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球与地图_第1页
高二地理-地球与地图_第2页
高二地理-地球与地图_第3页
高二地理-地球与地图_第4页
高二地理-地球与地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地理复习区域地理复习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基础知识地球的基础知识【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东西和南北半、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东西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球的划分、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重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重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探究一:探究一:地球形状地球形状 古时候,我国有古时候,我国有“天圆似张盖,地方天圆似张盖,地方( (平平) )如棋局如棋局”的说法,的说法, 即认为天空是圆

2、的,大地是方的。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即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方的。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 不是方的,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不是方的,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根据自己的认识,试列举三个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根据自己的认识,试列举三个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 理由。理由。答案:答案:(1)(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2)(2)站得高,看得远,也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站得高,看得远,也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3)(3)海上由远而近航行的轮船,首先看到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海上由远而近航行的轮船,首先看到桅杆,然后

3、才看到船体。(4)(4)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让人们知道地球的球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让人们知道地球的球 体形状。体形状。(5)(5)月食的发生,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证明地球是球体。月食的发生,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证明地球是球体。二、地球仪和经纬网二、地球仪和经纬网1、地球仪的相关概念:、地球仪的相关概念:N Ns s二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仪和经纬网2、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纬线纬线经线经线定定义义形形状状长长度度相相互互关关系系作作用用纬线和经线:纬线和经线:3.3.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二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仪和经纬网纬度纬度经度经度标注的起始位标注的起

4、始位置置划分划分方法方法半球半球划分划分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90,赤,赤道以北为北纬(道以北为北纬(N N),赤道以南),赤道以南为南纬(为南纬(S S)。南北极点分别为)。南北极点分别为9090S S、9090N N(0 03030为低纬为低纬度,度,30306060为中纬度,为中纬度,60609090为高纬度)为高纬度)0 0向东向西各划分向东向西各划分180180,0 0经线以东为东经(经线以东为东经(E E),),0 0经线以西为西经经线以西为西经(W)(W)。东。东西经西经180180是同一条经线是同一条经线赤道(赤道(0 0纬线)纬线)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5、(0 0经线)经线)赤道(赤道(0 0纬线)为南北纬线)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半球的分界线 20 20W W和和160160E E为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判断方判断方法法向北度数增大者为北纬,向北度数增大者为北纬,自南度数增大者为南纬自南度数增大者为南纬随着地球自转方向,经随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经度的判断经度的判断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或或顺地球自转方向顺地球自转方向) )数值逐渐增大为东数值逐渐增大为东 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如下图所示: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如下图所示:gh

6、iihgfe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在下图中标出各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在下图中标出各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在下图中标出各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在下图中标出各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acbcba重要纬线重要纬线地理意义地理意义穿越地区穿越地区赤道(赤道(0 0)北回归线北回归线(23232626 N N)南回归线南回归线(23232626 S S)北极圈北极圈(66663434 N N)南极圈南极圈(66663434 S S)3030N N3030S S6060N N6060S S9090N N9090S S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起点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起点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非洲中部、印尼、

7、南美北部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华南、墨西哥高原岛、中南半岛、我国华南、墨西哥高原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和南温带的分界线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

8、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部、巴西南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

9、的分界线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南部、加拿大中部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北极点北极点位于北冰洋位于北冰洋南极点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位于南极大陆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西班牙、非洲西部大致与日界线重合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洲东部群岛洋洲东部群岛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

10、以东为东半球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格陵兰岛东侧、冰岛西侧、大西格陵兰岛东侧、冰岛西侧、大西洋东部洋东部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大洋州东部群岛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时间的参照经线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利亚西部4、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 1、经纬网的类型、经纬网的类型 2、利用经纬网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位置” (

11、经纬网是地球仪上经线(经纬网是地球仪上经线 3、利用经纬网定、利用经纬网定“方向方向” 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格)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格) 4、利用经纬网定、利用经纬网定“距离距离” 5、利用经纬网定、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最短航线” 6、利用经纬网比较范围和比例尺大小、利用经纬网比较范围和比例尺大小 7、对称点的确定、对称点的确定00300150300150A: (300N,150W )B: (150S,300E)C: ( 300N,300E)00150150300300450450450ABC4502 2、利用经纬网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位置”读下图回答:读下图回答:(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坐

