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五年高考真题_第1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五年高考真题_第2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五年高考真题_第3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五年高考真题_第4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五年高考真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五年高考真题E= 1.8X10T)和一氯乙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2015 海南化学,11, 4分)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酸(乙,%=1.4X10T)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22解析根据甲、乙的电离平衡常数得,这两种物质都是弱电解质,在温度不变、浓度相等时,电离程度CH3COOH<CHlCOOH可以排除A、C;当浓度增大时,物质的电离程度减小,排除DB项,故即正确。答案 B2. (2015 课标全国卷I ,13, 6分)浓度均为0 .10mol - L 体积均为V0的MOHRO皤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lg的变化如图所示,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 啧A. MOH碱性强于RO的碱性B. ROHJ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 V 一 一一一、+,D.当lg J=2时,若两溶放同时升局温度,则 C(M )/ C(R )增大 V)解析 A®, 0.10mol , L 的MOHROH前者pH= 13,后者pH、于13,说明前者是强碱,后者是弱碱,正确;B项,RO灌弱碱,加水稀释,促进电离,b点电离程度大于a点,正确;C项,两碱溶液无限稀释,溶液近似呈中性,c(OH)相等,正确;D顷,由MOH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c(M+)不变,ROH1弱碱,升高温度,促进电离

3、平衡 ROH=R+OH向右进行,c(R+)增大,所以C 1 + |减小,错误。C )答案 D3. (2014 山东理综,13, 5分)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NH bO勺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M度为0.1 mol - L -的CH3COOH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c (N甫B.c(NH H2O)先增大再减小C. c(CH3COOH< q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M, c(NH4) = c(CH3COO)解析CHCOOH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当 CH 3COOHNH3 - H2O恰好反应时生成CH3COONH

4、此时c (NH4)c (NH - H2O)c (NH4) - c (H+) - c (OH)c NH HCc (h+ c OH)c (NHt) c (OK)c (NH3 HO)c (HKw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再加入氨水,水的电离程度又减小,A项错误;八二 二八c (H ) 一、. = KNH- H2O-,温度不变,NH-H2O勺电离平衡常数及 K均不变,随着 NH H2O的滴加,c(H + )减小,故c (nh4)c (NH - H2O)减小,B项错误;未滴加氨水时,c(CH3COOH+ c(CH3COO) =0.1mol 滴加10mK 水日, c(CH3COOH+ c(CH3COO) = 0.

5、05mol - L 1, C项错误;由于CH3COOHNH3 H2O勺电离常数相等,故当加入NH 3 H2O勺体积为 10 mL时,c(NH4) = c(CH3COO), D项正确。答案 D4. (2014 广东理综,12, 4分)常温下,0.2mol 1的一元酸HAf等浓度的Na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M强酸B.该混合液pk7C.图中X表不'HA Y表不'OH , Z表不'H +D.该混合溶液中:c(A ) + c(Y) = c(Na+)解析 混合后的溶液为0.1mol - LNa脐液,由题图知,c(A )

6、<0.1A错误;A 一水解,溶液呈碱性,B错误mol - L ,所以A 一发生了水解,所以HA1弱酸,;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知:在 NaA,c(Na+)>c(A )>c(OH )> c(HA)>c(H+),由上述分析知,Y是HA子,C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得 c(A-) + c(HA)=c(Na+) , D1确。答案 D5. (2013 安徽理综,13, 6分)已知NaHSO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O + H2。-HbSO+OH HSO,7 + SC2向0.1 mol L -的NaHSCW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金属

7、Na,平衡左移,平衡右移,溶液中c(HS0)增大B.力口入少量 NazSC固体,贝U c(H+) + c(Na+)=c(HSCT) + c(CH )+;c(SC2 )C.加入少量NaO溶液,。;OH、)的值均增大 c (HSO) c (H )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 c(Na+) = c(SO2 )>c(H+) = c(OH )解析加入金属钠,钠与溶液中的H +反应,使平衡右移,生成的NaO使平衡左移,但溶液中c(HSO3)减小,A错;根据电荷守恒式可知 B昔;加入少量NaO溶液后,平衡左移c (OH)c (h+),平衡右移,故c 1巴)、 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c (HSO变大,C正确

8、;根据电荷守恒知,D昔。答案 C6. (2013 浙江理综,12, 6分)25 C时,用浓度为0.100 0 mol - L的NaO溶液滴定25.00mlM度均为0.100mol J的三种酸HX HY 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k HY< 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 Ka(HY) = 10 5C.将上述HX HY§液等体积?1合后,用NaO溶液滴定至H潜好完全反应时:c(X ) >c(Y ) >C(OH ) >C(H + )一、,+Ka (HV - c (HY)D. H电 HZ昆合,达到平衡

