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化管Digestive Tract 学习目的n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结构特点与功能(食管、胃、小肠)。n了解消化管与免疫。n了解消化管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主要类型和功能。概述n消化系统: 消化管+消化腺n对食物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单糖、甘油酯等,吸收后供机体生长和代谢的需要。n消化管(digestive tract):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消化管的基本结构消化管的基本结构n除口腔与咽外,消化管壁黏膜 (mucosa)黏膜下层 (submucosa)肌层 (muscularis)外膜 (adventitia)消化管一般

2、结构消化管一般结构1. 黏膜黏膜 mucosan上皮 + 固有层 + 黏膜肌层n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a. 上皮 epithelium n复层扁平上皮 - 口腔、咽、食管及肛门 ,保护功能;n单层柱状上皮 胃、小肠、大肠,消化吸收功能。b. 固有层 lamina propria n疏松结缔组织,细胞多,纤维细密;n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n胃、肠固有层内富含腺体和淋巴组织。c. 黏膜肌层 muscularis mucosa n薄层平滑肌,内环、外纵两层;n收缩促进固有层内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利于物质吸收和转运。2. 黏膜下层黏膜下层 submucosan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和淋

3、巴管;n腺体,食管腺 - 食管 ,十二指肠腺 - 十二指肠;n黏膜下神经丛 submucosal / Meissners plexus 多极神经元 + 无髓神经纤维,调节黏膜肌的收缩和腺体分泌;n皱襞 plica - 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出形成,主要在食管、胃和小肠等。 3. 肌层肌层 muscularis n食管上段、肛门处 - 骨骼肌,其余部分- 平滑肌;n分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胃 - 三层,内斜,中环,外纵。n之间有肌间神经丛 myenteric / Auerbachs plexus 多极神经元 + 无髓神经纤维,调节肌层的运动。 神经元胞体4. 外膜外膜 adventiti

4、an纤维膜 fibrosa 仅薄层结缔组织,与周围组织无明确界限,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段。n浆膜 serosa - 薄层结缔组织+ 间皮覆盖,表面光滑,利于胃肠活动,分布于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食食 管管 esophagusn腔面有纵行皱襞,食物通过时皱襞消失。n黏膜 上皮 -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 - 细密的结缔组织 黏膜肌层 - 纵行平滑肌束n黏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 含黏液性食管腺 esophageal gland,导管开口于食管腔 腺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甚至淋巴小结。n肌层 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上1/3段 - 骨骼肌,下1/3段-平滑肌,中1/3段 两者兼有。 食管两端的内环行

5、肌稍厚形成食管上、下括约肌。n外膜 纤维膜123456781. 上皮2. 固有层3. 粘膜肌层4. 粘膜下层5.食管腺6.7.内环、外纵平滑肌8. 外膜胃胃 stomachn4部分(解剖学)n 贲门cardian 幽门 pylorusn 胃体 bodyn 胃底 fundusn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部分无机盐、水和醇类。1. 黏膜黏膜n腔面有许多纵行皱襞 - 胃空虚时,充盈时 - 皱襞几乎消失。n黏膜表面有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 多 直 径 2 6 m m 的 胃 小 区(gastric area)。n黏膜表面约350万个不规则形的称胃小凹(gastric pit),每个小凹底部有35条

6、胃腺开口。n单层柱状,为表面黏液细胞(surface mucous cell),细胞核椭圆形,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 PAS(+), HE 染色浅。细胞间有紧密连接。n功能:分泌含高浓度碳酸氢根HCO3-的不可溶性黏液,覆盖于上皮表面,有保护作用。n胃 粘 膜 屏 障 ( M u c u s - H C O3 barrier)由碱性粘液和紧密连接构成,中和胃酸并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可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上皮细胞的侵蚀。a. 上皮 表面黏液细胞 1. 胃小凹 2. 固有层(胃底腺)b. 固有层n大量管状腺,分为胃腺/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黏液腺)。n胃腺/胃底腺(gastic /fu

7、ndic gland):分支管状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开口于胃小凹,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主细胞 chief celln又称胃酶细胞 zymogenic cell, 数量最多,分布于腺体部。nLM: 呈柱状,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染色多呈泡沫状。nEM: 蛋白质分泌细胞特点。n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1.主细胞 2.壁细胞 3.颈黏液细胞壁细胞 parietal celln又称泌酸细胞 oxyntic cell,在腺的颈部、体部。n功能:分泌盐酸及内因子。 盐酸(HCl)n杀菌n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n内因子(intri

