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太尔双级减速驱动桥维修手册_第1页
斯太尔双级减速驱动桥维修手册_第2页
斯太尔双级减速驱动桥维修手册_第3页
斯太尔双级减速驱动桥维修手册_第4页
斯太尔双级减速驱动桥维修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B300双级减速驱动桥一、LB300-4×2双级减速驱动后桥P1二、LB300-6×4双级减速驱动双联桥P42一、LB300-4×2双级减速驱动后桥重型载货汽车按驱动型式可分4×2、6×4、6×6等几种,无论是哪一种型式都具有驱动后桥。驱动后桥是中央一级减速再加轮边行星齿轮减速的常规式驱动桥。按照不同的使用条件又分普通型和加强型两种,他们的结构和其他所有零部件都相同,只是桥壳壁厚不同。普通型桥壳壁厚为16毫米,加强型桥壳壁厚为20毫米。一般加强型桥壳常用在非公路用工程汽车上使用。驱动后桥的基本参数见表3-1。表3-1 驱动后桥基本性

2、能参数项 目参 数额定载荷 (公斤)最大输入转速(转/分)最大输入扭矩(牛顿·米)速比i=4.38速比i=4.8速比i=5.73速比i=6.72制动鼓直径×宽度(毫米)制动形式制动力矩(牛顿·米)额定制动气压(巴)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摩擦系数制动效率驻车制动形式桥总重(不包括润滑油和轮胎) (公斤)润滑油量(升)主减速器每个轮边减速器 13000 3500 18280 16680 13730 11770 420×185 气控气室凸轮式 29810 6.5 0.39 0.89 弹簧储能断气制动 约820 6 2图3-1所示驱动后桥的基本尺寸。驱动后桥有多种速

3、比可供选择,目前重型载货汽车常选用四种速比i=4.8、5.73和6.72,此外还有i=4.38可以使用。一、驱动后桥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3-2所示为驱动后桥中央减速器的结构,图3-3为中央减速器分解图,图3-6所示为驱动后桥轮边减速器的结构,图3-7为轮边减速器分解图。如图3-2和3-3,由传动轴传动来的动力通过驱动法兰1传递给主动齿轮轴5,再经过被动齿轮20传递给差速器。差速器由十字轴19、四个行星齿轮18和两个半轴齿轮17、23以及两半个差速器壳15、21组成。联接螺栓将两半个差速器壳15和21联接成为一体,因此在差速器壳旋转时十字架同时旋转,行星齿轮产生公转,同时带动左、右半轴齿轮17和2

4、3旋转,从而由左、右两半轴将动力等扭矩地传递给左、右车轮。当汽车拐弯时,转向内侧车轮应比外侧车轮转动圈数少,由于扭矩的平衡关系,行星齿轮不仅公转而且绕十字轴产生自转,从而使两半轴齿轮差速,即转向内侧车轮图31  驱动桥的基本尺寸少转多少,则转向外侧的车轮就同步多转多少,如此达到差速作用,保证汽车在转弯时的平稳。主动齿轮轴5安装在主动齿轮轴承座4内,由内、外两圆锥滚子轴承3和6支承。为了确保轴承的预紧度,在外轴承3的内圈与轴5的轴肩上设置有调整垫片29。(图34D)在装配时应选择合适厚度的垫片,使主动齿轮轴与壳在组装后(两圆锥轴承完全压紧后),轴承座4的转动阻力矩应在1.02

5、.0牛顿·米范围。这点可以用绕在主动齿轮壳上的细绳用弹簧称拉动,在用压力机(或其它设施)将轴承压紧的情况下,其拉动轴壳旋转时弹簧称的拉力应在12公斤范围,那么轴承预紧度是合适的(详见装配一节)。如果转动阻力矩过大,则应当相应增厚垫片,反之则应相应减薄垫片。在差速器行星齿轮的球形背面,都装有标准球形垫圈,在每个半轴齿轮背面都有一个不同标准厚度可以选择的止推垫圈16和22。在安装时应选择合适厚度的止推垫片,使行星齿轮与两个半轴齿轮的齿侧间隙都在0.180.22毫米范围(详见装配一节)。两个圆锥滚子轴承9和24将差速器支承在主减速壳的轴承座和轴承瓦盖上。为了保证轴承的预紧度,在轴承座、轴承

6、盖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开槽螺母10和28。在安装时应调整开槽螺母的旋紧量,使差速器总成在主减速器座孔中的转动阻力矩在1.54.0牛顿·米范围。这点也可以通过拉动绕在差速器壳上的细绳,用弹簧称测得的转动拉力应在1.23.2公斤范围。如果转动阻力矩过大,应将调整开槽螺母旋松,反之应将其旋紧。在解体与组装差速器时应当注意:因差速器轴承瓦盖与轴承座是配对加工的,因此如果在轴承瓦盖与轴承座上没有配对标记,则应在拆卸前打印配对标记,以免在重新装配时搞错,(虽然在轴承瓦盖与轴承座上有安装销钉,也应注意打印配装标记)。为了保证已磨合的轴承配合间隙,一般来讲在解体行星十字轴时最好也在行星齿轮与十字轴上标写

7、配装标记,使其重新装配时保持原来磨合好的配合。中央减速器的主、被动齿轮在加工时也是配对研磨的,因此组装时必须配对装配,更换齿轮时也应成对更换。为了保证齿轮的啮合间隙和齿面的合理啮合,在装配时应计算和调整主动齿轮壳与差速器壳的垫片T的厚度,选择合适的垫片安装,如图34。1.凸缘总成2.油封3.主动齿轮外轴承4.主动齿轮轴承座5.主动齿轮轴6.主动齿轮内轴承7.调整垫片X 8.主减速器壳9.差速器右轴承10.差速器右轴承调整花帽11.右半轴12.桥壳13.被动齿轮垫圈14.差速器轴承瓦盖15.差速器右半壳16.右半轴齿轮止推垫片17.右半轴齿轮18.行星齿轮及球形垫圈19.十字轴20.被

