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是“正义必胜”,三篇课文都是反映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卢沟桥烽火一课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们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课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已经达到了入微的境界,特别是成功地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虽然花费笔墨不多,但简约而不简单,循一点,足可以窥见全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单元总体目标: 1、教育学生要发扬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懂得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英雄群体的写法。 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章的内涵,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 4、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5、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
3、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学习作家刻画人物的手法。 单元课时分配 卢沟桥烽火 3课时 半截蜡烛 3课时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2课时习作 2练习 2卢沟桥烽火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重点和难点: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
4、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三、教学评价设计:1、小组交流预习单。(找出自己的不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弥补)2、出示词语让同学认读,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4、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把课文读通顺。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的情况,认读生字看学生的预习效果。五、教学课时:2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听歌曲松花江上。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3、揭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
5、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4、解题:指名读“烽”(feng),注意读准后鼻音。“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5、设疑。“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 生字识、写。(1)、出示学生的预习单,小组交流,主要把握学生是否写的正确规范。(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魔爪 咽喉 挑衅 日寇 控制 号召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2)指名逐词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四人
6、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什么?3、)指导分段: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听写生字词 ;魔爪 咽喉 挑衅 日寇 控制 号召二、指名朗读课文
7、三、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同仇敌忾 猝不及防万籁俱寂 如火如荼(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指导朗读。卢沟桥的战略地位: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8、(4)齐读第一段,小结: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2、学习第二段: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第二天凌晨军 我军仰马翻 同仇敌忾狈 举、冒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卢沟桥事变”的经过。3、 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交流。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9、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自由读,齐读。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4、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 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的主要故事。(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5、小结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
10、、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感悟,说演写训练。1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要想不受侵略者的欺辱应该努力学习,振兴我们的国家。3练习朗读。4.收集有关的资料。4、 板书设计:卢沟桥烽火同仇敌忾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读书进行思想教育也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我国领土,而蓄意挑战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烽火事件。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自卢沟桥事变后,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
11、代的特殊地位。教学中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课文要求复述,我在学生讲述之前,先让他们记住几个重要的时间提示:“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这样时间顺序就不会错了,然后再想想每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这样“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就能讲清楚,讲好了。附:预习单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一、 我会识认读生字并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1、 正确( ) 规范( )2、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纠正写错的字。3、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二、我会读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
12、多读几遍。我读了( )遍: 我能做到正确( ) 流利( )抄写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如果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2、收集有关的资料习作一一、 教学目标: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二、重点难点: 把童年美好的事情有条理的表达出来。一、 教学评价设计:1、 小组内相互倾述在童年印象最深的事。2、 找小组代表来述说,同学给予评价。
13、说出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足。3、 教师综合评价。一、 教学准备:1、 教师设计:“童年经历”调查问卷。2、 学生精心思考。完成调查问卷。二、 教学课时:2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教师激情导入。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二、畅谈童年美好的忘的经历。1、看了刚才的课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你的好朋友说吧,请你们下坐位找你的朋
14、友,可以畅所欲言的谈谈自己童年美好的经历。2、请拿出你的问卷表看一看,然后闭上眼睛想想,回忆自己最想说的是什么?3、在小组内交流。三、明确范围,简要指导。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3、教师简要提示。 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一、范文引路,讨论写法。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2、教师出
15、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时,他们急切地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忘记了自己是在习作。拨动了学生情感的琴弦,激活了学生创作的真情,我们的习作教学就会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第二课时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写下来。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
16、右的文章二、作后评议:附;问卷调查假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请你静静地想一想,认真地选一选、填一填,完成下列问卷调查。1、 童年给你带来最有趣的事是什么?2、 把你的有趣的事选一个写一写例如:因为什么你感到有趣?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我并没有仅仅局限学生什么,选材空间较大,但学生认为自己有烦恼时我能够进行具体的引导,让他们的烦恼烟消云散。我还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色彩。不足之处:让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我引导的还不到位。建议: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充分的重视。多给他们提供交流的空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概述第三单元围绕“诗文精粹”这一主
17、题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一篇独立阅读课文。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打白骨精描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借助“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读书要有选择则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
18、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4、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5、口语交际,此文章来自免费教育文稿网漫话三国英雄。(三)课时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共安排12课时,其中阅读教学7课时,习作教学2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单元练习2课时。三打白骨精 2课时词两首 2课时螳螂捕蝉 2课时读书要有选择 1课时练习3 2课时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探索与发现”,安排了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三篇课文及习作4、练习4。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按通常做法,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
19、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潜心研究,造福人类的精神。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海洋知识,阐述了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以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并说明了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愫。 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也是一篇议论文。本文以“合作”为题,围绕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这三方面来阐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的人生道理。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可以说是一篇学写议论文的范作。 习作4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提示”,告诉我们在科学课
20、上已经做过不少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从中选择一个写下来,也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然后再写下来。第二部分是实验设计举例。第三部分是习作的要求。 练习4本次练习的内容有五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二、教学中注意点 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夜晚的实验这样的文章,语言平实,学生一读就懂,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还是比较难找的;同时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学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会使语文课走样,成为科学课。那么这篇课文如何来教?依我的拙见,就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工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应该注重引导学生
21、去发现、去感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只是起引导、组织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主要以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正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会合作我认为教学本文可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时可遵循作者的思路,从审题质疑导入,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自读探究。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怎样与他人合作”这一块上。教学的难点我认为是放在如何让学生明理后践行。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逐步学会合作,真正体现生活中处处需要合作,对如何合作有切身的体会。 本次的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因为他们在科学课上做过好多试验,关
22、键在于怎样指导学生把整个实验的过程写具体上下功夫。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初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感。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4能按照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5能将自己的实验观察情况说一说,并在写作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6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
23、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五、课时安排 12.夜晚的实验3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2 14.学会合作2 习作42 练习43 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主题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两篇讲读课文和两首古诗。 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写晚上作者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第六自然段为第三段,总结全文,点明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 夹
24、竹桃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第四、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古诗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诗歌赞颂了石灰吟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习作6: 能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生活
25、中的实际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练习6: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项训练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单元总体目标: 1、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广玉兰和夹竹桃的热爱,激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初步学会欣赏诗歌,能从诗歌的基本表现方法了解它的意境,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单元课时分配 广玉兰 3课时 夹竹桃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62课时 练习63课时【单元整体概述】本单元的主题为“师恩难忘”,安排了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四篇讲读课文。莫泊桑拜师剪裁合理,详略得当。对如何拜师求教浓墨重彩,详加叙述,使学生从莫泊桑的成功中悟出写作成功的秘密,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今后的作文。理想的风筝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国际设备租赁合同(4)
- 中消防设计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煤矿劳动合同
- 2025小麦采购合同范本
- 供暖公司供暖合同样本
- ktvv承包合同样本
- 冷库青椒采购合同样本
- 个人合伙工作合同标准文本
- 冷链配送合同样本
- 【MOOC】电视采访报道-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橙色国潮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主题
- 2024阀门检验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 餐馆厨房经营权承包合同
- 睡眠用眼罩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50道压轴题专练)
- 取送车协议书范文4s店
- TSXCAS 015-2023 全固废低碳胶凝材料应用技术标准
- 2024年重庆住院医师-重庆住院医师泌尿外科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国开2024年秋《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矫形器装配工(三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