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第一节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 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 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 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 志。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 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风格是艺术 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 是一个艺术 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 风格, 并非每个艺术家都能具有, 它的形 成,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对于风格类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 比如作品的风 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的风格、艺术家的风
2、格等等。其中,最受重视的是艺术家的 风格和作品的风格。 通过对艺术风格的研究, 可以识别和把握不同艺术家及其作品, 以及不 同流派、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艺术的差异,从而有助于认识艺术的规律,推动艺术事业的发 展。艺术风格是由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所制约的, 它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显示出 来,并贯穿于艺术家较长时间的创作过程之中,是其经常显现的、相对稳定的艺术特色。艺术家的风格是艺术家本人精神风貌、思想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法国18 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论风格一文中提到“风格即人”的著名论点,马克思对此十分赞赏, 并阐述过类似的见解。在许多评论家看来,艺术风格不是别的,正是创作主体思想、
3、审美意 识的表现方式,是艺术家本人的印记和标志。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只有那些有着较高的才智、 有着敏 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并孜孜不倦、 锐意创新的艺术家, 才有可能在不断的 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一味陈陈相因、缺乏独创性、 且才智平平的艺术家,是 很难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风格是欣赏者认识艺术家的重要依据。 一般说来, 风格往往会通过主题意念的开掘、 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工具材料的运用、艺术语言的提炼等方面体现出来。鲜明、独具 的艺术特色会给欣赏者带来特有的魅力, 召唤欣赏者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在欣赏的过程中逐 渐熟悉艺术家的特点,
4、从而加深对他的理解和认识。 一些优秀的艺术家正是以自己特有的风 格来赢得广大欣赏者的仰慕与赞佩的。艺术风格还是美学理论、 艺术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 由于风格的存在与发展深刻地体现 了艺术的内在规律, 因而它很早就成为艺术理论家关注的重要方面。 风格最早是指人的风度 与品格, 后来才移入艺术。 在我国艺术理论的发展史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形成比较系 统的风格理论。诸如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和“体”,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体性”、“风骨”、“风貌”,钟嵘诗品中的“味” ,以及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都是 对风格的分析与阐释。 近代以来, 国内外的艺术理论界更是注重对风格的研究, 把它作为分
5、析、认识艺术现状与规律的主要渠道之一。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原因,它受到艺术家自身各种条件及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的制约与影响。 总括起来, 可以把这些因素归纳为主观的与客观的两个 方面:一、主观因素主观因素, 亦即内部因素, 是形成艺术风格的首要原因。 它主要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艺 术家的自身条件,正是这些条件和因素, 决定了艺术家把握生活、 表现生活的独特性, 使之 在创作中体现出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特色。第一, 心理功能。艺术风格的形成, 与其自身的心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家的心 理功能,主要是指他的情感、气质及其他心理特质。作为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特殊 的反
6、映形式, 是对客观对象与自身关系的一种主观性的心理反应。 艺术活动中的情感因素更 多地是一种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 其内容是丰 富多彩的。 由于审美主体的心理差异, 便使审美情感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点, 因而 产生的审美感受以及风格也就不一样。 同时, 情感和其他心理要素一样, 都是人类在长期的 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积淀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容, 具有一种社会的普遍性, 因而艺术 家的情感及其风格能够与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气质, 是人的心理特性之一,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 表现的隐显以及 动作的灵敏或迟钝等方面。 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
7、质的基础上, 通过生活实践, 在后天条件影 响之下形成的, 并受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制约。 气质能使人的个性带有一定色彩, 但不能 决定个性特征的内容。艺术家在自身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自然要受到气质因素的影响,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类型 ( 如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以及巴甫洛夫提出的 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 ) ,都会在艺术活动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更由于人的气质 大都是以混合类型出现的,这就愈加使艺术家的创作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意趣和风格。第二, 生活经历。艺术家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对他的创作风格产生较大的影响。我 们承认人的先天的“才”和“气”对风格的制约力, 但后天的因素
