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实习报告学生姓名:包韬昌学号: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指导教师:王建强实习时间:实习 地点:江西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目 录5789578绪论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兴建了大 量、复杂和精密的工程建筑物,为使这此工程建筑物安全、可靠地运行,为 民造福而兴起的。近20年来,高层建筑如春笋般兴建。在这些建筑物及其设 备运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形边。这种形变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 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与运营 期间,必须对它们进行监视观测。了解建筑物变形的成因非常重要。建筑物变形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建筑物的自重、使用中
2、的动荷载、振动 或风力等因素引起的附加荷载,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地下水位的升降和它对 基础的侵蚀作用,地基土在荷载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产生的各种工程地质 形象,温度的变化,建筑物附近新工程对地基的扰动等。建筑物变形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地质勘探不充分与结果不准确,设计错 误,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等。一.实习名称:沉降观测实习二.实习目的及要求: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实验课堂理论外,还巩固和深 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 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数字化成图软件的应用。可以增强测绘地面 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
3、作打下坚实 的基础。三.实习时间: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四.实习单位:江西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五.实习内容:主要做过地形测量,土方测量,工程放样,水管长度测量,沉降控制点 布设以及沉降观测。建筑物地基和基础变形观测(1) 基坑回弹观测在基坑开挖前、中、后期,测出事先埋设在基底面上 的观测点,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高程变化。开挖前和开挖后两次的高程差为 基坑的总回弹量。(2) 地基分层沉降观测测出埋设在不同土层上的观测点因荷载增加而 引起的高程变化,以求得各土层的沉降量和受压层的最大深度。(3)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测出建筑物或基础上的观测点,因时间推移或因 地基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高程差异,比较不
4、同周期的观测值即得沉降量以上内容都属于以垂直位移为主的变形观测,其方法是首先按建筑场地 地形、地质条件和对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合理布设变形控制网点。高程变 化值的测定通常采用精密水准方法,也可用液体静力水准仪、气泡倾斜仪、 电子水准器等进行测量。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特点与一般工程测量相比,变形观测具有以下特点:(1) 变形观测属于安全监测,有内部观测和外部观测两方面。内部观测 内容有建构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 等,一般不由测量工作者完成。外部变形观测的内容主要有沉降观测、位移 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和挠度观测等。内部观测与外部观测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应同时
5、进行,以便在资料分析时可以互相验证与补充。(2) 观测精度要求高。由于变形观测结果直接关系到对建构筑物的安全 稳定性做出正确判断,影响对变形原因和变形规律的正确分析,因此,和其 他测量工作相比,变形观测必须具有很高的精度。(3) 需要进行重复观测。建构筑物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变形都有个时间 过程,而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计算出建构筑 物上同一观测点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坐标差和高程差(坐标和高程的变化量)。有时为了求得瞬时变形,则应采用各种自动记录仪器记录其瞬时位置 或瞬时状态。(4)要求采用严密的数据处理方法。建构筑物的变形量一般都较小,有 时甚至难以与观测误差区分开来;同
6、时,人量重复观测使原始数据增多,要 从不同时期的人量观测数据中精确获得变形信息,必须采用严密的数据处理 方法。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工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 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Z2a-Z2bw 1Vzn一,表示测站数。(或h=Z2a-Z2bWv/L一,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2)前后视距:30m ;(3)前后视距差: ;(4)前后视距累积差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
7、于N2级别。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该工程建构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 和观测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国内外还存在着各种 不同看法。我们倾向于采用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工程测量组比较早提出的“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 1/3;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研究 建构筑物变形的过程,则其观测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中,由于其主要观测内容是基础沉陷和建筑物本身的倾 斜,其观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允许沉陷值,允许倾斜度和允许相对弯 矩等来决定,同时还应考虑其沉陷速度和倾斜速度。般来讲
8、,从实用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对于有传动设各、连续生产的人 型车间(钢结构、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建筑物),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上人 坝,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 1 mm的沉陷量,那么沉陷观测的精度则要 求达到;对于不是连续生产的一般工业)房、民用建筑、高层房屋建筑,以及 上工建构筑物,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 2mm勺沉陷量,则沉陷观测的精度要 达到lmm的要求。至于观测的频率决定于变形值的人小和变形速度,以及观测的目的。通 常要求观测的次数既要能反映出变化的过程,又要不遗漏变化的时刻。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频率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 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
