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快乐语文”活动的实践探究略谈_第1页
高中“快乐语文”活动的实践探究略谈_第2页
高中“快乐语文”活动的实践探究略谈_第3页
高中“快乐语文”活动的实践探究略谈_第4页
高中“快乐语文”活动的实践探究略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快乐语文”活动的实践探究略谈北海中学 黄兴荣主题词:快乐语文 学生活动 做法探究    课堂教学最应关注的是人,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这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客观表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则表现为尊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和内心的体验,注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教改让语文课堂摒弃了支离破碎的语言分析、“满堂灌”和“一言堂”,“快乐语文”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天堂即语文课堂上拥有快乐的体验。语文教学要达到快乐的境界,教师就要快乐地面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让学生快乐地接受老师,快乐地接受语文课堂,快乐地接受语文学科。快乐语文课堂

2、的境界有三个层面的意思:课堂具有一种快乐的氛围,师生拥有一种快乐的心境,思维处在一种快乐的过程。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要构建快乐语文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学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教师应着力于带动学生的兴趣,推动课堂思维的进程,促进情感体验的生成。本人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分别尝试着组织了一些语文活动,与学生一同收获了一些快乐,为校园主流文化的建设增加了内容、增添了光彩。现就个人的一些具体做法谈一谈。一、 “快乐语文”活动开展的背景高中与初中最大的不同是各门功课更具丰富性,更具系统性,也更具研究性。如果教学活动开展得合理、有序、科学,就能极大地激活学生自主探究

3、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教学的呆板、枯燥和僵化。积极来源于热情,热情来自于兴趣,兴趣是因为愉悦,说到底,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投入,很大程度上看他们是否在语文课堂中体验到心灵的愉悦,也就是说,语文课能否给学生带来快乐。基于这种认识,我慢慢地走进了“快乐语文”和“快乐语文活动”的探究中。(一)“快乐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背景1. 语文教学现状亟需突破由于社会的功利要求对学校升学的压力,现阶段语文课堂还存在着许多支离破碎的语言分析,还存在着“满堂灌”和“一言堂”,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感的体验,找回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才能体验语文课堂的快

4、乐。2.语文活动开展的理论背景高中语文新大纲确定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凭借课内语文基础知识、结合自身兴趣和专长,有目的、有计划、有专题、有深度地从不同方面自主探究、深化知识、增长能力、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砥砺精神、健全人格,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良性发展。这正是变革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新型的学习方法的客观趋势。观念的转变带来教育教学的突破。教育教学新的观念就是要帮助语文教师实现四个改变:由“传统型”到“创新型”,由“主体型”到“主导型”,由“传承型”到“研究型”,由“书匠型”到

5、“学者型”;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上的三个转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接受型”到“创新型”,由“高分型”到“智能型”。新的教学观念强调语文是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学行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主要是组织、指导。语文活动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符合尊重学生个性和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理念。3. 学校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备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逐年增加,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得到逐步增加,不断完备。广播系统的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进入每间教室、网络教室投入使用,教学活动中声频、视频等手段的运用已非常普遍,部分条件好的学校一开始进入网络上课的尝试阶段。(二)“快乐语文

6、”实践活动的准备1.语文活动的教师准备新课改的宣传铺天盖地,各级各类培训普及面广,广大语文教师通过反复学习语文新课标,可以吃透新课标精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课堂的魅力和快乐。网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多渠道的信息互通、各种示范观摩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的广泛开展,为教师学习语文活动的策划与展示、活动的组织好评价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2.语文活动的学生准备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渠道的多元;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开,为学生向创新型人才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模块的学习及相关知识的拓展过程中,获得了较课改前更为丰富的知识,搭建起系统的知识结构,为向

7、纵深方向拓展,展示个性才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活动小组,做好围绕活动主题的各项分工工作,完成活动计划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二、 “快乐语文”实践活动的设想参考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语文新课标的意见,我在以往语文活动设想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和完善,从以下几个(模块)角度策划并开展语文活动,增进语文课堂的“快乐”元素,践行自己“快乐语文”的不甚成熟的教学思考。1.实用写作(应用文、各种文体训练、手抄报编辑、各类征文活动)2.口头交际(谈话与访谈、演讲)3.名著导读(古今中外作品)4.古诗词诵读(课堂指导、课外活动)5.佳作推介与简

