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4.1 原电池 b基础中档稍难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1、2、39、10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4、5、67、8综合提升11121.在如图所示的 8 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B .C.D.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知:中一个电极,中两电极材料相同,中酒精为非电解质,中两电极材料相同且未形成闭合回路,故均不能构成原电池。答案:D2.下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稀硫酸稀硫酸HC溶液桶硫酸A.金属导线稀硫酸3卡片:No.28 时间:2014.03.20实验后的记录:1Zn 为正极,CL为负极2向负极移动3电子流动方向为
2、 Zn Cu4CL极有 H2产生5若有 1 mol 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 0.5 mol6正极反应式:Zn 2e-=ZrT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A.B.-1C.D.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正极是 Cu,负极是 Zn,故错误;电子从负极 Zn 流出,流向正极Cu, H 向正极移动,在 Cu 上得电子:2H+ 2e=Hf,故错误,、正确;此原电池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Zn 2e=Z+,错误;总反应方程式:Zn+ 2H+=ZrT + H2f,当有 1 mol 电子通过时,产生 H2为 0.5 mol,故正确。答案:B3有 a、b、c、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4B. 两
3、装置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由此可判断能够发生 2Cr3+ 3Ni=3Ni2+ 2Cr 和 Ni2+ Sn=Sn+ Ni的反应D.由此可判断 Cr、Ni、Sn 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r Ni Sn解析:根据题给原电池装置可判断左图中Ni 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Ni2+ + 2e_=Ni,右图 Ni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i - 2e=Ni2+,由此可看出当两电池转移相同电子时,生成消耗 Ni 的物质的量相同,A 项正确;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 阳离子移向正极,B 项正确; 在左图中 Cr 作负极,Ni 作正极,发生反应为 2Cr + 3Ni2+=3Cr3+
4、3Ni,右图中 Ni 作负极, Sn 作正极,发生反应 Ni + Sn2+=Ni2+ Sn,由两反应可看出三种金属的还原性 Cr Ni Sn,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C5.向两份等质量的铁粉a、b 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b 中加入少量的 CuSO溶液,下列各图表示的是产生Hz 的体积V(同温同压下测定)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 极质量减小, b 极 质量增加b 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 极溶解,c 极有气体产生电流从 a 极流向 d极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极是负极,可知金属活动性ab;第二个装置依据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可知金属
5、活动性装置电子从 a;故金属活动性 da。bc;由第三个装置得金属活动性dc;第四个答案:C4. 2014 威海市模拟下图为两个原电池装置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两电池转Ni 的物质的量相同CuSO, 門诚1MP吊q)冈珂5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挖掘隐含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图象的能力。因为 b 中有一部分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 Fe、Cu 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缩短,但产生氢气的体积小于a,本题选 B。答案:B6.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负极流出的电子的物质的量,贝 Uy轴应表示()A. 氧化剂与还原剂必须直接接触,才能发生
6、反应B. 乙池中电极反应式为 NQ + 4H+ e=NOf + 2H2OC.当铜棒质量减少 6.4 g 时,甲池溶液质量增加6.4 gD.当铜棒质量减少 6.4 g 时,向乙池密封管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L Q,将使气体全 部溶AgNOj容液电子的物质龙 的量/moc(Ag+)c(NOT)A.C.解析:在这个原电池中,a棒的质量b棒的质量溶液的质量B.D. 2* + -负极:Fe2e =Fe ,使 a 棒质量减少;正极:Ag + e =Ag使 b 棒增重,溶液中c(NO)不变。答案:D盐桥傷脂-饱-和KC1溶液)二CU(NO3)2液甲石墨加搅拌装置乙77. 2014 东北三校联考有关下图装
7、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7于水解析:氧化剂为浓 HNO,在乙池,还原剂为 Cu,在甲池,无须直接接触,A 项错误;乙池中 NO 发生还原反应:NQ + 2H+ e=NOf + H2Q B 项错误;铜棒质量减少6.4 g,则有 6.4 g Cu2+进入甲池,同时盐桥中有C进行入甲池,因此甲池溶液增加的质量大于6.4g, C 项错误,铜棒质量减少6.4 g,失去 0.2 mol 电子,则乙池中产生 0.2 mol NO2,根据14NO+ Q+ 2H20=4HNOH,气体全部溶于水所需标准状况下Q 的体积为 0.2 molX-X22.4_1L mol = 1.12 L , D 项正确。答案:D&
8、 2014 邯郸二模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应用原电池原理的传感器。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待测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 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 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 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的部分反应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设气体流速相同)(1传感器敏感电极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待测气体部分电极反应产物NQNOCl2HClCOCQH2SH2SQA. 上述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电池正极B.检测 Cl2气体时,敏感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2+ 2e_=2Cl_C.检测 H2S 气体时, 对电极充入空气,对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02+ 2H2O+4e_=4OHD.检测 H2S 和 CO 体积分数相同
9、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大小相同解析:在检验 CO H2S 气体时,敏感电极作负极,A 错误;在检验 HaS 气体时,会生成H2SQ,故电极反应不可能生成 OH,C 错误;检验 H2S、CO 气体时,相同物质的量的 CO H2S 转移电8子不同,产生的电流大小不同,D 错误。答案:B9CuSQ溶液Y9.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 + Cu(s)=Cu2+(aq) +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电极 X 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 Y 是_。(2) 银电极为电池的 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X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乙(3) 外电路中的电子