9、时 C(H ) =-+ C(Z ) + C(OH )解析由图中起始时溶液的pH1知,HZ强酸,HY H冽弱酸,且酸性HY>HX Aa,由于电离程度HZ>HY>HX所以溶液的导电性HZ>HY>HX错误; 即, 0.1mol/LHYJpHh3,即 c(H + ) = 10 3mol/L , K=(10j 2/0.1 =10正确;C®,由于HX勺酸性比H谣,故X 一的水解程度 比 丫一 大,C(X)比 C(Y-)低,错误; 加,K(HY) C(HY)/ C(Y ) = C(H + ),错误。答案 B7. (2013 海南化学,8, 4分)0.1molHF溶液的

10、pk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砚.的是(双选)()A. C(H+)>C(F )B. C(H+)>C(HF)C. C(OH )>C(HF)D. C(HF)>C(F )解析由 0.1mol - L HF溶液的pk 2,可知H咙弱酸,且该溶液的HF§液电离出来的c(H+)=0.01mol”,同时溶液中的H 2O发生电离生成H +和OH,故c(HF)>c(H+)>c(FD,故A、DI确,B昔误;水的电离微弱,故 C(HF)> C(OHI ),故C1错误。-1/1答案 BC8. (2013 全国大纲卷,12, 6分)如图表示水中C(H + )和c

11、(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 +) X c(OHI ) = Kw8. 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 c(OH )C.图中 Tl<T2D. XZ1上任意点均有pH=7解析由水的离子积的定义知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 + ) X c(OH| )=Kw, A正确;由图中纵轴横轴的大小可知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 c(H + )<c(OH ), B正确;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 越大,电离出的c(H + )与c(OH)越大,所以T2>Ti, C正确,XZ上任意点都有c(H+) = c (OH ),只有 当 c(L) = 10 'mol

12、 L -时,才有 pH= 7, D音误。答案 D9. (2011 福建理综,10, 6分)常温下0.1mol 1J醋酸溶液的pH= a,下列能使溶液pH= ( 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 - L -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解析A项,醋酸是弱酸,将弱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曾加不到1个单位;C项,加入等体积0.2mol I-的盐酸,溶液中的H +主要来自于盐酸的电离,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大于0.1mol - L 1,混合溶液的pH匕a要小;D项,温度升高,CHCOOHJ电离程度增大,pHM小 ;弧,力口入CH3CO

13、ONW,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促使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J浓度下降,pH曾大。答案 B10. (2011 课标全国卷,10, 6分)将浓度为0.1mol L - H曲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B, Ka(HF)c (厂)c (h+)C.c (H+)D.c (HF)解析 HFF§液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所以c义一增大,选项 计确。c (HF答案 D11. (2015 海南化学,16, 8分)氨是合成硝酸、俊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不);0.1mo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1固

14、体,溶液的pH(M “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明矶,溶液中NH 4的浓度(填“增大”或“减小”)。(2)硝酸钱加热分解可得到N 2。口H2O。250 C时,硝酸俊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mol硝酸钱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mob 由NzO口 N应应生成N 2和N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 1molN2,其 AH=kJ - mol ;NuNN-0 过渡态反应过程解析(1)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它部分电离产生NH和OH,使溶液显碱性;若加入少量氯化钱固体,则俊根离子浓度增大,使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 )减小

15、,pH#低;若加入少量明矶,因Al 3+与OH反应,使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C(NH4)增大。(2)根据题意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但应注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平衡常数定义,可得出K勺表达式,注意硝酸钱为固体,不应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NH4NO的分解反应中,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 5价降低至+ 1价,NH4mo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至+ 1价,转移4个电子,故有1NHNO完全分解时转移4mol电子。(3)根据题给的能量变化图像可知,由N2O与N皈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氮的反应热为(209 348) kJ mol =-139 kJ mol -。答案 (i)nh3 - H2O L nf

16、4 + oh 降低 增大(2)NH4NONbOF 2H2O C(N2O)C2(H2。)4 (3) 139考点二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1. (2015 广东理综,11, 4分)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 卡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白离子积常数为1.0X10 T3C.该温度下,加入FeCl 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LO x IO TJ J."1解析A项,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则C(H+)和C(OH)都同等程度地变大,若由c向b变化,则c(L)增大,c(OH )将变小,

