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_以敦煌莫高窟为例_第1页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_以敦煌莫高窟为例_第2页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_以敦煌莫高窟为例_第3页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_以敦煌莫高窟为例_第4页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_以敦煌莫高窟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张瑛 , 孔令栋(中央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 北京 , 100081 )摘要 : 敦煌莫高窟超负荷旅游承载力出现危机 , 洞窟内 “环境疲劳 ”、“体质恶化 ”, 景区 内部的 “城市化 ”和景区外围的 “孤岛化 ”, 使遗产资源的保护受到威胁 。为此 , 中美两国专家采用高科技手段 , 通过壁画数字化拍摄以及洞窟虚拟漫游 ,技术不但为永久性 、高精度保存石窟艺术找到了可靠途径 ,创造了机遇 。关键词 : 世界文化遗产 ; 敦煌莫高窟 ; 生命周期理论 ;建立了敦煌石窟文物电子档案 , 这一而且为其他濒危古遗址的贮存和再现平衡发展中图分类号 :

2、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1 - 778X ( 2006 ) 02 - 0123 - 06具有科研 、教 育 、游 览 、启 智 和 创 作 体 验 等 功能 。自然文化遗 产一 旦入 选 “世 界遗 产地 ”就 会极大地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从世界遗产地所处 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状况来看 , 我国 31 个世界遗 产地所分布的 24 个城市 (包括直辖市 、澳门特别行政区 、副省级市 、自治州 、地级市以及县级 市 ) 中 , 有 20个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 占所分 布城市 总 数 的 87 % 。从 世 界 遗 产 地 本 身 来 看 , 目前我国 31个世界遗产地中有

3、22个是全国首批4A 级景区 , 占遗产地总数的 78. 6 % 。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 , 位于古丝绸之路历 史文化名城 敦煌 市 东南 。始建 于前 秦 建元 二年 (公元 366 年 ) , 至今已有 1 600 多年的历史 , 现 仍保存着十六国后期到北魏 、北周 、隋 、唐 、五 代 、宋 、西夏 、元等时代的洞窟 490多个 , 内有壁画 45 000 多平方米 , 彩塑 2 000余身 。是当今 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 、内容丰富 、保存完好 、艺 术精湛的佛教艺术宝库 , 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研究背景世界遗产 (wo rld he ritage ) 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

4、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重要价 值的 、人类罕见的 、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 。这一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72 年 保护世界 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 正 式 提出 , 包括 自然 遗 产 ( na tu ra l he ritage ) 、文化 遗 产 ( cu ltu ra l he rit2 age) 、自 然 文 化 双 重 遗 产 、文 化 景 观 ( cu ltu ra l land scap e s) 、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 P roc lam a2tion of M a ste rp iece s of the O ra l and In tangib le H e rit2 ag

5、e of H um an ity) 等 。文化遗产包括文物 、建筑 群 、遗址等 , 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具体凝结体现 。 到 2005年 7 月为止 , 我国 31 处世界自然遗产和 文化遗产中 , 有 22 处是世界文化遗产 、 4 处世界自然遗产和 5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西班牙 、意大利之后 , 名列世界第三位 。 “世界遗产地 ”除主要具有教育功能外 ,居还收稿日期 : 2005 - 06 - 02作者简介 : : 张 瑛 ( 1971 - ) , 女 , 福建泉州人 ,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 , 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 、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等研究 ; 孔令栋

6、( 1982 - ) , 男 , 甘肃永靖人 ,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 生 , 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123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敦煌莫高窟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 一方面濒危的壁 画 、塑像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 另一方面世界遗产 却被当作地方经济发展加速器 , 众多游客的涌入给莫高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如何在满足当代人对莫高窟经典艺术审美欲望的同时 , 维护子孙后窟后仍 然 留 在 洞 窟 内 , 人 体 在 洞 内 所 发 出 的“三气 ” (热气 、湿气 、

7、废气 ) 会严重破坏洞窟 内的小环境 , 导致崖体及壁画底部产生氯化钠聚积 , 催化壁画发泡 、起甲 、酥碱等 , 从而使洞窟 陷于 “环 境 疲 劳 ”状 态 , 导 致 洞 窟 “体 质 恶 化 ”。(三 ) 景区 内 部 “城 市 化 ”和 外 围 “孤 岛 化 ”由于世界遗产的特殊性 , 在对其面向市场实 现经济效益的过程中 , 政府主导的旅游规划和宏 观调控是必需的 。但是在旅游开发观念冲击下 , 敦煌莫高窟被开发为旅游产品 , 被当作纯经济对 象而遭到破坏性开发 。由于政府控制不力 , 风景区内部部门经济迅速蔓延 。旅游业及相配套的餐 饮 、住宿和交通业在景区内的过度发展 , 破坏

