性如何?酸性(2)所用氨水的pH和c(H+)分别为多少? 10,1 X10-4(3)为使该滤液呈中性,所加入氨水的恰

38、当体积是多少?9 mL11.图略。(二)补充习题1 .把1 mL0.1 mol/L H2SO溶液加水稀释成2 L溶液,在此溶液中H+,其浓度接近于()A1X10-4 mol/LB 1X10-8 mol/LC 1X 10-11 mol/LD 1X10-10 mol/L2 . 99 C时,Kw = 1 x 1012,在该温度下,将1 mL 0.1 mol/L KOH溶液加水稀释至1 L,则溶液的pH为;若加水稀释至1000 L,则溶液的pH为。参考答案:1 . A。2 .稀释至1 L时,pH为8;稀释至1000 L时,pH为6。P59习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D )。A.H 2O

39、+H 2O=H 3O +OHB.HCO 3 +OH =H2O+CO 32C.CO2+H2O=H2CO3D.CO32 +H2O=HCO 3 +OH2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 NaX、NaY和NaZ的溶液,具pH依次为8、9、10,则 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A.HX , HZ , HYB.HX , HY , HZC.HZ , HY , HXD.HY , HZ , HX3 .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 足的关系是(C )。A.c(M )>c(OH )>c(A )>c(H ) B.c(M )>c(A

40、 )>c(H )>c(OH )C.c(M )>c(A )>c(OH )>c(H ) D.c(M )>c(H )>c(A )>c(OH )4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 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D )。A.NH3 H2OB.NaOHC.Na2CO3D.MgCO 35 .在一元强碱MOH溶液中加入一元酸HA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甲同学认 为溶液中c(A )=c(M ),而乙同学认为 A)与c(M+)是否相等,要看一元酸 HA是强酸 还是弱酸。你认为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理由是 如果是弱

41、酸、所牛成的盐电离出的A-会部分地与水电离出的 V结合成HA 则c(A) #c(M+)。6 .向明矶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 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27(填、=),离子反应总方程式为 。A13+2SO2 +2Ba2+4OH = 2BaSO J +A。+2HQ向明矶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 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 7(填、 二),离子反应总方程式为2A13 +3SO2 +3Ba2 +6OH = 3BaSQ J +2Al(OH)3 J7 .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不利于作物生长,通过施加适量石膏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试用化学方程式分

42、别表示盐碱地产生碱性的原因:CG2 +HO- HC© +OH,及用石膏降低其碱性的反应原理:Ca2+CO2 =CaCX8 .推测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的相对大小,并说明原因。8. NazCO溶液的pHNaHG溶液的pH,因为由HC6电离成CO"比由H2CO电离成HC6更 难,即NaCO与NaHCO更弱的弱酸盐,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9.SOCI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 77 C。向盛有10 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SOCI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中含有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SO2。轻轻振荡锥形瓶,

43、待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析出。(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SOCI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蒸干AlCl 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 3,使SOCI2与AlCl 3 6H2O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 3,试解释原因。9. (1) SOCl 2+HOSOT + 2HCl TAlCl 3溶液易发生水解,AlCl 3 - 6 H2O与SOC2混合加热,SOC2与AlCl 3 6 H2O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AlCl 3及SO和HCl气体。10.实验室可利用SbCl3的水解反应制取Sb2O23(SbCl3的水解分三步进行,中间产物有SbOC

44、l等)其总反应可表示为:21 / 322SbCl3+3H2O=Sb2O3+6HCl为了得到较多、较纯的Sb2O3,操作日t要将SbCl3徐徐加入大量水中,反应后期还要加入 少量氨水。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这两项操作的作用。10.加水的效果是增加水解反应的反应物 c (SbCh),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应生成的 HCl,以减少生成物c (H),两项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学平衡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 .*11 已知MgCl2 6H2O受热时发生水解:MgCl2 6H2O=Mg(OH)Cl+HCl T +5H2O而MgSO4 7H2O受热不易发生水解。试解释原因。1受热时,MgC2 6H2O水解反应的生成物