8、评(立意、结构和手法)6.课外的语文(迁移调查、生活应用)7.“文学伴我行”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精力是十分有限的,而语文活动较其他传统学习形式而言,辐射面更广,信息量更大,交互过程更频繁,呈现方式更多样,向课堂要效率,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穿插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式,但只依靠有限的课堂是不够的,语文教师必须发掘语文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渠道的丰富活动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语文学习的空间得到拓宽,挖掘出语文学习的更大潜力。三、“快乐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一) 润物无声前三分钟一节课的头尾三分钟,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开头三分钟,学生或因课间休息,放松了十分

9、钟,兴奋的心情还未能平伏,或因刚上完另一科的课,思路一时还未能转过来,因而注意力也就不可能迅速集中而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这时如果老师匆忙开始讲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那么,如何安排、充实内容,有效利用这三分钟呢?教学中,我将高中一至三年级的“课前三分钟” 大致安排如下:高一学段上学期,“生活语文面面观”,下学期“作品推介与导读”;高二学段上学期“语文知识一二三”,下学期“语文鉴赏大家谈”;高三学段上学期“佳作(作文)推荐与简评”,下学期针对总复习实际,开展学习技巧介绍、复习疑惑征解的“备考资源齐分享”。 每个学段体现教师一定的引导,也让学生拥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在语文活动中,师与生都能

10、享受活动带来的进步与快乐。因而,巧妙地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作为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二)解读文本生成快乐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十七八岁的青年人,其思维是最活跃的,求知欲望也是最强烈的。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学生,其社会阅历浅,思想还比较幼稚,自控力也并非我们成年人所想像的那么强。不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增强,学习效率也就难以提高。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 语文教材主要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要

11、让学生在语文教师自身素养的影响下,学生通过充分地阅读,真正实现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享受文本解读带来的无尽快乐。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我这样体现自己的“快乐语文”的教学观念。甘肃民歌荷花颂的旋律中一辑荷塘、荷花图片迭出,师生欣赏后分别描写自己看到的“荷”,从而导出课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带着个体的感性认识走进文本;接着让学生在欣赏录音范读时思考文章先写、再写和最后所写,大致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第三步找“文眼”并以此带出文章的内容与情感的核心,通过设计“这几天作者为什么

12、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如何不宁静?”“哪些句子体现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三个问题完成对文本的把握;重点落在解决“你喜欢哪个句子(段落),为什么?” 师生在鉴赏美丽文辞、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的魅力和联想想象的运用中享受文本带来的鉴赏愉悦。整节课气氛轻松活泼,学生积极性充分展现,散文特征体现突出,体验学习收效明显。高尔基说: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而学生读书,建立在一种兴趣的驱使和主动性的体现上,收效将更加明显。(三)唱诵结合渐克浮躁熟练语言材料的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

13、实践活动。吕叔湘先生讲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我们深知,在语文教学中,大量而有台阶性的诵读训练,不仅能积累语文知识,更能指引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但是,当前教学中我们遭遇到的是学生不愿多读,更不要说背诵,这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的体现,学生占有的丰富和体验的多维遭到严重的阻碍。如何刺激学生的心理积极因素,带动课堂语言体验和情感体验呢?“缘情而发”,

14、歌声是人的情感的反映。许多青少年学生都酷爱唱歌,虽然许多人不一定唱得好。我也爱唱歌,那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感情需求。在教学中能不能发挥歌唱的特殊魅力来导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谨小慎微的一步步尝试,我认为,采用“唱诵结合”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情绪,促进诵读教学,学生渐渐对诗词文段有了一些兴趣,在一定的旋律或与之关联的歌曲中反复回味。而有了这种回味,背诵就显得没有那么枯燥、那么难为了;最关键的是,部分学生由此而开始喜欢古诗词,许多学生拿来有关古诗词的问题来提问。我在收获活动带来的喜悦:学生在课外自觉阅读鉴赏古诗词了。我探索唱诵结合的做法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如教高二上册两个单元的古诗词

15、的时候,我充分发掘谱曲演唱的古诗词歌曲,让学生在美妙悠扬的丝竹弦乐中听、诵、析、唱,学生为之耳目一新,热情空前高涨,课堂记得快,课后记得牢,课间也常听得学生唱诵诗文。上完两个单元后,我设计了小组为单位的语文活动古诗词学习探究的展示活动,学生广泛占有资料,认真思考,团结合作,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解说,探究能力得到展示,学习兴趣得到一次深层次的刺激。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多角度、反复地感知了教材,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得到了情感的熏陶,渐渐克服了浮躁的心理。不再浮躁,就可以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了,就可