8、更不容忽视。 在很大的程 度上,后天的生活经历和实践会使人的“气”受到影响, 使之发生变异。 个人的出身、 教养, 以及生活境况或是由顺利转为坎坷, 或是由艰困走向坦途; 个人的情感历程, 或是由纯静变 为沉郁, 或是由压抑转而亢奋等等, 都会对自己创作风格的形成或转变产生程度不同的制约 作用。 特别是生活中那些刻骨铭心的、 决定人生命运的重大事变, 更能对艺术家风格的奠定 或变异发生重大的影响。 许多成果卓著的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 均生动地说明了这一 点。第三, 思想修养。即世界观因素。在形成艺术风格的各种主观因素中, 这一方面是具有 重要意义的。 艺术家在哲学、 政治、 道德、美学等
9、方面的修养和观点, 无不渗透于作品之中。 作品总要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没有思想内蕴的作品是难以想象的。 艺术家从题材 的选择、 表现角度及结构的确定, 到艺术家渗透于作品之中的社会政治评价、 伦理评价等等, 都不能离开世界观直接或间接的指导。 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并未意识到世界观或思想观念的 制约力, 但实际上它仍在起着作用, 只不过是以更加潜隐的形式发挥影响。 当人们在长期的 生活实践中接受了各种思想的影响, 会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形成积淀或思维定势。 在一定的条 件下,不论创作主体意识到与否,它都会像一根若隐若现的丝线, 牵引着、 驾驭着主体的意 识和潜意识,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第四,
10、艺术修养。 艺术家的多方面的艺术素养, 如艺术的鉴赏力和艺术地感受生活的能 力、艺术表现能力等等, 也对风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与他的师承和所依 附的思潮流派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个人在他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所直接受到的教育和熏陶, 对 他一生创作风格的形成, 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优秀的艺术家善于对前人作批判的继承, 对 各种艺术精华兼收并蓄, 加之他的师承不同, 都会影响到各自风格的形成。 当一个人的艺术 修养有了较厚重的积累, 就会促动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在艺术上超越自己的师承以 及思潮、流派的局限,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以实现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以上各种主观因素
11、, 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在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可以有作用大 小、先后层次的交替, 但不可能孤立地发挥影响, 其综合作用是影响风格形成的核心性因素。二、客观因素风格并不是艺术家的主观随意性的表现, 而是在艺术家的主观特性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相结合中表现出来的。因此风格的形成还必然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一, 时代及社会因素。 艺术家生活的外部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会对他们风格的形成和 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不管一个人的个性如何独特, 也会深深地留下一定历史时代和社会生 活变革的印记。 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的风尚, 都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倾向和风格。 正如中国古人 所说“治世之音安以乐”、 “乱世之
12、音怨以怒”、“立国之音哀以思” ( 诗大序 ) ,这就 清楚地表明了时代社会因素在艺术创作中的必然影响和表现。 中国历史上称为 “汉魏风骨” 、 “建安风力”的建安诗歌,以及与此相关的绘画、书法等艺术, 正是那时特定的时代精神 和社会风尚影响、渗入和作用的结果;而盛唐时期灿烂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也 无不浸染着当时宏伟、博大、开放、雄阔的时代风貌。第二, 民族因素。艺术家从属于一定的民族, 在一定的民族区域中生活,那些民族特定 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状态、风土人情、审美要求就会反映到创作中来。 这种民族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在不由艺术家自主的情况下渗透于他们的创作之中。 许多艺
13、术家 不仅着眼于对民族的社会生活、 风景画、风俗画的描绘和体现着民族性格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而且更注重对民族语言、 民族体裁、 民族传统的结构方法、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我们从世界 各个民族艺术家的创作中, 均可清晰地看到每个艺术家所受到的自身所属的那个民族的深刻 影响和强大的作用力。 这种来自于本民族的巨大的观念和精神的制约, 常常是由艺术家不自 觉地体现出来的, 它表现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劲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审美思维 的惯性。瑞士学者容格的“集体无意识”的著名论点,可以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在今 天,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 各个民族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 观念与精神在
14、趋于融合, 但即使这样, 民族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仍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这种内在的力量是不 可低估的。第三,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环境中的文化状况、文化氛围及 艺术的形式因素等等, 它与上述两种因素相关, 但又不完全等同。 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和变异 与特定的文化状况、 文化氛围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 人们的审美需求状况、 文化消费的倾向、 社会文化的基本水准、社会文化心理等等,都时时影响着、作用于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变化, 促使艺术家在题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 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探求等方面, 作出自己 的选择, 使作品能够适应处在动态中的文化环境的需要, 以及欣赏者不断更新的审美观
15、念的o形成风格的诸种因素,会在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中综合地发挥作用,以促使其逐渐形成 一个相对稳定的风格。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因素的作用而忽略其它,都会失之偏颇。艺术风格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了风格的丰富内涵。其一,独创性 艺术风格是艺术主体创造性及聪明才智的体现,因而人们可以从艺术家的风格中看到 其不同于常人及其他艺术家的突出特征, 可以窥见其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与见解。 风格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无论是艺术家或者作品的风格, 还是民族、时代、地域或流派的风 格,均是对前人艺术风格的继承和弘扬, 同时也必然凝结着人们的创造精神和独具的个性意 识。在艺术创作中,对一定风格的追求是艺术家
