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_第1页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_第2页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_第3页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_第4页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原始圣典中记录的真实的佛陀原始圣典- 四部 尼柯耶或 阿含 ,全然不似“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大量经书,掺杂诸多“菩萨”神化色彩、形而上学与灵感文学。 尼柯耶或阿含里所记载的佛陀和声闻圣弟子的梵行生活,是以朴素、纯净、落实的人格,透过超越宗教仪式、宗教体验,超越哲学辩论、形而上学的“中道”实践,将身心回归到 - 至真、至善、至美之明洁寂静状态- “爱取之欲巳尽、有为之因巳灭、从此不再受生”;也就是说,透过止观平衡、戒定慧均等的培育、行持,得到身、口、意三行安息,臻至彻底解脱- 苦灭的涅盘状态。大般涅盘经里,栩栩如生的记述世尊入灭前三个月的现实游化生活。

2、它可以说是世尊人间弘法四十五年的写实缩影。人在临终时的遗言,最是真诚、悲切了,这位圆满正等正觉的佛、世尊、善逝者、天人师、实语者,也一样有病痛、有觉受,所不同的是,他以解脱心、解脱智见的慈悲、行舍,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一个伟大、纯净、出萃绝伦的人格与人性。八十岁的世尊,以粗硬、赤裸的双足,不急不缓地、一步一步安稳地载动老迈沉重的身躯,携着钵,领着比丘圣弟子们,从王舍城东北方的灵鹫山出发,向北方进行,欲做最后一次游化,而最终目的地是- 回家乡入涅盘。途中,他对阿难说: “我巳老朽了, 像老旧的车子需要靠皮带帮助才能起动一样。 ” 但是, 他内心明觉、正智, 清楚地知道自巳是真理的掌握者。尔时,世尊与

3、比丘僧众来到柯提加马村。世尊在此开示: “比丘们,就是因为我们不能了解四种圣谛,所以长期轮回于生死之途,何为四种圣谛呢?即是苦的圣谛、苦因的圣谛、苦灭的圣谛、以及灭苦之法的圣谛。 ”世尊如是宣说,善逝者如是说已,人天师再以偈颂:“不能如实见四谛本质,以致长期流转于生死;若如实证四谛,则有因拔除,苦根斩断,从此不再受生。” 世尊与大比丘僧众离开柯提加马村,来到那低卡村,住在砖屋。尔时,那低卡村的一位比丘和比丘尼去逝,阿难尊者就去请示佛陀,他们转生何处?命运如何?同时并问及其他在家居士死后转生何处?命运如何?佛陀一一回答后,便开示阿难: “人生有死,何足为奇,若每死一个人都来问我,其死后转生何处?

4、命运如何?将使我疲乏之至。阿难,我为你等宣说法镜;若圣弟子有此法镜,便能预知未来:即巳断除三结 ( 我见、 戒禁取、 疑 ) , 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涅盘。”世尊与大比丘僧众离开那低卡村,来到毗舍离的庵婆婆梨园,在此,世尊开示“四念处”。之后,到白鹿瓦村安度雨季。尔时,世尊罹患痢疾,剧痛得几乎殒命。病愈后,阿难尊者上前请安,并语世尊:“见世尊病痛时,我身心羸弱如蔓藤,神志昏暗不辨方向。但一念及世尊尚未遗教诸此丘,当不会进入涅盘时,我才聊感安心。”世尊反而斥责阿难: “你们对我还有什么期待吗?我已不分内、 外的解说一切法了!如来作教诫,不会有所保留的,我从来不想“我引导僧团,或僧团以我

5、为依怙”,你们要以自已为依皈、要以正法为依皈,不要以他人为依皈.世尊接着教示:“比丘要如何以自巳为依皈、以正法为依皈,不以他人为依皈呢?比丘应当精勤不懈,正念明觉地就身体( 的状态 ) 来观察身体( 的实相 / 本质 ) , 舍弃世间渴望和失意;当观察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时也一样的精勤不懈,保持正念明觉。” “又,比丘如何保持正念明觉呢?比丘在前进后退时,要专注觉知当下的每一个动作、感受和思想,或者在前瞻后顾、弯曲伸直、穿衣持钵、食饮嚼吞、解大小便、行、站、坐、卧时,或者在清醒、言谈、静默时,皆要专注觉知当下的每一个动作、感受和念头。比丘当摄心正念明觉!这是我等的教示!” 世尊结语: “无论

6、现在或我入灭以后,若有人精勤修习念住 ( 四念处 )者,则是我真弟子、最高学者。” 世尊与比丘僧众来到大林重阁讲堂后,便吩咐阿难,立即通知住在毗舍离附近的所有比丘们尽集于此讲堂。世尊在大林重阁讲堂如是开示: “比丘们,你们当知我所自觉自证和所宣说之法;你们当于此法勤学、力修、善育、广布,使圣教长远住世,这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与快乐,以及慈愍此世界、为人天的利益快乐与幸福;何者是我所自觉自证和所宣说之法呢?即:( 止观平衡的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所有因缘法,皆归于毁灭,你们要精勤于证取解脱!如来圆寂甚近,此后三月,如来即入涅盘。 ”世尊如是宣说,善逝者