10、是从 _电极流向 _电极。+XI2+解析:该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2Ag (aq) + Cu(s)=Cu (aq) + 2Ag(s),由此可知 X 极AgNO 溶液。电子从电池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铜电极流向银电极。答案:(l)Cu AgNO3溶液(2) Cu2e=cU+(3)X(Cu)Ag 八10. 2014 北京朝阳期末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其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和发rXk展。AI(NO3)3是制备钠硫电池部件的原料之一。由于AI(NO03容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需要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1_ 加入试齐廿 a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2操作 b 为_ ,操作 c 为
11、_。3AI(NO3)3待测液中,c(Al3+)=_mol-L1(用m V表示)。(2)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是铜,作负极,银作正极,Y 应是正Ag + e =AgA1(N5 3样品过量试剂乱固体操作 h溶液Ak(固体mg10体 Al2C3陶瓷(可传导 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用电器 或电源电极A熔融 Na固体 电解质 (加心)熔融 S 和极根据下表数据,请你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 _ 范 围 内(填 字 母 序物质NaSAl 2Q熔点/C97.81152050沸点/C892444.62980a.100C以下b.
12、 100C300Cc. 300C350Cd. 350C2050C2放电时,电极 A 为_ 极。3放电时,内电路中 Na*的移动方向为 _ (填“从 A 到 B”或“从 B 到 A”)。解析: 由操作流程可知实验原理是AI(NO3)3和氨水反应生成 AI(OH)3,试剂 a 为氨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AI3+ 3NHH2O=AI(OH)3J+ 3N ;2AI(OH)3经过滤、洗涤、灼烧后生成 Al2O3,冷却后称量,故答案为过滤;洗涤、灼烧(或加热)、冷却;_mgm3n(AI 2Q) = moI ,102 g moI 102mmoIm511000m勺则nAI(NO3)3=2n(AI2Q)=习 mo
13、I, cAI(NO3)3=帖估帖估3L=moIL。(2)原电池工作时,控制的温度应满足Na S 为熔融状态,则温度应高于115C而低于 444.6C,只有 c 符合,故答案为 c;2放电时,Na 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3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从A 到 Bo答案: Al3+ 3NH H2O=AI(OH)3J+ 3NH*1000m过滤 洗涤、灼烧(或加热)、冷却 -5 花(2)c负从 A 到 B1111.由 A、B、C D 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12(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JX I(3) 装置丙中溶液的 pH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4、 _。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 不断溶解,贝UA 为负极、B 为正极,活泼性 AB;乙中 C 极增重,即析出 Cu,贝UB 为负极,活泼性 BC 丙中 A 上有 气体即 H2产生,则 A 为正极,活泼性 DA 随着的消耗,pH 变大。一2+2+ 答案:(1)A 2e =A(2)Cu+ 2e =CuA .变大(4)DABC12.某探究活动小组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两位同学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稀 H2SQ 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1molL的 NaQH 溶液中,如图所示。(1)写出甲池中发生的有关电极反应式:负
15、极_ ,正极_。乙池中负极为_。正极发生_反应,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甲乙装置甲 中负极 的电极反应式是 _13(3)如果甲与乙两位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若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_ 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 活动性更强 (填写元素符号 ) 。(4) 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 _ 。A. 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 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 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D. 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条件多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 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利用金属
16、活动性顺序表直接判断原电池中正负极”,这 种做法(填“可靠”或“不可靠” )。 如不可靠, 则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可行的实验方案 _ 。解析: 甲池中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Mg+ H2S(O=MgSG- H2f;Mg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Mg- 2e_=Mg+ ; Al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 2e_=Hf。(2) 乙池中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A1 + 2NaOH- 2HbO=2NaAIC- 3H4,所以负极为 Al ,正极为 Mg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3) 甲池中 Mg 为负极,AI 为正极;乙池中 AI 为负极,Mg 为正极,若根据负极材料金属 比正极活泼,则甲判断 Mg 活动性强,乙判断 AI 活动性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隆昌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青浦区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西理工大学《食品掺伪检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分析与歌曲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农业大学《民俗文化与生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二调化学试题含解析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逻辑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考一模(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基础缅甸语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阳市武功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音乐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 2025-2030年中国IPTV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培训
- 上海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书
-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第2版) -电子教案
- 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发展方案
- 货架回收合同范例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公民基本权利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