8、了 遗产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资源品位 , 对景区原有的 历史风貌及其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景 区内的 “城市化 ”和人 口 大量 涌入 对 遗产 地的包围和蚕食 , 造成景区外围的 “孤岛化 ”, 终将 可能造成景观的不协调和遗产地可能被现代文明 所取代 。“中国遗产地管理部门往往具有事业单位和 企业单位双重属性 , 这使得遗产管理部门在处理社会效 益 和 经 济 效 益 方 面 , 往 往 会 选 择 后 者 ” 3 ( P199 ) 。“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文化 与科教功能 , 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 。用经济开发 区的概念 、政策去开发利用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 遗产地 , 必然导致风景

9、区遗产地的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 , 造成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人工化 、商业化 和城 市 化 , 使 风 景 区 遗 产 地 遭 到 严 重 破 坏 ” 4 。(四 ) “申遗 ”后期管理滞后敦煌莫高窟遗产景区是现存遗产资源中的精 华 , 在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 , 需要政府抛弃盲目开发的功利心态加强景区管理 , 提供景区发 展和遗产保护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严格在旅游环 境承载力水平下经营遗产旅游是政府规制的重要 内容 。世界遗产的不可再生性要求地方政府在遗 产地加入遗产名录后 , 进一步做好保护 、管理世界遗产的决策和工作 。(五 ) 多部门条块分割 、管理权责边界不明我国在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前

10、, 对文物 、风 景区 、名胜古迹 、森林公园等的管理一直实行分 部门的管理体制 , 在现今遗产地范围内 , 更存在代继续拥有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利 ,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敦煌莫高窟旅游发展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 ) 石窟超负荷旅游承载力危机是我们当莫高窟开凿在崖壁之上 , 加之洞窟内空间狭小 , 其石窟特性决定了游客的访问量 。但是随着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行 , 新 一 轮的 “敦 煌旅 游热 ”正在升温 : 敦煌机场正在扩建 ; 313 国道正 从莫高窟身边穿过 ; 投资 616亿元的敦煌铁路最近已经上马 。莫高窟的常规日承载力是 2 000 人 /天 , 但 “黄金周 ”一天的游客数量就

11、可以达到 4 000 多 人 /天 , 曾创下月接待 73 482 人的最高记录 , 超 出常规接待能力的 175 % 200 %甚至 300 % 。从1979年莫高窟正式向游人开放时起 , 每年来敦 煌石窟旅游的人数迅速上升 , 1984 年首次突破10万人 。“敦煌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显示 , 五一 十一 长假和客流高峰期 , 每天的客流量都在2 000人以上 ” 1 。 2002 年突破 50 万人次 。 由于气候等因素 , 敦煌的最佳旅游时间是 5 10月 , 在这段时间尤 其是 两 头尾 的 “黄金 周 ”人流最为拥挤 。 “片面追求数 量 型增 长的 旅 游发 展模 式 下 ,遗产资源

12、的保护受到威胁 , 旅游质量出现下降 ,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判断 ,的旅游也很有可能走下坡路 ,源吸引力 , 失去市场号召力 ,这样的世界遗产地逐渐失去本身的资 从而导致旅游业发展的迅速衰竭 ” 2 ( P236 ) 。(二 ) 洞窟的 “环境疲劳 ”与 “体质恶化 ”敦煌研 究院 的 科 研 人 员 测 算 , 窟 内 空 气 温 度 、相对湿 度和 二氧 化 碳浓 度的 半 衰期 分别 是0. 25小时 、 1 小时和 3 小时 , 由于洞窟内外空 气交换条件很差 , 人们在洞窟里呼吸所排出的水 汽的 67 % 、呼出的二氧化碳约 5213 %在离开洞124© 1994-2014

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着遗产与 风景 名胜 区 、文物 保 护 单 位 、森 林 公园 、自然保 护区 等的 重 叠而 造成 的 权属 不清 问 题 。遗产地管理部门 “多头 管理 导 致世 界遗 产 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权力的战场 , 也形成了 责任的真空 ” 3 ( P198 ) 。敦煌莫高窟 风 景区 没有 统 一 的 行 政 管 理 机 构 , 更没有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 , 风景 、旅游 、土地 、文物 、宗教等分别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政策冲突 、互相 推诿