8、nsic factor,IF)n与VitminB12吸收有关-红细胞n缺乏导致恶性贫血。1.主细胞 2.壁细胞 3.颈黏液细胞nLM:胞体大,圆锥形,核圆深染,居中,可有双核, 胞质嗜酸性。nEM:胞质中有细胞内分泌小管-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向胞质内深陷形成,管腔内富含微绒毛。内分泌小管周围有表面光滑的小管和小泡,称微管泡系统。静止期,分泌小管不与腺腔相通,管腔内微绒毛减少,微管泡发达;分泌期,内分泌小管开放,腔内微绒毛增多,微管泡减少。含有丰富线粒体,少量RER和Golgi复合体。n颈粘液细胞 mucous neck cell: n腺的颈部,夹于壁细胞之间,核扁平位于基底,核上方充满黏原颗粒,P

9、AS(+),分泌可溶性酸性黏液。n内分泌细胞 endocrine cell: n位于其他细胞之间,种类多,量少,散在于胃腺及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的分泌颗粒多位于细胞基部,故又称基底颗粒细胞n干细胞 stem cell: n存在于胃底腺颈部至胃小凹深部,可分裂增殖并分化为腺细胞和表面黏液细胞。1.主细胞 2.壁细胞 3.颈黏液细胞c. 黏膜肌n黏膜肌层由内环行与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胃黏膜的自我保护n胃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富含HCO3-的不溶性黏液,表面黏液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上皮表面的黏液可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的HCO3-可中和渗入的H+,使酸度降低,并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这样可防

10、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上皮细胞的侵蚀,因此称为胃黏膜屏障,又叫黏液-碳酸氢盐屏障(mucous- HCO3- barrier)。2、胃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胃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n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粗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可见成群的脂肪细胞。n肌层:较厚,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构成。环行肌在贲门和幽门部增厚,分别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n外膜:浆膜。小小 肠肠 small intestinen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十二指肠 duodenum, 空肠 jejunum, 回肠 ileum. 三段小肠壁的结构三段小肠壁的结构1.皱襞 2.绒毛 3.黏膜下层 4.肌层环行皱襞

11、plicae circulane n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凸向肠腔内形成;n扩大黏膜表面积,延长内容物在肠内时间,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绒毛 intestinal villus n表面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n十二指肠-叶状,空肠-长指状,回肠-短指状。n扩大黏膜表面积,增强了小肠吸收功能.n绒毛表面由黏膜上皮覆盖,内为富含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并有中央乳糜管和平滑肌纤维。n绒毛根部的上皮和下方固有层中的小肠腺上皮相连续,小肠腺(small intestinal gland)呈单管状,直接开口于肠腔。a.上皮上皮n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少量内分泌细胞和干细胞组成。n吸收细胞 absor

12、ptive cell:数量最多,呈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基部。细胞游离面可见纹状缘-由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构成。微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吸附大量酶,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n杯状细胞 goblet cell:散在于吸收细胞间,分泌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作用。从十二指肠至回肠末端,杯状细胞逐渐增多。n内分泌细胞 endocrine cell:种类很多,在HE染色切片上难以辨认,其分泌物有多种调节功能。n干细胞 stem cell:绒毛根部,小肠腺开口处,胞体小,矮柱状,胞质嗜碱性。增殖分化补充以上细胞。黏膜上皮-单层柱状n4种细胞吸收细胞-高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内分泌细胞干细胞*中

13、央乳糜管 纹状缘b固有层固有层n小肠腺small intestinal gland: 上皮下陷形成的单管腺, 腺上皮有黏膜上皮相同,腺管底部有潘氏细胞paneth cell-小肠腺的特征细胞,胞质顶部充满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溶菌酶,可杀灭肠道微生物。n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三种重要结构:中央乳糜管 central lacteal、毛细血管和纵行平滑肌纤维。中央乳糜管-扩大的毛细淋巴管,无基膜,通透性大,运输脂类和脂溶性物质;有孔毛细血管,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水溶性物质经有孔毛细血管入血。纵行平滑肌纤维收缩使绒毛变短,利于绒毛内淋巴和血液运行。n固有层中的淋巴组织,十二指肠-弥散

14、淋巴组织,少量淋巴小结,空肠-孤立淋巴小结solitary LN,回肠-集合淋巴小结 aggregated LN(淋巴小结聚集形成),可抵达黏膜下层。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c. 黏膜肌黏膜肌三段小肠壁的结构三段小肠壁的结构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三五成群位于小肠腺底部顶部有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溶菌酶 Paneth细胞 1. 十二指肠腺腺泡回肠回肠-集合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2. 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n黏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有大量十二指肠腺(duodenal gland), 为复管泡状的黏液性腺,其导管开口于小肠腺底部,可分泌碱性黏液,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n肌层:由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之间有肌间神经丛。n外膜: 部分肠壁为纤维膜外,余均为浆膜。 1.十二指肠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