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环境主要组成成分及与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模型)血浆组织液由左右锁骨卜.静脉汇入日呵一小部分渗入毛细淋巴管直接内环境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血浆2.细胞外液的成分(以血浆为例)< Zk分:约占90%I无机盐图占1%I 。白质:7%9%、血浆运送的物质y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加、脂炭、核甘酸、维生素等气体分子Q、82等代谢废物:厩、尿收、氨等分潴产物:打体、懒因子、各种素等要点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组织细胞=?:内环境外界环境废物(rKllM HjOx尿素、 夕无机盐等(1)如图所示,与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外物质交换最为密切相关的四大 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

2、统。血浆pH为7.357.45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和背诵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o 谴I组织液细胞外液(存在r细胞外,约占淋巴,细胞内微(存在于细胞内,约占Q透过毛细血管壁大部分渗回体内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的判断细胞名称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呼吸酶、H2O2酶及与DNA更制、转录、翻译有 关的海等。细胞外宜接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有孔 道内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尿液、消化液、汗液等)。3 .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影响因素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 的90%以上是由Na+和C1-决定的。b.在37'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要点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肾小球肾炎 局部代谢活动埴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堵塞(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 357. 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 定,与它含有很多缓冲对如HCO,、H2C03。(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4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

4、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功能: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 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侦交换的媒介.名师指导:(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2)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受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1 .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实质: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 对稳定。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a、调节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神经一体液一 鱼疫调节网络是机体

5、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 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 破坏。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件.4 .血浆pH维持稳态的机制脑功能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下丘 脑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 控制有关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6、,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2.外周神经系统(1)组成: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 出神经(运动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a.脑神经:与脑相连,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 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b.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奥 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c.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 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 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人体兴奋时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

7、快,支气管扩张,胃肠 蟠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人体安静时活动占优势;女现为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胃 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a.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是一类传出神经,并非一根传出神经。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元树突: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神经胶质细胞:(1)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2)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梵神经元 等多种功能。(3)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波面的髓鞘。第二

8、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 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 .反射的结构基础一一反射弧(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 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功能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1构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 神经中枢1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神经中枢的神经元群析与综合1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 至效应器传出神经1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 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 应的应

9、答温馨提示(1)判断某种神经活动是否是反射活动要看两个要素:要有适宜的刺 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2)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活动一般要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3) 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如膝跳 反射的反射弧。要点反射弧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a.感受器C.神经节e.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d.突触f.效应器种类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生活过程中“学习”来的,后天 性的反射神经联 系反射瓠及神经联系永 久、固定,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哲时、可变, 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神经中 枢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 枢,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

10、动大脑皮层,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 动意义适应不变的环境适应多变的环境举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谈虎色变、望梅止渴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白 的勺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名师指导18(1)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剌激的强化。如果反复 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退。(2)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来引起兴 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要点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原理分析膜电位(mV):刺激 降

11、息电位,与 K,外流有关, 不耗能,为协 助扩散住内门为散 电a*关,扩 作N有能助 动与流托协该点高低与神经纤维膜 外Na浓度呈正相关恢发辞息电位,此时K,外流,不耗能,为协.助疗散传导过程: 时间(ms)Na*K4 泵 吸K 排Na*, 消耗能量,为 主动运榆信号转变过程未受剌激时|-形成原因:K外流一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电位表现:内负外正,即图中a、c要点.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静息电位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的正常分布如图:刺激形成原因:Na,内流一膜对Na,通透性增加-电位表现:内正外负,即图中b-未兴奋部位为静息电位:内负夕卜正一|电差.-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内正外负-动作

12、电位兴奋传导(局部电流)局部电流K-低Na,尚膜外K+高Na,低膜内传导特点:可以双向传导,即图中a-b-c。要点:兴奋的传导方向(1)在神经纤维上(离体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 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2)正常反射活动中: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所以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局部电流方向-、 /、+ + + + + + + + + + + + + +(1)若膜外的Na*浓度升高,则膜内外Na*浓度差会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 会升高(曲线中C点上移);反之,会下降(曲

13、线中C点下移).若膜外的K十浓度降低,则膜内外K+浓度差会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会 增大(曲线中A点下移);反之,会减小(曲线中A点上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二二二二二二二*;a.轴突一细胞体型1 . ©< -)< 常见类型上轴突一树突型n. ®®_<其他突触类型:轴突一肌肉型、轴突一腺体型传递过程图解传递形式: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 进行传递的。传递特点:a.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 体。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