14、 、经费 紧 张 的 情 况 经 常 出 现 。虽然 “黄金周 ”等旅游高峰期公安 、工商 、交通 、物价等部门深入景点景区进行大检查 , 但 “龙多不治水 ”的局面导致了景区行政效率的低下和管理的混乱 。敦煌莫高窟保护与旅游平衡发展的措施(一 ) 制定遗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目前世界上 关 于文 化遗 产 保 护 的 条 约 除 了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 外 , 还有著名 的关于文化 遗 产 保 护 三 大 宪 章 :雅 典 宪 章 ( 1931年由第一届国际历史遗迹建筑大会通过 , 是历史上第一部历史遗迹修缮准则 ) 、威尼斯 宪章 ( 1964年第二届国际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 师大 会 通

15、 过 , 又 称 国 际 古 迹 保 护 与 修 复 宪 章 ) 和 华盛顿宪章 ( 1987 年国际古建筑遗 址理事会通过 , 又称 保护 城镇 历 史地 区的 国 际宪章 ) 。三大宪章 虽 然对 历史 文 化遗 产的 保 护 、修复等方面给出了科学措施和价值判断 , 但 它们只是准则性公约 , 并无在法律上约束和规范 成员国行为的权力 。目前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工作还处在 探索阶段 , 只是各遗产所在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了相关遗产保护的法规及条例 。例如 , 2002 年 12月 7 日 ,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出台了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 但本部法规主 要针对的是莫高窟

16、的文物保护问题 , 与之相配套 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石窟区保护范围的划定及建设控制地带也急需出台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全国性的 世界遗产保护法 , 国家有关部门还应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从宏观角度对世界遗 产给以保护 。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还应逐步调整城市工业和 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 , 对于莫高窟附近地区污染严重 , 目前又无治理措施的企业应限期取缔 。窟 区应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 , 严格控制汽车的行驶125和停放 , 限制各种服务摊点和饮食餐厅的数量和规模 。(二 ) 数字档案的建立和 G IS的使用为了加强莫高窟保护和修复 , 搞清楚这些遗 产及其承载体 崖面特征 、细貌 、变化及灾害 状

17、况 , 通过对立面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 、描述 , 为文物的维护 、修复提供真实 、详尽的科学依据 就显得非常重要 5 。壁画数字化拍摄和洞窟虚拟漫游制作是中美 两国专家为敦煌艺术的永久保存和再现而开展的 一项高科技保护项目 , 该项目由敦煌研究院与美 国梅隆基金会共同开展 。项目从 1998 年启动以 来 , 通过数次密切合作 , 双方已经完成了莫高窟22个典型洞窟完整的平面图像数字档案拍摄和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建设 。“利用全数字近景摄 影测量使其成为可能 , 所获得的成果形式除了数 字等值线图外 , 还有崖面数字高程模型 , 数字正 射影像及其复合产品 , 这增强了壁画保护成果应用的灵活性

18、和多样性 ” 5 。 通过壁画数字化拍摄和洞窟虚拟漫游 , 建立敦煌石窟文物电子档案 , 无论对保护还是研究都 具有开创意义 , 这一技术不但为永久性高精度保 存悠久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找到了可靠途径 , 而且为其他濒危古遗址的贮存和再现创造了机遇 。 “全球情报系统 ( G IS) 是一个计算机工具 , 可以存储 、处理并分析空间数据 (A ronoff, 1989 年 ) 。它可以储存各种资料 , 如线路的位置 , 易 受损的古建筑等 , 同时还可以分析并显示出哪些线路距离古建筑较近 , 它可以参考数千种不同的 数据及地貌 ” 6 ( P89 ) 。在 G IS的帮助下 , 可 以分析敦煌的

19、游客流量及流向 , 识别当前面临破 坏的区域并给出几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供选择 。(三 ) 开放机制的重新构建根据游人对洞窟小气候环境影响的规律 , 确 定莫高窟的饱和旅游容量 , 控制入窟人数 , 轮流开放洞窟并限定开放洞窟的数量 ; 改善窟内通排风条件 ,观线路 ,法队伍 ,定期关闭洞窟进行检查 ; 制定严格的参以延长洞窟栈道寿命 ; 建立健全监督执 加强旅游管理 。此外 , 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向游人宣传莫高窟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有关旅游规定 , 增强游人的文物保护意识 。 为了协调莫高窟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发展 , 从 2000年起 , 敦煌研究院就对前来参观的 游客实行窟内分流 ,