16、的主动行为,他们将对风格的追求贯穿于 创作的全过程, 把富有特色的风格的显现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之一。 风格从来都是具有 继承性的, 无论何人都不能无视前人艺术成就的客观存在, 都要在对本民族或其它民族已经 形成的某些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风格的继承性, 还在于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往往 会与前人某些与自己特别接近的艺术趣味与风格相吻合, 从而获得强烈的共鸣, 相互渗透与 交融, 试图吸取和借鉴前人艺术特色中与自己相近的因素,并不断完善、丰富和光大, 以求 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我们在许多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的作品中时常会发现一些情感特色、审美趣味相近的状况,这正是艺术风格继承性的具体
17、表现。但艺术风格仅有继承性显然是不够的,正如人类艺术活动的发展需要有继承同时也需 要有创新一样,艺术风格的存在与发展更需要有鲜明的独创性。艺术家对前人风格的继承是使艺术活动得以延繁的必要条件,然而,仅仅对前人艺术风格的继承还不能表明自身特色的形成,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前人艺术中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并加以改造,与自身的艺术特色相融合,以形成独具一格、不落俗套、较稳定的风格特色,才是优秀的艺术家追求的 目标。此外,艺术家也不能满足于自己一、两件作品中某些特色的显示,而是要在一次次新 的创新中不断认识和强化这一特色,才会逐渐趋于风格的明朗与成熟。其二,稳定性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是指艺术家特定的风
18、格特点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于创作的许 多阶段和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和艺术家的性格、情感、气质等关系 较大,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继承性,也是形成艺术风格相对稳定性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个艺术家在自己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会逐渐使自身的审美意识得以充实和完善,这种审美意识的确立,是一个人全部心理因素及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它甚至会促使自己形成独具特色的思维定势和审美定势,使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在创作生涯中持续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而艺术家的风格,正是审美意识或观念的具体显现。艺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为人们认识艺术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人们可以从这种相对稳定的风格特色中
19、寻觅到属于艺术家本人的东西,并沿着这种特色所形成的轨迹,考察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艺 术成果的价值。艺术风格形成之后,仍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任何艺术家的风格也不会永久地停留在 一个基点上,稳定是相对的,变动则是绝对的。风格的渐变性也源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 因。艺术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会使世界观、艺术素养、审美意识不断发展、 变化,即使属于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诸多方面,也不会凝固不变。这些方面的变异,当然会促使和导引着风格的变化。在客观方面,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艺术思潮的发展变化,会 通过对艺术家思想及审美意识的影响,对风格的变化产生效应。 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 文化市场的动向,也会要
20、求艺术家在创作上做出积极的反应,其风格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响。作为不同的艺术家,其发展变化也有不同,有的是风格日趋成熟, 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其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更高。有的人则相反。可能会逐渐适应自身的消极情绪或没落的精神世 界,使艺术风格向着畸形和变态发展,失去其原有的艺术品位和社会价值。其三,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表现客体世界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 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作才能的多样性,欣赏者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其风格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 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艺术家, 其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
21、 这种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不同 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而且也表现在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客体世界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使自己的创作特色与风格也处于不断发展、完善和变化的动态之中。一位成熟的艺术家,应能在保持一种 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风格的同时,创造出具有别种风味的作品。一些艺术家在自己创作生 涯的不同时期,表现出多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风格特色,正是其艺术造诣较高、风格成熟的表现。倘若一位艺术家固守一种风格,笔调单一,是不会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的。艺术风格发生变化,往往与艺术家形成风格的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有关。从主体角度 讲,
22、随着艺术家生活经验、审美体验的丰富与成熟,以及气质、个性的演变,必然会在其创 作中有所反映,使这些主体的变化渗入作品之中,悄然地、潜隐地导引着作品的特色与韵味发生变异;在客观方面,社会时代的动荡与变迁,生活环境的变异,社会审美心理的发展,均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使之在作品中得以显示。尽管风格的多样化有时是微妙的、不动声色的,但艺术活动的运行规律表明,风格的多样性是绝对的, 而与之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同一性则是相对的。同一性,就独立的艺术家而言,是指他的风格尽管多样,但总是会保持自己一贯的、稳定的主导风格。同时,也是指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尽管多样,但不能脱离和超出时代、民族的 风格而独立存在。