8、动齿轮21.差速器左半壳22.左半轴齿轮止推垫片23.左半轴齿轮24.差速器左轴承25.差速锁啮合套26.差速锁啮合套27.左半轴28.差速器左轴承调整花帽29.调整垫圈图32驱动桥中央减速器结构图图33驱动桥中央减速器分解图图34调整垫片D和X的调整调整垫片T的厚度X按下式计算: X=(A±Z)+B一(L±Y)其中 A主动齿轮的齿顶端至被动齿轮轴线距离的理论值(毫米)B主动齿轮齿顶端面至主动齿轮壳联接面距离的实测值(在未安装调整垫片时测量)(毫米)L主减速器壳联接面至被动齿轮轴线距离的理论值(毫米)ZA值的实际偏差(打印在主动齿轮齿顶端面)(毫米)YL值的实际偏

9、差(打印在主减速壳联接端面)(毫米)对于三种总速比i=4.38、4.8、i=5.73、i=6.72的驱动桥其A=102毫米、L=170毫米。(而i=7.49;8.4和9.49的驱动桥其A=106毫米、L=170毫米)。例如:观察主动齿轮齿顶端面打印的Z=-0.3毫米,主减速壳联接面打印的Y=-0.07毫米,主动齿轮与壳装好后用深度尺实测B=70.2毫米,则X=(A±Z)+B一(L±Y)=102-0.3+70.2-(170-0.07)=1.97毫米调整垫片标准厚度为0.1、0.15、0.4和1.0毫米几种。此时应选择1个1.0毫米、2个0.4毫米和一个0.15毫米的垫片组合。

10、在拆检旧的主减速器时,应注意将原调整垫片保存好,以备重新装配时使用。    在将主动齿轮轴组件装入主减速器壳之后,应检查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啮合齿侧间隙,该间隙应在大锥面齿顶部位测量。用千分表测针垂直顶在被动齿轮大锥面齿顶上,来回活动齿轮,观察间隙值,此间隙应在0.30.4毫米范围。如果不符合标准则应进行调整。该间隙值可通过调整轴承花帽10和28移动被动齿轮的轴向位置来实现。间隙值过大,应将差速器总成(即被动齿轮)向右移,间隙过小则应将差速器总成向左移动。为保证差速器轴承预紧度不变,调整中应注意左、右花帽的松和紧应同步进行,即左花帽旋松多大角度则右花帽必

11、须旋紧多大角度。因此在操作中最好在花帽上做好刻线标记。在齿侧间隙检查调整之后,最后应检查齿面接触痕迹。在被动齿面上涂抹红丹油或其它颜料,来回转动齿轮,观察齿面接触痕迹。如果齿面接触痕迹不在齿面中间部位,则说明垫片X的厚度仍不合适,应进行再调整。一般来讲,如果痕迹靠近齿顶部,则需将垫片T厚度减薄,如果痕迹靠近齿根,则需将垫片T厚度增厚(详见装配一节)。被动圆锥齿轮的安装结构因速比不同而不同。如图3-2,总速比i=4.8的驱动后桥,被动齿轮与差速器壳直接联接,即S=0。总速i=5.73和6.72的驱动桥,被动圆锥齿轮和差速器壳之间还安装有一垫圈13,这两种速比垫圈的厚度S=17毫米。不同总速比的主

12、、被动齿轮齿数不同。其齿数见图35和表32。 图35主、被动齿数表32不同速比的主被动齿轮齿数速比i4.384.85.736.727.498.409.49主动Z123211715131211被动Z229292829282930在驱动后桥的左半轴和差速器壳上安装有差速锁装置。差速锁啮合套25用固定开槽螺母将其固定在差速器壳上。差速锁挂合啮合套26支承在左半轴花键轴上。当汽车行驶在泥路面而某一单边车轮打滑空转时,操纵差速锁开关,通过电磁阀使压缩空气通向差速锁工作缸,工作缸活塞推杆将通过拨叉使啮合套26与啮合套25啮合,从而使半轴与差速器壳成为一体,换句话说使左、右半轴成为一体,使汽车能平稳地驶出泥

13、泞路面。驱动后桥采用轮边行星减速机构,用以提高速比,减小中央主减速器的尺寸,从而加大了底盘的离地间隙,提高了汽车的通用性。如图3-6和图3-7,半轴l通过花键与太阳轮25相结合,在太阳轮25四周有五个行星齿轮4,在行星齿轮4外面有内齿齿圈5与之啮合,而内齿圈5又与固定在桥壳轴管上的齿圈轴套7相固联。当半轴旋转时,太阳轮25同时旋转,从而带动行星齿轮4旋转。然而与行星齿轮4相啮合的齿圈5是固定不动的,因此迫使行星齿轮4不仅自转,而且绕轴心公转。从而通过行星齿轮轴3推动行星架轴头6旋转,进而带动轮毂21,制动鼓13共同旋转。轮边减速器的速比只与太阳轮齿轮数Z1和齿圈齿数Z2有关,由于齿圈齿数与太阳

