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主观特性新论_第1页
证据主观特性新论_第2页
证据主观特性新论_第3页
证据主观特性新论_第4页
证据主观特性新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证据主观特性新论证据的主观特性,或称主观性、主观属性都是一个意思。即证据作为与未 知事实具有关联性的客观事实之外的一切因素。表现在其被发现、认识、运用于 证明未知的事实的整个过程,即证据的主观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与证据的主 观特性相对应,证据的客观特性即是外在于主体主观意识、 行为之外的属性。笔 者称属性或者特性,都是指事物的构成要素。只是着眼点有所区别,单就某事物 而言其构成要素称属性,着眼点在事物本身。称特性,着眼点则在于该事物与它 事物的区别。如客观特性,它与证据“二属性”说和“三属性”说中证据的客观 性含义有所不同,包括通常人们所称的证据的客观性,以及相关性中的客观事实 (其逻辑思

2、维上的则属于主观特性范畴)。称之主观特性、客观特性而不使用属 性概念时,是为了与二属性或者三属性之中的“客观性”等概念区别开来。这一点是开宗明义应予明确的,以便就教于各位同仁。在证据法学的理论体系中,证据的概念论或属性论,无疑是一个开端性、 基石性的理论,我国学者对于证据的属性曾先后提出过数十种概念。如客观性、 关联性、合法性、多样性、两面性、制约性、真理性、证明性、可采性、重要性、 阶级性等。这些属性概念,有的如昙花一现,象两面性、制约性等。有的曾在一 定历史时期流行;但随着历史发展逐渐被淡忘了,如阶级性等。笔者才力有限, 辅之以时间有限,在本文中仅就我国学者普遍认同的证据的客观性、 关联性

3、和合 法性三个属性之中蕴涵的主观特性加以探讨。主观特性决定了证据之所以成为证 据,主观特性保障了证据(作为证据)的客观属性。因为证据事实是具体的事实, 主体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所以,证据的客观特性与证据的主观特性是事物矛盾 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但二者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统一体中。 主体形成的对 证据的认识,依附于证据事实,不能脱离被认识的对象而存在。 其来源于证据事 实,反映。证据事实,必须符合证据事实。另一方面,证据的客观特性也不能脱 离主观特性而存在,没有主体主观性参与的纯粹客观事实不是证据, 当然也就不 是“证据的客观性”,所以,证据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从根本上说,它们是“合 二为一”的

4、。一、关于证据概念及特性存在的几个问题浅析(一)关于证据定义。证据一词,在我国古代汉语中,两个字是分开的。所谓证,是指探滴是非;而据,是依也。即证据是探滴是非的依据。在现代汉语中,证据是指证明它事物 实性的事物。笔者无意给证据下定义,只结合比较有代表性的证据定义谈证据 的主客观特性。一种定义是:“证据,即证明的根据,当人们运用已知的事实或 真理推论未知的事实或真理时,未知的事实是证明的对象,已知的事实或真理即 为证据”。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 识。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一属性回答了证据“是什么”的问题,因而是证据最本质的属性

5、。其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 物品等客观存在的物质;一种是被人们感知并存入记忆的事实。 其关联性是指证 据必须是与未知的事实(诉讼中即案件事实)有关联的事实。他回答了证据是“什 么样”的问题。证据必须具备客观特性,缺乏客观特性,证据便不是证据。也即 非与未知的事实有关联性的事实不是证据。但仅具备证据的客观特性不能成为证 据,如果不呈现出对主体利用价值而被纳入主体证明行为的范围或过程中,那么,其永远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已。其价值在于是主体认识未知事物的工具或手 段。另一定义则认为,证据是“据以认定案件情况的事实, 也称证据事实。 诉讼证据与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的证据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是纳入国家诉讼

6、活 动的范围,并受国家的诉讼法规范所调整和制约”。 诉讼证据不同于普通证据 的一个特点是,其是法律的产物。对案件事实起证明作用,也是在证据进入法律 层面之后才产生的概念。关于诉讼证据如何定义,在古今中外法学著作中,历来 众说纷纭,长期以来,我国的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亦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则以诉讼证据的概念取代一般的证据概念。 因为并非所有的证据都是“据以认定 案件情况的事实”,这样是不妥的,至少会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在理论上和实践 中产生负面作用。以致一些学者在著述中,使用证据与诉讼证据两个概念并未严 格区分。如诉讼证据规则研究前言中称第四章为“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的 立法建议,其正文称为“民

