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4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UFE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长白山旅游资源综合研究报告学2021120213 202112021 202112021专应用统计业:姓张楠、余梦、陈思萌名:教师评阅意见:论文 成绩 95 D90 D85 D80 D75 D70 D65 60 口 60以下长白山旅游资源综合研究报告摘要:长白山是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当前的 旅游开发研究多侧重于生态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 长白山又是女真、满族文化的 集中发源地,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而基于满族文化开发和满族文化旅游区品 牌建设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使长白山旅游陷入看完天池就回家的旅长游短的尴 尬境地.据此,必须将满族文化注入到长白山的

2、自然神韵中, 以满族发祥圣地长 白山为地域文化核心,通过对满族文化节点地建设,旅游精品路线设计,旅游区 文化资源分区重组,实现协同打造、合力推介满族文化旅游休闲区,构建/林海雪原长白山、满族风情第一山的旅游知名品牌, 让长白山名扬世界.本文详细分 析了长白山人文及景观旅游资源概况,并就如何增强长白山人文旅游资源吸引力 提出假设干建议.关键词:长白山;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五一期间,本小组成员对长白山景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就关于长白山的文化及景观两方面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研究报告成果如下.长白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国家 4A级风景名胜区,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 色浮石与积雪而

3、得名,素有 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广义的 长白山是指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绵延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及与朝鲜交界 处的一系列山脉,狭义的长白山那么单指其主峰.长白山主峰区域行政区划属吉林 省白山市,它以其雄伟、壮观、神奇、原始而著称.狭义的长白山主峰是一座休 眠火山,火山口中央为天池,围绕着天池湖面四周再细分又有长白十六峰的说法, 其中最顶峰为朝鲜界内的将军峰,海拔 2750m,在中国一侧的最顶峰为白云峰, 海拔2691m,为中国东北最高的山峰.长白山是我国东北最高山系和欧亚大陆北 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生物保护圈.长白山自然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人文

4、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长期以来,长白山地区旅游业以开 发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如果自然旅游资源和人 文旅游资源能够有机结合,人文旅游资源会给自然旅游资源注入灵魂, 增添其神 秘感,大大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1 .长白山旅游资源概述1.1 自然旅游资源概述长白山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从山麓到山顶,可以看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 同植物的类型,植物的分层分布情况十分清楚.在山脚,主要是阔叶林;往上,直到海拔1000m左右,是针叶和阔叶混合林.在这混合林带,树木品种繁多, 不同季节的风霜雨雪,使大森林的景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海拔1000至1800m 之间,是针叶林带.这里山高林密,

5、生长着最有经济价值的各种针叶树, 这些树, 树干笔直,生机盎然.再往上到近 2000m,是岳桦林带.岳桦树为适应高山寒 冷潮湿的严酷气候,躯干短曲多枝,树皮节理斑纹极富图案趣味.2000多米以上,就没有树木,是苔葬地带了,每年六七月间,这一带盛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 景色瑰丽.长白山的另一奇观是主峰环抱的天池,天池湖面海拔高度是2189.10m, 水面面积9.2万平方千米.火山口内天池之水经豁口下泄,形成落差68米的长白瀑布,其下始为第二松花江正源一一二道白河. 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罕见的 林带垂直分布的四大景观带,神秘的原始森林,长白山锦江峡谷以及高山花园、 锦江瀑布、天池等著名景观令中外游客

6、流连忘返.1.2 人文旅游资源概述长白山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 长白山人文历史悠久,历代帝王对此都 十分关注,特别是金、元、清朝更是视长白山为祖先发祥地,推崇长白山为神山 圣地,是荐瑞凝祥,列祖龙兴的象征.千百年来,长白山地区的土著民族是肃慎 人、挹娄人、匆吉人、女真人、满洲人以及夫余人和高句丽人等等,他们在长白 山地区先后建立起了本民族的政权,即夫余国、高句丽国、渤海国、大金国、后 金国,最后建立起统治全国的大清政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到 了清代,清皇朝把长白山视为祖宗发祥地,又是封山,又是祭神,并划为封禁地, 不许俗人进入,这里更成了人迹不到之处.这不仅使长白山的自然生态