14、轮齿数差别较大,加之其传动速比i=+l,因此减速比较大。轮毂轴承的预紧力是由轴头开槽螺母23来保证的,为了确保轴头开槽螺母的稳定,在轴头开槽螺母内轴肩和桥壳轴管端面有一垫圈24。组装时应以300400牛顿·米的扭矩将轴头开槽螺母旋紧,然后用厚薄规测量开槽螺母内轴肩至桥壳轴管端面间隙,选择合适厚度的垫圈重新安装。轮毂轴承的预紧力矩为79牛顿。米,为保证该转动阻力距,首先用300400牛顿·米将轴头开槽螺母预旋紧,然后再旋松,用木锤轻轻敲打轮毂使其振松,再以79牛顿·米扭矩旋紧开槽螺母,用细绳绕轮毂螺栓用弹簧称拉动旋转的弹簧力在45公斤较为合适。驱动桥轮边制动机构采用

15、常规结构,维修时应保证制动摩擦片的圆周直径比制动鼓直径大0.2毫米。新制动鼓的直径为420±0.1毫米,制动鼓最大光削直径为422±01毫米。1.半轴2轴头端盖3行星齿轮轴4行星齿轮5齿圈6行星架轴头7齿圈轴套8通气孔9制动蹄10制动蹄轴销11桥壳轴管12制动盘13制动鼓14制动蹄支架15制动凸轮轴16回位弹簧17轮毂油封18油封轴套19轮鼓内轴承20轮鼓密封圈21轮鼓22轮鼓外轴承23轴头花帽24垫圈25太阳轮26半轴油封图36轮边减速器结构(图注与图36相同)图37轮边减速器的分解图40二、驱动后桥的拆卸    (一)中央减速机构

16、的拆卸    1在拆卸中央减速器总成之前首先应将两边轮边减速器端盖拆卸掉。然后将没有差速锁一边的半轴抽掉,而将有差速锁一侧的半轴轴出140毫米长度,使该侧半轴与差速器半轴齿轮脱开,而差速锁啮合套又不至于脱落。将中央减速器与桥壳联接螺栓拆卸,把中央减速器总成吊出桥壳。然后再将该半轴全部抽出。    如果在没有拆出中央减速器之前把全部半轴都抽出,那么套装在半轴上的差速锁啮合套将掉进桥壳内,往往使中央减速器总成无法从桥壳上拆卸下来。2拆卸凸缘螺母锁销,用专用或省力板手将凸缘螺母螺帽拆卸。3.拆卸主减速壳与桥壳联接螺栓,用

17、长螺栓将主减速器顶出。4将主减速器总成与桥壳分离。5拆出凸缘。6拆卸主动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联接螺栓。    7将主动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分离。    8注意将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的垫片保存好。如果重新装配时,没有更换任何零件,那么在装配时仍需将原垫片装复。如果更换了主、被动齿轮;主动齿轮轴承或轴承座壳其中任何一个零件,那么在装配前必须重新测量计算该调整垫片的厚度。9解体主动齿轮与轴承座。10拆卸主减速器的轴承瓦盖固定螺栓。    11差速器轴承瓦盖与瓦座是配对加工的,为防

18、止重新装配时不至搞错,在拆卸轴承瓦盖之前需在瓦座与瓦盖上打印配对装配标记。将瓦盖拆卸下来。12拆除轴承开槽螺母锁片,将瓦盖卸下,取出差速器总成。     13将被动齿轮从差速器壳上拆卸下来。差速器壳同样是配对加工的,因此在拆卸差速器壳之间也必须在左、右两半壳上打印配对装配标记。以便重新安装时不至搞错。    14分解行星齿轮与十字轴半轴与半轴垫片时最好也分别刻印上配对标记,这样在重新装配时仍可保持原有的配合间隙。  (二)轮边减速器的拆卸1拆卸两个制动鼓固定螺丝。  

19、;  2用M10×85毫米的两个螺丝将制动鼓顶出。3拆卸轴头行星架定位螺钉,用顶丝顶出行星架及行星齿轮组件。4将锁片打平。 5用轴头开槽螺母板手拆卸轴头开槽螺母。把齿圈及齿圈轴套从桥管上拆出,进而将轮毂一同从桥管轴上拆下。    目前,斯太尔桥有一只轴头螺母结构的,也有采用双螺母结构的,在拆卸时应予注意。6配置ABS的车桥,在拆卸时应注意不要将轮毂上的齿圈和制动盘上的ABS传感器碰坏。    7用钩头杠杆撬起回位弹簧,将回位弹簧固定肖抽出,从而将回位弹簧取出。 8用

20、后轴承拉拨器将轮毂内轴承内圈从桥管上拉出。  9用两个M10×85毫米的螺栓将齿圈轴套上的轮毂外轴承内圈顶出。10将轴头行星架档盘拆卸,从而将行星齿轮及轴和止推垫片拆卸。在拆卸时注意各行星齿轮、垫片与行星架轴的原配套关系,最好在拆卸前做好配装标记。三、驱动后桥的装配  (一)轮边减速器的装配1将制动啼架装置到桥管轴上,用195牛顿·米扭矩将制动蹄架与桥管法兰联接螺栓扭紧。    2将制动凸轮轴衬套压入到凸轮轴支架内。    然后将制动凸轮轴颈装配在凸轮轴支

