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初中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_第1页
最新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初中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_第2页
最新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初中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_第3页
最新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初中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_第4页
最新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初中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初一至初三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三峡一、重点词语解释1 .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 .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 .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4 .良多趣味(良:很)5 .属引凄异(属:连接)6 .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二、重点语句翻译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不认为快。2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 .绝崛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5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6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7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三、课文内容理解1 .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 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2 .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3 .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5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理由一: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陋室铭一、重

3、点词语解释1 .谈笑有鸿儒鸿:大2 .无案牍这劳形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5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6 .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止匕这7 .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8 .阅金经金经:佛经9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10 .有仙则名名:有名(出名、闻名)11 .无丝竹之乱耳乱:干扰(扰乱、使乱)二、理解性默写1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

4、陋室,惟吾德馨。4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三、课文内容理解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2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一、重

5、点词语解释1 .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2 .香远益清益:副词,更。3 .亭亭净植植:竖立。4 .陶后鲜有闻鲜:少。5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妖媚。6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7 .宜乎众矣宜:应当8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二、朗读节奏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三、理解性默写1 .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 也。3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

6、,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4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 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5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 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 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7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四、重点语句翻译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 却

7、不妖冶。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 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5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6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7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五、课文内容理解1 .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 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2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

8、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 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3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 “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一一“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一一“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 格和坚贞的节操。小石潭记一、重点词语解释1 .清洌:清凉2 .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3 .怡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怡然,愣住的样子。4 .俶尔远逝:忽然。5

9、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6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7 .邃:深8 .寂寥:寂静寥落。崛:不平9 .为垠,为屿,为崛,为岩 垠:水中高地 屿:小岛的岩石10 .明灭可见 明灭:或现或隐11 .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清二、重点语句翻译1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2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3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4 .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5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6 .隔篁竹,

10、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3M环相碰击发 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7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三、课文内容理解1 .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抑郁忧伤之情。2 .作者描写潭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记承天寺夜游一、重点词语解释1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2 .怀民未寝寝:睡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4 .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或:漫步 走行走)。5 .庭下如积水空明空

11、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6 .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7 .解衣欲睡解:脱、脱下8 .水(月光)中藻、苻(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二、理解性默写1 .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 横,盖竹柏影也。2 .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三、重点语句翻译1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 水中交错的藻和苻(水草)。3

1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 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4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四、课文内容理解1 .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 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 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 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13、,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词类活用1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2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3 .饿其体肤饿:使受饥饿4 .空乏其身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5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颠倒错乱二、重点词语解释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担子2 .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逆,不顺3 .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 .征于色征:征验5 .而后喻喻:明白,了解6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7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8 .国恒亡恒:常9 .生于忧患生:生存发展。三、重点语句翻译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14、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 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5

1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6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四、课文内容理解1 .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 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 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曹刿论战一、古今异义词1 .小大之狱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狱2 .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3 .齐师伐我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4

16、 .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 .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 .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7 .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8 .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9 .必以信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10 .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1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12. 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三、重点词语解释1 .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2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3 .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4 .肉食者鄙鄙:浅陋,5 .望其旗靡

17、靡:倒下6 .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7 .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8 .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信服四、重点语句翻译1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是很难估测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保佑)你的2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3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4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 处理。5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6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7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18、焉?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8 .小惠未,民弗从也。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9 .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 所以能够战胜他们10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 经消失了。1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12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13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14

19、.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五、课文内容理解1 .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2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3 .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全文中的作用。文写庄公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

20、识醉翁亭记、重点词语解释1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2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3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4 .临于泉上者:靠近。5 .泉香而酒冽:冽,清。6 .山肴野萩:野味野菜。萩,菜蔬。7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8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9 .阴翳:指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10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11 .醉翁之意意:情趣。12 .深秀者:秀丽。13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14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发, 开放。15区偻提携:老人和小孩子。16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

21、谷就昏暗了。暝,昏暗。17 .辄:就18 .弈:下棋二、理解性默写1 .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 .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3 .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4 .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5 .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 趣所在)为后人传诵最多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6 .文中作者描绘琅哪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7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22、酒也。三、重点语句翻译1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 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 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4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5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

23、穷 无尽的。6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7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 守喝醉了。8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9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 乐为快乐呀。10 .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 片浓郁的绿阴。1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

24、在喝酒上。五、课文内容理解1 .“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 起什么作用?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2 .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 么?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 醉。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4 .“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 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醉心山水 的政治理想。鱼我所欲也一、重点词语解释1 .一豆羹 (古代盛食品的器具)2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3 .故患有所不辟也

25、 患:祸患,灾难4 . 一箪食箪:竹筐5 . 一豆羹豆:碗6 .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践踏7 .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好处8 .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9 .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10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11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12 .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苟且偷生。奉:侍奉14 .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15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乏:贫穷。“得”通“德”感激16 .有是心也心:本性二、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

26、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3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 于死者4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三、重点语句翻译1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对我有什么好 处呢?3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 不丧失罢了。5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宁肯死亡,

27、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 己而接受它。7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 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8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9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四、课文内容理解1 .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 “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 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2 .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 西是指丧失道义。3

28、 .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4 .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 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5 .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义)对举 向与今比较等6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送东阳马生序一、重点词语解释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3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援、提出 )4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 )5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6 .致书(买书。致,取得、得到。)7 .弗(不)之怠

29、(怠,懈怠。“之”指“笔录”这件事。)8 .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9 .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10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11 .执经叩问(求教。叩,问。)12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13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14 .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15 .礼愈至(周到。)16 .不敢出一言以 复(这里指辩解。)17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18 .穷冬:严冬。19 .破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20 .至舍(学舍,书舍。)21 .但劲:僵硬。22 .持汤沃灌(热水

30、。沃灌,浇洗。)23 .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24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25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26 .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27 .(右备)容臭:容臭,香袋。28 .炸然(若神人):炸然,光彩耀眼的样子。29 .瀛袍敝衣:破旧的衣服旧絮。敝,破。30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31 .(无冻)馁之(患矣):馁,饥饿。32 .假诸人(而后见也):假之于人,向人借书。诸,之于。33 .非天质之卑:天资,人的智力。卑,低下。34 .流辈:同辈的人。35 .撰长书以为贽。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36 .言和而色夷:夷,平和。

31、37 .谒,拜见38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39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冬夏的衣服。裘,皮衣。葛, 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赠送。二、重点语句翻译1 .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2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 和些。3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 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

32、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三、课文内容理解1 .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答: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 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2 .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 人的共同体会。3 .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答:作者现身说

33、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 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4 .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 难。6 .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 么?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 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 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 出

34、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师表一、古今异义词1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2 .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4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二、词类活用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候,时刻)。2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3 .猥自枉屈猥这里指:降低身份4 .此皆良实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5 .庶竭弩钝 弩(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三、重点词语解释1 .遂许先帝以 驱驰(奔走

35、效劳)2 .当奖帅三军(激励)3 .臣本布衣:平民 。4 .躬耕于南阳躬:亲自。5 .后值倾覆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倾覆:兵败。6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7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8 .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9 .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府中:朝廷中。10 .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11 .论其刑赏刑:罚。1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13 .夙夜忧叹夙夜:早晚。14 .庶竭弩钝弩钝:比喻才能平庸。15 .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16 .以彰其咎彰:表明。17 .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18 .以咨i取善道咨i取:询问19 .察纳雅

36、言雅言:正言20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四、朗读节奏1 .躬耕/于南阳2 .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五、理解性默写1 .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 一词相呼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 .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 .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怪大事”4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

37、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7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一致。8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谄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9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