7、事证据规则”的立法建议。 我国学者所主张的诉讼证 据以事实说为通说;甚至为立法所接受。但据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记载, 外国学者和旧中国的法学家对诉讼证据的认识中,持客观证据说的一个没有。(二)关于证据特性(或属性)。持三属性说的学者一般认为,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是客观属性,而证据 的合法性归属于主观性的范畴。证据的合法性包括合证据法、合实体法以及合程 序法三个层次和方面,是各个相关法律从不同的角度对证据合法性的综合规定和 调整。“二属性论”认为证据(诉讼证据)只有客观性、关联性的特征,合法性 是对收集、运用证据方法的要求。不管人们对证据属性如何争论,也无论证据的 属性问题出现在何国、何一历史时

8、期的证据法学论坛,人们对于证据的关联性似乎总是不加争执,举认它为证据属性之中的当然品格。 其次是客观性。人们对于 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这一点也基本上是无争议的,分歧点在于证据是否具有合法 性(属于主观的)属性。即对于证据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是否还有主观性的一 席之地,主观性与客观性如何在证据的属性当中求得统一或是否有统一的余地, 人们却争论难休。在认为证据是主客观的统一(持三属性说)的观点中,又有的 学者认为,在完全排斥主体的主观性之外,存在着“证据的客观性”:“如果说 在证据的客观性层面,证据的价值因尚未纳入人们的主观意识范围而为零的话, 那么,证据的关联性则因其主观性而赋予了证据客观性以证据

9、的价值。” 笔者认为,“尚未纳入人们的主观意识范围”的客观事实不是证据,当然也就无所谓“证据的价值”为零或为多少的问题。 而且在证据的领域,辩证地看问题,证据 的价值不会出现为零或者为百分之百的绝对化情况。证据这一事物或者现象只发生在逻辑领域或者法律领域,纯事实领域是不 存在证据的,纯事实领域只存在无数的事实。 在法律领域之外论证据(社会生活 中多数是这样),也就是在逻辑领域只涉及客观性和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既包括 事实上的关联性,也包括逻辑上的关联性。逻辑上的关联性未必是事实上的关联 性,但事实上的关联性必然表现为逻辑上的关联性。 主体正是通过逻辑上的关联 性而发现事实上的关联性。不发生衡量其

10、是否具备合法性的问题, 并不能因此说 证据可以不具有合法性的特征。在没有进入法律领域之前,证据的合法性属性只 是潜在的属性(不存在合法或者非法的问题)。也就是说,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 是在法律领域(或上升到法律层面)来论证据的属性。当证据走进法律领域时, 或在法律领域的证据,其关联性则是由证据自身和处理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规范以 及与这种规范相的待证事实联合所决定的。在非诉讼领域(逻辑领域),对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的保障是靠主体的主 观性,如科学研究中。如果未知事实是可能发生的,主体的认识是否正确则由实 践来验证(科学实验一般经历许多次才成功)。法律层面的证据,也不过是通过 “合法性”的形式表现的

11、主观特性。 因为当事人之间利益对立,其事实主张在未 得到证明之前,不过是利己主义的假设。而且,由于纳入国家诉讼活动的范围, 涉及国家强制力。对当事人利益关系重大。加上案件事实不可能再现(无法验证), 对此类证据,从形式到内容,以及运用的整个过程包括证明标准都必须依法规范。 这是保障主体权利利益的需要。要求其具备合法性,也是为了保障主体的认识符 合客观,从立法层面讲,是为了实现法律公平与正义的价值。从司法层面讲,一 件案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则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目的。 这就说明贯穿 证据领域的规律是认识论规律。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这些构成要素, 就是从最终意义上来描述证据的概念特征

12、的。因为主观性被假定为和客观性完全契合,所以,在证据的基本特性中就没有必要单独提到证据的主观特性,也没有必要说证据是主观特性与客观特性的统一。 证据的客观特性决定事物的本质,主 观特性只有与客观特性相吻合才有价值; 就诉讼证据而言,其主观符合客观是由 以“合法性”为表现形式的主观特性来保障的。 证据是“据以认定案件情况的事 实。”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是立法层面的要求。但是如果主观特性没有正确反 映客观特性,定案根据便成了纯粹主观性的产物。这样的案件是错案,应予纠正。 在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中的司法实践中,是无法达到的。有些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并非事实,即使是错案,在未定为错案之前,它

