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个逻辑规律,修补你的思维漏洞 综艺节目奇葩说是一档非常受欢迎的节目,里面的每一个辩手几乎都很能言善辩,每位辩手在辩论的时候,不仅逻辑清晰,语言深刻有力,还能时不时煽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跟着他们不断变换立场,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而在我们的周边,逻辑较好、思维清晰的人却不多见,更多的还是逻辑思维混乱的人居多。 比如说,会议上,领导点名,让员工各自发表一下看法,这时很多人头脑都会一片空白,该从哪儿说起呢?勉强挤出几句,却发现语言混乱,毫无逻辑可言; 两人在聊天,一开始激情满满,结果聊着聊着,两个人聊的却不是同一件事情,不仅双方尴尬,有时候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
2、: 不了解逻辑规律,思维容易出现混乱和错误。 不了解逻辑规律,不管是表述能力,还是书写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眼中影响我们的社交、工作和生活。 那怎么办呢? 这里和你分享四个基本的逻辑规律,了解并熟练地运用它们,你也可以像奇葩说里面的辩手一样,思维逻辑清晰,表达准确有力,一起位列逻辑高手的阵营。 一、逻辑规律之:同一律。 听有逻辑的人汇报或演讲,是一种享受,整个过程下来,演讲的内容架构脉络清晰,可以快速了解演讲的重点,好的演讲还能提升你的认知; 但是,如果是听一个没有逻辑的人演讲,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可能听了半天还不知道演讲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非常烧脑。 比方说,你的领导,本来是要和你们
3、分享一下线下销售的经验与心得,结果,一会儿高谈公司的发展目标,一会儿呼吁团队的内部和谐,甚至,还扯到昨晚加班的同事忘了关灯,一场演讲下来,你想听到的干货寥寥无几,却多了几分离职的心思。 这就是典型的逻辑思维混乱,不明重点,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不仅如此,逻辑思维混乱的人,还常常喜欢“偷换概念”,就像下面的这则笑话: 一个旅行者去餐馆吃饭,先是要了两份3块钱的肉夹馍。然后和老板说,他渴了,能不能用这两个还没吃过的肉夹馍,换一瓶6块钱的啤酒,老板答应了。这位旅行者换到啤酒后一饮而尽,然后擦擦嘴巴就想走了。 这时候,老板叫住了他:“先生,你还没付啤酒钱呢?” 可这位旅行者却说:“我不是用肉夹馍换
4、的啤酒吗?” “可是肉夹馍的钱你也没付啊,先生!” “我又没有吃你的肉夹馍,为什么要付钱啊?” 老板突然愣住了,好像有点道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这位旅客已经大摇大摆地走出餐馆,消失在夜色中了。 这就是“偷换概念”。 “转移论题”和“偷换概念”是工作生活中常犯的错误,特别是职场上,很多人喜欢以此逃避责任,混淆是非,这时候如果不能很清醒地点明错误,就很容易陷入沟通僵局,造成更深的误会。 那怎么办? 记住逻辑规律的第个规律:同一律。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也就是说,只能存在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牢记“同一律”这个规律,可以保证思维或表述的确定性,避免概念不确定,犯了思维或表
5、述的错误。 二、逻辑规律之:矛盾律。 你可能有听过类似这样的表达: “我基本上会站在你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基本上”这个词,表明了我会站在你的立场,但也有可能不站在你的立场,这属于正常的表达逻辑。 但如果说:“我基本上完全会站在你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这里就出现两个概念了,你到底站哪边?是完全站在我的立场?还是随心所欲、爱站不站? 这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表达。 逻辑不清主要是由两种矛盾引起的: 1、现实矛盾。 现实矛盾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面,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 比如说,生死、爱恨、甜苦、聚散等等。 2、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违反矛盾律而形成的思维或表述中的自相矛盾。 比如说时间记错了,导致
6、表述过程中前后顺序出现了错误等等。 那要怎么避免这种矛盾呢? 记住逻辑规律中的第个规律:矛盾律。 “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意思是说,不能用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来指同一对象。 比如说上方我们提到的“完全”和“基本上”这两个词,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容易出现表述错误。 记住“矛盾律”的概念,可以保持思维与表述的首尾一贯,帮助我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判断是非,避免自相矛盾。 三、逻辑规律之:排中律。 什么是“排中律”? 顾名思义,就是排除中间选项,二者只能选其一,对于“是”与“否”要做出明确的回答,避免模棱两可的情况产生。 比如说,你的领导问你:“交代给你的任务,有没有按
