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_第1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_第2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_第3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_第4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 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 特殊眼镜后,就能看到立体效果关于 3D 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摄像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 倍的镜头焦距【答案】 D【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V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

2、是放大镜.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 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 6 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 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 体视觉.【详解】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人眼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 6 厘米的距离,拍摄时,

3、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 7cm,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银幕上呈现的是倒 立、放大的实像,故 D 错误,符合题意.【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另外本题还考查了能从各个角度 看到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此题涉及到的 3D 电影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 法能成立的是A. 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B. 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

4、焰清晰的像;C. 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 近凸透镜: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答案】CD【解析】【详解】A.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故A 项不符合题意;B. 老花镜是凸透镜,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则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和老花镜后会提前会聚,此时光屏应该靠近透镜才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 项不符合题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U 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故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

5、动;C 项符合题意;D.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在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时,移动凸透镜,可以光屏上成一 个倒立、放大、实像,此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D 项符合题3.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B. 眼睛贴近透镜向纸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机画面放大的像C.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将手机靠近透镜,同时使透镜离墙远一些D. 要使看到的像更清楚,应将手机屏幕调亮一些,使周围的环境暗一些【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详解】A 投影仪的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而小虫在透镜表面,意味着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6、,则不能在墙上成像,故A 错误;B 投影仪所成的像与透镜的距离较大,若眼睛贴近透镜,则无法观察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将手机靠近透镜相当于将物体靠近透镜,那么像会变大,且像距变远,所以应将透镜离墙远一些,故C 正确;D .将手机屏幕调亮,是让物体本身光线更强,成像更清晰,而环境暗一些可避免环境光 线对成像的影响,故 D 正确。故选 CD。4.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 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

7、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 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远视眼镜对烛焰光线的会聚作用消失,烛焰的像会 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由于烛焰的像不在光屏上,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像距会变小,当像距减小的距离 与移走远视眼镜像距变大的距离相等时,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A 符合题意;BC.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 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若将光屏远离凸

8、透镜,光屏就会靠近 烛焰像的位置,当光屏正好移到烛焰像的位置,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B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D.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物 距变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烛焰的像离凸透镜更远了,像距变得更大,将光屏靠近 凸透镜,光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就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故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 近凸透镜,烛焰的像会更加模糊,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C。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 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

9、离 L 和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说法正确的是()A.L=18cmB. L=14cmC. 4cmf5cmD. 5cmf 8cm【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 10cm,像距为 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2f10cm, f8cm2f解得 4cmf5cm,故选 AC。6.如图,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为物体AB的像, 贝U AB在 ()Il II申nIIn!Pii1I:

10、FIIII b- ;!4A B fA.图中 I 区域,箭头水平向左B. 图中 n 区域,箭头水平向左C. 图中 I 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下方D. 图中 I 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中告诉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像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应比A B大,箭头方向向上;像在主光轴下方,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禾 U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作出物体 AB,由图可知;则物体应在主光轴上方,所以物体在图中I

11、 区域,箭头方7.要使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发生图示的偏折, 可供选用的元件有:平面镜;凸 透镜;凹透镜。能达成该目标的所有光学元件有()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光线如果按照下面的传播路径,这三种光学元件都是可以达成目标的,如下图所示。故选 Do&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 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有以下几 种操作:只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将光屏和蜡烛

12、同时适当远离凸透镜其中可行的操作是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D【解析】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 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因此都可以.故选 D.【点睛】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造成的,因此要让光线在进入眼睛以前提前会聚一下,所以要带凸透镜来矫正.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

13、示位置 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 为 30cm 处,则10 20 30 40 5070 SOCcm)A. 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等大的像【答案】AB【解析】【详解】如图,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 2f,所以30cm 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f 15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此时物距为u=40cm-30cm=10cmA.若

14、5cmf10cm,此时fu 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故A符合题意;B.若 f5cm,此时 u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故B 符合题意;C 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可能此正立的虚像,故CD 不符合题意。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介质甲射向介质乙,两种介质中有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玻璃,MN 是其分界面。则图中的折射角和甲介质的种类分别是A. 50。,空气B. 50玻璃C. 60:空气D. 60玻璃【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水平直线MN 为界面,竖直虚线为 EF 法线;因为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