13、是具有法律效 力的。所以,“当我们在一般情况下讲证据具有客观性是从本源上来讲的,但人们使用客观性概念既包括了没有添加主观性的最初的客观性, 也包括了经过主体 意志活动形成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的终极性的客观性。使用相关性概念也一样, 既包括了证据与未知事物之间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包括了主体逻辑思维中的、 既符合事实,又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性。还往往容易造成理解上的误区:证据的 客观性是纯客观的属性,或者客观性、相关性是客观属性,合法性是主观属性, 好象主观性与客观性是可以分割开的。 笔者认为,二属性说和三属性说,其一是 在不同领域谈证据属性问题;或者是在对不同领域的证据谈其属性问题。 其二是 将主观

14、性和客观性分割开来论证据问题而形成的认识上的差异。证据的客观特性和主观特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之中,都蕴涵有 主体的智慧之光,主观特性就象阳光,照耀证据由客观事实转化为证据的整个过 程。其具有初始性、终极性、贯穿过程始终的特点。笔者认为,讨论证据的客观特性和主观特性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 且具有实践价值。其理论意义:证据是一个基石范畴、直接关系到证据法学理论 体系的建构;而证据的属性问题实质上就是证据的判断标准问题。从实践上看, 证据是一个存在于什么领域的概念, 关系到人们对证据的理解和运用。证据是存 在论上的概念还是认识论上的概念如果是存在论上的概念,那它就是一

15、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证据就是一个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果是认识论上的概念,那证据就是离不开人的意识的主观范畴。证据究竟是一个客观范畴还 是一个主观范畴,这不仅关系到证据本身的真伪可能性问题, 尤其关系到诉讼的 实际状况和诉讼程序的建构问题(在诉讼领域)。可见,研究证据的客观性和主 观性及其相互关系是有实际意义的。二、证据的主观特性决定客观事实向证据转化客观事实作为证据存在,首先是在主体的意识之中的反映。站在主体的角 度,将某物视为证据时,即主体的首次感知一-“触及”, 这是人类智慧的第一 缕阳光,就对该客观事物注入了主观因素。从此,证据不仅是事实,纳入主体视野首先是作为主体的手段

16、而存在,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另一事实的客观存 在。所以,当我们谈证据的特性或属性时,即使是其客观特性,它不是单纯的事 实,其前提是纳入主体视野作为证据的事实, 就已经融入了主观特性,有了主客 观。其既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也存在于主体的思维之中。只不过在此阶段,证 据的客观特性居于主导地位,证据的主观特性成分最少,甚至仅只将其称为证据 概念而已,这种主客观具有初始性。在纯粹的客观领域只有客观事实,不存在证据概念。有学者认为,“证据 的客观性是在纯粹的客观领域出现的概念,是在人们对它予以认识和把握之前所 具有的内涵。是人们的主观性尚未触及和渗透的自在之物,具有自在自为 性”0笔者认为,证据的客观

17、性并非是“在纯粹的客观领域出现的概念,人 们的主观性尚未触及和渗透的自在之物”,没有主体意志的参与,其单纯只是事 实而不能称之“证据的客观性”。其转化为证据则是主体意志参与的结果,当我 们在证据领域谈证据的客观性;说它在主体意志介入之前就客观存在, 那已经是 纳入主体认识范围的客观事实,融进了主观性。证据的客观特性与证据的主观特 性就是这样的不可分割。有一种观点认为,证据的主观性表现在:它不是客观事实的本身,而是客 观事实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它是第二性的而不是第一性的;它不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而是离不开入的主观意识的,有正常思维能力是提供证据和充当证 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笔者认为,该观点

18、谈到了证据的主观性的重要意义, 但其 将证据本身与主体对证据的认识对立起来不妥。证据首先是客观事实,如果说它 不是客观事实本身,那只是主体在思维中形成的认识以及主体运用证据时,证据对主体的价值。主体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与客观事实本身是不可分割开来的。当主体将某客观事实当作证据时,该事实还只是证据材料,主体要用其证明未知的事 实,首先得对其在思维中形成正确认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 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 是促使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方面。这两个方面互相斗争着。否定的方面战胜肯定的 方面并取得了支配地位,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一般地说,在事

