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节次学习目标1 .细胞生活的环境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2.内环境稳态的重 要性1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2 .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习目标基础知识回顾- 细胞生活的董细胞生活与细胞外液中(2/3)(1/3):包括Cr血浆:水(90%),无机盐(1%), (7%-9%),血液运送成力
2、J 的物质(含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1组织液、淋巴:除含少量 外,其余成分和含量均与血浆相近本质: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生命起源于海洋z渗透压:是指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细胞外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FL理V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值为,与它含有等化特性离子有关FmI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变化原因: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坯 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和 不断变化-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的 J具体表现:内环境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中动态变化 I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作用,使各个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状态r经典解释:在
3、 和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对稳态调行 机制的认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主要调节机制:调节网络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是,均会遭到共13页内环境稳态r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的意义 I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7页共13页第5页共13页.重点难点透析一、正确区分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内环境与外界环境1、体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血浆4 b淋巴体液j"、细胞外液Y(内环境)2、血浆、组织液与
4、淋巴的异同点比较(1)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除蛋白质含量外基本化学组成相同。(2)不同点:(D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 于淋巴管中;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 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 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3、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 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
5、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体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的媒体。(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4、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胞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5、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俗称浮肿、虚胖。其可能原因有:(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减少,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如长期饥饿、大头娃娃 现象等(2)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释放到组
6、织液中,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3)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蛋白尿)(4)淋巴结发炎或淋巴结切除:导致淋巴回流受阻(5)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液【例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外界环境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例2】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组织液中的CO?有害无益 组织 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
7、肿A.B.C.®D.答案D解析 对于组织细胞来说,a、b、c过程同等重要;组织液中的CO?参与组织pH的调控:组织液中的物 质浓度和pH等是一个在一定范闱内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毛细淋巴管受阻,都会导致组 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的变式训练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D.淋巴减少答案B解析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人体花粉过敏现象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内环境中三大组成成分间相互 转变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渗透作用原理解决与之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情况 下不能透过
8、的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多、回流少,使较多的水分 滞留在组织液中,导致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二、内环境的概念、物质成分、生理过程1、正确理解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1) “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2)正常细胞外液中必定有活细胞生活。(3)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 体一般不称为体液,而称为外界溶液。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即,凡是能够与外界直接相 通的液体都认为是外界溶液。2、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指
9、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以分为三类。(1)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偏萄糖、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 生素、血浆蛋白等。(2)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3)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1)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2)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3)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之中。4、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1)细胞内的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
10、程。(2)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5、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例3】(2006年广东高考,2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Ch和葡萄糖 葡萄糖、COz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经 基酸A.B.C.D.答案A解析 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
11、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 内环境的成分。三、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7页共13页1、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1)各个器宜、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起调行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2)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行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12、的必要条件(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 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例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答案C解析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的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但是,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只
13、 是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儿童患佝偻病是体内缺钙引起的,成年人患肌无力病是由于体内血液中钙浓度 过高引起的,这些都不是稳态遭到破坏的必然结果。常见的错误是选A项。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 温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和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当稳态遭到破坏时, 并不是所有的酶促反应速率都加快,有的会减慢,甚至停止。【例5】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C.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
14、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答案D 基础闯关1 .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乐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A.血浆CO?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答案 C解析人长时间运动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层,产生渴觉。2 .(2007年江苏,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 HCO-3、HPO4?一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答案A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组成成分。3 .下列关于水和无
15、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C.人体中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和皮肤 D.人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答案A 解析水、无机盐的调节既有激素调节又有神经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4 . (2008年福州模拟)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 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D.血浆蛋白渗出,
16、组织液减少答案B 解析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细胞释放组织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渗出, 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的浓度增大,组织液量增加,造成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答案B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化中,所以说内环境的稳定是相对的。反射弧是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是神经活动的
