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_第1页
“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_第2页
“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_第3页
“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_第4页
“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一、“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依据国务院中国制造 20252025、科技部国家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初稿)、工程院材料系统工程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版材料 基因组计划咨询报告、中科院实施材料基因组计划,推进我国 高端制造业材料发展、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科院、工程院、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材料基因工程重点专项建 议书等,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在此基础上启动“材料基

2、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 20162016 年度项目,并发布本指南。本专项总体目标是:融合咼通量计算(理论咼通量实验(制 备和表征)/ /专用数据库三大技术,变革材料研发理念和模式,实2 现新材料研发由“经验指导实验”的传统模式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的新模式转变,显著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实现新材 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 的目标;增强我国 在新材料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提升应对高性能新材料需求的 快速反应和生产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材料研发新思想和新理念, 掌握新模式和新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和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 才队伍;促进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

3、20252025”的目标做出贡献。本专项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构建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制备与表 征和专用数据库等三大示范平台;研发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计算 方法与计算软件、高通量材料制备技术、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行为 评价技术,以及面向材料基因工程的材料大数据技术等四大关键 技术;在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催化材料和特 种合金等支撑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典型材料上开展应用 示范。 专项共部署 4 40 0 个重点研究任务,实施周期为 5 5 年。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2016,2016 年度在材料基因工程关3 键技术和验证性示范应用中启动 1313 个研究任务。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

4、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各项目所列考核指标,除发明专利和软件为预期性指标外,其余指标均为约束 性指标。所有任务研究均必须突出高通量计算 / /高通量制备/ /高通 量表征与评价的特点,其中任务 6 61313 的研究还必须体现从应用 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规模制备的全链条、协同创新研究的 特点。所有研究项目结题验收前,均须进行数据汇交。每个项目设 1 1 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 5 个,每个课题设 1 1 名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 5 5 个。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 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 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 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

5、1 1: 1 1。1 1。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计算模型、算法和软件研究内容:研究高通量多尺度材料模拟的建模方法,开发适用于高通量计算的高置信和协同式多尺度模拟算法,包括大尺度 体系电子结构算法,多尺度动力学算法,电子- -声子一离子协同输运算法,微观一介观- -宏观耦合算法等,发展以第一性原理为基础 的量子力学- -热力学- -动力学- -宏观力学高通量集成算法理论和软件 在并发式作业间“关联 技术上取得突破,在热电材料、核材料和 单晶高温合金等方面开展验证性应用。考核指标: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作业数达到 10103量级的高通量并发式集成计算软件系统(对应于相等数量级的化 学组分、结构

6、及其工艺条件的变化),部署于超级计算中心,实现 对所开发/ /建设高通量计算软件系统的开放、共享;针对 2323 种典 型材料实现大规模、多尺度、集成化的高通量计算,提出组合优 化设计方案;申请软件著作权 5 5项以上。实施年限: :不超过 5 5 年拟支持项目数:1-21-2 项2 2。大尺寸组合芯片材料制备新装备、快速筛选新方法与关 键技术研究内容:开展面向实际应用的大尺寸、高密度材料阵列高 通量制备新方法、关键技术和新装备研究,阐明化学组分与结构连4 5 续或准连续分布薄膜或分立阵列高通量制备的科学原理,建立面 向复杂体系材料高通量制备的成分与组织结构控制方法,研发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

7、尺寸薄膜或分立阵列高通量制备新技术与新 装备,实现材料高通量可控制备和优化筛选,在典型材料中开展验 证性应用. .考核指标:组合芯片材料样品单元密度 200/mm200/mm(物理法)或 样品单元数 1010 个 (化学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 材料制备样机 2 2 台套以上,样机的可控化学组分不少于 3 3 种,并在 3 3 种以上典型材料中获得验证;申请核心发明专利 1010 项以上。实施年限:不超过 5 5 年拟支持项目数:1 12 2 项3 3。高通量块体材料制备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装备研究内容:开展成分和组织结构可控的高通量块体材料制备 新方法及其科学原理的研究,开发高效制

