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练习答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1.gif)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2.gif)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3.gif)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4.gif)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3537ab75-5650-4bfa-b6c4-544787f3622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二、1C(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 递进连词)三、答案: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
2、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文言虚词练习(二)答案1、疑问代词(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4、。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3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三答案:1、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 可译为凭什么8、 可译为怎么样文言虚词练习(三)答案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67介词,相当于“于”。89形容词词尾。二D(比 助词,表疑问语气 助词,
5、表揣测语气 词尾)乎答案: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2、 相当于“于”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5、 助词,词尾,不译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文言虚词练习(四)答案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二ADG(A才 B是 C竟然,却 D才 E就 F这样 G才 H你的)答案:1
6、、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2、 代词,可译为你的3、 副词,相当于是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5、 副词,可译为才。答案: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2、 代词,可译为你的3、 副词,相当于是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5、 副词,可译为才文言虚词练习(五)答案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
7、;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ji)表示疑问语气。二、B(他的 其中的 那 那 其中的 他,他们 我,自己 他,他们) 大概三、1、 代词,可译为他2、 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3、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4、 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5、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6、 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7、 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8、 代词,可译为其中9、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11、助
8、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文言虚词练习(七)答案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3“如同、像、相似”;45比得上;6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911“你、你的”;1213至于;1415“才”;1619表假设“假如,如果”;2021或、或者;2223表近指,“这样、如此”;24“与、和”;25表选择;26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27海神的名字。二、C(如,像 如,像 假如 假如 你 像,如 及,比得上 你)三、1、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2、 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3、 动词,可译为像,如,及4、 代词,可译为你5、 连词,选择关系,
9、可译为或、或者6、 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文言虚词练习(八)答案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3名词,场所、位置;46“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78“所”字结构做定语;911“为所”表被动;1213“所以”,表原因;1416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17左右;18“座、套”。二、CD(A地方 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三、1、可译为的原因2、表示被动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10、文言虚词练习(九)答案一、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名词,作为、政绩;2动词,做、干;3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做、干;45动词,制作;6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7动词,治理;810动词,当作、作为;1112动词,身为、成为;1314动词,叫做;15动词,算作;16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算作;17动词,是;18动词,成为;1920介词,表被动;21助词,表诘问;22语气助词,呢;2324动词,帮助;2526介词,替、给;27介词,为了;2829介词,向、对;3031连词,因为。二、CD(A因为 B是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呢 G“为所”表被动三、1、 介词,
11、可译为因为2、 动词,可译为是3、 介词,可译为对、向4、 介词,可译为被5、 动词,可译为作为6、 动词,可译为做7、 介词,可译为为了8、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9、 介词,可译为替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文言虚词练习(十)一、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4语气助词,反诘“呢”;56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78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910代词,用于形容词后,指代比较的对象;1112代词,相当于“之”;1314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1516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1718连词,相当于“乃”“则”“就”
12、二、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三、1、 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2、 兼词,“于”+“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3、 兼词,“于”+“何”,可译为在哪里4、 句末语气助词,不译5、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6、 句末语助,可译为呢7、 代词,可译为他们文言虚词练习(十一)答案一、一、解释句中“也”字的意义和用法1-3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4-5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6-9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10-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14-1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16-17表示感叹语气的。18-21用在句中,
13、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22.【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23-25【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26.【也欤】表疑问,相当“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7.【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二、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三、1、 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2、 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3、 句末语助,表肯定语气4、 句末语助,表判断语气5、 句末语助,表感叹语气文言虚词练习(十二)答案一、 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13动词“以为”“
14、认为”;45动词“使用”;6动词“做”;7动词“率领”;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2介词“因为”“由于”;1314介词“在,从”;15介词“在的时候”;1618介词“拿,用,把,凭”;1920介词“按照”;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并列;2527连词,表因果;28连词,表修饰;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31表承接;32副词,通“已”,已经。二、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三、1、 名词,可译为原因2、 动词,可译为认为3、 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4
15、、 介词,可译为把5、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 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可译为因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可译为在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连词,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文言虚词练习(十四)答案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1、2句“在,从,到”;3、4句“在方面,从中”;5句“由于”;6、7句“向,对,对于”;8、9句“被”;10、11句“与,跟,同”;12、13句“比”。二、AC(A被 B比
16、C被 D引进对象)三、1、 助词,动词词头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3、 介词,可译为到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9、 于:介词,可译为在是:代词,可译为这文言虚词练习(十三)答案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1、2句“依照、根据”;3、4句“依靠、凭借”;5、6句“趁着,趁此”;7句“通过,经由”;8、9句“因为,由于”;10、11句“于是,就;因而”;12句“原因,缘由,机缘”;13句“根据”;14、15句“沿袭,继续”。二、CE(A于是,就
17、 B趁机 C于是。就 D凭借 E于是,就 F通过)三、1、 介词,可译为根据2、 动词,可译为沿袭3、 名词,可译为原因4、 介词,可译为趁着5、 副或连,可译为于是6、 介词,可译为凭借7、 介词,可译为经由8、 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9、 介词,可译为因为10、连词,可译为因为文言虚词练习(十五)答案一、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表疑问;2表反诘;34动词,参加;56动词,给予;7动词,亲近;8动词,交往;910动词,赞同;1112动词,对付;1314动词,帮助;1516动词,等待;17副词,全、都;1820介词,同、跟;2123连词,和、与。二、DF(A替 B连词,和 C动词,亲附,结
18、交D语气助词,表疑问 E介词,和,跟 F语气助词,表疑问)三、1、 动词,可译为赞许2、 动词,可译为给予3、 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4、 介词,可译为和5、 动词,可译为对付6、 动词,可译为参与7、 动词,可译为结交8、 动词,可译为帮助9、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文言虚词练习(十六)答案一、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12名词,准则、法则;3名词,等级;45副词,就是、乃;6副词,仅仅、只;7动词,效法;810连词,就、那么,表承接;1112连词,假使、如果,表假设;1314连词,就,表并列;1516连词,却、可是,表转折让步;17助词,无实意;18助词,表疑问,“呢”。二、AE(A就,承接连词 B乃,是就是 C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D转折连词 E就,承接连词)三、1、 主谓之间,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2、 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倒是”3、 连词,假设,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4、 连词,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或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6、 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 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我们身边的法律》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2.3 垂径定理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题人教版新课标
-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口算及竖式计算寒假练习A4排版
- 小学二年级加减乘法口算练习题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 超市连锁加盟合同范本
- 储藏室租赁合同范本
- 汽车二级经销商合作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学员美容行业技能提升培训协议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全)
- 宿舍、办公楼消防应急预案
- 细胞全能性的课件资料
-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总结(2篇)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YB 4022-1991耐火泥浆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高中语文日积月累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