21、架与制动蹄支架上,测量凸轮轴支架与桥壳底座之间的间隙Xl。 3.选择厚度为X1的调整垫片。将支架预固定,检查凸轮轴应旋转自如。4.将选择好的垫片放在支架底座与桥壳底座之间,将固定螺栓旋紧。5.将垫圈和密封圈放到制动凸轮轴凸轮一端轴肩。6.将卡簧也套在凸轮轴上。7.将支架衬套喷涂润滑油把凸轮轴穿装在凸轮轴支架上。8.把制动凸轮轴装置到位,用垫圈与卡簧将制动凸轮轴定位在制动蹄架上。9.选择垫片厚度,将垫片和制动调节壁安装到凸轮轴上,使调节臂轴向间隙保持0.5毫米,将自动调节臂的控制臂固定。10.安装垫圈,用卡环将制动调节臂固定。11.将轮毂油封轴套装到桥管轴上,并确认与桥管轴肩靠紧。12.加热轮毂

22、内轴承内圈至80,用冲筒将内轴承安装到位,并确认与油封轴套无轴向间隙靠紧。13.安装制动蹄、回位弹簧和滚轮。14.将半轴油封装入桥管轴端,注意应使油封刃口向里。15.如果更换轮毂轴承,则将新轴承外圈专用胎具压入轮毂两端。再将轮毂油封按顺序压入轮毂。如果更换ABS齿圈,则将齿圈压入后检查齿圈端面的跳动量不应大于0.15毫米。16.将轮毂推入轴头,再将齿圈分总成推入轴头桥管。在推入轮毂时应注意轮毂油封不要碰坏。17.将锁片和开槽螺母装好,以79牛顿·米的扭矩将开槽轴头螺母拧紧。18.用厚薄规测量开槽螺母内槽端面与轴管端面间隙X2。19.选择符合X2厚度的垫圈。20.将垫圈放入开槽螺母。2

23、1.用轴头开槽螺母扳手300400牛顿·米的扭矩将开槽螺母旋紧。然后再将螺母松开。 用木锤将轮毂轻轻振松。再将开槽螺母以79牛顿·米扭矩旋紧。22用弹簧称细绳绕轮毂一周测得转动轮毂弹簧称的拉力应为45公斤。23.用锁片将开糟螺母锁紧。24将行星齿轮装入行星轴。注意:一定按拆前所做的配装标记重新装复。每只行星齿轮两个端面均有一只止推垫片,在装配时,止垫垫片开通槽的一面要面向行星架,开短槽的一面应朝行星轮端面。每只行星轮轴孔内装两只滚针轴承,两只滚针轴承之间有一隔圈。   25将行星轴架装入轴头。 26将行星架档油盘装到行星架上,以115

24、牛顿·米的扭矩将行星架固定螺栓扭紧。   27将两只新O形圈平顺地装入轮毂O形圈槽内。28将行星齿轮轴头装到轮毂上,用两只十字沉头螺钉将轴头固定。(二)主减速器的装配1将装好的行星轮组件和半轴齿轮分别放入差速器左、右半壳。注意:装配时仍需按拆卸前所做的配装标记进行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组件的装配。如果更换其中任何一只零件,则需重新测量啮合间隙和调整垫片的厚度。2测量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齿侧间隙。调整半轴齿轮止推垫片,使齿侧间隙在0102毫米范围。半轴齿轮止推垫片标准厚度为49、50、51、52、53毫米几种以供选择。3将两半个差速器壳扣合,以159牛顿·米的扭

25、矩将差壳螺栓扭紧,再以325牛顿·米的扭矩将被动齿轮螺栓扭紧。4将差速器总成吊装到主减速器壳上。将轴承调整开槽螺母也安装就位,将两只轴承瓦盖按配对标记装复,并将固定螺母予紧。5.用差速器开槽螺母板手将左、右调整花帽以1.54.0牛顿·米扭矩旋紧。6将左、右轴承涂抹润滑油,用弹簧称和细绳绕差速器一周,测得的弹簧称拉力在1.54.0公斤。如果与该标准不符,可通过旋紧和旋松开槽螺母来调整。    7将齿轮内轴承内圈加热至80装入到齿轮轴上,并确认与轴肩靠紧。8将主动齿轮轴承座扣装到齿轮轴上。9选择合适厚度的垫圈装入齿轮轴。垫圈标准厚度为2.

26、0、2.05、2.1、215、2.3、2.35、2.45、2.5、2.55、3.0、3.1、3.3和3.4毫米。10将齿轮轴外轴承加热至80安装到齿轮轴上,并在两轴承上抹润滑油。    11将轴承用压力机压到位,测量轴承座转动阻力矩应在1020牛顿·米,可用弹簧称细绳测量,其拉动旋转的弹簧称上的力应在l2公斤范围。如果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垫圈D的厚度。    如果在组装主动齿轮轴承座时更换了主动齿轮轴;轴承或轴承座任何一个零件时,在装配时就应重新测量和计算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之间垫片的厚度。 

27、60;  主动齿轮壳与主减速器之间的调整垫片X厚度:    X=(A±Z)+B-(L±Y)    其中A主动齿轮齿顶端面至被动齿轮轴线的理论值。B主动齿轮端面至主动齿轮壳联接面的实测值(用深度尺在未装调整垫片时测量)。   L主减速器壳联接端面至被动齿轮中心线距离的理论值。ZA值的实际偏差量(打印在主动齿轮端面)。YL值的实际偏差量(打印在主减速器壳联接端面上)。   对于目前斯太尔系列欧曼重卡使用的总速比i=4.38、4.8

28、、5.73和6.72  其A=102毫米  L=170毫米12用深度尺实测主动齿轮端面至主动齿轮壳联接面距离,例如实测B=702毫米。    l 3观察主动齿轮端面打印的Z值(1100毫米)。例如端面打印值为-30,则Z=-0.3毫米。    14观察主减速器壳联接端面打印的Y值(1100毫米),例如端面打印值为-7,则Y=-0.07毫米。15按照公式,垫片厚度实际值。X:(A±Z)+B-(L±Y)=(102-03)+702-(170-007)=