9、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 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 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 /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 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水准测量法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则是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 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是目前沉降观测中最为常用的 方法。(1)水准基点的布设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因此水准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0、 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冰冻 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 要具备检核条件 为了保证水准基点高程的正确性,水准基点最少 应布设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相距太远会影响观测精度,一般应在 100m范围内。(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 以下要求: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情 况的部位,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大型设备基础、 柱子基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它们之间的距
11、 离一般为10 20m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如图2-1所示。图2-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3)沉降观测 观测周期 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的性质、施工进度、地 基地质情况及基础荷载的变化情况而定。a.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第一次观测。b.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c.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d.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 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
12、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士1mm另外,沉降 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a.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 DS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 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2.0折mm(n为测站数)。b.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 DS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 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i.0v'n mm(n为测站数)。(4)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整理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 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13、, 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a.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b.计算累积沉降量: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 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绘制沉降曲线 如图2-2所示,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 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a.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 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 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
14、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 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如图 2-2所示。b.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 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 系曲线,如图2-2所示。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 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即(2-1).1 D tan H式中:i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D一一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建筑物的高度(n);倾斜角()。由式(2-1)可知,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
15、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偏移值 D的测定最简单的可采用吊垂线法。此法的基本思路是:如图 2-3 (a)所 示,从A'处下放一锤球线至B处,量取B点到锤球线的水平距离,即为 D 此法显然极为简便,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如下困难:一是建筑物上难以 找到能悬挂锤球线的地方;二是当建筑物教高时,锤球线难以稳定,特别是 有风天气,锤球线的大幅摆动给观测精度带来严重影响,即使是利用阻尼装 置或采用测定逆转点后求平均值的办法也难以从根本解决问题。因此,一般 认为不适合精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物或塔式建筑物的倾斜观测。所以测量D一般采用经纬仪投影法。具体观测方法如下: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1)如图2-3(b)所
