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史实。2了解各种新服饰、新称呼以及男子剪辫子和妇女禁止缠足。学习重点1 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2 文化生活的变迁3 社会习俗的变化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预 习一、独学:(一) 独学(10分钟):认真阅读教材后根据问题在书上进行勾画并做文字标注。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在 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传入中国。作用:使人们 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 的流通。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铁路 ,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2.电报:在19世纪 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作用:方便了人们的

2、联系。文化生活变迁3.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 和 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 ; 年在上海创办的 ,报纸成为人们获取 、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 、 的文化出版机构。社会习俗变化4.服饰上,辛亥革命后, 颁布了剪辫、衣服和 等法令,还废除 ,代之以文明简单的 、握手礼;称谓上采用 、 等平等的称呼。5.局限性: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二、互学:(14分钟)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2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同桌讲中国近代生活的变化。展示三、质疑:(通过同学、小组、老师等多途径解决问题)1学生代表讲故事。2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

3、。四、点拨:1指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的变化。2归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反 馈五、小结:(一)回顾、梳理本课知识结构。(二)巩固练习:1. 右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2.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

4、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3. 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

5、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4.右图是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页。对图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中国当时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当时中国已经使用电话,但并不普及电话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当时电话已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a.       b.     c.       d.六、拓展:中国铁路最初仅有几十千米,近代的通信手段最初只有有限的有限电报和电话,虽然现在看来数量很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显得微不足道,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