14、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 于突触后膜上。b.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突触数量 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教材拓展(1)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胞吐,利用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 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前膜回收。若某种有毒有害物侦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 持续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 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信息传导被阻断。(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未兴奋区兴奋区未兴奋区兴奋传导方向一&#

15、39;"动作电位抑制荏突触后电位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也反。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1 一的通透性,C1 一进细胞,使膜内外的 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要点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 膜的内恻和外侧I;二时间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O0> 十卬一U讦问a(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 .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衰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a点,电流女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bc=cd),电流表指针不

16、发生偏转。2 .在神经元之间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b点(ab=bd),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第四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与妪体运动的关系:(1)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左右交 叉、前后倒置)。(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精细 正比)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奥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脊髓、脑干等的共同调 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图所示)。大脑皮笊(运动区)I小脑和肺H» 脊制肌肉收缩等运动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

17、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 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 全自主。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1)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2)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从而控 制排尿。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 小。第五节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出区 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字)丫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看懂文字)旦区 听觉性失i?i症(能说、写、读.不能听懂话)SK运劭性失语证(能听、读、写,不能讲话)2学习与记忆概念: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

18、的行为、习惯和 积累经验的过程。实质:动物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记忆的过程(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2)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 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 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3)要想长久地记住信息,可以反复重复,并将新信息与已有的信息整 合.3情绪: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教材拓展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是脑中重要的神经递质,抑郁症患者 上述神经递质分泌量减少。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是神经递质的回收阻断剂, 即阻断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以增加其在突触

19、间隙中的浓度,有利于 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第三章第一节激素和内分泌系统1激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结论: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腴腺分 泌胰液的一种化学物侦。激素调节:由内分泓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一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就是激素调节。2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1)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统称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 管,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2)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去(消化道、体外)。常 见的有各种消化腺、汗腺、皮脂腺、乳腺。激素的种类(1

20、)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血槽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时水的重吸收增强心脏 活动.使血管 收缩.血压上 升;促进 榜原分解. 使血糖升高; 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尤其 是促进蛋白质合 成和骨的生长, 影响代谢抗利尿激素性腺肾上腺素生长激素性激素胰岛素甲状脓激素促进血犍合成糖 原,并抑制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 糖,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肝糖原分解 和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桶.使血 糖含量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和生 长发育.尤其对中 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和功能具有重要影 响,提高神经系

21、统 兴奋性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 各自的第二性征第二节激素调节的过程1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平衡食物中消化、吸收何什的糖类8产“0+能量理,至见肝糖原、肌糖原转化四一 H油三船等犷融物质肝糖原处L生鸣血糖肛型43.-6. I=l/L脂肪酸等转化植物质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分泌增多院高血樵素分犯增多(b她A肾上腺素 分泌指多肾上腺 下丘脑名师指导(1)血糖平衡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但激素调节起主导作用。(2)胰岛素是目前所知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 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 等。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尿

22、、多饮、多食;体重减少)(2)发病机理: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减退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可能是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缺乏或异常,胰岛素并不缺乏温馨提示: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机理葡萄糖茂尿液排出机能 致供足 导体不 口渴外透高跑.渗升细液压为能求体足需机满量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分级调节过程寒冷一温度感受器一 a?b冬c> 2T腺一细胞代谢三级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三种激素:甲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一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3)两种效果:“ + ” “一”分别表示促进、抑制。2.调节机制(1)分级调节: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应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

23、 式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体轴,靶腺体 还有肾上腺皮质、性腺。(2)负反馈调节:(3)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3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4)微量和高效:名师指导(1)激素并不提供能量,也不组成细胞结构、不起催化作用,更不直接 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只是作为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2)激素发挥作用后,迅速转移或被醉灭活。项目激素酶神经递质化学本质蛋白质、多肽、固 醇、氨基酸衍生物 等绝大多数是蛋 白质,少数是RNA乙酰胆碱、多巴胺、 氨基酸、NO等产生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活细胞神经细胞作