17、基本方式,所以并不是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只有存在神经 调节的活动才有反射弧的参与。 6.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Ch/NaHCOj、NaH2POy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 出CO?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 液pH的相对稳定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行了血液pH A.B.C.®D.®答案C解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
18、强减盐 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 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 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7 .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8 .前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犷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答
19、案D解析 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图中葡萄糖由3经1 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且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8.(2008年长沙联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8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一淋巴一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答案D解析 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 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选项A、B正确。在
20、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 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此选项C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 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 直接吸收,故选项D错误。9 .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周围的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B.C.®D.©答案D解析正常人组织间液体的量相对恒定,依赖于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
21、的本质 是组织间液体过多,即以上5种平衡失调。10 .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 内环境稳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温度、渗透压和pH的相对稳定,而A为线粒体基质中pH的 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稳态。11 .正常情况下,转经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 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经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 的证据()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是生化
22、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第9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13页共13页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答案B12. (2009年黄冈模拟)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 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体液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Ch等物质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进入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中,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
23、查内环境的稳态,当乳酸进入血浆中时,因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 质一一缓冲对,其中乳酸就与NaHCCh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达到了调行pH平衡的目的。1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0、HI、IV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体外n下体外内境卜C°2 lb I nil Fiv体外体外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 II内的前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C.表示重吸收作用D.N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答案B解析 通过分析该图可知I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
24、细血管壁:II内的简萄糖通 过只能进入血液:HI是泌尿系统: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 出代谢废物,N表示的器官是皮肤。14.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 据图分析回答:第#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13页共13页(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 C:(2) 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请以图示表示ad之间的物质交换:,(3)图ad中O 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CCh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试写出人体内利用02并产生CO
25、2的反应式(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与b之间隔以, b与d之间隔以b与c之间隔以. b的来源有. b的去向有。(5)简要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a与 等系统有直接关系。答案 (1)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2)a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3) d、a a、d C6Hl2O6+6O2+6H2O-6CO2+I2H2O+能量(4)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5)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15. (2009年济南质检)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
26、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 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储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此外,还必须以 作实验用具。(2)实验步骤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再依次滴入等量,测量pH并记 录填表。对B组 0(3)结果预测A 组:oB 组:»(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o答案 (1) Na2cCh、乳酸pH试纸、滴管(2)等量的蒸储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乳酸(或Na2c03)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Ch
27、(或乳酸)(3)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或升高),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 试管1 pH变化明显,pH明 显升高(或降低),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4)蒸馀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 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
28、/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 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甘 D.钾离子5、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A. K+ B.Na+ C.C1D.Na+和 Cl*6、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29、的()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8、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纤维蛋白原B.激素 C.淋巴细胞 D.纤维素组织液=出血浆血浆干=苴组织液血浆干=组织液三巴/B注细胞内液血浆V=淋巴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正确的是()'淋巴/ C10、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要获得02和养料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都必须通过的系统是()A.消化 B.呼吸 C.循环
30、 D.排泄11、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清分析BC段变化的原因()A.乳酸与NaH2P。4反应生成H3P04C贞 13 共 页 10 第时间B.乳酸与血液中的发生了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除掉了乳酸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12、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 B.组织液C.血浆 D.唾液13、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 14、下列何种情况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 ()A.毛细淋巴管堵塞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15、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
31、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Ch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结合成NaHCChD.血液中CO?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16、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1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 3B.5C.6D. 10* 18、如图为表示血液、组织液、 中哪个箭头的表示是错误的?(A.中性粒细胞B.组织液C.水D.红细胞)淋巴三者关系的示意图,指出图)第15页共13页A. Fe2+ B. K, C. Na+19、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 B.手足抽搐C.贫血 D.尿毒症*20、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 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进入A、C、D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C.图中0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D.组成了体液,其中属于内环境D. Ca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中国城市建设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管理会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绘图及BM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职业学院《足球理论与实践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吉林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BI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师范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痛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韩国语入门教学资料
- 《大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健康生活促进
- 《英国饮食文化》课件
- 《SolidWorks建模实例教程》第4章 综合应用实例
- JCT2110-2012 室内空气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 视频号运营规则
- 文印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初三语文总复习全程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