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_第1页
初中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_第2页
初中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_第3页
初中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_第4页
初中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初中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青岛第六十三中学    徐慧    2010年8月10日 13:30初中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课题: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3、陶冶情操,提高语言修养重点、难点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教学意图“宏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这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口号。语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7-9年级要背诵读古诗80首,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在近年的中考语文中占有一定的比分,因

2、其内容多、范围广、故而失分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就设计了这堂课。 既是复习课,首先要强调知识性,它要囊括初中1-6册课本中所学的古诗文,要让学生认识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其次要讲究趣味性,旨在提高学生背名句的兴趣以及运用名句的能力。所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是本堂课设计的特点,整个这堂课的结构就分为二大块:认识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和趣味背诵。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积累初中古诗文名句。 2、在积累基础上学习运用。3、提高语言素养,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重点、难点    背诵、默写名句,学会积累和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

3、 出示春的图片,由“春”入题,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中咏春的名句。(学生回答,教师评点)      师:古诗文可谓是我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明珠,古诗文名句更是其中的精华。我们要不断积累和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文学积累,陶冶情操。对古诗文的学习要做到:准确背诵,默写。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       二、小试身手(一)看谁记得牢    1、会当凌绝顶,          

4、;  。 杜甫望岳   2、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山不在高,            ,          &

5、#160; ,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略    师总结:熟背会写,细辨差别,认真扎实。、(二) 看谁理解得对  考查方式大概有五种1、 点出句子中心,写出课文原句。   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夏景色的语句是         ,         ,         。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

6、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2、 由此及彼,写出联想比较的句子   由“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你会联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两句,            ,            。3、 点旨明志,写出画龙店睛

7、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4、 隐含修辞创作艺术的句子。   李白的诗以夸张,奇特的想象见长,请写出两句样的诗来。(1)            ,(2)

8、            。师总结:熟背课文,理解含义,审清题意,弄清要求,正确默写。(三)看谁用得好 面对人生中的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话回答)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

9、#160;         ,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夏,是流火的岁月,是激情飞扬的岁月,请在我们学过的诗、词,曲中选一个描写夏季的句子            。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二句,    &

10、#160;       ,           。初二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            。”   古诗文中写雪的诗句很多。请写

11、出连续的两句。            ,            。略   师总结:(对诗文)   整体感知 加深理解 把握含义 学以致用(四)总结归纳  熟背会写、理解句意、细分差别、归纳整理、活学活用、认真作答三、趣味背诵(一)提炼成语,记诗文、 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

12、之事。 三顾茅庐出师表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论语十则3、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曹刿论战4、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水落石出 醉翁亭记(二)勤于归类,巧积累 含“月”字的诗句背诵比赛月下吟诗(比赛进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 观沧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西江月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相见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烽火连三月

13、,家书抵万金。 杜甫 春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明月几时有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番趣味。西湖袁宏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老师出示其它题目如“春”、“雪”、“送别”、“思乡”等供学生课下整理,记诵。(三)诗句勾连,助理解出示:1陶渊明的饮酒“飞鸟相与还”一句,可联系他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都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回归田园后的陶醉之情。2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以联系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组名句都体现了旧事物阻挡不了新事物这一哲理。&#

14、160; 师:对比勾连的可以是同人的前后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人的相关作品。从中对诗人的情感脉络、对诗歌的思想意境有更深层的理解。四、学以致用谈理想 ,看人生 诗言志,古往今来诗人在诗句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体现了他们对人生对生命的看法,请同学们用你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人生态度,并说说为什么。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引用恰当的诗句, 四、 总结    看来,我们的同学确实掌握了不少古诗文名句,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希望同学们能从古诗文名句中汲取精神养料,明白事理,学会做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15、。我相信,同学们具备了扎实的古典文化知识,一定能够推陈出新。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 反思: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更是尤为重要。当然,积累和运用相辅相成。积累了自然要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在运用中强化记忆。积累多了,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积累为了运用,运用加强积累。就古诗词来说,运用得好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不仅有巩固积累的作用,而且使语言增值,使表达具有创新性。 1.诗文积累词以诵读是基础,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应对学生

16、进行朗读的指导,指导时应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这样,在熟读中感知诗词的内容,在读中把握诗词的层次,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及时督促,经常回顾。2.感悟欣赏是关键,要想达到对诗词的准确的积累和运用,欣赏感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学诗词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学习诗词,理解其内涵,有效积累运用。如诗画结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美的图景用画笔表现出来。

17、美文改写诗词语言精练,可谓字字珠玑。但是,如让学生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不妨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内容串成一篇优美的小短文,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学生也就能突破看似狭窄的语言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名句成语拉动:名句是诗词的亮点。成语是诗文高度提炼,于是我们就可以由此入手,从而拉动对全诗的欣赏感悟。 诗句勾连:就诗论诗,太孤立而应有所拓展,有所勾连,相互印证,以深入体味诗词,扩大知识面,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3.活学活用是归宿。时常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古诗词,尤其是在写作中学会恰当引用,是文章内涵更丰富,语言

18、更具表现力。走进古诗文教学课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方法也许有异,道路却也有序。有人说教学之道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鱼;第二境界授人以渔;第三境界悟其渔识。授人以鱼是说教师教学先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形成能力,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以知识为载体,二者是不可割裂的,授鱼是必要的,是必须的,只不过知识教学的关键是构建知识的结构,教给学生的是基础知识。如果说授人以鱼是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授人以渔就是教学生自己去找水。捕鱼的方法是不可穷尽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基础的、普遍的、典型的捕鱼方法,学生进行模仿、内化,形成自己的捕鱼技能技巧。授渔并不一定比授鱼重要,关键是授渔要力求从无模式到有模式,再从有模式到无模式,也就是从没有方法到学会一些方法,再把学会的方法融会贯通,而不局限于任何一种方法。悟其渔识是第三境界,如果说授渔让我们掌握了技巧,学会了模仿,那么悟其渔识则是在此基础上增添了见识,能进行开创性的劳动,不但有创新的物质产品,还有独到的思想产品。只是“渔识”主要靠“悟”而不是“授”。三境界的形成之道,对我们古诗文整体教学有着积极意义,聚焦古诗文教学课堂,一切新的方法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一切新的想法也是人创新出来的,改革出创新,实践出真知。流传千百年的古诗文,既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