8、备具有不同微区成分、 相结构和组织的块体材料新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装 备,在典型的高性能材料中获得应用,验证其高效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加速获得材料成分一相一组织一性能关系的能力,显著提 高新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效率. .考核指标:同步合成的多组分种)块体材料样品单元 100100 个,样品单元适用于表征检测的性能个;与传统块体材料制备6 方法相比,速度提高倍数与费用降低倍数比值 1 1 样品单元性能 误差 w 1 1处;开发 2 2 台套以上高通量制备装备或样机,并在 3 3 种以 上典型材料中获得验证应用;申请核心发明专利 5 5 项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 5 5 年拟支持项目

9、数:1-21-2 项4 4。材料成分- -组织结构一性能的高通量表征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材料微观基本单元、介观材料、宏观材料与 实际材料的高通量表征与筛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发展材料在合成与相变过程中的高通量表征技术,突破材料高通量表征以及材 料空间位置统计映射表征等关键技术,建立材料成分、组织、性 能与工艺间的相关性,开发基于离散三维成像、高通量原位统计 表征、局域原子序或分子织态和同步辐射衍射原位实验的表征新技术和新装备考核指标:高通量表征尺度从微观的 nmnm 到宏观的 cmcm 级;每 批次表征样品数/ /数据点大于 100100;建立成分一组织结构一性能映 射相关性模型,模型维度不少于

10、3 3 维,可表征成分及相不少于 1010 种;结合同步辐射的高通量7 表征技术的表征时间 v5s/5s/样品; ;开发 2 2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高通量表征新装置,申请核心发 明专利 1 10 0项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 5 5 年拟支持项目数:1:12 2 项5.5.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和材料大数据技术研究内容:以支撑材料基因工程研究为目标,开展多层次跨尺 度材料设计、高通量实验验证与表征专用数据库架构研究;开展材 料复杂异构数据整合、管理与共享技术研究和标准规范建设,研发 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与表征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加工技术;运用 云计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开展多

11、尺度材料计算与 实验数据的关联分析、材料组织结构的高精度图像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挖掘等研究;建成有效支撑材料基因工程研究的专用数据库. .考核指标:建成材料计算、实验与表征等复杂异构数据有机 融合的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可存储专题数据 100100 万条以上, , 主要操作平均响应8 时间 3 3 秒以内,整合材料基因工程相关数据 1010 万条以上,实现开放共享;形成 6 6 项以上材料数据管理与服务标 准规范; ;突破 4 4 项以上材料高通量计算、实验与表征数据的高效处 理与加工技术,3 3 项以上材料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并获得应用; 申请核心发明专利或著作权登记 1010 项以上。实施

12、年限:不超过 5 5 年拟支持项目数:1 12 2 项6.6.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新型固态二次电池材料研究研究内容:针对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开发,建立描述电子 - -声子一离子输运及储存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发展高通量计算方法 及软件平台;计算筛选优化适用于固态电池的高能量新型正极材 料、二维电极材料、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等备选材料,通过9 大数据分析获得构效关系;发展高通量制备、表征、测试平台, 对备选材料进行原理验证;基于优化材料,研制高性能固态原理 电池,完成综合测试;开发出新一代高性能固态二次电池样机, 通过样机考核,推动电动汽车或者相关产业的发展。考核指标:实现1 1 级的并发式高通量

13、计算,计算样品量1010 筛选出3 3 种以上材料体系; ;实现6 6 个/ /批次的规模组合式制备及测 试;采用新材料体系研制一种以上 10Ah10Ah 级固体电池,能量密度高于 800Wh/L,800Wh/L,实现 0.5C0.5C 以上倍率充放电,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 20002000 次,容量衰减不高于 2020% ;申请核心发明专利 5 5 项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 4 4 年拟支持项目数:1 1 2 2 项7.7.环境友好型高稳定性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内容:利用材料基因工程思想,筛选元素及原材料,研 发一类组成元素储量丰富、毒性低、稳定性高、具备优异半导体 性质、效率更高的新型薄膜