29、197毫米选择200毫米厚的钢性垫片。16将O型圈套装在主动齿轮轴壳上。 l 7在主动齿轮轴承座和主减速器壳联接面上涂抹平面密封胶。18将选择合适厚度的调整垫片放入轴承座联接面,将主动齿轮轴承座总成装入主减速器壳,主、被动齿轮正确啮合,以110牛顿·米的扭矩将联接螺栓扭紧。19在油封罩外圈上涂抹圆柱紧固胶。  20用专用工具将油封打入壳体,注意油封刃口向里,不要将油封刃口损坏。 21将百分表安置在主减速器联接面上,百分表测头垂直顶在被动齿轮边缘齿面上。活动被动齿轮,测得齿测间隙应在O.2O.3毫米范围。如果测得的齿侧间隙大于标准,还要

30、调整差速器轴承开槽螺母,使被动齿轮向靠拢主动齿轮方向移动,如果实测值小于标准,则应使被动齿轮向远离主动齿轮的方向移动。为了在调整中确保轴承的予紧度不变,两边的调整开槽螺母旋紧和旋松的圈数(或角度)应当一致。22齿侧间隙调整合格之后,最后还要进行啮合痕迹的检查。用红丹等颜料涂在齿轮齿面上,往返旋转主、被动齿轮,观察两齿轮齿面的啮合面。正确的啮合痕迹。啮合痕迹偏于齿顶,需将主动齿轮壳与主减速器壳调整垫片X厚度减薄。啮合痕迹偏于齿根,需将主动齿轮壳与主减速器壳调整垫片X厚度增厚。23将车桥差速锁一侧的半轴轻轻推人,在桥壳内先把差速锁拨叉和啮合套全部安置在半轴上,半轴推入到与啮合套平齐即可。24在桥壳

31、联接面上,不间断地涂抹平面密封胶条。25将中央减速器总成装入桥壳联接面,扭紧联接螺栓。   26将凸缘和凸缘螺母装到主动齿轮轴上,以750800牛顿·米的扭矩扭紧凸缘螺母。27将制动鼓装入轮毂,将两只十字沉头螺钉拧紧。28将左、右半轴边旋转边插入半轴齿轮花键孔中,并注意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正常啮合。在轴头端盖上涂抹平面密封胶,将其固定到轴头行星架上。安装桥壳加油与放油丝堵,按规定向轮边减速器与桥壳加注齿轮润滑油。29将轮间差速锁工作缸安装在桥壳上。至此,驱动后桥的装配全部完成。后驱动桥主要部位扭紧力矩  (牛顿·米公斤

32、3;米)  部  位      扭    矩    M 7    M 8    M 9    M 10    M l1    M v2   

33、 M v3    7508007580    20020    110ll    19520    32533    154001504    1O2OO202主、被动圆锥齿轮齿侧间隙0304毫米(可调整),差速器半轴与行星齿轮齿侧间隙O18-O22毫米(可调整)。后桥轮边减速主要部位扭矩 

34、; (牛顿·米公斤·米)部  位    扭    矩M 1    M 2    M 3    M 4    L #160;   3004003040    119l2

35、0;   29530 6.88.80.70.9轮边减速行星齿轮齿侧间隙015O3毫米(不可调整)四驱动后桥常见故障的排除驱动后桥常见故障有如下几种:1漏油驱动后桥漏油有几个明显的部位。中央减速器一般漏油的部位常发生在输人轴处。这一般是输入轴(主动齿轮轴)油封损坏或磨损,或是油封弹簧松驰。在维修时应注意,如果是油封外圈处向外漏油,则说明是油封外围与外壳配合松旷。在重新装配时应将油封外圈及外壳油封座孔清洗干净,在油封外圈处涂抹乐泰603固持胶将油封打入油封座孔。如果油封完好无损,仍然漏油严重则应检查桥壳的通气装置(应经常检查)。如果通气口被油污堵塞,运转中桥壳产生的热

36、量使空气压力增加,从而迫使润滑油向外排泄。这往往是不被人注意的问题。    轮毂甩油主要应检查三个部位,轮毂与行星架轴头的“O”型密封圈、轮毂油封座与桥壳轴管间的“O”型密封圈和轮毂油封。一般来说轮毂油封漏油的可能性较多。在重新安装轮毂油封时应注意,轮毂有两个尺寸完全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油封,一般应将有黄色标记、或有刻记的油封装在里侧,而将另外一个油封装到外侧。如果油封外圈与轮毂油封座孔配合松旷时,可在油封外圈涂抹乐泰603圆柱固持胶。    如果是轴头端盖向外漏油,说明端盖与行星轮架接触面不密封,端盖与轴头端面是无

37、垫联接,可拆卸后将端盖与星行轮架端面清理干净,然后涂抹乐泰587密封胶重新装配。涂胶时应在联接表面涂抹不间断的胶条。  如果经常发现桥壳的通风孔向外排油,而轮边减速器经常缺油,一般来说是半轴油封方向装反或者损坏。  轴头甩油的后果往往使制动摩擦片和制动鼓上沾有油污,造成制动失灵的后果。   2轮毂发热。       轮毂发热一般是轮毂轴承预紧力过大,这一般发生在保养之后。在保养中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扭紧轴头花帽,轴头花帽扭紧力矩过大使轴承的预紧量过大所至。应当按规定要求重新装配轮毂。轮毂轴

