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倦怠成因及对策_第1页
教师倦怠成因及对策_第2页
教师倦怠成因及对策_第3页
教师倦怠成因及对策_第4页
教师倦怠成因及对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倦怠成因及对策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是纽约根底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 (H.J.FreudenbergerH.J.Freudenberger)1973)1973?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由的.随着1980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但仅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剧烈,应激情境的持续加剧,助人者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生,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所谓倦怠,一般是指“失

2、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耗竭.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首先,职业倦怠是长期工作压力作用的结果.倦怠是与压力、紧张密切相关的概念.职业心理学将压力看作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响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对应的身心反响: 紧张那么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努力无效应付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自我评价降低、挫折、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不在焉、工作绩效降低等;而如果紧张状况持续开展,所产生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就是倦怠.其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耗竭、 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这三个方面.情绪耗竭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的特

3、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止匕外,情绪耗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因而教师会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倦怠的第二个维度,去人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效劳对象 学生 为“物,而不是“人,倾向于采用冷漠的心态对待同事或学生.成就感低落的特征是教师倾向于对自身产生负面的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消失.教师所以而工作水平下降,丧失工作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资料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可引发如下问题:1 1.挫折感.教师的工作期望无法到达,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开展,无法突破,那么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水平产生疑心,工作过程中无能、无助等消极感强度

4、增加,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2 2 . .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教师对于教学及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同为僵硬的“物,漠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退缩甚至敌视的态度.有时想逃避教学工作或与学生的交往,却又觉得不应该,所以产生负罪感.3 3.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所以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4 4.生理病症.表现由一系列生理耗竭的状态,如精力缺乏,容易疲劳,身体虚弱,对疾病反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由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

5、、失眠等身心疾病.5 5.忧虑感.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而对自己和工作感到不满.感到无聊、空虚,甚至由现悲观厌世的倾向.6 6.工作效率低落.由于工作压力大,以致经常迟到、请假,中断工作,即使身在教学岗位上,也往往心不在焉,教学质量下降.作者以前用通用的 scl9scl90 0 实行教师心理状态测试,显示 5 50 0 人样本中,存有心理问题教师到达 30%30%由此可见,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师的工作以及学校组织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同时,上述问题彼此会交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干预,后果会越来越严重.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 1 .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个体所承

6、当的压力也日渐加重.人类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文明史上近70%70%的知识财富.社会开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手段等方面提由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职业特征无法适合社会的飞速开展.止匕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教师职业观点带来极大的冲击.2 2 .外在期望与教师的内在迷惘.社会群众对于教师的过高期望,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使教师产生一种内在迷惘.在快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日趋多元化,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增高,在多方的期望之下.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步增大.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强调其专业性,增强群众的信心,以致对自身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倾向于隐藏自己的

7、情绪以维持群众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他们不去理解自己的倦怠,相反却加以否认,这样使得倦怠之病魔日益侵蚀着自己的身心.3 3 .学校组织结构与气氛.在学校的组织结构方面,一些学校表现科层制组织结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专业角色时常面对挑战,工作过程中教师的自主性降低,工作任务中的行政色彩较浓,很大水准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得整个学校的组织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研究显示,缺乏校长的支持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因为各种原因,教师往往对所处的组织环境不满,抱怨学校领导过于缺乏同情心,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无效能,并认为学校领导“坚守在其办公室内,不了解教师的情况,不关心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8、不够公正.另外,由于教师本身的进修渠道非常有限.在相对刻板的科层体制下,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久而久之,也会导致教师忙于应对学校的行政任务.进而产生倦怠.4 4 .教师人格因素.除了上述诸多外部因素以外,教师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众所周知.世上不存有具有绝对完整人格的个体.教师人格特征中往往会存有一定的不良因素,所不同的是个体人格特征有所差异.教师假设存有某种人格特征,如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等,在面临同样的压力时,该类特征明显的教师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应付,更容易陷入倦怠状态.再比方有 A A 型人格特质的个体较易产生倦怠.有 A A 型人格特质的人

9、通常表现为成就感强烈、竞争意识浓厚,动作行为急躁、紧迫.言语粗鲁等.心理学研究说明,具有 A A 型个体特征的个体.其血液的激素成分比其他个体多得多,同样刺激条件下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产生心理紧张反响.四、预防与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教师要理解自我,增强个性修养.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很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一个理智的教师尽量做到有自知之明,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过度自卑,从而改良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了解自己的水平、 性格、兴趣及弱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克服缺乏.教师要树立准确的职业观点.教师的职业观点是指个人在教师职业中所表达由来的态度.教师的价值

10、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表达的.教师职业是荣耀的,同时也是繁重的,生活清苦,但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投入教育事业,那么这个职业很多困难都会逐步加以解决和克服.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教师角色适合水平.在开展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持续转换.教师应该培养对人的兴趣,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 教研室或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学校的协助.首先,改革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的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使教师真正从以各种“率来衡量其成绩的束缚中解放由来.其次,学校领导应带头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在教师中形成高昂的士气,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只有靠领导有效鼓励,才能变成教师工作的动力,也才能使教师在身心愉悦的心情中成长与开展.再次,改良学校管理方式,增加对教师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如优化学校的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通过治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及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它有助于协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及后顾之忧.社会的支持.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物质生活不但是教师生存与开展的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