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真题体验把脉中考20220627357_第1页
2022届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真题体验把脉中考20220627357_第2页
2022届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真题体验把脉中考20220627357_第3页
2022届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真题体验把脉中考20220627357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机械运动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考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2022·柳州中考)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a.158毫米b.158厘米c.158米d.158千米【解析】选b。此题考查长度的估测。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8 m=0.001 58 km=158 cm=1 580 mm,故只有b正确。2.(2022·泉州中考)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到达的是()a.实心球成绩为40 mb.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c.跳绳1 s跳100次d.1 000 m跑步用时4 min【解析】选d。中学生掷实心球的成绩在10 m左右,不可能到达40 m,故a选项不符合实际;中学生

2、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 m左右,不可能到达10 m,故b选项不符合实际;中学生1 min跳绳可达180次,1 s跳3次左右,故c选项不符合实际;中学生1 000 m跑步成绩一般在3 min 40 s左右,速度慢的需要4 min,故d选项符合实际。3.(2022·哈尔滨中考)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下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cm。【解析】此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时,首先要看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量程1.704.(2022·江西中考)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以下问题:

3、如下图的钟表,其分度值为,显示的时刻为15 hmins。【解析】此题考查钟表的读数。钟表的分度值为1 s,显示的时刻为15 h 9 min 25 s。答案:1 s9255.(2022·贵港中考)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s。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04【解析】(1)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物体左侧与0.00 cm对齐,右侧与2.50 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 cm。(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5 min中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in,指针在“

4、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 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 s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s,指针在50 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 s,即停表的读数为1 min 50 s,即110 s。答案:2.501106.(2022·德州中考)如下图,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cm。【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 cm,纽扣的左侧与2.00 cm对齐,右侧与3.20 cm对齐。故纽扣的直径为:3.20 cm-2.00 cm=1.20 cm。答案:1.20【方法归纳】待测物体始端不在零刻度线时,首先应合理选取“零点,用待测物体末端

5、所对应刻度值减去始端所对应刻度值。【知识拓展】无测量工具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测量(1)目测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1 m、1 dm、1 cm等长度单位形成了较清晰、深刻的印象,通常把被测物体的长度和长度单位进行比拟,用眼睛估计两者的倍数就能得到目测值。此法快捷、方便,但误差较大,如木匠师傅估测木条长度,车工估计工件厚度等。(2)手测法。古代人们常用“拃和“指来作长度的单位。“拃: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指:一个食指的宽度。这种方法沿袭到现代,人们常常有意识地测出自己一拃的长度或一指的宽度,在生活实践中迅速估测物体的长度。(3)步测法。“步:古代人们指正常步行时两足尖的距离。在

6、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测出自己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来估测家到学校、工厂等地的距离。考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2022·内江中考)如下图,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地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05()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解析】选b。此题考查相对运动。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a错误;风是流动的,故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b正确;风相对于风洞和

7、地面都是运动的,c、d错误;应选b。8.(2022·扬州中考)如下图,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06()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解析】选c。此题考查参照物。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不同。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由于火车位置发生变化,因而火车是运动的,结论正确;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结论也是正确的,应选c。【方

8、法归纳】物体运动的描述(1)应采用“换位思维法,即选取一参照物,判断另一物体运动情况时,我们应“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假设我们站在参照物上去感觉研究对象的动与静。(2)选取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一定要考虑研究对象与参照物间运动的快慢。(3)运动速度相同,运动方向相同的物体,互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即相对静止。9.(2022·无锡中考)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解析】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飞行员相对于战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战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航空母舰或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而是运动的。答案:战

9、机航空母舰(甲板)10.(2022·乐山中考)成绵乐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开展。列车启动后,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平安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写出一个即可);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解析】此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平安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是静止的。答案:列车静止【方法归纳】判断多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方法(1)找准题中的参照物:假设题中没有给出参照物而要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那么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假设给出参照物,那

10、么按照参照物进行判定。(2)找准突破口:在选取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既要考虑到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运动的快慢关系,又要考虑到运动方向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同一物体可能有多种运动情况。考点3 速度及相关计算11.(2022·黄石中考)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发动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正确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a.2.5 m/sb.3.3 m/sc.7.0 m/sd.11.1 m/s【解析】选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中百米纪录略小于10 s,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

11、m/s;中学生百米所用时间要超过10 s,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 m/s,不可能到达11.1 m/s;而2.5 m/s和3.3 m/s太慢,7 m/s符合题意。12.(2022·镇江中考)如下图,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假设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解析】选b。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小强运动到关卡1所用的时间为=4.5 s,而放行时间是5 s,故关卡1不会挡住小

12、强,故d错误;小强从a点运动到关卡2用时=8.5 s,此时关闭时间已过,且放行时间过了1.5 s,故关卡2不会挡住小强,故c错误;小强从a点运动到关卡3用时=12.5 s,正是第二次关闭过了0.5 s还有1.5 s的时间,故最先挡住小强的是关卡3,应选b。13.(2022·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 m。假设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那么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07()a.v甲<v乙,s=36 mb.v甲<v乙,s=12 mc.v甲>v乙,s=36 md.v

13、甲>v乙,s=18 m【解析】选d。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由图像可知,两车速度分别为2 m/s和1 m/s,故v甲>v乙,故a和b均错误;两车相遇时,有s=(v甲+v乙)t;乙距m点12 m,那么v乙t=s-12 m,可得s=18 m,故c错误,d正确。14.(2022·哈尔滨中考)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发动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下图,可知运动较快的是,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解析】由题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发动运动的路程长,故乙运动得较快。答案:乙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乙运发动运动的路程长【方法归纳】图象交点的意义匀速直线运动的s -t图象中,两线相交于一点,表

14、示两个物体在此点相遇;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中,两线相交于一点,表示两物体在此时具有相同的速度。15.(2022·深圳中考)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下图,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 s,那么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解析】此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测量。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80.0 cm;平均速度为:v=40.0 cm/s=0.400 m/s。答案:80.00.400【考点综合练】16.(2022·无锡中考)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量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

15、min,在 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用刻度尺测出的距离为cm,假设地图上1 cm等于实际1 km,那么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km/h。【解析】此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和速度的计算。由图可知,距离为2.00 cm;假设地图上1 cm等于实际1 km,那么两站间的距离为2 km,时间为2 min=h,那么平均速度为v=60 km/h。答案:2.006017.(2022·遵义中考)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的最大载重为77.3 t,最大巡航速度为980 km/h,最长航程为5 555 km。我国幅员的最大横跨距离为5 027.4 km。2017年5月5日,c919从上海浦东机

16、场成功起飞,以浦东机场指挥塔为参照物,c919是的。假设c919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横跨我国最大幅员仅需h。【解析】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c919从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以浦东机场指挥塔为参照物,c919与浦东机场指挥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c919是运动的。根据v=可得,c919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横跨我国最大幅员需要的时间:t=5.13 h。答案:运动5.1318.(2022·潍坊中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翻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让小车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停止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 m刻度处,用时1 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m/s。(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如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为对应时间的平方。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