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巧用计算器的以学定教,活用教材【思考背景】所教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接近三年,从三年级到五年 级所有的课程都一手包办。对于教材的熟悉,从这几年 不断的研究中,早已经熟记于心。20xx年浙摄新版的小 学信息技术教材拿到手后,我发现这次的教材不仅从材 质,而且从每单元的目录名称和课文名称都发生了变 化,更为重要的是配图和人物,已经一些细微的文字上 都发生了变化了。最为明显的是老版中的“电脑”俗称 已经纠正为“计算机”,而老版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也更新为目前的主流。当然对于这些变化的研究,并不是我所想写得内 容,它的范围比较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试图用老版教材的教学课件,经 过一些改变后便可以轻松的完成课
2、题教学。但是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这样的方法却让我遭遇了几次尴尬的场 景。如:孩子们无法从书本上获得自主任务驱动的帮助; 在三维目标上如何重新设定从这些个别的现象中,我希望能够总结思考,从而 引发对全部教材改变的思考。去想想,到底教材编辑者, 他们编写的目的何在,又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什么 不一样的变化和帮助。所以我在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用计算器(老版 为计算器帮你忙)的教学中去实践中理解和思考教 材的变化。然后为解决今后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做充足的准备。【教学过程】我选定了三年级的三(1)班和三(3)班,原因在 于他们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计算机的基本操 作能力严重失调。首先我出示
3、了一些计算题,请学生帮忙计算,然后 询问计算它们的难度和要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了计 算器可以帮助大家更快速和便捷的计算。然后通过任务自主驱动,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找寻计算器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便开始出现了问题。一些孩子可以很 快的找到,而另外一些孩子会因为书本上的配图不一致 而发生疑惑。然后我让个别孩子演示找寻过程,这样才 让全班的学生都明白了 “找到计算器”的过程。可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就违背了 “以学生为主体”, 一些孩子是通过本身的能力找到,而另外的孩子是通过 被动传授,所以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不管你如何的改 变导入过程都无法避免。也只有把计算机上的系统换成 了与教材一致,才能够让学
4、生参照和理解。但是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让孩子模仿书本过程去学 习技能吗?信息技术不管是初学的小学生或者大人,都 会经历这样一个痛苦。好像刚学会了利用美图秀秀做图 片,但过几天,版本变发生了变化。原本的保存不见了、 截图怎么不一样了,无奈下重新找人帮忙学习。在意识这一点以后,我决定能不能不借助外部条件 完善,以学定教,把教材变化当作一种契机,研究出适合教材交替的教学方法。于是在三(3)班,首先我采用了图片教学导入方 法,把一些与计算器相似的物品,如银行取款机、超市 收货台等进行图片展示。让学生回答,这些东西与我们 要上的这一节课有什么关联。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因为这样的导入会和 生活接地气,学
5、生纷纷举手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寻找计算器”这个环节里,我稍做改变。认识 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可能 就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混合了。教材给我们只是一堆 等待打磨的瓷器,我们不能按部就班,把教材内容教给 学生。教学内容需要灵活改变和应用,要适合所教学生 已知能力。经过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才 能够打造出精美的瓷器,才能够用这样精美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中成才。于是我对学生们说,你们能不能找出老师的操作和 我们书本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我设计这一句话时,当时让其他老师很诧异。他们 都认为我已经把过程演示出来了,那又怎么实现以学生 为主体,自主学习的目标呢?但随着教
6、学过程的深入,这一句话的威力就显示出 来。我接着让学生具体举例回答其中的不同和相同之 处。一些学生说是操作系统不同的原因,有些学生说是 所处于的位置不一样,少数学生回答文字不一样(WIN7 中是所有程序,XP中是程序)。这样的回答很好的反 应了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和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 出示图片,系统的介绍了 WIN 7和XP之间区别,特别 是纠正学生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机械的以位置作为知 识记忆点,从而忽略了技能目标掌握的最佳时机。信息技术的软件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跟不上时代 的潮流,学生群体的交替频繁。所以我们改变的只能是 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核心目标,
7、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学习到了第二个环节,认识计算器,同样的新教材中的 计算器和计算机上的有一些改变。退格键由英文 (backspace)变成了箭头(一),更号由英文(sqrt ) 变成了在这里,由于有了第一个环节的启发。我真正的让 学生开始自主任务驱动,感受到计算机的奇妙,计算器 软件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 妙。灌输学生一种学习思维,信息技术并不是一层不变, 我们喜欢信息技术的魅力就在于它无时无刻的变化。所 以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更要关注自己学会了方 法,而不是简单学会了内容。这就是三维目标的体现,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学生 掌握技能,体会情感,从而完成知识目标的三位一体。【讨论反思】在听完我的同课异构后,老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同意见的老师,他们提出尖锐的问题,同样也引 起了我的反思。他们认为,我这样的做法在常态课中是 无法实现的,因为常态课中有着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 或许只能在公开课中成为一种亮点。而且,我的方法对 个别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用他们来充当我的教学 帮手。对于后进学生的帮助不大,使得他们疲于应付动 手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