20、 将开放的 50 个洞窟划分为©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8 条参观路线 , 同时将当地居民购买优惠票的时间由旅游旺季改在淡季 。敦煌研究院还在洞窟内 装上了玻 璃屏 风 , 避 免 游客 直接 接 触壁 画和 雕塑 , 并修建了博物馆 、陈列馆以及网上数字化系 统 , 以此分流游客或缩短他们在洞窟内的逗留时 间 7 。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第 3 章第21条规定 : “敦煌莫高窟管理机构应当科学确定 莫高窟旅游环境容量 , 对开放洞窟采取分

21、区轮休制度或者限制游客数量 。”敦煌研究院从 2003年4月 1日起 , 在不影响游客正常参观莫高窟的情 况下 , 对大型旅游团队实行预约制 , 避免游客过 度集中 , 减轻莫高窟的负担 。(四 ) 核心区旅游冲击力的缓冲“真实性 ”和 “完整性 ”。11旅游地容量的承载力计算 旅游地容量是旅游地资源容量 、生态容量 、设施容量 、地域社会力量中的一个或几个变量决 定的 , 一般起决定作用的是旅游资源容量和设施 容量 。可以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敦煌莫高窟的旅 游地容量 :mpmT = 6 D i + 6R i + C (D i = 6 S i) 8 ( P157)i = 1i = 1i = 1其

22、中 , T 为旅游地容量 ; D i为第i旅游景区容m6量 (景点容量和景区内道路容量的和 )D i为 m个景区的旅游容量之和 ; R i为第 i景区内道路容pi = 16量 (景区内所有道路容纳游客的能力 ) , R i条景区道路的旅游容量之和 ; S i为第 i旅游景点容量m核心 边缘理论由 J. R. F riedm an 在1966i = 1年提出 , 用 以解 释旅 游 经济 空间 的 结构 演变 模式 。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旅游区都是由核心区 和旅游区构成 , 在文化遗产地面临强大游客数量 压力的情况下 , 可以提升世界文化遗产地边缘区的文化内涵 , 以分流核心区的游客人流 , 使

23、游客 核心区与边缘区达到优势互补 、合作双赢 。如何在保护遗产和应对越来越大的游客队伍 之间进行的选择是许多遗产地面临的问题 。可以 利用核心 - 边缘理论 , 采用选择扩大外围空间等做法提供旅游设施满足旅游需求 。敦煌莫高窟周 边景区极具宗教内涵和特色 , 是莫高窟景区的分 支 , 是敦煌文化的组成部分 , 很有开发价值 。敦 煌周围的 汉 代 烽 燧 、关 隘 、古 城 遗 址 、沙 漠 景 观 , 与莫高窟的雕塑 、壁画相得益彰 , 很好地起到了对莫高窟的游客量分流作用 , 达到保护和开 发齐头并进 。在莫高窟的周围地区 , 可以以宗教文化游为 主题 , 在市内外精 心 推出 五条 精

24、品线 路 : 11 肃 州 西 汉 酒 泉 胜 迹 、西 凉 王 宫 金 塔 鸳 鸯 湖 东风 航 天 城 额 济 纳 旗 胡 杨 林 敦煌 ; 21 肃 州 嘉 峪 关 玉 门 吾 艾 斯 墓 安 西 锁 阳 城 榆 林 窟 悬 泉 遗 址 敦煌 ; 31 敦 煌 玉 门 关 雅 丹 地 质 公园 罗 布 泊 ; 41 敦 煌 西 千 佛 洞 现 代石窟 阳 关 阿 克 塞 民 族 风 情 园 ; 51 敦煌 安 西 锁 阳 城 东 千 佛 洞 榆 林 窟 肃北石包城 透明梦柯冰川 。(五 ) 在遗产承载力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是遗产地的旅游之本 , 遗产旅游要以保 护为主 , 而 遗 产