16、示,将经纬仪安置在固定测站上,该测站到建筑物的 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倍以上。瞄准建筑物X墙面上部的观测点M用盘左、 盘右分中投点法,定出下部的观测点 M用同样的方法,在与 X墙面垂直的 Y墙面上定出上观测点P和下观测点Q 。 M N和P、Q即为所设观测标志。(2)相隔一段时间后,在原固定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分别瞄准上观测 点M和P,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得到 N'和Q'。如果,N与N'、Q 与Q'不重合,如图2-3(b)所示,说明建筑物发生了倾斜。(3)用尺子,量出在 X Y墙面的偏移值A AES,然后用矢量相加的 方法,计算出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 AD,即:D
17、A B7(2-2)投影法很显然地解决了利用垂线法测量建筑物倾斜存在的不足,使得野外工作在仍然很方便的情况下,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因此,该法在 建筑物倾斜观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投影法的实质是投点放样,因此, 它不可能通过增加多余观测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精度;另外,对于倾斜不是 很大的塔式建筑物,这种方法是无法投点的,因为其外部轮廓上的点并不在 同一竖直线上,梯形的烟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种情况必须采用水平角 观测法,在此不多加以说明。根据总偏移值AD和建筑物的高度H用式(2-1 )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i。工程介绍本工程由南昌市第一医院开发建设,场地位于象山北路和后墙路交叉路 口。基坑
18、长约50米,宽约30米,基坑最深开挖约6米。基坑的西面小金台 路,南面后墙路,东面象山北路,北面为建筑物。监测任务及监测项目监测任务:在基坑开挖后地下室至士 0前,定期对基坑周边的护坡进行平面位移及 沉降监测,并对基坑周边道路及主要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若位移发生超限 或异常,及时通报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根据设计及甲方要求监测项目如下:基坑护坡垂直位移监测基坑护坡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周边道路及主要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工作点、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和坐标系统基坑变形监测点位的布设在施工场地东南角布设工作点 A,西南角布设工作点B
19、,并在象山北路 路边打入钢钉布设一个基准点。工作点位埋设方式均为埋入50CM的钢筋,并用水泥浇铸,在钢筋顶端锯刻“十”字,作为基坑变形监测的工作点。两 工作点视野开阔,可一站观测所有监测点,最大程度减少观测误差。在基坑土钉墙的顶面,用埋设钢筋的方式,设置变形监测点11个,钢钉长约50CM顶面刻有“ +”字,并用水泥浇铸,作为水平位移监测和垂直 位移监测的监测点,编号分别为J1-J11 ;并在基坑周围的象山北路、后墙路、 小金台路上及周边房屋布设垂直位移监测的监测点,编号分别为道路监测点 L1-L10,房屋监测点F1-F14。坐标系统变形监测采用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
20、备本队将安排4名测绘人员负责该监测项目,其中1名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按照本方案的要求主持展开测量工作,并随时与甲方或监理方沟通,当变 形值出现异常时,及时向甲方或监理方发出警报,以便甲方迅速作出反应。测量仪器用于水平位移监测的仪器是:拓普康311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 精度为 土( 2mm+2ppm用于垂直位移监测的仪器是:瑞士产徒卡 DNA00宛子水准仪(标称精 度为土 km) , 2米条形码锢瓦水准标尺。外业记录由仪器自动记录存储,观测 中超限,提醒重测。所用测量仪器均经过检定。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监测方法:根据基坑设计的安全等级确定本次变形测量的等级为二级,平面变形控制测量按一级导线测
21、量要求进行;在工作点上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点的坐标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用水准闭合路线测量监测点的高程。(1)垂直位移观测:垂直位移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3-1 :表3-1垂直位移观测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类型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局差较差(mm前后视距差(m)前后累计视距差二级DNA003三nn三7 n三三注:表中n为测站数。每次观测前均对仪器i角进行检查。首次测量采用往返观测,经简易平差求得各点高程作为第一次观测值。以后均采用单程闭合观测, 并定期检查基准点。并尽可能做到每次观测同路线、同仪器、同人员 进行。第一次测量的观测点高程作为起始高程,以
22、后每次测得的高程与 前一次进行比较,差值h即为观该测点的沉降量。高程测量和计算过 程中取位至,沉降量取位至。(2)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二级变形测量要求 进行。采用J2型全站仪进行,按极坐标法观测,计算坐标及其两次观测的 坐标差确定其位移量。观测人员现场测量时必须将量测的湿度、气压参数输 入到仪器进行测距参数改正后方可进行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2 :表3-2水平角及边长要求一测回同一方向半测角度中边长中误最弱边边长测回内2C值各测回回归等级误差差相对中误差数互差互差零差()(mm(mm()()二级士士1/5000031388数据处理基于本工程独立
23、坐标系统,假定工作点A的坐标为(5000,5000),定向方位角为X。(此时0方位角与基坑一边垂直,便于描述位移 监测点的位移方向)作起算数据。监测频率及监测报警本基坑开挖建设周期约三个月左右,预计总共观测20次。确定的监测时间间隔为:第一阶段:监测时间间隔为1天,观测周期定为一个星期。第二阶段,监测时间间隔约为3天,观测周期定为二个星期。第三阶段,监测时间间隔约为7天,观测周期定为七个星期。第四阶段,监测时间间隔约为15天,观测周期定为二个星期,直至建 筑物建至士 0或土体回填结束。在观测过程中,当基坑变形速率过大,不均匀沉降,基坑内部及四周大 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则随时增加观测次
24、数。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向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报警; 若 情况比较严重,应建议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 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变形观测成果分析总结平面位移观测是对基坑边缘布设的观测点进行观测,在基坑边缘共布设观测点11个:如图3-3,分别编号为J1-J11(基坑),这 11个观测点是通过用南方S86型号的RTKM集所得到的坐标。观测采用 拓普康301D两秒级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采用独立坐标,用 极坐标法进行观测,计算出坐标并对比上次观测的坐标值确定其平面 位移量。MOOLOOQ KjoYooi皿斗 4A53.111电酊45 诲久丫判刀却3风于日 但时,192口 0
25、 .559辞 5?¥4054,:明 7J75切 43E4 5000.72450G512J4咫川。X 435B.5Z1 Y 4303 S8G图3-3观测点位置及其坐标沉降观测是对基坑边缘及周边道路、主要建筑物上布设的观测点进行观测,共布设观测点35个,如图3-4 ,编号为J1-J11 (基坑);L1-L10(道路);F1-F14 (建筑);观测采用徒卡DNA03型数字水准仪,配合徐卡编码标尺进行自动测量。平差计算采用独立高程,以A点为起算点,在各沉降观测点间测设个闭合环,利用水准平差软件平差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与上一次施测的高程进行比较,求得各点的下沉量。图3-4基坑控制点及周边环