23、因此,所谓同一,是多样性的同一,是异中有同,所谓多样,则是同一中 的多样,是同中有异。在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中,风格的多样化是必然的、灵活的、主 动的。正是由于风格的多样化, 才会使艺术创作不断出新、出奇,以满足广大欣赏者愈来愈高的审美创造的需求。第二节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 组成的艺术派别。一般来讲,某个艺术流派的形成和被人们认可,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 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艺术流派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原因。在社会因素方面,某个民族、 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环境、社
24、会思潮的影响,等等。都是制约艺术流派产生和 发展的重要条件。当社会的经济状况发展到较高水平、人们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时候,当社会环境允许艺术家具有相对自由的创作思想、各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得到存在的权利和发展机会的时候,往往有助于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在艺术自身方面,当艺术发展到较高阶段,已经出现较多富有独特个性及艺术风格的 艺术家的时候,当各种不同的艺术思潮大量涌现,大量艺术成果竞相出现, 已经形成竞争局面的时候,各种不同特色的艺术群体就会相继形成。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启蒙时期, 中国的五四时期,都为较多艺术流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显然,艺术流派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有时与时代社会的
25、政治及哲学思潮有关, 但归根结底,又是艺术自身的规律发展运动的结果。政治运动和哲学思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某些流派的产生起到促进的作用,但它毕竟是作为一种外部因素而存在,它的影响与作用,还要通过艺术自身的内在因素来实现。而在有的时候,艺术流派的形成则与政治或哲学思潮并无直接联系,其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 即在艺术自身之内,外部条件不过起到促进作用而 已。比如唐代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派与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派,宋代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 派,等等,即如此。有些艺术流派之间的斗争和更替,也是艺术内在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很 少政治色彩。作为哲学思潮的影响,其作用也是有时明显,有时则不很明显。艺术流派的结合方式,
26、一般有几种形态。第一种是由一些艺术家有意倡导、自觉组织 起来的流派,他们有大体相近的哲学基础和美学观点,以及相近的艺术趣味和艺术风格。当他们取得了一定的实绩, 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时候,其艺术流派就基本形成了。 俄国的巡回展览画派,我国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会及创造社等有组织、有纲领、有刊物的艺术流派,即如此。第二种是不自觉的结合,他们在客观上创作倾向大体接近,并非有意组织,是 一种自然形成的艺术流派。 唐代边塞诗派和田园诗派, 宋代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外国的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即属此类。第三种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半自觉的艺术流派, 在一定时期,有的艺术家提出和实践了某种艺术主张或创作
27、原则,逐渐得到其他一些艺术家的赞同和效仿,形成风气,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就成为艺术流派。我国魏晋时期的“三曹” 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流派,宋代的“江西诗派”,清代的“桐城派”,其形成过程均属此类。艺术流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体相同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会促成某一流派的形成,但同一流派中的某些 艺术家, 可能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 这种同中有异的现象正是艺术风格 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其二,有的艺术流派可以覆盖较大的范围,将从事不同艺术种类创作的艺术家包容在 内,有的艺术流派则只局限在某个艺术种类或艺术体裁内部, 比如清代的“扬州八怪”画派 和
28、近代的岭南画派等。其三,有的艺术流派可以持续较长的时期,体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如欧洲的 现实主义流派,其影响之大,辐射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很突出的,直到现在仍有一 定的影响。也有一些艺术流派只存在于一个较短的时期, 经历了短暂的活跃之后便走向衰微。 比如 20 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中的某些流派即如此。有的流派作为群体虽然已经销声匿迹,但 它们的影响可能会继续存在,其表现手法和倾向为后人所吸取。在同一时期的各个艺术流派之间,从来就存在着斗争和竞赛。这种相互间的斗争和竞 赛是正常的。 是艺术领域内部充满活力的表现, 是艺术繁荣的重要标志。 它作为艺术活动的 基本动力之一, 推动着艺术创作的
29、更加繁荣和发展。艺术流派的相互斗争、 相互竞赛、 相互 作用,有时与时代社会的政治或哲学思潮相关, 但更多的时候并不与政治或哲学的斗争有直 接联系, 不宜处处将流派间的斗争与政治斗争、 阶级斗争相提并论。 实事求是地评价各艺术 流派的历史作用和艺术地位, 鼓励和扶持不同艺术流派的大量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 是推进 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任何忽视流派的存在或扭曲流派斗争涵义的作法, 都有害于艺术 的繁荣。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 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 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 艺术流派则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 而艺 术思潮却是倡导某种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毛竹山承包经营与竹林碳汇交易合同3篇
- 专用工程车辆租赁合同书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车库车位划线与通风照明改造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活动板房安装与智能化家居系统合同3篇
- 2025年度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池塘租赁合同(含水产养殖产业链合作)4篇
- 2025年度智能电动摩托车全球购销一体化服务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大学生活动中心户外运动场地建设合同
- 2025年智能物流柴油供应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住宅买卖合同纠纷解决机制2篇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一英语语法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