17、错误;6m,根据b点对应的c(H+)c(OH )都为 1.0 X10 7mol/L ,所以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1.0 x 10 7 x 1.0 x 10 =1.0 x 10 14,错误;C项,加入FeCl 3发生水解反应:Fe3+ + 3H2O-Fe(OH)3+3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c(L)增大、K不变,c(OH )变小,则可能引起由b向a变化,正确; 加,c点对应的溶 液呈碱性,稀释溶液,c(OK)变小,K不变,c(H+)增大,故可引起由c向b的变化,而 不是向d变化,错误。答案 C2. (2015 天津理综,5, 6分)室温下,将0.05molN&CO固体溶于

18、水配成100mLS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加入物质结论A50 mL 1 mol - L H2SQ反应结束后,c(Na ) = c(SO2 )B0.05 mol CaO° c (OH) 溶披中c(HCO)增大50 mL H2O由水电离出的C(H+) - C(OH )不变D 0.1 mol NaHSO 4固体反应完全后,溶液pHM小,c(Na )不变解析 N&CO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H2OHCO3十 OH所以溶液呈碱性。A项,向溶?中加入50 mL 1 mol - L H2S(, NaCO与H 2SO恰好反应生成0.05molNaSO,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19、 c(Na + ) = 2c(SO 2 ),错误; 即,向Na 2CO溶液中加入0.05molCaOB,发生反应 CaOF H 2O=Ca(OH),生成 0.05molCa(OH)2,恰好与 NazCO反应:Ca(OH)z+NaCO=CaCQ + 2NaOH 则 c(CO3 )减小,c(O-,c (OH) _ , 一2H )增大,c(HCO3 )减小,所以° qcc、增大,正确;C项,加入50 mL H2O CO3 c (HC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 c(OH )减小,溶液中的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由于水电离出的H+、OH浓度相等,故由水电离出的 c(H + ) c(OHI )减

20、小,错误;D项,加入的0.1molNaHS耐体与0.05molNaCQ恰好反应生成0.1molNaSO,溶液呈中性,故溶液pHM小,力口入NaHSO 4,引入Na卡,所以c(Na卡)增大,错误O答案 B3. (2015 重庆理综,3, 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B. 25 C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 pH=7C. 25 C时,0.1 mol I-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 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彳#溶液中c(Cl ) =c(I )解析 Aa,稀醋酸中存在CH3C

21、OO的电离平衡:CH3COOH.- CHCOO +H力口入CH3COONa增大CH3COO浓度,抑制CH3COOH电离,错误; 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NO溶液,因NH4水解:NH4+ H2O= NH - HO+H+而使溶液呈酸性,错误;C项,硫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2s=2Na +S2 ,氢硫酸是弱酸,部分电离H2sHS+H+(为主)、HSH+ + S2,所以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正确;D项,因在同一溶液中,c(Ag+)相同,所以有c (Cl )c ()Ksp (AgCl)c (Ag+)KSp (AgI)c (Ag )Kp (AgCl)Ksp (AgI),因两者溶度

22、积不同,所以 c(Cl)丰c(I ),错误。答案 C4. (2013 课标全国卷n,13, 6分)室温时,M (OH”(s)M+(aq) +2OH (aq)Ksp=a, c(M2+)=b mol”一时,溶液的 pHf)a抑a)B.尹 b)1 , a、r .1 , bC. 14+ 2lg( b)D. 14+-lg( a)解析 KSp = c(M2 ) - c2(OH ) = a,则 c(OH ) =b-14110+、 ,1a,=p, pH= lg c(H ) = 14+ -lg( -) , QE确。就 2 b答案 C5. (2013 山东理综,13, 4分)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

23、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溶液,溶液中pOH(pOh-lg c(OH )与pH勺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c(H + ) =c (OH )说法正确的是()A. 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 Q盘B. N苴所示溶液中 c(CH3COO)>c(Na + )C. 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Q自消耗NaO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解析醋酸为弱酸,向其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 NaOH,生成弓II电解质CH 3COONa溶液导电 性逐渐增强,则 QK导电能力强于 MM 故A音误;图中N岚pH>pOH即c(H+)< c(OH ),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c(H+) +

24、c(Na+) = c(OH ) + c(CH3COO),所以 c(CHsCOO)<c(Na +),故B昔误;由图知,MM(pOH= b,则溶液中c(OHI ) = 10 bmol - L N点pH= b,则溶液中c(H + ) = 10imol L,即M旨N直的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正确;D项,若消耗NaOH溶液体积与醋酸溶液体积相同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溶液水解呈 碱性,而Q岚pH= pOH即c(H + ) =c(OHI ),溶液呈中性,故D昔误。答案 C6. (2012 课标全国卷,11, 6分)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w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 - L 1