25、资 源 的 保 护 根 本 在 于 保 护 其6(景点能容纳游人活动的能力 ) , 为 n 个景点的旅游容量之和 ; m 、n、p分别为景区 、景点数 、景 区内道路条数 ; 为非活动区 (游客接待区 ) 接纳游 人量 。旅游地容量是该地区所有旅游景区容纳游 客的能力 、所有景区道路容纳游客的能力与非接 待区接纳游人量的三者之和 。21莫高窟的可持续性平衡发展及战略管理 世界旅游组织在 关于旅游业的 21 世纪议程 中定义可持续旅游发展为 : “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 要 。”面对敦煌 莫高 窟 的脆 弱性 和 不可 恢复 性 ,以生态环境的环境承载力为限度 ,

26、 控制旅游者的规模 , 保证敦煌莫高窟的可持续发展 。 保证敦煌莫高窟可持续发展还应该由政府实施 “国家遗产战略 ”。“国家遗产战略应该建立 在对遗产资源认同的基础上 , 应包括所有资源管 理部门 , 应从整体上代表和反映遗产地保护和发 展的长远目标 ” 9 。“国家世界遗产战略 ”的实施 , 将遗产开发和保护纳入国民经济规划编制中 , 从国家战略高 度给予遗产地政策 、管理 、规划的支持 , 加强政府对世界遗产地调控保护能力 。这将使得诸如敦煌莫高窟这种处于濒危边缘的文化遗产得到持续 性平衡发展 。中国世界遗产文化遗产战略规划管理目标是 “实现保护和利用 和 谐统 一 , 保 证世界遗产的可

27、持续发展 ” 10 ( P100 ) 。 加大专项投资份额 , 多渠道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国 际资 助 , 进 一 步加 强国 际 合作 与交i = 1126©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流 , 积极鼓励国际 、国内组织 、友人 、个体的自愿捐赠 , 在资金上确保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 必要的经济投入是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和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 。国家把对世界遗产 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 进行 旅游开发 , 通过 旅游 收

28、 入对 世界 遗 产地 进行 保 护 。“将世界遗产地开发为当地主要的旅游产品 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 是一种政策性博弈结果 。但是 , 中国世界遗产地面临的开发压力是世界上其 他国家所没有的 , 所以我们需要对其保护给以更 大的关注 , 保障 其可 持 续发 展 , 实 现 代 际 的 公 平 ” 11 。黄石公园 ( Ye llow Stone N a tiona l) 起 , 至今已有 379 个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的旅游在长期 发展过程中逐渐与一般的休闲旅游区分开来 , 形成自己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 ” 10 ( P54 ) 。 因深受西方影响 , 在我国建立适合中国遗产管理的国家遗产公

29、园体制有较强的可行性 。其具 体发展思路如下 :11建立中国遗产管理委员会由于中 国 遗 产 地 “多 头 管 理 , 权 责 不 明 ” 的管理不完善局面的现状的存在 , 政府应当成立 专门的遗产 管理 委 员会 , 从中 央到 地 方分 级设 立 。中国遗产管理委员会对世界遗产的统一管理 可以打破遗产地被 当地 政 府分 割管 理 的不 利局面 , 保证各种政策的统一实施 , 更有效率地从宏 观角度对世界遗产进行管理 。“国家遗产管理委 员会只对遗产有维护管理的权利 , 没有随意的支 配权 ” 10 ( P60 ) 。21统一管理背景下的旅游运作目前世界绝大多数的遗产地已经被用作旅游 开发

30、 。国家遗产战略对遗产公园的旅游运作 , 可 以在法律框架内使旅游经营者在国家遗产地进行 经营活动 , 并且旅游运作实行准入制度 , 更加规 范遗产地范围内的旅游行为 。“日本国家公园通过颁发执照的方式控制经营活动 , 但所有的公园 都在规划中 , 安排了服务设施 ” 10 ( P61 ) 。 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 , 不仅要从民族 文化环境中汲取精华 , 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遗产 管理思想 , 使我国遗产管理跟国际接轨 , 让我国丰富的世界遗产得到更多的人的认识 。31设立遗产保护基金会 遗产保护基金会的设立可以为遗产保护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 , 这是除政府财政拨款外 , 民间 资金保护遗产

31、的一条重要渠道 。世界遗产基金会 可以由民间组织来设立 , 专门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捐款 , 用于对遗产的维护 、修缮 、管理和宣传 教育等项目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价值反思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辉煌发展的见证 。 现存的遗产只是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未破坏的幸 存者 。人类在经历工业化社会对自然的掠夺式开 发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精神层面 , 人类的 价值观开始由人类为中心向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转变 。“拯救地球的战斗将成为建立世界新秩序 的主旋律 ” 12 。(一 ) 中国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历史困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重点在于附着在实体之上 无形的文化遗存 。这种无形的文化遗存是非常宝贵的