7、系统得到 了有效保护.而且在广义的长白山地区留下了柳条边、驿站、围场等历史遗迹, 在满族群众中依然有渔猎习俗、鹰猎习俗、采摘习俗和萨满习俗等遗存,在服饰、 居住、饮食、婚嫁、祭祀诸多方面都有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生活方式得以保 留.2 .长白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方向旅游区的主题和形象是旅游区的生命, 也是形成竞争优势最有利的工具. 从 目前开展情况看,长白山地区的旅游业尚处在较为单一的自然观光游这样一个浅 层次上,经济效益不高.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特殊地位, 使长白山旅游区的主题 必然定位于自然生态旅游,但神秘天池,雄壮瀑布,林海雪原的形象定位没有找 到地方民族文化这一内在动力源泉, 特别是与土著

8、居民的满族文化关联缺乏. 文 化是旅游的核心,旅游是文化的扩展,没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很难招 来游客.文化通过旅游得到迅速扩展,而没有文化积淀的旅游缺少回味.因此, 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只有互相融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从旅游文化视角来看,自然景观给人以感性熟悉.只有把文化结合进来,才能上 升到理性熟悉,这是一种质的飞跃.长白山旅游业今后要取得更高层次的开展, 必须要把长白山文化的观光与消费同自然风光的观光结合起来, 注重文化含量和文化消费,要将满族文 化作为长白山地域文化的核心标识, 要把开展以满族文化为内涵、为特色的民族 企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具体化工程的落实来实现满

9、族文化的地域载体化,才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旅游是开放的,也是吸收的,旅游业开展的需求是长白山满 族文化绽放异彩的契机.而大批国内外游人的到来,必然给长白大地人民带来大 量的先进文化信息、各种文化观念、多彩的文化艺术风格和多样的文化习俗, 促 使长白山旅游效劳必须要面向世界,从而承受世界文化浪涛和风暴的荡涤与洗 礼.几千年来在白山松水间孕育出来的满族文化以其自然、粗狂、淳朴、神奇永 存于世界东方.满族人民在与冰雪森林、寒风野兽相依存的自然环境中塑造了他 们坚强不屈的性格,他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产、 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民居、服饰、饮食、礼仪、娱乐等民族文化习俗,这些文化特点与长白山的

10、自 然神韵相交融,从而形成了并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的长白山满族文化地域空间 体.因此,增强满族生活地域空间体的文化建设, 有效提升地域民俗文化承载力 是提升长白山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是长白山旅游综合开发的根本方向.建设内涵 丰富、体系完善的长白山满族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系统, 也是吉林省旅游休闲经济 开展的根底.3 .打造满族文化圣山标识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圣山,在历史文献及相关著述中有,早在 2000年前, 女真先民勿吉人就将长白山自封为神山.到了金代,长白山成了女真的发源地, 得到尊崇.金世宗大定12年,又封长白山神为灵应王,并在山上修建庙宇.金 明昌4年1193年,金朝第六代皇帝章宗完颜-封长白

11、山神为开天宏圣帝,下令 每年春秋择吉日操理祭祀.止匕外,在长白山地区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出满族先民 与神相杂揉的原始萨满教的形成过程.长白山地区的创世神话主要有满族祖先的 奥雅开大辟地神话,其它还有满族的长白山温泉神话、 满族的天池神话等,这些 神话故事都是长白山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这种多神崇拜的文化具有强烈的民 族性、地域性、原始性特征,这些文化特质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地植根于生活在长 白大地上的满族群众当中.4 .开发建设满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知名品牌4.1 建设满族文化旅游节点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外围建立高水平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核心城市、乡镇和民俗村,由于打造以满族文化为核心品牌的旅游精品

12、工程是长白山旅游生生不 息的永久源泉.开发建设长白山满族文化旅游区,关键是省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有 长远规划,市级行政部门要有详细规划,具体建设工程要有能够经得起历史、 实 践检验的文化承载组件.在满族聚居地举办长白山神和萨满多神崇拜的祭祀活 动,这不仅能够促进满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而且还能够形成长白山特有的 旅游文化.为此,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设好一批以满族人口为满族文化承载 力主体的乡镇卜村景点单元,并且在民族文化园建设和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等方 面,正视满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开展受到地域民族主体地位的限制,满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开展空间受到挤压,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少必要的 保

13、护、缺乏必要数量的传承人而逐渐消失的现实, 在民族文化的表达过程中防止 为了民俗表演为游客生产的旅游产品而创造创意生产的民族文化与原生态民 族文化相去甚远的民族文化被滥用现象的发生, 才能使古老的长白山文化恢复青 春.4.2 确立满族文化旅游线路确立长线旅游的全局观念,贯穿长春 初通-白山-长白山和长春-吉林-延吉长 白山旅游主线.吉林省满族旅游休闲度假区游览路线的设计要以进得来、 游得畅、 留得值、走得乐为原那么,以吸引国内外游客为目标,构建一个中央景区支撑,两 条脊柱路线链接,三个分区景点组合的面向不同层次客源、适宜不同时间游览, 并满足3日游、5日游、7日游和自驾、散客观光旅游、运动休闲