45、HCl逸出反应体系,相当于不断减少可逆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可使平衡不断向水解反应方向移动;MgSO- 7H2O没有类似可促进水解反应进行的情况。(二)补充习题泡沫灭火器内装有NaHCC®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灭火器内 另有一容器中装有AL(SQ) 3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当意外失火 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即可使药液混合,喷出 CO和Al(OH)3,阻止火势蔓延。其相关 的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HC。+HO=H2CO+OHAl3+ + 3H 2O r-" Al(OH) 3+3HIAl3+ + 3HCQAl(OH)3 J+3COTP67习题1 .试用文字描

46、述生成AgCl反应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并根据该过程中各反应粒子的 变化情况(如最大、变大等)填写下表。c(Ag+)c(Cl )m(AgCl)反应初始达到溶解平衡前达到溶解平 衡时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3 .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 Pb2+> 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 过量难溶电解质 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 MnCl

47、2O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 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 CuS、PbS、CdSvD.溶解度小于 CuS、PbS、CdS4 .根据表3.5判断,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 AgNO3溶 液,发生的反应为()。A.只有AgBr沉淀生成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5 .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1) 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2) 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

48、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储水和0.010 mol/ L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6.阅读本节资料卡片“氟化物防治胡齿的化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与产生胡齿的沉淀溶解反应和与防治胡齿有关的沉淀转化反应;(2)参阅更多资料,对如何正确利用加氟预防胡齿提出你的看法。(一)参考答案1 .文字描述略。i眺*哪何魁品曲触礴岬蝴顿a蚁.楣横2 . C;3. C;4. Do2 -».-.- 一、一 一 一,、 、.5. (1) S与H作用生成的H2S气体会逸出反应体系,使FeS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万向 移动。(2)硫酸钙也难溶于水,因此向碳酸

49、钙中加硫酸是沉淀转化的问题,但硫酸钙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钙,转化不能实现。醋酸钙溶于水,且醋酸提供的H+与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中的CO2-作用,可生成CO逸出反应体系,使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硫酸溶液中的SO2-对BaSO的沉淀溶解平衡有促进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的作 用。6.略。(二)补充习题1 .要除去MgC2酸性溶液里少量的FeC"不宜选用的试剂是()。(A) MgO (B) MgCO (C) NaOH(D) Mg(OH)2.已知25 C , Ag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2 x 10-8 mol/L , 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 为1.25 x 10-

50、5 mol/L。若在5 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 mol/L的溶液中,加入8 mL0.01 mol/L AgNd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 参考答案:1. C;2. c(K+) >c(NQ-) >c(Cl-) >c(Ag+) >c(I -)。习题P731 .原电池是一种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是 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是 极。2 .用铜和硫酸铜溶液、银和硝酸银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这个原电池的负极是 ,电 极反应式是;正极是,电极反应式是 。3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

51、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c为负极;a、c相连,c为正极;b、d相连,b为 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 .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5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 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6.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Zn (s) +Fe

52、2+ (aq) =Zn2+ (aq) +Fe (s)(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参考答案1 .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氧化反应,负极;还原反应,正极。2 .铜,Cu-2e = Cu2+;银,Ag+e = Ag。3 . a、c、d、bo4 . B; 5. B、D。 十ri f rh一q -,Zn:二一三三三三三二- -I -"=,_-I1一1i Wil -i Qi. ""ZnS04FeSO4图4-2锌铁原电池装置6.装置如图4-2所示。负极:Zn-2e- =

53、 Zn2+ 正极:Fe2+2e- = FeP78习题1 .碱性锌镒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A.Zn为负极,MnO2为正极B.Zn为正极,MnO2为负极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 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2 .铅蓄电池充电时,PbSO4 (A.在阳极生成B.在阴极生成C.在两个电极上生成D.在两个电极上除去3 .镉银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放电Cd+2NiOOH+2H 2O充电 Cd (OH) 2+2Ni (OH) 2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是()。A.Cd (OH) 2B.Ni

54、 (OH) 2 C.Cd D.NiOOH4 .写出铅蓄电池在放电、充电时两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试述燃料电池的优越性,设想它的发展远景。参考答案1. A;2. C;3. Co4.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负极:Pb(s)+SO42-(aq) 2e = PbSO4(s)正极:PbO(s)+4H +(aq)+SO42-(aq)+2e -=PbSQs)+2H2O(l)铅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阴极:PbSO (s)+2e - = Pb(s)+SO ;-(aq)阳极:PbS/s)+2H2O(l) 2e= PbO2(s)+4H+(aq)+SO42-(aq)总反应方程式:放电(PM)式+S()2P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