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6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课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1.gif)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6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课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2.gif)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6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课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3.gif)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6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课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4.gif)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6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课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9/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f99e923f-7c77-4d8e-baed-f9fa5107f9b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点一知识整合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环境污染演变来的问题资源枯竭原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表现: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后果: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生态破坏原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后果: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有害物质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后果:人类生存环境质
2、量下降,严重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u(1)人口压力 全球人口增长过快 ,压力: 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 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 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u(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 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u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模式: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 结果: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酸雨成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自然:地形、大
3、气运动。人为: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南方危害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危及海洋生物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对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剂,国际合作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自然原因:暴雨、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牧、植被破坏分布中亚、西亚、北美和我国西北地区等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山地、丘陵地
4、区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主要的水体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对策水体富营养化含N、P的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城镇郊区,江河湖海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影响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江河湖海赤潮自然原因:温度高,蒸发量大,降水少,海湾封闭,水体交换少。人为原因:含N、P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生态失衡,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
5、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资源短缺问题表现原因对策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开源”“节流”相结合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题探究(2015上海地理)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南方近岸海域城市近岸海域北方近岸海域乡村近岸海域A. B. C. D.解析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
6、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故选A。解析答案A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故选D。D解析答案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使污染区域更集中加剧污染程度使污染区域更分散减轻污染程度A. B. C. D.解析答案解析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故选D。D(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
7、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4.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雾霾严重珊瑚退化海平面上升A. B.C. D.解析图示岛国由珊瑚岛、礁组成,地势低平,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大气对流旺盛,不易出现雾霾;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国因地势低易被淹没,珊瑚的生存环境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导致珊瑚退化。D解析答案主观题型水资源短缺题型九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生态环境问题工程措施 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
8、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 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 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秸秆还田 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 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 交通技术措施 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农业技术措施 深耕改土 科学施肥 科学育种 轮作套种 地膜覆盖 温室栽培 喷灌和滴灌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 普及省柴灶 以天然气作燃料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
9、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经济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 投入资金、劳动力 城市规划或旅游等政策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 控制、治理环境污染 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环保措施尝试应用1.(2011广东文综)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右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解析本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源缺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
10、荒漠化解析答案(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加剧的措施,可以从禁止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滥采滥挖,控制种植业规模,推广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退耕还牧,生态移民,促使其恢复自然植被等方面考虑。答案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解析答案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智利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据统计,智利人每创造5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有1美元与铜矿有关;智利每出口6美元商品,其中3美元
11、是铜产品;智利经济增速如果达到5%,那么铜业的贡献率在70%铜矿给智利带来了财富,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的脆弱性。智利的铜矿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在智利,矿工福利待遇很好,除月工资外还有年底分红,所以矿区物价水平很高,当地人还经常说“上帝是公平的,给了我们荒漠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红色的金子”。(1)智利大部分铜矿区自然环境恶劣,特别是北部。简要说明北部矿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等方面进行说明。答案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水源短缺)。解析答案(2)简要分析矿区物价水平
12、高的主要原因。解析一方面矿工收入高,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同时该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其物资供应紧张,物价较高。答案矿工收入较高,消费能力强;大部分矿区位于荒漠地区,生活必需品和基础服务主要靠外部供给,商品和服务价格高。解析答案(3)试分析为什么过度依赖铜矿增加了智利经济的脆弱性。解析结合铜矿资源的性质、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及其自然灾害影响等进行分析。答案铜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大规模的开发,铜矿资源量的不断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过分依赖铜矿出口,国内经济会经常受到铜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次强震对大型铜矿造成的破坏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连锁反应。解析答案(4