38、承变形,损坏当然也会造成轮毂过热。  3制动鼓过热。    造成制动鼓过热的因素较多,有制动机械部分的问题,也有制动控制气路系统的问题。    首先应注意检查在制动后,制动分室是否能迅速回位。如果制动分室不能回位或回位缓慢,可将分室推杆与制动调节臂拆离,再检查分室制动是否回位迅速,如果回位仍然缓慢,显然故障在制动分室及制动控制气路。如果分室与调节臂拆离后,明显回位顺畅,则应检查制动凸轮轴转动是否灵活。制动凸轮轴弯曲变形。轴衬套严重缺油或者制动凸轮轴支架变形错位,都会引起制动回位不畅从而使制动鼓过

39、热的故障。    制动蹄回位弹簧折断或者松驰,不仅会使制动鼓过热,而且会产生摩擦的噪音。    正常行驶时,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一般在02毫米),间隙过大会影响制动效果,间隙过小会产生过热。    斯太尔车桥的制动鼓与轮胎钢圈之间的间隙过小,加上国产制动鼓外圈铸造的导风槽又较浅,因此制动鼓本身散热条件较差,频繁的制动会很快使制动鼓过热,严重时甚至将轮胎气咀烧损造成轮胎漏气。因此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在长距离下坡行驶时,应提倡使用发动机排气制动减速,尽量避免频繁使

40、用行车制动。  4中央传动异晌  行驶中如果突然发生后桥牙包异响,则应立即停驶进行检查。因为这种异响往往是机件损坏的表现。    差速器支承轴承散架、轴承严重点蚀或磨损、被动齿轮固定螺栓松动或脱落、差速锁啮合套松动以及传动齿轮或差速器齿轮打齿等都会造成严重异响。    如果发生齿轮磨损持续的响声,而且随车速的提高响声逐渐增大,这一般是由于轴承的点蚀、传动齿轮磨损或齿面划伤、点蚀产生的。如果正常行驶没有明显的响声,而在减速撤油时反而明显的噪音,这一般是由于传动齿轮齿背拉伤、点蚀

41、造成的。    汽车在正常直线行驶时没有明显的噪音,在拐弯时明显产生不正常的声音,显然 是差速器齿轮损伤或烧损产生的,或是差速锁啮合套松旷串动所至。    如果在更换新主、被动齿轮后产生持续的噪音,而且随车速的提高噪音增大,就应检查主、被动齿轮啮合间隙和齿面接触痕迹是否合格,特别应注意主、被动齿轮应配套装配。    桥壳变形也会产生后桥异响,在检查时应予注意。    发现后桥异响,不要再强行行驶,应立即进行拆检。因为轴承的散架

42、、固定螺栓的松动、齿轮的损伤如不急时修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5差速锁挂不上。    当需要挂合差速锁时,按下差速锁开关,挂合指示灯并不点亮。应首先检查在按下开关时,差速锁工作缸活塞推杆是否动作。当发现工作缸推杆虽然伸出,但仍挂不到位,说明啮合套齿顶和齿顶对顶而没有啮合到位。可将汽车前、后活动一下,自然就会挂合。如果工作缸没有任何反响,显然是电磁阀的电、气控制系统的问题。可将电磁阀输出气接头松开,观察有无压缩空气输出,如果没有,显然是电磁阀的电路控制或是电磁阀本身的问题。如果有压缩空气输出,则显然是工作缸本身

43、的问题。    如果在按下差速锁开关后,工作缸推杆明显将差速锁挂合到位,然而开关内指示灯不点亮,显然问题在于差速锁指示灯开关或是灯泡上。这不难用试验进行排查判断。  6后轮磨轮胎。  后轮磨轮胎有几种可能:轮胎钢圈变形、轮毂轴承松旷、以及后桥错位都会造成磨轮胎的故障。而后桥错位一般是钢板中心螺丝断造成的。五、驱动后桥的使用与保养    驱动后桥在使用和保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润滑油的油量,使用中应经常检查轮边减速器和主减速器

44、的油量。缺油会造成运动机件的早期磨损,严重的会造成烧蚀。然而润滑油也非多多易善,因为润滑油过量会造成高温甚至导至漏油。    轮边减速器上有两个丝堵:设置在轴头最边缘的丝堵是放油丝堵,而在端盖近于中心部位上有一加油丝堵。轮边减速器油量的正常位置应该在放油丝堵在最高位置时,加油丝堵的水平。此时将加油丝堵打开,用手指平直伸进螺孔,应能摸到油面为最合适。    新车做初始保养更换轮边减速器润滑油时,按规定在加注新油时应将车轮转到放油丝堵在最下方,而加油丝堵在多一半上方位置时,把放油丝堵打开,将旧油放掉,然后安装好放油丝堵

45、,将加油丝堵打开加润滑油至此高位液面,然后将加油丝堵旋入。把车轮反复旋转数圈,再将车轮置放油丝堵在最高位置、加油丝堵在少半边的位置上,把加油丝堵打开,让多余的润滑油流出直到液面保持在加油丝堵位置为止,将加油丝堵装好。    后桥牙包壳上有两个丝堵:在牙包底部有一个放油丝堵,在牙包近半边高度有一加油丝堵,正常液面应始终保持在加油丝堵高度。    后桥主减速器与轮边减速器使用APlGL-5等级、SAE85W90粘度牌号的齿轮油。一般牙包的油量在6升、每个轮边减速器油量在2升左右。   &#