25、 的一元酸 HAf bmol L -的一元碱BO降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 a= 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 = /Kv mol - L 1D.混合溶液中, C(1) + C(B+) = C(OH ) + C(A )解析A项,只有当H朋强酸、BOH/强碱,或HA勺电离常数K与BO曲电离常数 &相等时,溶液才呈中性;B<,只有当温度T= 298KpH= 7的溶液才呈中性;D项为电荷守恒关系式,无论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该关系式均成立;C项,因C(H+) C(OH ) = Kw,中性溶液C(H + ) = C(OH ),故C(H + )

26、= 水 mol - L ,正确。答案 C7. (2012 广东理综,23, 6分)对于常温下pH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 C(H+) =C(Cl ) + C(OH )B.与等体积pH= 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zOt离出的 c(H + ) = 1.0 X10 12mol I-D.与等体积0.01 mol - L -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 = c(CH3COO)解析B项,pH= 12的氨水与pH= 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D项,pH=2的盐酸与0.01mol I-乙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CH 3COO和NaCl, C

27、HCOOHB分电离,c(Cl )>c(CH3COO) o答案 AC8. (2011 上海化学,19, 4分)常温下用pHJ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tB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双选)()A. b不可能显碱性B. 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C. a不可能显酸性D. 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解析 pHW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分别是大于103 mol ”一和等于10mol由于pHtt/ 3的某酸溶液,其强弱未知。因此与pHt 11的氨水反应时,两者都有可能过量;而与pHt 1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只能酸可能过量或二者恰好反应。答案

28、 AB考点三酸碱中和滴定1. (2015 广东理综,12, 4分)准确移取20.00ml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 L - NaOlB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装入NaOH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酬: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解析A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错误;B项,在用NaOH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由小变大,正确;C项,用酚酬: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

29、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 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 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答案 B2. (2013 天津理综,4, 6分)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润湿的pH式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解析pH式纸不能湿润,若用润湿的pH式纸测碱溶液时,对碱溶液起到稀释作用,c(OH )变小,pHlJ小,A正确;容量瓶定容时俯视会使实际液面低于刻度线,造成

30、媪小,c偏大,B音误;中和滴定时,滴定后有气泡,因气泡占有体积,造成AV偏小,C正确;D项中,“缓慢”操作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所测温度值偏小,匚正确。答案 B3. (2012 上海化学,10, 2分)用滴定法测定NazCO(含NaCl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A.试样中加入酚酬: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B.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C.锥形瓶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加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D.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 20.00 mL进行滴定解析A C项操作对测定Z果无影响;B项操作导致标准液变稀,消耗体积变大,使测得结果偏高;D项操作导

31、致待测液浓度变小,因此测定结果偏低。答案 B4. (2015 山东理综,31, 19分)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 M、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 2 2H2O勺流程如下:卜口 TIJ) Xl|毒重石调臼8 11<一浸取IT过派11 -»|过Qi 1过滤in |-113% 盐酸 MIM滤渣I 滤渣II 滤渣III(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实验室用37%勺盐酸配制15%勺 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a.烧杯b .容量瓶c .玻璃棒d .滴定管(2)Ca2+2+MgL 3 +Fe开始沉淀时的pH11.99.11

32、.9完全沉淀时的pH13.911.13.2加入NH H2O调节pH= 8可除去(填离子符号),滤渣H中含(填化学式)。加入H 2c2Q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 已知:Ksp(BaC2Q) =1.6 X 10 , Ksp(CaC2Q) = 2.3 X 10 。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 2 +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已知:2CrO2 +2H+=C&O7 +H2。Ba" +C rO2 =BaCrO J步骤I 移取xmL定浓度的NazCrQ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 L t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 mLo步骤n :移取ymL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

33、,加入 xmLW步骤I相同浓度的NazCr。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 bmol L t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imL)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用酸式滴定管,“ 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 (填“上方”或“下方”)。BaCl2溶液的浓度为 mol - L 若步骤n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2+浓度测量值将(填“偏大”或“偏小”)。解析(1)充分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算出所需37%勺盐酸及水的体积,然后在烧杯中稀释,为加速溶解,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2)根据流程图及表格中数据可知,加入 NH 3 -

34、 H2M节pH= 8时,只有Fe3+完全沉淀而除去。加入NaOH调pH= 12.5,对比表格中数据可知,此时Mg 2+完 2+ 、 . >一一一一一全沉江,Ca部分沉捉,所以滤渣n中含 Mg(OH) 2、Ca(OH)2。根据Ksp(BaC2Q) = 1.6 x 107, HC2O4过量时Ba2+会转化为BaC2O4沉淀,从而使BaCl 2 - 2H2O勺产量减少。(3) “0”亥U度位于滴定管的上方。由题意可得关系式 BaCl 2CrO4一4,则有c(BaCl 2) XyX 10TL,;b (MV)=bmol - L x(V0-Vi) X10 3L,解得 c(BaCl 2) =ymol