14、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设计出长电 子一空穴扩散长度的无机非铅钙钛矿材料;采用高通量技术合成筛选的新材料,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吸收光谱 / /带隙/ /电子一空穴 扩散长度)及在光照下的温湿度稳定性,研发出新一代太阳能电 池材料,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并具备推广应用潜力。考核指标: :选择 3 3 种以上材料体系,实现1 1 级的并发式高通 量计算,10 计算的样品量 1010 实现1212 个/ /批次的规模组合式制备; 在-30-30 C 温度7070C、5%5%湿度90%90%的环境中,实现在标准太阳 光(AM1.5AM1.5 100mW/cm100mW/cm2)照射下,面积为 1.0cm1.0

15、cm 1 1X0cm0cm 太阳能电 池器件转化效率15%15%;加速试验下连续光照 10001000 小时,保持 8080%效率;申请核心发明专利 5 5 项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 4 4 年拟支持项目数:1-21-2 项8 8。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组织诱导性骨和软骨修复材料研制研究内容:研究适用于可诱导组织再生的骨和软骨修复材料 及其服役环境的理论模型、计算方法和设计软件,发展高通量制 备、表征和评价技术;利用高通量计算和实验方法,研究材料诱导 组织再生的分子机制和材料的成分- -结构一功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建立生物材料计算设计可靠性的验证评价体系和相关标准;构建较为完备的骨和软骨修复材料

16、的结构、性能和服役参数数据库:研发高性能新型骨和软骨诱导性材料及产品,应用于临床。考核指标:实现1 1 级的并发式高通量计算,计算筛选候选材 料数f0f0 材料制备和表征实现 1010 样品数/ /批次,申请核心发明 专利和软件著作11权 1010 项以上;建立骨和软骨修复材料专用数据 库。研发 2 2 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和软骨修复材料,完成 临床研究,申请产品注册证;骨诱导人工骨植入骨缺损部位 1 1 月内 新骨开始形成,半年达到自然骨强度的8080%左右; ;软骨诱导性支架材料可原位诱导形成软骨组织,修复缺损部位直径大于 10mm10mm, 术后半年修复缺损。实施年限: :不超过

17、5 5 年拟支持项目数:1-21-2 项9.9.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研究内容:开展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微磁学、相场模拟和 热力学计算等高通量计算和实验研究,研制出新型多主相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永磁材料,阐明相关系和成相规律,建立多主相稀土 永磁材料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数据库;研究多主相稀土永磁材 料的内禀磁性设计与可控制备,以及与高丰度混合稀土元素组合 和分布的关系,优化材料的永磁性能,实现产业化,在减少对环境 污染的同时实现稀土资源的高效、平衡和高值利用。考核指标:选择 3 3 类以上有重大应用需求的高丰度稀土永磁 材料, ,微磁学、相场模拟和热力学计算通量 1 1 样品量

18、1010 实现 100100 个/ /批次的12 规模组合式制备;开发 3 3 类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实现磁能积在 5MGOe5MGOe v( BHBH) ) maxmax v 50MGOe50MGOe 范围可调, ,并实现产业化;申请核心发明专利 1010 项以上。实施年限:不超过 4 4 年拟支持项目数量:1-21-2 项1010。基于高通量结构设计的稀土光功能材料研制研究内容:构筑从材料结构组成计算预测稀土光功能材料发 光效率的理论建模和算法,建立稀土光功能材料高通量结构设计 和性能预测新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 ,研究材料的微观、介观结构对稀土光功能材料发光

19、效率的影响规律,高通量筛选满足应用新要求的稀土光功能新材料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链条的材料制备、性能表征优化及器件设计,重点研发适合半导体激光 直接泵浦的新波段固体激光材料、高功率密度透明荧光块体材料 和大尺寸优质稀土闪烁晶体探测模块。考核指标:实现1 1 级的并发式高通量计算,计算样品量 1010 新波段固体激光材料:利用半导体激光直接泵浦,室温工作下连续 激光输出斜率13 效率达到该波长激光运转机制理论极限效率的 6060%以上,输出能量或功率高于现有材料水平或填补固体激光应 用空白;透明荧光块体材料 LEDLED 光源光效高于 180lm/W180lm/W 1W/mm1W/mm2;大尺