15、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且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均据法线两侧,因此 为入射光线,COOB 为反射光线,OA 为折射光线,则折射角/ AOE=90-30 丄 60入射角/ COF=9040 丄 50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因此可得甲介质是玻璃,故选D。11.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 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5cm,贝 UA. 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C. 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

16、铅笔像的位置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 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向上移动平面镜对称轴位置 不变,铅笔的像位置也不变;B. 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当铅笔紧贴平面镜时,平面镜至少高为10cm,当铅笔远离平面镜时,小于 10cm 也可以成完整的像;C. 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 线位置时,铅笔平行于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平行于平面镜,因此铅笔与它的像平行;D. 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像的位置也向右移动了10cm.12.将一长方形玻璃砖沿对角线切

17、开,并分开一段距离放置,所图所示.四条光线沿图示位置入射,能得到右边出射光线的只可能是【解析】A.光线 a【答案】CB.光线 bC.光线 cD.光线 d【详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左侧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故从左侧玻璃中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折;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右侧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左侧玻璃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射出,即最后射出的光线如上图所示;d 光线由于未垂直界面入射,因此无法垂直射出,故选C.13.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倾斜固定放置的防水激光笔发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束在水面发 生折射后射在上方水平放置的

18、光屏上形成光斑。小明慢慢向容器中加水(未满)的过程 中,随着水面上升,光斑位置将(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 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水面上升,入射点上升,折射光线向左平移,与原来低水面时出来的折射光线平行。 故选 A。14.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依次得到倒立的放大的像和倒立的缩小的像,测得像距分别为 26 厘米和 16 厘米,则该透镜的焦距 f 为( )A.6 厘米f10 厘米B. 8 厘米f13 厘米C. 13 厘米f16 厘米D. 16 厘米f26 厘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当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时,像位于二

19、倍焦距以外,即V,2f,代入数据得:26cm 2 f解得:f 13cm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时,像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8cm f 13cm,代入数据得:f 16cm 2 f解得:8 cm f 16cm所以8 cm f 13cm故选 B。15.小明的爸爸身高 1.80m,小明现在身高 1.68m,而妈妈身高 1.72m。如果他们全家人的 眼睛到头顶的距离均为 10cm,为了让全家人都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的下边缘需离地高度不能高于()A.0.9mB. 0.84mC. 0.96mD. 0.79m【答案】D【解析】【详解】镜子、X S1、 脚L- i人眼与像中眼睛连线,人眼与像

20、中脚连线。图中A 点为平面镜最低点,最低点高度为人眼离地面的高度的一半,三人中小明身高最小,要求平面镜高度最低,应按小明来计算,小明眼睛高度为 158cm,所以镜子下边缘离地面最多不能高于故选 D。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 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 B 处,则下列方法中()1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2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0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V 90)3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4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A.只有可行B只有可行C.和都可行 D.和都可行【答案】B【解析】【详解】1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

21、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不符合题意;2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V 90),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反射光线可能经过B 点,故符合题意;3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不符合题意;4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角不变,并且入射点相对应A 点的位置不变,因此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17.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 下是小军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的关于实像和 虚像的一些特

22、点,其中错误 的是()A.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与物体等大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58cm2=79cm=0.7【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叫虚像,所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合题意;B.虚像是正立的,不存在倒立,B 错误,符合题意;C. 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与实像大小相等;而平面镜成像中所成的虚像,与物体也是等大;所以实像和虚像都可能与物体等大;C 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意。故选 B。

23、18.某凸透镜成像时,像距 v 跟物距 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B.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C. 当 u16cm 时,该凸透镜可作放大镜使用D. 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当 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所以 f=8cm,即凸透镜 的焦距是 8cm,故 A 错误;B. 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

24、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 B 正确;C.当 u16cm 时,有两种情况:若 uf,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若 f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D 错误。 故选 B。19.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某位置时在光屏上A正确,不D 正确,不合题得到一个与物等大的 像。然后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了 20cm,无论在哪都找不到物体的像了, 透镜焦距是( )A. 40cm【答案】CB. 30cmC. 20cmD. 10cm解析】 【分析】理解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换不到像一船来说有这两个原因,一是物距小于等于焦 距,此时不成像,或成虚像;二是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本题明显属于第 个原因,再根据成实像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分析解答。【详解】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某一位 置,把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右侧,然后移动光屏,恰好在凸透镜右侧26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 )A. 焦距可能是 8cmB.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 10cm 处时,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 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C.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 10cm 处,然后将蜡烛逐渐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