19、物发展的总过 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主体认识证据的 过程也符合此规律,其得到的证据材料,经过辩证思维,只有能够证明未知事实 的那一个(或一些)事实才成为证据,即实现事实向证据的转化。具体表现在:(一)据以认定未知的事实,说明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是由 主体决定的。首先,从人类历史上说,人们认识案件事实的方法并非证据一种, 除证据外,还存在过诸如神明裁判的方法、 决斗裁判的方法等其他的方法。 这些方法也能再一定程度上认识案件事实, 但往往不够准确、全面。而证据则是以事 实求证事实的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发挥作用, 是因为他相信三种因 素的存在:一是任何发生

20、过的事实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 在客观的自然界留 下各种印记或痕迹。这是由物质不灭定律所决定的,也是客观事物发展和变化的 规律所决定的。二是这种印记或痕迹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内在的。三是人类可以通过精神的力量和逻辑的力量,发现和认识这种印记或痕迹与案件 事实之间所存在的这种客观的、内在的。也就是说,人类具有将这种已知的事实 和未知的事实起来,从而以已知的事实推导出未知的事实的精神能力。 这就是理 性的力量,也是逻辑的力量。嫁接已知事实和未知事实的中介是理性和逻辑的因 素。未知的事实依靠逻辑的力量奠定于已知的事实基础之上获得其真实性和客观 性。证据的主观性首先在于主体对于证据方法的

21、选择。(二)主体选择了证据的方法认识未知的事物,只是具备证据客观性条件 的事实成为证据的大前提,按照唯物辩证法普遍的观点,任何一个未知的事物,某事物转总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具有,只是其他事物相互的一个中间环节。 人们可以选择 从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已知的事物入手展开证明。人们确定了用证据的方法,还 不能使具备证据客观性条件的事实转化为证据,其只是具备了从证据转化为证据 的可能性。只有在主体再一次选择某事实作为其认识未知事物的证据, 化为证据的可能性才能成为现实性。(三)主体的目的性,决定了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首先在于主体的价值观,即主体选择某物而不选择某物,是根据其对主体的有用性决定的。为了证明

22、同一个未知的事物,不同的主体可能根据其主观目的不同作出不同的选择。 包括 立法上规定那些客观事实是证据,证据的种类有那些等。这一点,在诉讼中表现 尤其明显。(四)主体努力将包含在证据之中的主观特性剥离,恢复其客观特性的本来面目一一实际是以内在的主观特性排斥外在的主观特性,形成主体对客观特性的正确认识。最终使客观事实转化为。证据的过程得以完成。证据的客观特性与 证据的主观特性就是这样的“合二为一”。三、证据的主观特性保障证据的客观性和相关性-最终使其成为认定事实的 根据证据的本质在于证明未知的事实,既包括已经消失的事实,也包括尚未发 生的事实。前者如考古、诉讼等;后者如天气预报等。两者的差别在于

23、,证据用 于证明于尚未发生的事实,可以验证其正确性。证据证明已经消失的事实则无法 验证。按主体不同,可分为单方主体、多方主体,单方主体如社会生活中、科学 一研究中运用证据的行为。其证据中包含的主观性成分比较单一, 多方主体如民间相互运用证据证明其观点、主张。其证据中包含的主观性成分相对复杂一些。 以有无居中评判的第三者参与,可分为有居中评判的第三者参与的运用证据行为 和没有居中评判的第三者参与的运用证据行为。前者以诉讼最典型,有第三者参 与的运用证据证明未知事实的行为,比没有第三者参与的证明行为更具有科学 性,有利于消除主体认识上的主观偏见, 形成正确认识,其证据中包含的主观性 成分就更为复杂

24、。以上种种与证据有关的主体行为都使主观特性的阳光笼罩了客 观事实转化为证据的整个过程。由于诉讼证据既包括了有居中评判的第三者参与 的特点,又因为其纳入国家诉讼活动范围,使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有 的学者研究证据总是以诉讼证据取代一般的证据概念。 其证据中包含的主观特性 成分也最为复杂。其包括了利益相关的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和相关的诉讼法律关系 主体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其包含了国家意志一一要求其具有合法性。即按照国家以内在的主观特性 乃是证据主观特性的 但合法性并非所有证意志将证据材料之中的外在的主观特性成分剥离, 恢复其客观性的本来面目。以 国家意志这个主观性剥离当事人添加在证据之中的主观特性