16、以进一步喜欢甚至爱上学习的对象。其实,再好的老师也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教师能为学生做的就是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这个基础,加上日积月累的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学习的空间会有十倍百倍的扩大,能力的前景就不可估测。(四)情景巧设美文乐赏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教材 “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既要关注民族优秀文化,也要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着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

17、见。”不仅如此,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生还需经历情感的体验,逐渐感受文化、审美的熏陶。为了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广泛地占有、多方地寻求各种教学辅助资料,在不违背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巧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所创设的具体情境中体验、学习和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把精力投入课堂、投入课文,乐于阅读、愿意思考。如教授漫话清高一文,我将课堂环节设计为“访古看清高”、“察今知清高”、 “迁移悟清高”,步步渐进,层层深入,访古人析现象品清高,学生一步一步进入情景,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在了解传统文化中“清高”的内涵的同时,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在肯定“

18、清高”一定要有才华之后,给“清高”融进了时代的新元素:“清高”要有责任感,要清正清白,不搞歪门邪道;“清高”与做不做官无关,与财富无仇。课堂轻松快乐,思维火花迸射。教师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在学习漫话清高的主要内容,对市场经济下“清高的内涵”进行突破后,我抛出一个问题:“我需要清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清高的内涵界定到清高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从自己的理想目标到清高的品格意义,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各抒己见,发言异常踊跃。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归纳课堂上的多种意见,达成共识:来点“清高”能利己利人,奋发学习能成为高才;

19、应做“清士”、成“清才”、为“清官”、作“清文”。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学生的精神被深深打动,情感得到升华,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精神世界;学生在实现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判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个性的自我超越,真切感受到学习语文带来的心灵快乐。课堂在学生的掌声中结束。 “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观念在教育界已得到普遍的接受,许多老师也自觉地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实施“育人”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当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十七八岁的学生时,如果作为人师的我们更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教育的实效就会大大地提高。(五)语文活动风流尽显只有在

20、一个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里学生才可能真正实现自己主体的学习地位,学生才是语文活动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操纵下的一个个没有情感、没有思维、任人摆布的木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心灵的快乐。在实践中认识到语文活动的重要性,使喜欢组织语文实践活动的我越来越迫切地追求语文活动正向的积极效应。语文活动确实能够激发兴趣,生成快乐,启迪智力,训练技能,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人意识。“快乐语文”实践活动前景开阔。1.北海老街调查在讲读胡同文化一文时,我通过大量的北京胡同的图片唤起学生对中国北方特别是背景民居的关注,策划了北海老街改造之我见的语文活动。活动从保护民居文化的角度,用征集北海老街改造方案的形式进行,最

21、后将小组活动成果以图文形式上交展出。学生有的采取访问北海老街和自己的故居的方式,通过访问老住户、研究民居结构、了解民居历史等开展活动;有的学生则将目光投到祖居、旅游所见的风情民居;更有少数学生关注到不同地域的民居结构与当地人文风情的关系,研究民居与地理位置、气候、生产方式、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等的联系,这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之一。于是,我不得不修改活动方案,允许学生将关注范围从北海民居扩大到世界民居,活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北海老街是北海近代史的缩影,根据北海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港口优势,北海老街应向 “北海商港博物馆” 方向建设改造;既要保护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又要焕发老街在市场经济下的新生命,建议将

22、老街建设为商业步行街。这样的活动结果,让我喜出望外,更坚定了我探索语文活动形势的信心;而在学生角度而言,他们的欣喜丝毫不亚于作为老师的我,“我们第一次感觉到,语文课不是枯燥而无用的”,理科学生的评价简单直接,而又真实可信。2.古诗词学习探究高二上册第一、二单元是古代诗词鉴赏单元,在讲读课文时,我非常注重诵读这一环节。以示范诵读把学生带进朗读背诵与诗词情感的把握相联系的意念中,又以反复诵读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再在课堂中引进古诗词改编歌曲的欣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无到有,从淡到浓,越来越多的学生课外自觉地选读一些古诗词,背诵的自觉性也提高了不少。我因势利导,策划了“古诗词学习探究

23、”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选择阅读一些古诗词,可以是一个作家群的诗词,也可以是几首有着内在联系的诗词,甚至可以是不同朝代、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诗词,只要在研究中有所发现就可以了。小组将研究结果以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师及各组代表筛选出其中的上乘作品,举行活动成果发布会,由小组派代表解说(之前教师做了“学当主持人”的辅导讲座),评出优秀作品,每个小组有集体成绩,每个同学得到个人成绩。活动的作业展示环节,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整个阅读鉴赏、讨论看法、形成小组结论的过程是一个接一个的合作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讨论非常热烈;由于既有分散阅读又有集体讨论,既有资料搜集又有幻灯片制作,既有文字撰写