13、)针对因过度依赖铜矿而产生的潜在危机,你认为智利政府应该结合本国实际采取哪些措施?解析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等方面采取措施。答案利用本国优势条件,加速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如靠近秘鲁渔场可大力发展水产业;利用安第斯山发展林业;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等)。技术创新,提升本国的冶炼能力(或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析答案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考点二知识整合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对人地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极为低下采集与狩猎极为有限,被动适应环境肤浅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以畜力和金属工具进行农耕加大,要求
14、改造自然,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出现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进而出现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可能论可能论和谐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时间主要核心思想19世纪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可能论时间主要核心思想20世纪初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和谐论时间主要核心思想“二战”以后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论时间主要核心思想20世纪80年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解题探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
15、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解析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A解析答案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因素占主要地位。B解析答案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
16、放牧C.围湖造田,毁林开荒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解析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B解析答案读“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完成45题。4.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 B.依赖C.征服 D.友好解析图时期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开发,则态度主要是征服。解析答案C5.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A. B.C. D.解析人地关系演变由开始的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到后来的人地协调发展。B解析答案练出高分2012年北京市霾天达到124天,集中在1月3月和10月12月。读图,回答12题。模拟题组12345671.北京市()
17、A.春天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D.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解析雾霾主要是大气中尘埃物质多造成的,降水会使尘埃物质随雨水一起降落,故降水多的时期雾霾较少出现。B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2.据图信息,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B.减少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解析从图中可看出,除了区域传输外,最主要的来源是机动车,故通过减少机动车出行,能有效减少雾霾天气。D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读“江南丘陵某农村生活用能构
18、成图”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回答34题。模拟题组12345673.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解析注意关键信息“江南丘陵”,以及能源主要是秸秆和薪柴,说明植被破坏较严重,则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B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4.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解析右图显示秸秆自然腐烂比例高达20%,说明没有得到充分利用。D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读漫画危险,回答56题
19、。5.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A.水资源短缺B.全球变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沙尘暴解析据漫画可知,因砍伐树木,造成风沙侵袭,故“危险”指沙尘暴。D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 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解析沙尘暴的形成既有干旱等自然原因,也有过垦、过牧、过伐等人为原因;沙尘暴在荒漠化突出的地区比较严重,禁止人类开发活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故
20、D项错误。答案D模拟题组1234567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上,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然而近些年,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退化、湿地消失,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2011年青海计划再投资10亿元保护三江源生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从2005年正式启动以来,实施了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生态移民等20个子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模拟题组1234567(1)引起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解析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的变化和鼠害。答案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气候干旱;鼠灾严重。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2)
21、读图,将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填在横线上:A.草场退化 B.过度放牧C.畜产品需求增加 D.人口增加_;_;_;_。解析从入手,逐步分析,往前推导。DCBA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3)针对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解析结合当地实际,从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建保护区和饲草基地等方面分析。答案大力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禁牧、轮牧制度,减轻草场压力;建立饲草基地,加强牧场基本建设等。模拟题组1234567解析答案(2015上海地理)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
22、所示。高考题组8910111213148.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南方近岸海域城市近岸海域北方近岸海域乡村近岸海域A. B. C. D.解析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A高考题组891011121314解析答案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我国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D高考题组891011121314解析答案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
23、,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使污染区域更集中加剧污染程度使污染区域更分散减轻污染程度A. B. C. D.解析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D高考题组891011121314解析答案(2015北京文综)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1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
24、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 B. C. D.高考题组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过度猎狼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故正确;狼减少会导致生态失衡,山区环境承载力下降,错误;猎狼是由不良消费观念引起的,错误;猎狼的行为破坏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其他动物享有同等生存权的公平性原则,正确。答案D高考题组89101112131412.(2012江苏地理)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大气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 B. C. D.解析秸秆作为燃料直接燃烧,产生了烟尘和灰烬,既会造成大气的污染,同时也失去了饲料和工业原料,造成资源的浪费。燃烧产生的灰烬不是有机质,所以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秸秆无论作为燃料燃烧还是制成沼气,利用的都是生物能。A高考题组891011121314解析答案13.(2014北京文综)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资源管理服务行业智能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2025年重庆货运从业资格证试题
- 2024年领军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1.3机械能提高训练含解析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单元素养评价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二十五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2《公平正义促和谐》听课评课记录
- 多人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电子商务半年工作总结
- 委托出租铺面协议
- 特种设备委托检验检测协议书范本
- 2024年09月202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部门秋季校园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服务协议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压千斤顶
- 《消防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
- 2024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 【直播薪资考核】短视频直播电商部门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指标管理实施办法-市场营销策划-直播公司团队管理
- 项目设计报告范文高中
- 《千年古村上甘棠》课件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小马过河》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专题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