24、用部位靶细胞或靶器官细胞内外突触后膜作用后被灭活不发生改变被降解或移走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二者联系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示: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但体液调节不等于激素调节。2体温调节原理: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调节的模型寒冷炎热II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热觉感受器-T-F传入神经传入神经II;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肾上腺素

25、分泌卜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I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量减少一瞬 I皮肤血管收缩防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增加散热(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相关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3)有关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4)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安静时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脑, 运动时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5)皮肤散热(辐射、传导及蒸发)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方式。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范围广有特异性;作用强,范围 窄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组成第二 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

26、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 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联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 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二 者共同承担机体的防御功能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I细胞外液渗透乐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 垂体|群放产生渴感抗利尿激素I收主动饮水肾小管、集合管补充水分重吸收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相关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3)有关激素: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 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

27、叶)。另外,当大量丢失水分使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酸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 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第四章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扁桃体、淋巴结、脾:内含多种免疫细胞(2)免疫细胞:各种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3)免疫活性物质: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 的物质,如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教材拓展(1)抗原: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 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特定的免疫反应

28、,这类物质称为抗原。抗原是进入生物体的大分子异物,多数是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对应一种 抗原e(2)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 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3)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能随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到全身各处。(4)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2免疫系统的功能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指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2)免疫自稳:指机体消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 境稳态的功能。(3)免疫监视:

29、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第二节特异性免疫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病原 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免疫系统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它们的。2体液免疫(3)再次免疫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 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4)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 发挥作用。3细胞免疫:当某些病原体(如病毒、胞内寄生菌等)进入细胞内部后, 就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些 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与受体(

30、一般是蛋白质)特异性结合。要点据材料信息判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若材料中出现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肿瘤细胞、胞内寄 生菌(如麻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表示细胞免疫。若材料中出现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表示体液免疫。病原体相同抗原、:次入侵克接刺激 B细胞增效分化细胞因子S也辅助性恻胞特异性结合并消火抗原:次免疫耙细胞相同抗原.).丁4入侵L记忆琬1胞若材料中出现吞噬细胞和T细胞,则无法界定。 产牛 浆细胞,抗体感宕主染细胞第三节免疫失调细胞因子病原体器臣笠适辅助性璐I胞一细加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 I密切接触 档同胞裂解、死亡(1)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剌激,此外还需要

31、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2)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 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就将它们消灭.初次免疫浆细胞只来自B细胞的分 化,二次免疫浆细胞除来自B细胞的分化之外,记忆细胞也能更快地增殖 分化出更多的浆细胞。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 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引起过 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机理结果: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沉淀等,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要点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

32、浓度和患病程度如图所示。3为抗体浓度变化提醒多次注射相同疫苗 可以增加记忆细胞的数量, 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结果: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暴露出病原体,继而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游盅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受 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级港官等免疫细胞主要是B霸胞主要是T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犯细胞裂解、死亡联系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能消灭细胞外袤中的病原体,细胞 免疫能裂假被病原体入俵的靶细胞,使病原体失去藏身

33、之 所,此时体液免疫又会发:挥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理台、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为机体稳态的调节呦胞相同过敏原再 次进入机体浆细胞结 合释放组织 胺等物质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 道或消化道祜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毛细血管 扩张、血 管壁通透 性增强、肌收 缩和腺体 分镑增多过敏 反应(1)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找出过 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2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 身物质当作抗原加以排斥或致其损伤引起的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风 湿性心脏痢、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机理(以

34、风湿性心脏病为例):5.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名师指导(1)通常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 种特异性抗体。(2)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特异性。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 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 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3免疫缺陷病:指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疫缺陷病: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 陷病.艾滋病(AIDS)的流行与预防(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

35、病毒(HIV) , HIV是一种RNA病毒。(2)致病机理: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 全部丧失.名师指导(1)免疫学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疔。(2)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3)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 HIV的感染血用辅助性一细胞的置和H<饕B(个mm渤段:HIV B阶段:出|C阶段:临 阳性。没自现一件症状.床艾滋病症 (或几乎辅助性T细状出现 没有)族状胞数jtf减少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的变化第四节免疫调节的应用1疫苗:是指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1)减毒疫苗:丧失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

36、无毒的活菌或病毒。常用 的有卡介苗、牛痘疫苗等。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2)灭活疫苗:强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常用的有 伤寒疫苗、狂犬疫苗等。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接种量大 且需多次接种。2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1)组织相容性抗原:短个人的细胞表面带有的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 质,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2)常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项目免疫预防免疫治疗时间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注射疫苗(经处理的抗原)抗体、细胞因子