20、寸优质稀土闪烁晶体探测模块:光产额50000ph/MeV50000ph/MeV、能量分辨率 v 4 4%662keV662keV、时间衰减 v 50ns;50ns;申 请发明专利1010 项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 4 4 年拟支持项目数:1-21-2 项1111。高效催化材料的高通量设计制备及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涉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如石油化工、新能源和环境治理等)的咼效催化材料,通过咼通量计算 和实验模拟验证,研究催化材料成分结构及共性基元反应催化机 理, ,构筑从微观到宏观、从单元到多元的多尺度、多维度的理论建 模和算法,研究成分一结构一性能构效关系,在宏观尺度上建立 从

21、工艺到寿命的预测性理论,并构建专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发 展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催化材料,并实现工业化应用 示范。考核指标: :选择 3 35 5 类有重大应用需求的催化材料,实现 1010 级的并14 发式高通量计算,催化剂模型计算的样品量 1010 实现128128 个/ /批次的规模组合式制备;建立催化剂专用数据库;开发 3 3 类以 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催化材料 ,催化性能全面达到同期同 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工业规模装置上的应用示范; 申请核 心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10 项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 4 4 年拟支持项目数量:1 1 2 2 项12.12.轻质高强

22、合金集成计算与制备研究内容: :构建镁、钛等轻质合金专用高通量计算平台, 实现 自动流程并发式计算,建立合金基础参数数据库,发展基于固溶、 团簇、析出相、界面和晶体缺陷等基本单元强韧性设计的数据挖 掘技术和材料设计方法,开发加工过程多场耦合条件下微观组织 和工艺缺陷模拟技术,并建立性能预测模型,实现典型构件成分 设计、组织设计、工艺优化和使役性能评价的跨尺度集成计算, 研制出几种高性能合金. .考核指标:实现 N0 02级的并发式高通量计算,计算筛选候 选材料样品数昌 0 04;发展 3 3 种以上新型高性能合金,相比同类合 金强度和伸长率提高2020%,开发成本和周期降低 20%20%;实现

23、 2 2 种 以上典型构件从“设计- -合金一工15 艺- -组织一性能”的全流程集成 计算与仿真,并实现应用示范;申请核心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10 项以上. .实施年限: :不超过 4 4 年 拟支持项目数:2:2 项 (针对镁或钛等不同种类的合金)13.13.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组合设计与全流程集成制备研究内容: :综合利用新材料集成计算和制备方法, 预测和验证 关键高温合金元素组合、合金相和晶体缺陷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揭示复杂成分高温合金提高承温能力和综合性能的成分和组织结 构因素; ;开发组织一应力一温度等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模型,建立缺 陷、变形控制与组织结构优化的集成控制系统;运用高

24、通量计算 和实验方法,研制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航空航天和 能源领域需要的新一代高温合金。考核指标:开发出 10104级的高通量多通道并发式计算模型,构 建出高温合金高通量计算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数据库,建立典型 结构件制备的多场耦合模型和全流程控制系统,新型镍基高温合 金的承温能力比第二代高温合金提高 5050 C 以上。实施年限: :不超过 4 4 年16 拟支持项目数:1:1 2 2 项17 二、“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2沈保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3张国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5、研究员4徐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5黄艺东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6陈立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7赖新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研究员8翁端清华大学教授9李新创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研究员10杨明理四川大学教授11曾小勤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2段文晖清华大学教授13祁焱钢铁研究总院研究员14胡文彬天津大学教授18 三、“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形式 审查条件要求申报项目须符合以下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 1。 推荐程序和填写要求(1 1 )由指南规定的推荐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推荐函。(2 2)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 申报和重复申报. .(3 3)项目申报书(包括预申报书和正式申报书,下同)内容 与申报的指南方向基本相符。(4 4)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2 2。 申报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1 1)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 6060 周岁(19561956 年 1 1 月 1 1 日以后出生)。(2 2)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