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名震天下如今无人识探访最后的金陵制扇传人_第1页
曾名震天下如今无人识探访最后的金陵制扇传人_第2页
曾名震天下如今无人识探访最后的金陵制扇传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曾名震天下如今无人识 探访最后的金陵制扇传人中国折扇自古以来就是上至文人雅士、下至百姓喜爱的一种日用手工艺品,明初,南京更贵为 中国制扇业中心,其生产的“金陵折扇”又称宁扇,领苏扇、杭扇、川扇、岳扇等地方流派之首, 其技术水平闻名遐迩。但不知何故,与云锦、天鹅绒等技术齐名的“金陵折扇”却在近代没落了。 直到昨天,记者在一位书法爱好者的帮助下才寻找到了隐没在民间的最后的金陵制扇传人,他就是 “金陵王记扇庄”的王克礼老师傅。1、作坊与猪圈毗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金陵折扇”存世的最后一间作坊居然就盖在猪圈边上。昨 日,在热心读者的带领下,记者辗转找到了位于甘家巷陈家边农舍中的“金陵王记扇

2、庄”。这是一排靠近田埂边的低矮简陋的平房,紧挨着猪圈,共有两间屋。一间是制扇间,屋内到处 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未完成的扇骨像竹简一样成捆地堆放着,已经半成品的扇骨则晾晒在屋 外空地上。另一间,则用来堆放木料、工具等杂物。至于制作扇子的工具,更是奇奇怪怪闻所未闻,其中很多王克礼也只能叫出名字而并不懂如何 书写。王克礼说,数百年间,正宗的“金陵制扇”就是由工匠分别使用这些看似农具的传统工具制作 完成的,只不过,过去一把扇子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工匠们各擅长一门手艺:批竹子的专批竹子、 烤制的专门负责烤制、糊裱一把最普通不过的扇子,也要经过二十来个人、80多道工序。2、凝聚四十年功力“不要小看这些

3、工序,真正做起来就发现千难万难了。”打开话匣子的王克礼向记者滔滔不绝 地介绍起了传统的制扇手艺。“就拿烤制这一道工序来说,要使两个扇边有一定弧度,保持扇面收拢,竹子或者木料一定得 经过烤火才行,而烤火的时候,对木质的把握、火候、角度都非常重要,要知道竹子、木头因为取 材的部位不一样、密度、纹路方向都有细微差别。以红木中较名贵的鸡翅木为例,鸡翅木纹路呈现 螺旋状,即便扇成型后还会走样,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会把它下水煮上个三天三夜,等木纹自 动膨胀收缩定型后再烤火”王克礼把记者请到距离作坊不远处他的家中,见识他的珍藏。在那里他制作和收藏了至少2000多把名贵的“金陵折扇”。王克礼向记者展示了一把

4、扇子,这是四五年前一位深圳朋友定做的,要求是“能够请名家在上 面作画”,所以扇子长 50厘米。这把扇子可谓见证了王克礼几十年的功力,除了扇骨全部采用紫檀中最名贵的小叶檀木外,扇 边是由三种木料(紫檀、黄花梨木、黄杨木)拼接而成,紫檀木中间嵌着黄花梨木,而黄杨木则又 是作为线条状花边镶嵌在黄花梨木旁,粗细只有15 毫米,难得的是三种木料拼凑在一起,触手却 异常光滑平整。至于扇边尾部,则用了牛腿骨嵌在上面。“镶嵌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能让不同材质、 或者同一木料的不同部位突破热膨胀率不一致的障碍” , 说到金陵制扇的工艺,王克礼脸上浮现出了骄傲的神情,这是“金陵折扇”名扬天下的秘诀,但是 也是近日没落的

5、悲哀。受市场上廉价的外地折扇的冲击,费时费工的“金陵折扇”风光难再。3、扇乡只剩我一人王克礼指着周边的农田和远处的化工厂示意,栖霞区从甘家巷、石埠桥到东阳、十三镇一带, 几百年来都是做扇子的手艺人世代聚集的地方,素有“扇乡”之称。秦淮河畔现在还留着扇骨营、 扇骨里的地名,那时候,读书人无不以到此寻觅一把佩扇为荣,“金陵折扇”曾名噪中国。即便到了解放后,金陵制扇也曾一度繁荣过。王克礼告诉记者:战时,汇聚在扇骨营的艺人们 纷纷回来务农,将手艺耽搁了一阵子;但到了 1955 年,国家成立了合作社后,当地又把制扇艺人集 中起来,分设了“十月人民公社制扇厂”、 “石埠桥大队扇厂”两个扇厂,最多的时候,当

6、地有 300 多人同时从事制扇业。王克礼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了制扇生涯的。随着制扇人的老去和“市场”的流失,如今的金陵制扇却面临着另外一番局面:王克礼告诉记者,现在扇乡坚持做扇子的,只有寥寥数人了。一方面是一些老艺人做不动了, 另一方面:制扇太辛苦太清贫了。王克礼自己的作坊,一年可以做普通竹扇 1000 把左右,但要从年 初忙到年尾,一把扇子才不过卖 1520 元,利润十分薄;而高档制扇,比如那把三种木料镶嵌扇边 的扇子,费时费工,一年做不了多少,还要有人愿意出价钱此外,人才的凋零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制扇学习起来太难,工艺人不仅要求心灵手巧、还要能 吃苦,王克礼为了学制扇子浸淫了四十年,现在还在

7、不断学习。4、叹绝技就此失传说到心愿,王克礼说:“当然是重振金陵折扇'了”。王克礼告诉记者, 他原本最擅长的是扇骨的设计造型, 比如如意扇边、方棱(连环)、 圆头(和 尚头)、嵌骨等技术都很拿手,但是做扇子毕竟是需要分工合作的;四十年间,虽然王克礼不断学 习其他的工序手艺,也努力寻找了一些现代机械如铣床、电钻等来替代过去手工制作的一些环节, 但是总有一些技术是没有办法掌握的。 比如说曾经名闻遐迩的金陵派扇雕, 现在就没有办法恢复了。“扇厂原来有个叫做赵荣的师傅会雕刻, 师承其祖父赵德桢 (原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高级工艺师)。赵荣现在还在,但她宁愿在夫子庙摆小摊也不愿意再制扇了”后来王克礼曾经去珠江路 找过仪器,想用数码技术在扇子上雕刻,但是毕竟还是不行,因为扇骨扇边的曲面不规则,很难掌 握进刀尺度。“可惜啊!一门艺术就从此失传了”。资料:“金陵折扇”的发展清代金陵扇业达到全盛, 仅三山街一带就有作坊数十家, 并成立扇业公所 (相当现今行业协会) 。 此时制扇工艺精良,质地上乘,清初孔尚任一曲桃花扇更是提高了南京扇子的知名度,曹雪芹 对故乡南京的扇子也难以忘怀,红楼梦就有段精彩的“晴雯撕扇”。 民国时,南京扇庄遍布全城,平均每家生产经营额均在一万银元以上, 1935 年南京公布的土特 产中扇子同盐水鸭、雨花石并列其中。后历经战火,南京扇业走入低谷。建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