46、160;驱动后桥齿轮油的换油期为4万公里。第一次20004000公里的强制保养应当更换齿轮油。        2差速锁的正确使用    驱动后桥的轮间差速锁是汽车拐弯时,使左、右车轮自动差速从而不至磨损轮胎和造成机械损坏。汽车在单边车轮驶入光滑或泥泞路面而打滑,使汽车无法驶出时,将差速锁(俗称封锁档)挂合,此时左、右半轴成为一根刚性联接轴,汽车自然会驶出故障路面。当汽车驶出故障路面后,应立即将差速锁摘除,否则会产生轮胎严重磨损和打坏差速器的严重事故。  &

47、#160; 3应避免严重超载。    斯太尔驱动后桥设计承载能力13吨,公路用车桥壳壁厚为16毫米,非公路用车采用壁厚为20毫米(国产化桥壳)的加强桥壳。严重的超载和载荷集中都会造成桥壳变形和断裂。使用中一定要按行驶条件所规定的载何装载。    4在维修中如果重新组装差速器、被动齿轮等联接件,必须在联接螺纹上涂抹乐泰262螺纹锁固胶并以规定扭矩扭紧,以确保联接螺栓的锁固。    5在保养维修需抽出半轴时,应特别注意在抽半轴前应仔细观察差速锁的位置。没有装置差速锁的一

48、边半轴可随意抽出,而装置有差速锁一边的半轴,在抽半轴前,必须把差速锁提前挂合,为确保可靠,最好用铁丝把差速锁工作缸推杆固定在桥壳上。才可将半轴抽出。否则,半轴抽出后,差速锁啮合套将掉进牙包壳,严重时会造成主减速器无法解体。 二、LB300-6×4双级减速驱动双联桥LB300-6×4双级减速驱动双联桥外形如图4-1。图4-1 双联桥外形图双联桥上中桥和后桥组成的,传动轴将动力输入中桥,中桥设置有轴间差速器,轴间差速器把动力分别传递给中桥和后桥,双联桥的基本性能参数见表4-1。表4-1 双联桥的基本性能参数项目参数额定轴载荷 (公斤)最大输入转速 (转/分)最大输入扭

49、矩 (牛顿.米)总速比 i=4.8 i=5.73 i=6.72制动鼓直径×宽度 (毫米)制动形式制动气压 (巴)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摩擦系数制动总效率驻车制动形式桥总重(不含轮胎和润滑油) (公斤)中桥后桥润滑油注入量(升)中桥主减速器后桥主减速器轮边减速器2×130003500235401962017170420×185气室制动凸轮型6.50.390.89弹簧储能断气制动约860约7708.36.0每边2.0双联桥有各种速比可供选装,目前常用速比:i=4.38、4.8、5.73、6.72。一、双联桥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双联桥由中桥与后桥组成。其中双联桥的后桥与上节所述

50、的驱动后桥没有任何区别,它也是由中央一级减速加行星齿轮轮边减速器组成。行星齿轮轮边减速器的速比为3.479,配合装不同齿轮的中央主、被动圆锥减速齿轮何以形成多种速比以供选用。中桥的结构比较复杂,图4-2(A)给出了驱动中桥结构图,图4-2(B)给出了分解图。如图4-2(A),动力由传动轴传递给输入驱动突缘1,通过花键轴、孔带动输入轴38旋转。输入轴38实际上是桥间差速器的前半壳,它与差速器后半壳用联接螺栓35联接为一体。桥间差速器内同样十字轴行星齿轮与两半轴齿轮啮合,带动两个半轴齿轮3和8共同旋转。前半轴齿轮3通过花键与驱动后桥的贯通轴11联接,从而将动力传递给后驱动桥。后半轴齿轮8通过花键与

51、中桥传动轴套9;联动。而轴套9又通过花键与主动圆柱齿轮10联动,从而将被动圆柱齿轮30将动力传递给主动圆锥齿轮轴29,再经主、被动圆锥齿轮传动将动力经轮间差速器17传递给中桥左、右半轴。在驱动中桥里有两个差速器每一个是轮间差速器,它是为了完成汽车拐弯时左、右车轮自动差速作用。另一个上桥间差速器,它是为了完成汽车在高、低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中桥和后桥之间的自动差速作用的。汽车在高、低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往往需要中桥和后桥的瞬时转速不同(某一瞬间中桥比后桥车轮要多转一点,而另一瞬间中桥比后桥车轮要少转一点),以适应路面对车轮转动的需要。如果中桥与后桥是一个完全刚性传动的联接,那么任何瞬间中桥与后桥车轮转

52、速都是绝对一致的,那么就会产生别劲的现象,不仅消耗功率而且轻则产生磨轮胎的故障,严重时甚至造成机件的损坏。有了桥间差速器,它会自动地调节中、后桥的转速,以完全适应路面的需要。与驱动后桥相同,轮间差速器上设置有差速锁,当中桥左、右单边打滑而无法行驶时,可将轮间差速锁挂合,此时与右半轴联动的啮合套14将与差速器17上的啮合齿啮合,使差速器壳与右半轴锁定成为一个整体,差速器不再起差速作用,左、右半轴将成为一个刚性驱动轴,汽车将顺利驶出故障地面。如果把轮间差速器挂合后,中桥左、右车轮均打滑而后桥不动,或者是后桥车轮均打滑而中桥车轮不动(说明桥间差速器起作用),汽车仍无法行驶时,则需将桥间差速锁挂合。当