25、, 剥离外在的主观特性,这也是辩证法。达到合法性的要求, 最高层次。这种主观特性正是对证据客观特性的法律保障。据客观特性的保障,非诉讼证据则是由认识主体的主观意识来保障证据的客观性 的。其过程同样是充满客观特性和主观特性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内在的主观特性和外在的主观特性的矛盾和斗争。 不断地用内在的主观性排斥外在的主观性, 最 终形成主观特性对客观特性的认识和把握。 如科学研究中的证据,社会生活中许 多证据,其并不一定具有合法性,但也能够证明事实。如甲借乙的钱不还,乙索 要时即拿出当时暗中录下的甲借款时讲话的录音带播放。录音带是证据,是其内容证明当时的情况,但其中包含了主观性,即当事人制作、保存

26、证据的主观的、 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正是主观特性保障了证据的客观性。 如果进入诉讼,作为 诉讼证据,则当事人未经对方允许私自录音不是合法证据,将不具有法律效力。 合法性作为证据的属性,也是证据客观特性之外的主观特性,只不过其来自国家 一国家意志。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障主体对证据的认识符合客观性, 即主 客观一致。诉讼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的属性并现实地表现出来, 成为外化的特征, 乃是由诉讼证据的特殊性决定的。证据的主观特性包含有诸多的环节。第一环节为证据法的立法者意旨。证 据法对证据的形式预先作出了规定, 这表明了证据应然形式的全部。这是证据的 主观特性对证据的客观特性的第一次作用。当它一经与

27、证据的客观性联结起来, 便不能不使证据的客观性缩小了范围。如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的某些客观事实能 否作为证据,现行证据法中没有规定这种形式, 那么,这种客观存在的与未知的 事实具有相关性的事实也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因为没有恰当的证据形式对它加以反映和表达, 而无从进入诉讼过程。客观性被削减了的诉讼 证据相对自在自为存在的证据来说,乃是一种局部性、片面性、残缺性的证据。 其成因完全在于它的主观性。证据主观特性的第二个环节便是证据的形式和证据 的客观特性的联接。证据的形式是停留在立法层面的抽象的类。只有通过主体的 主观性才有可能使抽象的证据形式与具体的证据材料连接起来,主体的能动作用

28、又包括对证据形式的利用意识、对证据的追寻意识,以及收集、运用证据等环节。 在这每一个环节中,主体的主观特性都毫无遮拦地渗透, 甚至完全以主观性来代 替客观性。这就使证据的客观性受到主观性的摆布和扭曲,客观性在这里处在被 动和无能为力的状态,客观性有可能面目全非,主观性可以任意地塑造客观性。 表现在具体的证据材料上,就有可能是真、假、伪相混。在这个阶段乃是证据的 主观性占主导的时候,尚不意味着它能直接起证明作用;它能否起证明作用尚处 在可能性的环节。这个意义上的证据我们可以称之为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是一有 待于判断、审视并从而剔除其主观性、回复其客观性的最初意义上的证据, 是证 据概念由抽象变为

29、具体、由外在的客观性变为内在的客观性、由它在变为自在的 第一个环节。主体的审查、判断,是以内在的主观特性清除外在的主观特性,使主体对 证据的认识符合外在的客观特性, 从而使主观特性和客观特性完全融合, 以致实 现内在的主观性的过程。内在主观性的实现过程,是主观性对客观性完全渗透的 过程。这就是主体的认识能力对客观真理的把握。主观性对客观性完全渗透的过 程,在非诉讼证据中,是主体在没有国家意志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 有学者认为 “诉讼外的证据不具有主观性,诉讼中的证据必具有主观性。前者为客观证据, 后者为诉讼证据”是不妥的。称“前者为客观证据,后者为诉讼证据”,客观与主观是相对应的,那么,诉讼证据

30、当是主观证据了。任何证据,无论诉讼证据 还是非诉讼证据,都是主观特性与客观特性的矛盾统一体。证据从本质上排斥外 在的主观性,然而,正是因为内在的主观性对客观性的把握, 才使证据最终成为 认定未知事实的根据-证据。诉讼证据与非诉讼证据的区别在于、也只在于“ 诉讼证据与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的证据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纳入国家诉讼活动的范围,并受国家的诉讼法规范所调整和制约地。之所以形成主观证据与客观证据的观点,其原因在于:一、证据与诉讼证 据的概念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但诉讼证据并无科学的定义,而证据的定义又似 乎仅是给诉讼证据的定义(被立法采纳的)。由此造成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概念 混淆,二、证据属性