32、文化资源 , 包括遗产地的古朴氛围 、时间价值 、文化印记 、习俗观念等 。这些无形遗产具有 惟一性和不可再生性 。遗产地的旅游市场化造成 的文化冲击使得这些无形资源正逐渐消失 。中国文化遗产的管理 在协 调 开发 与保 护 的平 衡关 系 时 , 更应该去保护遗产背后的无形的文化遗存 , 只有这些文化传统能得到传承发展才是中国文化 遗产管理工作真正要达到的层面 。(二 ) 遗产旅游 心灵的文化朝圣之路随着我国旅游者文化素养及人均收入水平的 不断提高 , 旅游出行将由原来的猎奇求新的初级体验方式向文化朝圣 、心灵体验的高级体验方式转变 。“实际上 , 从自然风景旅游到文化旅游的 转变是旅游业从

33、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必然 要求 ” 13 ( P156 ) 。(三 ) 未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之路探索国家公园体制是西方的一种独特的遗产管理 体制 , 国家公园 (N a tiona l Pa rk ) 是一个国家具 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景区和历史文化遗迹 。美国 政府自 1872 年建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结语“我们不能以牺牲珍贵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 , 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保护而拒游客于门 外 , 而是要在切实保护和管理好文物的前提下 , 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 ” 14 。以长远眼光来看 , 从整体利益出发 , 遗产的 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一致性 。遗产保护工作进行127&#

34、169;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得好 , 遗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才会持久 , 旅游事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 旅游业的繁荣也能够促进 遗产的保护和新生 。在此基础上 , 通过实施保护工作的整体规划 , 创造一个适于敦煌莫高窟长期 6 英 迈拉 ·沙克利 . 游客 管理 世界 文化遗产管理案例分析 M . 张晓萍 , 何昌邑等译 .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4. 7 汪训波 , 王 衡 . 敦煌市莫高窟在保护与旅游业开 发中寻找平衡 DB

35、 . 华夏经纬网 , 2005 - 06 - 15.保存的最 佳环 境 ,承 。使 敦 煌艺 术文 明 能够 永远 传 8 保继刚 , 楚 义 芳 . 旅 游 地 理 学 M . 北 京 :教育出版社 , 1999. 9 厉以猷 . 中国世界遗产地边缘特征及其思考 旅游学刊 , 2005, ( 3) .高 等 J .参考文献 : 1 王艳明 .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国际合作探索科 DB . 新华网 , 2003 - 03 - 06. 10 罗佳 明 . 中 国 世 界 遗 产 管 理 体 系 研 究 M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4. 11 吴必虎 , 李咪咪 , 黄 国

36、平 . 中 国 世 界 遗 产 地 保 护 与旅游需求关系 J . 地理研究 , 2002, ( 5 ) . 12 缪 家 福 . 世 界 遗 产 : 反 思 人 类 价 值 观 的 新 视 点以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 ”为例 J . 思想 战线 , 2004 , ( 1 ) . 13 阳国亮 , 黄伟林 1 多维视角中的旅游文 化与发展 战略 M 1北京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2001. 14 樊锦诗 . 为了敦 煌 的 久 远 长 存 敦 煌 石 窟 保 护 2 张广瑞 , 魏小安 , 刘德谦 12001 2003 年中国旅游发展 : 分析与 预 测 M . 北 京 : 社 会 科 学

37、 文 献 出 版社 , 2002. 3 张广瑞 , 魏小安 , 刘德谦 . 2003 2005 年中国旅游发展 : 分析与 预 测版社 , 2005. M . 北 京 :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4 谢 凝 高 . 关 于 风 景 区 自 然 文 化 遗 产 的 保 护 利 用 J . 旅游学刊 , 2002 , ( 6 ) . 5 李丑荣 , 苗天宝 , 李永生 , 王 沁 . 全数字摄影测 量技术在莫高窟崖面保护中的应用 J . 遥感技术 与应用 , 2004 , ( 5) .的探索历程 J . 敦煌研究 , 2004 , ( 3) .(责任编辑甘万莲 )The P ro tec tion of Ch ina s W o rld Cu ltu ra l H e ritage s andTou ris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