12、标:)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坐标: A B C D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的是:的是: 。 (20N,20E)(45S,60E)(10S,30E)(30S,40W)C3、站在北极点上向任意方站在北极点上向任意方向均为向南、站在南极向均为向南、站在南极点上向任意方向均为向点上向任意方向均为向北北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方格状经纬网图中甲在乙的甲在乙的 方向方向 丁在乙的丁在乙的 方向方向 丙在乙的丙在乙的 方向方向40 60 30 60 甲甲乙乙丙丙丁丁EESS正北正北正西正西西北西北1、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A点位于点位于B点的点的 方向方向2

13、)、)、A点位于点位于C点的点的 方向方向3)、)、A点位于点位于S点的点的 方向方向正西正西西北西北正北正北D4、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题。图,回答题。 计算计算MNMN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2 2)若某人从)若某人从M 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分别前进正西、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 A回到回到M M点点B B在在M M点正东方点正东方C C在在M M点正西方点正西方D D在在M M点正南方点正南方B 401101/2=2200KM5、ABNS赤道赤道70NAB110E

14、120EABNS赤道赤道70SAB110E120E6、练习:练习:图中,图中,AB两区域相比较,实际区域范围两区域相比较,实际区域范围较大的为:较大的为: 。A 7、注意:通常没有特别指明的对称点是注意:通常没有特别指明的对称点是指关于地心对称的点,即对跖点(也指关于地心对称的点,即对跖点(也称对趾点)称对趾点) 例:例: 勇者超人住在勇者超人住在(27(27S,59S,59W)W),有一天他想拜访住在,有一天他想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神者超人,并决定地球另一端的神者超人,并决定“遁地遁地”前去。于是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

15、地心。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该地的地理坐标是?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该地位于哪个半球,高中低纬的哪个纬度?该地位于哪个半球,高中低纬的哪个纬度? 。 (27N,121E)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图地图【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地图的方向、比例尺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重点)3、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2、方向3、图例和注记(1)数字式:)数字式: 如如1:500 000 即:图上即:图上1厘米代厘米代表实际距离表实际距离500 000厘米厘米(化成千米为(化成千米为5千

16、米)千米)。(2 2)线段式:)线段式:(3 3)文字式:有文字说明,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文字式:有文字说明,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际距离100100千米千米. .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0 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千米千米3.3.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大小用比值大小(即分数比例尺大小用比值大小(即分数值大小)来衡量,分子相同,分母值大小)来衡量,分子相同,分母越小,比例尺愈越小,比例尺愈 ;分母越;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比例尺越 。大大小小 例:比例尺例:比例尺A A是是1 1:2000020000;比;比例尺例尺B B是是1

17、 1:5000000 5000000 则则 A AB B例(例(1)、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例尺最小的是: ( )A、1:400 0000 B、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千米 C、 50 0 50千米千米 D、1:2000 0000例(例(2 2)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 A1100011000万分之一万分之一 B B110000110000万分之一万分之一C C 50005000万分之一万分之一 D D1500015000万分

18、之一万分之一 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与重庆地图,哪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与重庆地图,哪一幅比例尺较大?哪幅图内容更详细?一幅比例尺较大?哪幅图内容更详细?看图看图思考:思考:中国政区图中国政区图4.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内容详略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内容详略、图幅四者的关系:、图幅四者的关系: 结论一: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结论一: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区范围越、表示地区范围越 、内容越、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 、内容越、内容越 。 小小详细详细大大粗略粗略 哪幅图哪幅图比例尺较大?比例尺较大?哪幅图内容更哪幅图内容更详细?详细?AB 结论二

19、:表示同一实际地区范结论二:表示同一实际地区范围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围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越越 、内容、内容 ;比例尺越;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图幅越 、内容、内容 。小小详细详细大大粗略粗略5.5.比例尺的运用比例尺的运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的比例尺地图。如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世界政区图等;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的比例尺地图。如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旅游图等。等。小小大大6.6.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扩大一倍,则图幅面比例尺扩大一倍,则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积变为原来的 倍。倍。4例:将例:将1:

20、10000的某幅地图,表达的某幅地图,表达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 )A比例尺不变比例尺不变 B.1:2000 C.1:5000 D.1:40000例二:周长例二:周长40厘米,宽为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的是( )A俄罗斯俄罗斯 B日本日本 C中国中国 D美国美国B 例三、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例三、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180o o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 A甲甲 B B乙乙

21、C C丙丙 D D乙和丙乙和丙8.8.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叙述,正确的是A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D乙的比例尺最小乙的比例尺最小BD1 1、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 : 面向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2、指向标方向:、指向标方向:一般指向北方一般指向北方3 3、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