35、- L o若步骤n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则V1变小,Ba"浓度测量值将偏大。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ac(2)Fe 3+ Mg(OH»、Ca(OH)2 H2C2Q过量会导致生成BaCzQ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5. (2015 四川理综,9, 13分)(NH)2SO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 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查阅资料】(NH4)2SO在260 c和400 c时分解产物不同。【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实验1:连接装置A B C 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咪0.5000mol/L 盐

36、酸 70.00mL)。通入N 2排尽空气后,于260 c加热装置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0mol/LNaOH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液25.00mL1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 4 o(1)仪器X勺名称是。(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编号)。a.盛装0.200 0 mol/L NaOH 溶液b.用 0.200 0 mol/L NaOH 溶液润洗c.读数、记录d.查漏、清洗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mob实验2:连接装置A D- 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

37、。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 c加热装置Ag(NH 4)2SO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咕溶液中有SO2,无SO4,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检验装置咕溶液中有so3一,无so4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 。(6)(NH4)2SO在400 C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实验1:反应过程中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NH 4)2SO在260 c下分解没有SO 2生成。(1)仪器皿圆底烧瓶。(2)滴定管在使用前首先检查是否漏水,然后用蒸储水清洗,再用待装溶液润洗,随后装入溶液排尽滴

38、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至零刻度线或零刻度线以下,最后t数并记录;(3)根据化学方程式HCl+NaOH =NaCl+ H 2O可知,装置 嗽收NH后剩余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2000 mol/LX 0.02500L= 0.005mol,又由化学方程式HCl+NH 3=NHCl可知,吸收NH3的物质的量为n(NH3)= n(HCl) =0 .500 0 mol/L x 0.070 00 L - 0.005 mol = 0.03 mol。实验2:装置咕溶液中有SO 2,没有SO2一,则说明D43存在Na 2SO和NaOH故向D勺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白色

39、沉淀完全溶解,则可证明装置咕溶液中有SO3一,没有SO2一,由此可知(NH4)2SO在400 c时分解有SO 2生成, 又由(NH)2SO在400C时完全分解无残留物,说明生成物全部是气体,SO 广转化为SC2的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NH4中N素的化合价必定升高,由于气体产物中没有氮氧化物,故一定有N2生成;又由于A D之间的导管中有少量的白色固体生成,则该白色固体为镂盐,故气体产物中还有氨气生成,由此可知(NH4)2SQ400C时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NH4) 2SO 40=4NHT+N2 T+3SO4+6H2OT ,由于限置中的NaO溶液不能吸收NH 3

40、,故装置B中的盐 酸吸收的是NH3。答案 (1) 圆底烧瓶(2)dbaec(3)0.03(4)取少量装置咕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后,沉淀完全溶解,放出无色刺激性气体(5)NH3(或氨气)400 (6)3(NH 4) 2SO =4NH T + N 2 T + 3SQ T + 6H20T6. (2014 重庆理综,9, 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 2最大使用量为0.25g 1一。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 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量图1 图2 仪器A勺名称是,水通入A的进口为 c(2)

41、B 中加入3 00.00mL®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 2全部逸出并与CH 2c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除去输过量的H 2Q,然后用0.0900mol - LNaO柝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 2中的;若滴定终点时溶 液的pH= 8.8 ,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若用50mL商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_(=10 mL,=40 mL, <10 mL, >40 mL)。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 2含量为 gj - L 一。(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

42、出改进措施 解析(1)仪器皿蒸储实验中使用的冷凝器;为使冷凝更充分,要让水在冷凝器中缓慢上升,所以水由b口进,若a口进,冷凝管中水装不满。(2)SO 2具有还原性,而H 2O具有氧化性,所以反应为SO2+H2Q=HSQ。(3)NaOH强碱,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为赶出尖嘴处气泡,要让尖嘴部分略向上弯曲排出气泡,所以选;酚酗:的变色范围在8.210.0之间,而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 8.8 ,所以可以选择酚酬:作指示剂;根据题意及滴定管的结构知,刻度“10”处至尖嘴部分均有溶液,所以滴定管内液体体积大于401mL选。(4)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H 2SO+2NaOH=NaSO+2H2O,则可得n(SQ)=-1一一.n(NaOH)= X 0.0900 mol - L x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