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3欧姆定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1_第1页
2017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3欧姆定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1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姆定律题组一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由欧姆定律1=导出U=IR和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只=知,导体的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B.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C. 对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就是它的电阻值D. 定的电流流过导体,电阻越大,其电压降越大解析: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所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R定时,才有I%u,故 A 错误,B、C D 正确。答案:A2.已知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 2 倍,加在A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 通过A和B的电流IA和IB的关系

2、是( )A.IA=2IBB.IA=C.IA=IBD.IA=解析:由欧姆定律得IA=,IB=,IA:IB=O答案:D3.有A B、C D四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电阻最大的是()AAB.BCCD.D解析:本题给出的图象是U-I图线,直线的斜率等于导体的电阻,由此判断 A 正确。答案:A3.某电阻两端电压为 8 V,20 s 通过的电荷量为 40 C,则此电阻为多大?8 s 内有多少电子通过它的 横截面积?解析:通过电阻的电流I=A=2 A,故电阻R=Q=4Q。8 s 内通过电阻的电子个数n=(个)=1.OX1020(个)O答案:4Q1.OX1O20个题组二伏安特性曲线4.在如图甲

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F0=25OQ,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R为可变电阻。电阻R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2 mA 时,电阻R的阻值为 _Q。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使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4 mA,则此时可变电阻解析:根据题图乙可知,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2 mA 时,其对应的电压为 2 V,根据欧姆定律 匸,可 求出R两端的电压为2电阻R的阻值为 1 000Q;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 4 mA 时,R两端的电压UF=3 V,此时 R)两端的电压U0=IR0=1 V,所以可变电阻两端的电压U=E-U-UF=2 V。答案:1 0002题

4、组三综合应用35.管道煤气的用户家中都有一个漏气报警器,报警器中有一个对煤气敏感的电阻元件。小明同学突 然想到一个问题,该元件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呢?为此他从一个废弃的报警器中拆下该元件 接入电路中,测得其电流、电压值如下表所示 ,请猜想该元件是哪类元件?编号123456789U/0.20.40.6 0.8 1.0 1.21.41.6 2.0V000000000I/0.10.20.2 0.3 0.30.40.40.40.5A219482570解析:可以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由图象看特点,若I-U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则表示“敏感”元件是线性的,若I-U图线是曲线则表示“敏感”元件是非线性

5、的。I-U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见“敏感”元件是非线性元件。答案:非线性元件限时(建议用时:30 分钟)1.有一家用电风扇,电风扇两端电压为 220 V,工作电流为 0.5 A,贝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扇线圈电阻为 440QB. 电扇线圈电阻大于 440QC. 电扇线圈电阻小于 440QD. 电扇线圈的电阻可用欧姆定律计算解析:因电风扇不是纯电阻用电器,欧姆定律1=不成立,且UIR故RRB.R和R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川C.R=RD.R和R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n解析:I-U图象中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即RVR,故AC 错误;R、F2串联后的总电阻既大于R,又大于

6、F2,反映在图象上斜率应该最小,即在川区,故 B 正确;R、R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R,反映在图象 上斜率应该最大,即在I区,故 D 错误。答案:B达捺赫43.5两电阻R、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之比R:R2等于()A.1 : 3 B.3 : 1C.1 :D. : 1解析:在I-U图象中直线斜率的倒数等于该导体的电阻,因此两个电阻之比等于斜率的倒数之比。答案:A4.鸟儿落在 110 kV 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导线 ( )A. 鸟有耐高压的本领B. 鸟脚是干燥的,所以鸟的身体不导电C. 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 鸟身体的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解析:鸟两脚间

7、导线的电阻非常小,故两脚间电压几乎为零。C.是线性元件,是非线性元件D. 这四个图象中,直线的斜率都表示了元件的电阻解析:伏安特性曲线是以I为纵轴、U为横轴的,所以 A 错误;线性元件并不只是说I-U图象是直线 而必须是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只有是线性元件,不是线性元件,B 错误,C 正确;在U-I图象 中,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才是导体的电阻,故 D 错误。答案:C6.(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 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 5QB. 加 12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 8Q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

8、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解析:当 U=5 V 时,I=1.0 A,由电阻的定义:R=5 Q ;同理可得,当U=12 V 时,R=8 Q ;由图线可知 随,但鸟儿仍然安然无恙,这是因为答案:CA.这四个图象都是伏安特性曲线(B.这四种电学元件都是线性元件6着电压的升高,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不断减小,说明电阻在增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 B、DJ答案:ABD6.(多选)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小 灯丝的温度较低;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大,灯丝温度较高。已知一灯泡 两端的电压为 1 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0.5

9、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3 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1 A。则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2 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 )7A.0.5 AB.0.6 AC.0.8 AD.0.7 A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 V 时,灯泡的电阻为R=Q=2Q,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3 V 时,灯泡的电阻为R2=Q=3Q,根据题意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2 V 时,灯泡的电阻R应满足 2QvR3Q,所以电流I满足 0.67 Av|v1 A。故选项 C、D 正确。答案:CD8.为探究小灯泡 L 的伏安特性,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

10、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I-U图象应是()解析:灯丝电阻随电压(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在I-U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倾角应越来越小。选 项 A 正确。答案:A9.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U/V0.0 ).2).5015? .0 :2.53.0I/0.0 0.0 0.1 0.1 0.1 0.1 0.2 0.2A0050005080950515(2)在下图中的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I变大而_(1)分析表内实验数据可知8解析:该实验电压从 0 开始变化,故滑动变阻器需采用分压接法。U-I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随电流的增大逐渐变大,故电阻变大。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