7、时完成了?”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是结果,至于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是另外一个命题,不能以理由来推脱,混淆结果。 “排中律”的准确定义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事物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中,必有一个是真一个是假。 它的公式是:A或者非A。也就是说,不是A概念,就是非A概念,不存在中间选项。 在理解“排中律”的时候,有几个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1、排中律不否认某种中间状态的存在。 比如说,比赛有输有赢,自然也有平局的时候,所以我们说,既没有输,也没有赢,是行得通的。 2、在事情尚未明确真相的时候,不一定要进行是非判断,而是可以“二不择一”。 比如说,你手上的单子丢了,原因很复杂,这个时候面对“是不
8、是你丢了单子”的质疑,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显然有失公正,为了查明事实,就可以暂时不做出回答。 3、排中律不适合“复杂问语”情境。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网上有一个特别火的段子: 你爸妈知道你是猪吗? 这个问题,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遇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笑的很无奈,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原因在于,这个问题已经设下了一个陷阱,不管答是或者不是,都间接地把自己和猪画上了等号,也等于承认了这个错误的假定; 开玩笑还好,但是如果事态比较严重,遇到这种复杂的问语,排中律可以直接推翻它。比如说,在事故责任的处理中,如果警察问你:“是你开车不小心,导致受害者受伤的吗?” 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对方是否真的是
9、受害者?不管你回答是与不是,已经坐实了对方是受害者的身份,这种言辞在法庭上更需要引起重视。 正确地了解排中律,可以排除很多模棱两可的回答,在辨别是非的时候,更加有理有据。 四、逻辑规律之:充足理由律。 古代被冤死的名将才人不在少数: 一代名将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定罪,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内被杀; 定远城守将袁崇焕,背负“通敌”的罪名,含冤而死; 淮阴侯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无辜定罪,被竹片刺死; 大隋开国四名将之首高颖,以“诽谤朝政”的虚有罪名,与贺若弼、宇文弼一同被赐死。 封建体制下,哪怕罪状上的理由再不充足,君要臣死,臣也不得不死。 然而,在当今社会,大众倡导“以理服人”,有理走遍天
10、下,无理寸步难行。凡事我们都讲究个“理”字。 逻辑规律中的第个规律就是:充足理由律。一个判断被确认是真的,是需要充分的理由来论证的。 它的公式是: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比如说: 他不小心咬到了辣椒,被辣的眼泪直流。 流眼泪是事实,咬到辣椒也是事实,因为咬到辣椒,被辣到流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所以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但如果说: 因为我很喜欢你,所以,离开了你我就活不下去。 这是属于浪漫的谎言,蒙蔽自我,绑架他人,这种理由是经不起论证的。 因为不了解“充足理由律”,而引起逻辑不通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说这种类型的责怪: 要不是你对他爱理不理,他也不会那么堕落 要不是你天天早出晚归,他也不至于和你分手 这种表达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咋的一听有点道理,实际上是经不起论证的,因为他们说的只是两个事实,但是从事实A的原因推导到事实B这个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了解充足理由律,对于正确做出判断,有很重要的意义,理由不够充足,轻则造成误会,重则危害身心,所以,在表述的时候,要注意推理的严谨度。 写在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英语冲刺语法填空热点新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 2025汽车维护保养合同模板
- 2025餐饮连锁加盟合同范本
- 2025汽车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电子合同规范
- 2025合法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法律认可的
- 2025供应商合同范本模板示例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标准合同书范例
- 卫生院的聘用合同范例
- GB/T 22235-2008液体黏度的测定
- CAD输入文字时提示“找不到主词典无法启动拼写检查程序”怎么办
- -活出心花怒放的生命 课件 心理健康
- 给水泵检修方案
- 设备出入库管理办法
- KEGG代谢通路中文翻译
- 消火栓月检查表
- GB∕T 17832-2021 银合金首饰 银含量的测定 溴化钾容量法(电位滴定法)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77页PPT课件
- 人防工程竣工资料(全套)
- 梅州市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