53、按下桥间差速锁开关后,电磁阀打开压缩空气进入桥间差速锁工作缸,推动活塞推杆使差速锁拨叉4将差速锁销2推进插入到前半轴齿轮销孔内,从而将差速器壳与半轴齿轮锁定,差速器不再起差速作用,贯通轴11和传动齿套9之间完全呈现刚性联动,此时中桥、后桥、左半轴、右半轴完全成为刚性一体联接,汽车将顺利驶出故障路面。在驶出故障路面后应立即将桥间、轮间差速锁全部脱开摘除。在重新装配时应当检查和调整主动齿轮轴承预紧、主动齿轮轴承壳安装距的调整垫片、差速器齿轮间隙、主、被动齿轮间隙和轮间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桥间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间隙应在0.180.22毫米范围。轮间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齿侧间隙应在0.10

54、.2毫米范围。他可以通过千分尺表测量行星1.输入驱动突缘2.桥间差速锁销3.后桥驱动半轴齿轮4.桥间差速锁拨叉5.桥间差速锁指示灯开关6.桥间差速锁十字轴7.行星齿轮8中桥驱动半轴齿轮9.空心轴10.主动圆柱齿轮11.贯通轴12.锁紧螺帽13.右半轴14.差速啮合套15.桥壳16.差速器右轴承17.差速器壳18.右半轴齿轮19.输出法兰20.固定花帽21.被动齿轮固定螺栓22.被动圆锥齿轮23.差速器左轴承24.轴承压盖25.轴承轴向调整花帽26.左半轴27.主减速器壳28.差速器壳联接螺栓29.主动圆锥齿轮及轴30.被动圆柱齿轮31.过渡箱壳32.主动齿轮轴承壳33.主动齿轮轴承34.主动齿

55、轮固定挡板螺栓35.桥间差速器壳联接螺栓36.盖板固定螺栓37.过桥箱盖38.输入轴图4-2(A) 驱动中桥结构图1.中桥过渡箱和主减速器轴承压盖2.输入轴壳3.桥(轴)间差速锁操纵轴4.主减速器主动圆锥齿轮5.被动圆锥齿轮6.差速器壳7.行星与半轴齿轮8.半轴.9差速器支撑轴承10.输入突缘11.半轴太阳轮卡簧12.桥(轴)间差速锁拨叉图4-2(B)驱动中桥分解图图4-3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度和安装距调整齿轮大锥面顶的左、右旷量而测得。该间隙是在装配差速器时,在每半个差速器壳上测量,用调整半轴齿轮止推垫片厚度来实现(详见装配一节)。轮间差速器轴承在壳内安装的预紧应是通过调整开槽螺母25的扭矩来实

56、现的。适度的预紧应使轮间差速器转动阻力矩在0.54.0牛顿·米范围。这点可以通过绕在差速器壳上的细绳用弹簧秤拉动观察弹簧拉力来测得,此拉力应在1.23.2公斤范围(详见装配一节)。如图4-3,过桥箱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度是通过调整轴承外圈压盖上的调整垫片D来实现的,主、被动齿轮实际安装距是通过调整轴承壳与过桥箱联接面调整垫片X来实现的。在安装主动锥齿轮轴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时,选装合适厚度的垫片D。使压盖旋紧后,主动轴的转动扭矩阻力矩在0.52.5牛顿·米范围。这点可以用绕在轴承壳上的细绳用弹簧秤拉动来测量,正常情况弹簧秤上的拉力读数应当在0.62.9公斤范围。拉力过大则增厚垫片厚

57、度,拉力过小则需减薄垫片厚度(详见装配一节)。主动齿轮的安装距调整垫片X的厚度可由下式计标。X=(A±Z)+B-(L±Y)其中 A主动齿轮端面至被动齿轮轴线距离的理论值(理论安装距、毫米) B主动齿轮端面至过渡箱联接表面距离的实测值(毫米)(未装调整垫片前) L主动减速器壳联接表面至被动齿轮轴线距离的理论值(毫米) ZA值的实际偏差(毫米)(打印在主动齿轮端面) YL值的偏差(毫米)(打印在主减速器壳联接表面上)对于总速比i=4.38、4.8、5.79和6.72的中桥来说,其A=102毫米、L=160毫米。例如在未安装调整垫片X时,实测B=60毫米,观察主动齿轮端面打印Z=

58、+0.2毫米,主减速器连接端面打印Y=-0.07毫米,则垫片厚度 X=(A±Z)+B-(L±Y) =102+0.2+60-(160-0.07) =2.27毫米调整垫片标准厚度分别有0.1、0.15、0.4和1.0毫米几种。此时可用2个1.0毫米、一个0.1毫米和一个0.15毫米垫片组合而成。在拆检旧中桥过桥箱时,应注意将垫片D和X保存好,以便重新组装时使用。拆检时应注意不要将垫片D和X混淆,因为两种垫片完全一样。主、被动锥齿轮间隙是用千分表在被动齿轮大锥面齿顶部测量,其标准应在0.30.4毫米范围。这一间隙时通过调整轴承开槽螺母使差速器左、右移动来实现的。在调整时,为保证已调整好的轴承预紧度,应注意左、右调整开槽螺母应同步等量的调整。即左开槽螺母旋松多少角度(或圈)、右花帽就应旋紧多少角度(或圈),为此在调整前应在左、右开槽螺母上涂抹标记(详见装配一节)。最后应进行齿面接触痕迹检查。在齿面上涂抹红丹油或颜料,反复旋转主、被动齿轮,观察齿面痕迹。接触痕迹应在齿面中间部位。如果痕迹在齿顶部位,还应适当减薄垫片X厚度、如果痕迹在齿根部位,则需将垫片X增厚,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对于双联桥来说,其中桥主、被动圆柱齿轮以及后桥主、被动圆锥齿轮齿数4-4和表4-2。表4-2 中、后桥桥中央传动齿轮齿数总速比i4.384.85.736.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