22、线指示东西;(1)经度相同的为正南、正北关系。经度相同的为正南、正北关系。 纬度相同的为正东、正西关系。纬度相同的为正东、正西关系。(2)经纬度均不同的做如下判断:经纬度均不同的做如下判断: 首先经度差要小于首先经度差要小于180,然后判断南北,确定东西。,然后判断南北,确定东西。N NN N首都首都省级行省级行政中心政中心一般一般城镇城镇洲界洲界国界国界未定国未定国省省,自治区自治区,直辖市界直辖市界地区界地区界铁路铁路公路公路长城长城运河运河河流河流,湖泊湖泊时令河时令河,湖湖水库水库,渠道渠道等高线等高线山峰山峰关隘关隘沙漠沙漠沼泽沼泽3 3、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 1 1图例:地图上表

23、示各种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事物的 。 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称的 ,以及表示山高、水深,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的 ,都叫注记。,都叫注记。 符号符号文字文字数字数字 二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形剖面图(一)(一).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如图中如图中A、B两点的两点的海拔分别为海拔分别为 、 。如如图中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H1H2H3( (二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等高线:绘绘制制原原理理 2.绘制原理:把

24、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等高距。3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 0 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也可以重合线也可以重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25、两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反之坡度越陡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反之坡度越陡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向上游弯曲 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ABC200400思考:图上思考:图上ABC三条等高线的数值应分别是多少?三条等高线的数值应分别是多少?A=500;B=100;C=400山峰山峰山峰山峰鞍部鞍部山脊山脊山脊山脊山谷山谷盆地盆地洼地洼地悬崖悬崖陡崖陡崖(1)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小地

26、形的等高线形态: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峡谷等陡崖、峡谷等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3)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形态)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沙丘、梯田、火山沙丘、梯田、火山A山峰山峰100500300AB盆地盆地B(1)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峰:山峰:中高周低中高周低盆地盆地:中低周高:中低周高100300500山脊山脊山脊山脊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

27、;分水线(岭)分水线(岭)集水线集水线( (河流河流发育发育) )100C200300C山谷山谷D山脊山脊(1)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100D200300思考:如果思考:如果C C处有一条河处有一条河流发育,请问该河流的流发育,请问该河流的流向是?流向是?NN自南向北自南向北鞍部鞍部:两:两座山峰之间座山峰之间比较宽阔平比较宽阔平缓的地方。缓的地方。(1)小地形的等)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高线形态:H100400300200(1)小地形的等高)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线形态:陡崖陡崖:等高:等高线重合处。线重合处。(1 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写出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 甲甲

28、 丙丙 丁丁 ; ;EFEF GHGH 。 (2 2)EFEF处河流的流向为处河流的流向为 。 (3 3)甲处的海拔为)甲处的海拔为 。 例:读右图,例:读右图,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山峰(顶)山峰(顶)鞍部鞍部陡崖陡崖山谷山谷山脊山脊自北向南自北向南800800甲甲10001000(2)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AA平原平原 BB山地山地 CC高原高原DD丘陵丘陵 EE盆地盆地平原:海拔平原:海拔200200米,起伏小,地面平坦;(低、平)米,起伏小,地面平坦;(低、平)山地:海拔山地:海拔500500米,起伏大;(高、陡)米,起伏大;(高、陡)高原:高原:10001000米,

29、面上平坦,边缘陡峭;(高、平)米,面上平坦,边缘陡峭;(高、平)丘陵:海拔丘陵:海拔500500米,起伏较小;(低、缓)米,起伏较小;(低、缓)盆地:外高中低盆地:外高中低例:右图为我国某省的例:右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地形等高线示意图。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A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湿地、山地、丘陵、平原C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 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丘陵、山地、平原、湿地A练习练习3: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

30、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图中盛行风向为回答:图中盛行风向为_风;风;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地区。地区。西北西北西北西北820830840PNQ30m0风向风向(3).特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形态殊地形的等高线形态火山火山5009007004、等高线的相关计算、等高线的相关计算(1)确定某地海拔)确定某地海拔(2)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计算两地相对高度(3)计算气温差)计算气温差(1)确定某地海拔)确定某地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例例1 1:说一说:说一说A A、B B、CC、D D四点的海拔四点的海拔300200ABCDHa=30

31、0mHb=500m400 Hc 500m400 Hd 500m例例2 2、如图,判断图中、如图,判断图中A A、B 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A A:100米米 HA 150米;米; B B:0米米 HB 50米。米。 (1)确定某地海拔)确定某地海拔 如果两条数值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中不同的等高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大于大的、小于小的于小的”规律确规律确定其数值。定其数值。 练:(练:(1)图中等高线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的数值可能分别是分别是( )(等高距为(等高距为200m) A100、10 B10