24、又有幻灯片设计,学生的个性才华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成就感强,积极性高。活动还带来一个直接的现象,上语文课时,学生的眼睛水汪汪的亮!3.中秋月下话“家常”我上语文课,有一个“时令性” 习惯。即是对各种纪念日、节日表现出我的敏感,将此作为人文思想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如端午节那一天,我会在语文课堂上设计一个“端午时节话粽香”“又是龙舟竞发时”等的小环节;如在母亲节当天,我会在语文课里送上一个煽情的故事,让泪腺发达的男生女生与我一道赔上几滴泪水;如在“5.12”发生后,我马上策划学生代表发布灾情报告,并向全校师生发出“汶川挺住,我们在一起”的捐款活动,一天内筹到善款十三万多!而我的语文课堂的第一环节就

25、是“抗震救灾动人的瞬间”任教班上有来自各地的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最让人想家。我策划了“中秋月下话“家常”的活动:晚自习第三节,我将学生拉到静谧的操场,圆月辉映下的校园四周是万家灯火,不远处21层的圆形旋转餐厅成了活动的导语,自然地将学生带到圆月团圆思乡的意境里。可是这只是活动的第一步,我采取“团体心理辅导”常用的循环换伴方式,让学生交流家乡中秋趣事,中秋节的习俗,将学生从乡愁向乡趣、民俗方面引导,学生的心情越来越开朗,笑声越来越爽朗。陈述环节分自由发言和小组代表发言,围绕“中秋乡俗”进行,事前准备的小礼品让学生有了意外的惊喜,每一个同学陈述完毕,现场都传出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本次活

26、动让师生得到的收获至少有两个:变乡愁为乡俗交流,将中秋之夜沉抑的情绪变成了班级聚会交流的欢乐;互相交流中了解了不同地方的中秋习俗。组织活动之前我搜寻资料做了准备,作为活动中的一员,我也做了发言,但让我印象颇深的是,合浦某地中秋节有将月饼垒叠成塔的习俗,据说源于欢迎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凯旋。这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的。活动的成功组织的关键是策划、诱导和调控。策划的原则有三个:第一,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方式;第二,体现出比一般学生略微高的视角,避免肤浅的时髦化、成人化或老龄化等倾向。第三,触及“非光明面”,要加强引导,是非标准一定要明确。(六)校园文化奇葩绽放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校园

27、主流文化”的建设(多元文化健康鉴赏高品生活)益发显现其重要意义:学生的思想行为、阅读倾向、审美情趣、是非观念等等都需要引导,校园是否需要“主流文化”的大讨论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回应。 “文学伴我行”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笔浓墨。我既是一位语文教师,又是一位抓学生思想工作的德育教师。我深深认识到,校园主流文化倾向正向化对引导学生思想的多元化、行为的规范化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对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品味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一学期一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如下与语文课堂学习紧密相联的活动因而得到蓬蓬勃勃的发展,语文课堂拓宽到整个校园,甚至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交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多年来,有少而多、由粗糙渐

28、精品,校园文化的倾向得到具体的引导,校园主流文化逐渐形成。1.主题朗诵和演讲结合时事和各种节日、纪念日,结合全校各年级语文教学的单元要求,文化活动中举办了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主题朗诵和主题演讲活动,除了丰富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外,还培养了一批朗诵爱好者,全国、全区、全市的演讲获奖者。 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演讲会,“我爱北京,我爱奥运”演讲报告会,如“5.12”系列活动中的“汶川爱,中华情”诗歌朗诵会,抗震救灾主题报告会;“青春在飞扬”的现代诗歌朗诵鉴赏会;等等。2.挑战自我,挑战主持人主持人是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中介。主持人与节目的相融度越大,节目成功的理想效果就越大。从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主持是一种特定的讲话,主持人的语言要根据所主持活动的内容而定;主持人可以发挥自己的语言个性,但言谈一定要有控制;畅达明晰的表达,方能统摄全场。主持的开场白是一次活动、一场晚会开头的话,要抓住观众,体现主旨;串联词又称“串词”,是主持人穿梭于节目内容和听众之间的手段和途径,也是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束语是一篇主持词的结尾,好的结束语意境悠远,耐人寻味。总的说来,主持是口语表达的高级形式。2008年高考涉及一个“开场白”的写作题型,正是对学生实用语文能力的考查。学校日常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