26、境示意总图通过8次观测,没有发现所测柱基有大量沉降、严重不均匀沉降等异常 情况。从沉降观测成果表可以看出,所测各点的沉降量均较小。变形值均在 安全数值内,沉降值稳定。观测结果的具体数据详见简报的表格。点号第一次(M)第二次(M)本次沉降 量累计沉降量备注日期:日期:J2J3J4J5J6J7J8J9J10J11次数第一次第二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时间2012 年12月 23日2012年 12月 28日点号 坐标X/mY/mX/mY/mX/mY/mX/mY/mJ1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三次沉降观测表点号第一次(M)第二次(M)第三次
27、(M)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 量备注日期:日期:日期: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三次)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时间2012年 12月 23日2012年12月 28日2013年2月 15日点号 坐标X/mY/mX/mY/mX/mY/mX/ mY/ mX/ mY/ mJ1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四次沉降观测表点号第一次(M)第三次(M)第四次(M)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 量备注日期:日期:日期: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
28、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四次)次数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时间2012年 12月 23日2013年2月 15日2013年2月 18日点号 坐标X/mY/mX/mY/mX/mY/mX/ mY/ mX/ mY/ mJ1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五次沉降观测表点号第一次(M)第四次(M)第五次(M)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 量备注日期:日期:日期: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五次)次数第一次第四次第五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时间201
29、2年 12月 23日2013年2月 18日2013年2月 21日点号 坐标X/mY/mX/mY/mX/mY/mX/ mY/ mX/ mY/ mJ1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六次沉降观测表点号第一次(M)第五次(M)第六次(M)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 量备注日期:日期:日期: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六次)次数第一次第五次第六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时间2012年 12月 23日2013年2月 21日2013年2月 28日点号 坐标X/mY/mX/mY/mX/mY/
30、mX/ m Y/ mX/ m Y/ mJ1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基坑)第七次沉降观测表点号第一次(M)第六次(M)第七次(M)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 量备注日期:日期:日期: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七次)次数第一次第六次第七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时间2012 年 12 月 23日2013年2月28日2013年3月7 日点号 坐标X/mY/mX/mY/mX/mY/mX/ mY/ mX/ mY/ mJ1J2J3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
31、治疗中心(基坑)第八次沉降观测表点号第一次(M)第七次(M)第八次(M)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 量备注日期:日期:日期:J2J3破坏J4J5J6J7J8J9J10J11南昌市第一医院眼耳鼻喉治疗中心变形观测水平位移量统计表(第八次)次数第一次第七次第八次本次位移量累计位移量备注时间2012年 12月 23日201孙3月7 日2013年3月11日点号 坐标X/mY/mX/mY/mX/mY/mX/ m Y/ mX/ m Y/ mJ1J2J3破坏J4J5J6J7J8J9J10J114实习体会通过近3个月的沉降观测工作,近一步了解了在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具体流程。沉降 观测作为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给施
32、工的安全和工程的完善所起到的作用是不 可忽视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要做好变形观测,不仅个人要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讲究团队 合作精神。并且要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 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 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 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 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 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当然,在这次管架观测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观测期间,由于是和施工同步 进行的,所以施工人员比较多,在安装化学管的时候,动用了大型起重机并且要常时间 作业,给观测的通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观测人员也有潜在的危险性。总的来说,整个观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做到及时处 理数据,及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
- 2025年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三节 确定组网方案
- 2025年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核心素养一站式同步教与学
- 2025年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观题
- 保管钱财协议书的范本
- 探索2-个人信息资源的防护措施-课件-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供电所安全第一课培训
- 湖北省武汉市二月调考读后续写解析+课件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教学设计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开展的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措施
- 《国防动员实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