14、、度假疗养的精品路线,为吉林省旅游经济的开展开拓新的途径.4.3 建设满族文化旅游区品牌在整合地域旅游文化资源的根底上,通过对三个核心景区品牌设计、充分表 达满族文化的唯一性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将长春、四平、白山地区定义为吉林南部满族风情探寻区.吉林南部以城门往事,皇后故里,皇家鹿苑,满族风情为景区文化标识,以叶赫古城,辉发古城, 柳条边的半拉山门,赫尔苏门等历史文化遗存和以东丰县、伊通县、梅河口为中 心的清朝盛京围场等地域空间为民族文化载体, 以独有的满族开展壮大历史为切 入点,用叶赫古城记载的叶赫部与满清皇族的爱恨情仇,建州女真的崛起和清王朝的开展为文化导言.以孝慈高皇后和叶赫那拉慈禧太后

15、的祖居地、 叶赫是清朝 皇后故里的历史依据为满族历史文化故事的延伸;用东丰县拥有皇家鹿苑的美誉 为满族文化的扩展.实现营造吉林南部地区满族文化的恢宏气势的目的.在这片广袤的吉林西围场、盛京围场区域,人们可春天采山菜,秋天摘野果,吃帖炖豆 腐,品人参林蛙酒.在这一景区推出/山珍野味,地道土菜,林海温泉,养生乐 园的满族旅游饮食文化形象品牌,一定能给中外游客留下对吉林南部大地淳厚满 族风情的美好记忆.这也是长白山旅游综合开发突出优势的关键所在.将长春、吉林、松原地区定义为吉林中部满族生活体验区.吉林中部以乌拉古国、萨满民俗、千里贡江、渔猎胜地为景区文化标识,以松花江为脊椎链条, 以乌拉古城为联通枢

16、纽,挖掘吉林满族民俗的深刻内涵.吉林中部旅游区的构建, 要从满族的生产、生活习性中找出民族性、地域性不可取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作品,如九台市莽卡满族乡的萨满文化表演等原始民间艺术,更会加深人们对满族先民多神崇拜的了解和坚韧品格的敬仰. 另外还要打造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和 松花江流域是清朝皇室贡江产品采办基地的名片,开发出头台村牌大豆以及乌拉街贡米等地域性农副产品品牌.由于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专门负 责运用狩猎、捕捞、采摘、刨挖等原始手段来获得山林中的珍禽和虎、梅花鹿, 江河中的珍珠,特别是铝鲤鱼等特有水产品以及人参、 蜂蜜、各种山野菜果等为 朝廷提供贡品的专门机构.可以说,构建以松花湖为龙头向

17、下游延伸的吉林中西 部满族独特生产、生活习俗构成的景区,合力推介乌拉古国、千里贡江、满汉火 锅,鱼米盛宴包含强烈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形象品牌是长白山旅游综合开发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将长春、吉林、安图地区定义为吉林东部满族文化鉴赏区. 吉林东部区以白 山松水,满洲史话,冰雪天国,生态家园为景区文化标识.长吉图地域是满族发 祥圣地,建设好并行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吉林东部满族原生态生活文化旅 游休闲度假走廊,能够有效提升长白山满族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品牌知名 度.长春是我省的枢纽城市,它拥有较强的客源市场拉力,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 区,是进行滑雪、滑冰、冰帆、雪橇等运动的绝佳场地,吉林市的雾淞奇

18、观,北 大湖的林海雪原冬季滑雪场,都会让游客体验到运动休闲的欢乐.另外,在安图、 抚松等地,可进一步扩大长白山温泉疗养度假、 休闲区的开发建设规模,迅速提 升休闲旅游效劳业的效劳水平.从根本上解决 /旅游城镇开展滞后,尤其是根底 设施建设滞后对旅游开展支撑水平缺乏的问题. 同时结合长白山区独一无二的林 海雪原资源,在群众性冰雪娱乐工程的开发上找到突破口,各县市乡镇村应建立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效劳工程,要确定唯一性的宣传口号.以长白山地域文化为品牌标识的产品,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同时也会为长白山的旅游开发注入活力.游客不仅需要回归自然,欣赏、探 索、熟悉长白山生态景观,还要带走风土人情、地域文化,所以,要加大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