7、如是说已,人天师再以偈颂: “我生命巳熟,寿命将尽,我巳皈依我自巳,将离你们而去,你们要精勤、正念、持戒,以正念明觉为心的导引,谁能勤住正法与圣戒,便能超越生死,究竟苦边。” 尔时,世尊于清晨去毗舍离城中托钵乞食,饭食后,他以象视回身转顾毗舍离,并对阿难说: “此是我最后顾视毗舍离! ” 世尊与比丘僧众继续徒步游化,到达班达镇、哈谛镇、 芒果镇。等地,世尊殷切地向诸弟子宣说这完美解脱的戒、定、慧修持: “修戒、修定、修慧有大利益和果报;有止有观 ( 止观平衡)的修慧, 心得以从欲漏、有漏、 见漏、 无明漏中得到究竟解脱。世尊来到波戛城的阿难陀神舍,以其圆满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向比丘众严

8、谨告示: “我将宣说四种鉴别法,你们要专心谛听!何谓四种鉴别法:1、若你们听到有佛弟子如是宣讲:这是法,这是律,这是我从佛陀亲口闻受得来的;你们不应称赞,也不应藐视,应了解其每一个字与内容,与经典和律典相比较、相对照,若其与经律不相符,则其结论应是:诚然,此非佛陀之教法,你们应拒绝之这是第一鉴别法。2、若你们听到有佛弟子如是宣讲:这是法,这是律,这是我从住有长老和杰出教师的僧团亲口闻受得来的。(同1),若其与经律不相符,则其结论应是:诚然,此非佛陀之教法,你们应拒绝之。这是第二鉴别法。3、若你们听到有佛弟子如是宣讲:这是法,这是律,这是我从博学、深入佛法、通晓戒律的诸长老亲口闻受得来的一(同1

9、),则其结论应是:诚然,此非佛陀之教法,你们应拒绝之。这是第三鉴别法。4、若你们听到有佛弟子如是宣讲:这是法,这是律,这是我从某寺庙一位博学、深入佛法、通晓戒律的僧人亲口闻受得来的(同1),则其结论应是:诚然,此非佛陀之教法,你们应拒绝之。这是第四鉴别法。 ” 世尊与比丘僧众来到波婆的芒果林。有一铁匠名叫Cunda, 听了世尊的开示后甚为欢喜,于是恭请世尊与比丘僧众于次日前去其舍受供午餐。铁匠连夜备办了甜粥、糕饼以及栴檀树耳。当世尊抵达铁匠家后,便吩咐他: “将你所备办的栴檀树耳全部供养 我,其他甜粥、糕饼分供给僧众;而且将余剩的栴檀树耳埋藏在一 个洞里,因为除了我以外,其他任何人、天、神一等

10、服食它后不会有良好消化。 ”世尊用毕午餐后,即患严重血痢,剧痛得几乎濒死,但他依然正念正知,亳无抱怨。世尊腹泻后,即告阿难起程去拘尸那罗城。忍持着虚弱的身体,世尊沿途中多次休息,方抵拘尸那罗城。世尊复告阿难: “我们去拘尸那罗的乌帕瓦塔那,马拉的娑罗树林。 ”并吩咐阿难,为他敷设床具于娑罗双树间: “阿难,我甚疲倦,想躺下来休息.阿难,你去通知拘尸那罗的马拉说,今夜三更如来将取涅盘。”有一外道行者苏跋陀闻得世尊当夜将入涅盘的消息,即刻赶来问法,世尊坚定的回答他: “于任何法与戒中,若无八圣道,则无一果、二果、三果、四果,苏跋陀,就因我的法与戒中有八圣道,所以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圣者;若比丘

11、能落实行持完美的八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于娑罗双树间,世尊头部朝北,偃卧右侧,双足并叠,心念安稳的遗示阿难:“我为你们所建立的正法和圣戒,于我入灭后,即是你们的导师。 ”并询问诸比丘: “你们心中对佛、法、僧尚有任何疑惑的,请快快提出。 ”诸比丘们皆默然;世尊重覆询问第二次、第三次,诸比丘们皆默然。阿难尊者于是划破沉默: “这实在奇妙,不可思议啊!世尊,我相信在此的所有比丘们,没有人对佛、法、僧有疑惑的。” 世尊安详的回答: “阿难,你所言是出自于你对佛、法、的净信,但如来也确知此众比丘无人对佛、法、僧有疑惑的,此众比丘中的最落后者,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了,将来必证涅盘。” 最后,世尊严正辞告诸比丘: “现在,我郑重声言,所有因缘法,皆归于毁灭, 你们要精勤于证取涅盘!” 这便是如来的最后一句遗言了。语毕,世尊即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入第三禅,入第四禅,从 第四禅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