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专题集训_第1页
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专题集训_第2页
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专题集训_第3页
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专题集训_第4页
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专题集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坐标曲线1. (2016绥化)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对应关系成立的是( ) 2. (2016宜昌)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 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3. (2016南充改编)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表面含有氧化铝的铝片滴加稀硫酸B.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 敞口放置的浓盐酸D.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4. (2016株洲石峰区月考)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正确的

2、是( ) A.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 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 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 5. (2016烟台改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盛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 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C. 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D.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6. (2017原创)以下各图像描述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不相符合的是( ) A. 向稀盐酸和CaCl2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B.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C.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D. 将一杯20 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7. (2016德阳)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 电解水C. 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D. 向一定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8. (2016河北)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B. 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C.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

4、下分解D. 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9. (2016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B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C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10. (2016常德)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 2AlCl33H2OB.

5、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C.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D. 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11. (2016陕西)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 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 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H12. (2016曲靖)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

6、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A. 上述图像只有2个正确B. 上述图像只有3个正确C. 上述图像全部正确D. 若将图中的纵坐标改为固体总质量,该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应的变化趋势13. (2014湘西)不知甲、乙谁是盐酸、谁是氢氧化钾溶液。如图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 (1)从曲线变化分析,甲是_。(2)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c点表示_。14.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的方案是:借助溶液的pH变化来证明二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将两溶液

7、混合时的pH变化情况绘制成了图像,如下图所示。(1)图1所示实验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上图中,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m g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_。(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该过程中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于是就记录下两溶液混合时的温度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酸碱溶液反应的过程中伴随有_(选填“放热”或“吸热”)的现象。15. (2015郴州节选)(1)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A、B为Mg、Zn中的一种,则A是_,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_

8、。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的一种,反应结束后,则它们消耗的酸_(填“A多”、“B多”或“相等”)。B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cc答案及解析1. B 【解析】当铁粉消耗完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所消耗铁粉的质量将不再增加,A不成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增加,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的质量由零开始逐渐增多,直到铁粉消耗完不再变化,B成立、C不成立;反应停止后,随着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增加,溶液的质量持续增多,D不成立。故选B。 2. D 【解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中铁、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5664,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A错

9、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过氧化氢质量逐渐减少,溶液质量也会逐渐减少,B错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溶剂水,且该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液温度升高,会有固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少,C错误;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继续溶解,溶液质量逐渐增大,直到饱和,溶液质量不变,D正确。3. B 【解析】稀硫酸刚开始与氧化铝反应,无氢气产生,当氧化铝消耗完后才开始和铝反应产生氢气,A正确;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零,所以B中曲线的起点不应从O点开始,B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时,由于氯化氢挥发,溶液的质

10、量变小,C正确;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发生的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即开始不会产生沉淀,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D正确。4. D 【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生氢气质量会逐渐增大,直至反应停止,A错误;pH1的溶液显酸性,逐渐加水,酸性减弱,pH增大,但溶液仍为酸性溶液,pH始终小于7,B错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刚开始加热时没有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反应未开始,固体质量不变,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直至反应停止但仍有固体剩余

11、,所以固体质量不会减少到零,C错误;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一开始即有沉淀产生,且随着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增多,生成沉淀质量增多,到CuSO4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D正确。5. A 【解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物质,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加,增加的质量即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硫酸开始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仍然增加,增加的质量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差;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硫酸,增加的质量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A正确;最后滴

12、加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所得溶液的pH应该大于或等于2,不会小于2,B错误;相同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不相同,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C错误;某温度下,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溶液中的溶剂水反应,且放出热量,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反应开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减小;随着反应的结束,温度逐渐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增大,但是会小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错误。6. D 【解析】向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纯碱先与稀盐酸反应,所以pH会慢慢变大,直至稀盐酸完全反应时,pH等于7,继续加入的纯碱再与C

13、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等于7,CaCl2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纯碱,溶液pH慢慢增大,A正确;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反应过程溶液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不再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与反应开始时的温度一致,B正确;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NaOH反应,无气体生成,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反应结束后,气体质量不再变化,C正确。D项分析如下: 7. C 【解析】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不会改变,A错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错误;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14、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此时没有沉淀,待盐酸完全反应,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当氯化钡反应完,沉淀不再增加,C正确;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沉淀,反应开始前沉淀质量为0,反应过程中沉淀质量逐渐增加,直到氯化镁反应完,沉淀不再增加,D错误。8. A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久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不会减小至零,A错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生成铁的质量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停止,B正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锰元素的质量不

15、变,C正确;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更充分,反应速率更快,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D正确。9. D 【解析】 A×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为零,曲线的起点不正确B×氧化锌中锌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氢氧化锌中锌元素质量分数,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与盐酸反应后,锌元素都完全转化为氯化锌,根据锌元素守恒,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锌反应产生氯化锌的质量更大,由于充分反应后,氯化锌中氯元素质量全部来自盐酸,所以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相等时,最终生成氯化锌的质量相等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其

16、pH大于7,曲线的起点不正确D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过量,硫酸完全反应10. B 【解析】由图可知,AB段容器内的压强没有明显变化,BC段容器内压强显著增大,CD段容器内压强又很快减小,DE段容器内压强基本不变;AB段对应的反应是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正确;BC段对应的是铝与盐酸反应,由于铝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且放热,压强变大,CD段铝与盐酸反应已停止,由于温度降低,压强变小,DE段表示容器内温度已恒定,所以A点盐酸浓度最大,C点盐酸浓度已达最小,B不正确,C、D正确。11. C 【教你

17、读题】首先读懂图中横纵坐标的意义,横坐标是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在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其次明确该反应的实质是H2SO4Ba(OH)2= BaSO42H2O,该反应因为有硫酸钡和水生成,所以溶质质量在减小;再次明确坐标曲线上各点的意义:a点表示溶液的溶质是硫酸,b点表示硫酸尚未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c点表示硫酸被氢氧化钡完全中和,溶质质量为0,d点表示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钡。【解析】a点的溶质仅有一种H2SO4,A错误;b点表示溶液中硫酸还未被反应完,此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B错误;c点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中和,液体是水,固体是

18、沉淀硫酸钡,水的pH7,C正确;d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仅有氢氧化钡一种,溶液中较多的离子是Ba2、OH,D错误。12. B 【解析】铁、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中铁、氢气质量比为562,锌、氢气质量比为652,在等质量的铁、锌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金属全部反应,铁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更多,正确;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刚开始加热时没有达到氯酸钾分解的温度,反应未开始,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固体总质量逐渐减小,但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到氯酸钾全部分解,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也保持不变,正确;氢氧化钠溶液首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过程中溶质总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消耗完后,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的质量比为8098,该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