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学案_第1页
群落的结构学案_第2页
群落的结构学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3种群的结构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重点)3.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4.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难点)二、问题探讨1 该池塘中至少有那些种群2 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的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将如何变化:一些小鱼等小型 水生动物(),浮游动物、植物(),植食性鱼类()。三、学习过程(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2、研究群落的基础是。3、研究群落要研究那些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关系。(3)群落的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 )群落的和边界

2、。(二)群落的结构(2)结果:竞争各物种相互 ,或者一方,另一方一方处于 甚至灭亡.举例:草原上的牛和羊、水稻和稗草。(4)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乙.3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彼此.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及其肠内的鞭毛虫。(3)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丙。4. 寄生:(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种生物(寄主)的或,摄取寄主的以维持生活。(2)举例:蛔虫与人,豆科植物与菟丝子等 .(当堂训练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

3、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C.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当堂训练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种内斗争发生在种群内B .种间斗争发生在群落C 种群内会发生捕食关系D 群落内会发生共生关系当堂训练4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 .共生关系B.寄生关系C.竞争关系D.食物关系当堂训练5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间的关系依次为1、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2)丰富度:。3)丰富度的规律:越靠近,单位面积内的物

4、种越。2.种间关系:1)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 .(2)举例:如捕食;捕食(3)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 现出“先增加者先,后增加者后”的不同步 性变化。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 甲其中是捕食者,是被捕食者,2)竞争:(1)定义:曰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A .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 .捕食.捕食.捕食C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0©。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 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对有害,对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 生物,而寄主会心1数量上呈现出“”或“”。两种生物 生存能力不同

5、,如图a;生存能力相冋,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 不冋物种间竞争越13*0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数量上呈 现出“先增加者减少,后增加者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是捕食者,是被捕食者(1) 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2)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3)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或,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思考:1.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是捕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4) 寄生、竞争、捕食是种间,而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对种群进化有(害/利)。(5) 种间斗争最激烈的是关系。(6)种间关系的实质是种间关系。3群落的空间

6、结构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了不同的,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1)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森林植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动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水中植物由浅层到深层可有浮游植物、绿藻、裸藻、红藻等水中动物由浅层到深层也具有浮游动物、各水层鱼类、底层软体动物等垂直分层分布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决定了的分层现象。(2)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等影响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分布。我国由东到西的群落分布主要 受“”制约,由南到北的群落分布主要受“”制约。(3

7、) 群落具一定空间结构的重要意义不同种群的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合理空间分布,有利于 ,有利于种间关系协调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三、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材料: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 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探究过程:(1) 准备:制作。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轻盈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于 法或法进行调查,常采用 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记录。记录调查地点的 和的

8、主要情况。(2) 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制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罐子一起托岀,将罐子中的土倒入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和等。采集小动物: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用;法;放在瓷盆内,挑拣动物。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 采集。(4) 观察和分类 可借助有关的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 观察:体型大,直接识别;体型小,。(5) 统计和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创新实验1、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 员,请回答:(1) 提岀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

9、2)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 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3)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 ,前者一般适用于的群落。(4) 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 4060 W的电灯,这样做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5) 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4.3课堂训练1 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10、等生 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 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D.生物圈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 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B. 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 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D. 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3 .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 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B .群落的气候条件C.群落的物种组成D .群落的生物数量4. “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 的关系是A. 寄生B 捕食C.竞争D 互利共生5. 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 菟丝子和大豆B .细菌和噬菌体C.山羊和青草D .水稻和稗草6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

11、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 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 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分别是A. 温度食物B .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7 .下面的图中AB代表两种单独生存的不同生物, 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列 3图中依次代表的生 物之间的关系为A. 寄生捕食互利共生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 互利共生竞争寄生D. 互利共生竞争捕食8.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丙)关系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甲 图所示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如

12、乙图D. 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程度由 弱到强再到弱9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草原,主要原因 是因为森林中的植物群体A.数量多B .植株高大C.具有水平结构D .分层现象明显10. 森林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所有植物B.所有动物11、下表中有一种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合成的,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 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必须供应的生 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 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12、如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 解释不正确的是()光SE百井比A.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 种形

13、式B.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 湿度等C.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 以要合理密植D.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 配种植作物品种13、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在 1935年大约有多少只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而不会饿死n in i畀I邮胸 屈iw itu 傑罰A. 12000B. 35000C. 50000D. 10000014、 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为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 多捕捞黄泥螺的是为()A. 3000 吨B. 1650 吨C. 1

14、500吨D.不超过300吨15、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岀如图所示的 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a-b期问,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 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B. 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蜘蛛的食物不足C. 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 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D. 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4.2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 的环境容纳量C 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

15、置于 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 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2 . (2010浙江五校联考)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 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 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黄-绿比率)A 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 B .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 P/R值可能在a点 C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可能在b点D .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 米伐3 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 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16、 ()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D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4 . (2010苏州调研)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 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 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B 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 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5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 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 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的生态因 素有()A. 竞争和种内斗争B. 种

17、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C. 竞争和种内互助D .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6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 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岀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 的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饲养方式植丛中 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鱼种a单养0.420.120.010.45混养0.050.350.050.55鱼种b单养0.430.230.010.33混养0.400.120.040.44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 丛中 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 .B.C. D .8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山麓热 带雨林,山腰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部 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