32、0、500 C500、250 D500、350C(2 2)图中河流的)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流向大致为( )A A、自西南向北、自西南向北B B、自北向南、自北向南C C、自东南向西北、自东南向西北D D、自东北向西南、自东北向西南A(2)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计算两地相对高度思考:思考:(1 1)计算)计算BEBE两点的相对高度?两点的相对高度?(2 2)计算)计算AB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两点的相对高度?(3 3)计算)计算APAP两点的相对高度?两点的相对高度?(4 4)计算图中陡崖)计算图中陡崖D D的相对高度?的相对高度?P陡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陡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设陡崖处重合等

33、高线条数为设陡崖处重合等高线条数为n n条。条。陡崖高度陡崖高度HH:(n n1 1)等高距等高距HH(n+1n+1)等高距等高距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若两地均在等高线上:若两地均在等高线上:H=HAHB若一地在等高线上:若一地在等高线上: 若若HAHB,h1HAh2, HB=h3,则,则,h1-h3Hh2-h3 若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若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若若HAHB,h1HAh2, h3HBh4,则,则h4-h1Hh3-h2 820830840PNQ30m0o读图:试计算读图:试计算opop两点的高差范围两点的高差范围20Hop 40840Ho 850810Hp 820计

34、算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图乙中陡崖顶部图乙中陡崖顶部(a)的绝对高度为的绝对高度为400H500陡崖底部陡崖底部(b)的绝对高度为的绝对高度为100h200陡崖陡崖(E)的相对高度为的相对高度为200H C D无法判断确定无法判断确定C总结:总结:(1)若等高距和图上距离一致,)若等高距和图上距离一致,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2)若等高距和比例尺一致,则)若等高距和比例尺一致,则图上距离越小,坡度越大;图上距离越小,坡度越大;若要在图中修建一个水库,则水库的坝址宜选在若要在图中修建一个水库,则水库的坝址宜选在何处?何处?三、地形剖面图1、地形剖面

35、图、地形剖面图概念:指沿地表某概念: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状况。势起伏状况。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确定剖面线确定剖面线确定比例尺,建立确定比例尺,建立坐标系,标出水平比坐标系,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例尺和垂直比例 尺。尺。绘制特征点高程绘制特征点高程将点连成平滑的将点连成平滑的曲线。曲线。单位:米单位:米700700 水平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1:5 0000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 1:10 000100100200200

36、300300400400实实际际运运用用判断判断坡向坡向示坡线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迎风坡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气流沿坡面下沉影响影响气候气候地势高,气温低地势高,气温低;迎风坡与背风坡;迎风坡与背风坡( (热量、降水量热量、降水量的差异的差异)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滞留影响影响水文水文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

37、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集水面积、选择在峡谷地段峡谷地段3.3.应用应用海滨浴场海滨浴场海滨缓坡砂质海岸海滨缓坡砂质海岸建疗养院建疗养院据等高线选在据等高线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城郊山地向阳坡(北半球南坡(北半球南坡,南半球北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南半球北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盆地山谷不宜)(盆地山谷不宜)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 气候适宜气候适宜 空气清新的地方空气清新的地方 农业布局农业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貌类型、地势起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阴坡

38、、阳坡)和水源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阴坡、阳坡)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如平原如平原耕作业,山地、丘陵耕作业,山地、丘陵林业、畜牧业林业、畜牧业补充:补充:1、气象台应建在地势较高、气象台应建在地势较高 坡度适中坡度适中 地形开阔的地点地形开阔的地点 2. 瞭望塔瞭望塔 电视转播塔多建于地势较高地区电视转播塔多建于地势较高地区 3.自然风景区中的寺庙多建在山麓自然风景区中的寺庙多建在山麓 山谷山谷 山间小盆地之中山间小盆地之中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A.A.山脊山脊 山谷山谷 鞍部鞍部 山顶山顶B.B.山谷山谷 山谷山谷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C.C.山谷山谷 山脊山脊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D.D.山脊山脊 山脊山脊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B选线区位选线区位应用应用建铁路公路线建铁路公路线考虑线短、缓坡、少过河建桥考虑线短、缓坡、少过河建桥,避高寒、沙漠、沼泽、冻土、地下溶洞等,避高寒、沙漠、沼泽、冻土、地下溶洞等;引水线路引水线路的选择应遵循从的选择应遵循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处(自流)自流)的原则的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