31、说,属性划分不科学。无论是“二属性”或者“三属性”, 似乎公认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是证据的客观属性,合法性是主观属性。这种划 分,将证据中本质的因素入为地割裂了,如证据的关联性包括客观存在的事实关联和处在逻辑领域的关联性。证据事实与待证事实(如果在诉讼中,即案件事实) 之间以及证据之间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 就是属于客观性的范畴。关联性所具有 的客观特性是外在于主体的主观特性而客观地存在的,它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但证据事实自身不能表达这种关联性, 换而言之,证据的关联性没有自我 表达的特性。事物之间的,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性判断后才以认识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如果主体不把与未知事实存在关联性 的

32、事实当作证据,并去认识它,这种关联性就只是纯客观的现象, 它处在证据概 念之外。只有某事物被当作证据其与未知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才成为证据的关联 性。这种关联性首先是在主体的思维中反映出来,即是主体的逻辑思维将它们的 表现出来,“这种逻辑又属于主观特性范畴。证据的关联性与证据的客观性相比, 具有更多的主观特性因素注入,它处在逻辑的领域。关联性以客观性为前提,既 包含了客观特性的内容,又包含了主观特性的内容,合法性是公认的主观特性, 关联性虽然也包括了主观属性的内容却与合法性无关。 否认合法性为证据的属性 之一的观点,也不能否认证据之中的主观特性。证据的合法性是主体对证据科加的外在属性,属于证据主观

33、特性的范畴。但对主体来说,其合法性的要求乃是客观的外在的东西, 它是主体外在的主观性 转化为内在的主观性的桥梁和途径。这个属性又在关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了 证据客观性的外延范围。证据的范围越来越小了。但是证据的法律价值却越来越 强了。所以,符合证据“三性”的证据,是证据力最强的证据。证据的客观属性 决定了客观事实成为证据的可能性或条件,主观性则使其由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见,与证据的客观性具有抽象和具体、外在与内在等多层含义一样,证 据的主观特性也具有这样的多义性。它首先表现在立法者为证据的表达形式和运 作形式所设定的主观性之上,其次“它又表现为主体外在的主观性之中,最后它 落实为内在的主观特性

34、和外在的客观特性的统一。 按否定之否定规律。证据的主 观特性是对证据的客观特性的否定,即证据的主观特性完成了对证据的客观特性 的笼罩。证据的客观特性需要在主体认识过程中逐渐地挣脱证据的主观特性,从而最终使主观性和客观性完全相符,这就达到了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当证 据的主观性和证据的客观性完全融合的时候, 证据便带着它的全部内容走进了主 体的主观领域。这个过程是由证据这个事物内部主观特性与客观特性的矛盾,以及主观特性中内在的主观性与外在的主观性的矛盾决定的、符合认识论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此时的主观特性无论是从认识的过程, 还是从认识的深度看,其使 客观事实转化为证据都具有终极性。 证据,已经

35、由抽象的王国进入到了具体的王 国,并且由必然的王国进入到了自由的王国。 只有到了自由王国,证据才能起证 明作用。四、证明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前面谈了证据的主客观特性,自然涉及证明标准的问题。证据是客观存在 的,主体凭借其认识能力是可以完全地把握和认识的。这种意义上的认识在哲学上称之绝对真理。但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时也认为,对事物的绝对真理的认识是一 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无数相对真理相积累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终极的意义 上将会一直延续下去。这是从认识的可能性上着眼的,而撇开了诸多现实因素的 考虑。并不是说任何事物在一定时空内都可以完全的把握和认识。恰恰相反,主体在一定

36、时空范围内对事物的认识,都只能达到相对真理的认识程度,其往往就 可以包含它的全部的现实意义。相对真理的认识在盖然性的意义上有着它的独特 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兼容其它价值的存在,并且和现实有着天然的接近性。 前者是立法层面的指导思想,后者是司法层面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诉讼中的 证明对于案件事实的认识都只能达到相对真理的程度。客观真实是是绝对真实、 只是诉讼理想,法律真实是相对真实、但是裁判基础。客观真实与证明标准无关, 法律真实才有所谓证明标准的问题。证明标准一一获得具备“法律真实”条件的 案件事实。在诉讼领域,与合法性密切相关的,是证明标准。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证 据制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古代的神示证据制度中,以宣誓、神判、决斗等愚 昧、落后的方法作为主要的证据,根本不要求确定案件的客观真实。在法定证据 制度中,证明标准是确定法律上的真实、形式上的真实。在自由心证制度中,证 明只要求达到“主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