37、、血清等目的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 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增强 人体抵御病细胞原体的能力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剌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从而造成伸长区背 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鲍森詹 森口白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 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一a八 R脂片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 端产生的影响在其卜部分布不 均匀造成的Ij®, J r黑逮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 化学物质,并名为生长素对 £1组; ,不生K不不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要点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产生向光 一性的内因单侧光产生向光性的外因生长素分 布

38、不均匀产生生长素卜、1 丫羲感受服命光卜一)g室或> /影用展粉、横向运输 极4运输背光恻多向光触少背光例生长快于向光恻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照,即有光、无光均可产生。要点各种处理方式对生长素运输与分布的影响暗箝类:图解条件:- -J宣-光 口迎T 向右侧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生长:相关结果:V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光(小孔)弯曲生长毁工jLSs. WEO艺 盆转盒转 m盘转中1AA含量及作用: a = b. c = d,都促进 生长a<b, c<d, a、c、d促 进生长,b抑制生长促这件用强在浮皮、用孜价出也不抑制WT的物匐作 用隹浙磨羯&

39、#176; /:生长楙度/(mol七1)囚像孑长在浓炭.HL淳'上方一。禹子尊住派友运法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琼脂块中1AA的含 ih : a = b + c ? b>c 向右侧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向小孔弯曲生长茎朝向盘心生长.根 背离盘心生长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2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合成:主要合成部位: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合成过程: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运输:(1)纵向运输极性运

40、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 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的主要因素:单侧光、重力等单向刺激。运输部位:尖端(如胚芽鞘尖端、根尖、茎尖等)。运输方向:向光侧一背光侧;背地侧一向地侧。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用: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 用;在器官水平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 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作用方式: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一一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给细胞传达 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作用特点:

41、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 会抑制生长,即具有两重性。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 会杀死细胞。(2)器官种类: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3)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适当浓度的生 长素类调节剂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 的生长。(4)细胞成熟程度:幼嫩细胞比老细胞敏感。抑制生长¥不生长(只是生长慢于对照组)不浓质的生长家¥ 任龙生长女位一文不同 呜?否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索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

42、生长素浓 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 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注意: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高; 根也有顶端优势现象,主根优先生长,侧根生长受到抑制。解除方法:去掉顶芽。应用:棉花的打顶、果树整枝、盆班修剪等。第二节其他植物激素知识点1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赤霉素:合成;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芽、幼根等分布:主要分布在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生理功能:a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b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c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合成;主要是根尖分布:主要分布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生理功能: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延缓

43、叶片的衰老脱落酸合成:根冠、萎悬的叶片等分布;将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生理功能:a抑制细胞的分裂;b促进气孔关闭;c维持种子休眠;d促进 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合成:植物体各个部位分布:各器官、组织中都有,将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生理功能:a促进果实成熟;b促进开花;c促进叶、花、果实脱落名师指导(1)油菜素内酯已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 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2) 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 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44、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 化;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控制。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 者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在调控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二者作 用效果相反。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会 反过来抑制生长素的作用。(2)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是激素的相对含量: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 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量对植物组织培养中根、芽分化的影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根的分化生长素V细胞分裂

45、素:利于芽的分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 顺序性。要点几种植物激素作用辨析(1)在生长方面: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生长的原理在于促进细胞纵向伸 长;细胞分裂素则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来促进生长。(2)在果实方面: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 熟,而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第3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含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特点: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种类(1) 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咧蛛丁酸。(2)另一类分子结

46、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 理效应,如a-蔡乙酸(NAA)、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对应的生K调节剂;:应用;,、耳乙酸促进一插枝条的生根;生长剽 * D '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用作农业除草剂(赤毒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GA(赤毒素类)青醉素乙烯利矮壮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 用来播种蔬菜贮藏中,抑制发芽、保鲜, 延长贮存时间增加雌花形成率果实的推熟防止作物徒长.保进结果 教材拓展(1)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区别:植物激素只能在植物体内合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2)利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作用时间长,且效 果更稔定,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 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1)在生产上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2)需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 否方便等因素。(3)对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说,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 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