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辅导题_第1页
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辅导题_第2页
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辅导题_第3页
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辅导题_第4页
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辅导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辅导题主办大学: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 1分,共50分)1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源携带者2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3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4 .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

2、究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5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普查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6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试验研究7 .当某一新疗法可防止死亡但不影响疾病恢复时,那么将会发生:A、该病发病率增加 B、患病减少 C、该病患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降低 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8 . 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 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的结论: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诊断在P社

3、区较Q社区更不正确C、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正确 D、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轻人E、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9 . 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每100000人的粗死亡率B、该病的死亡专率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10、在前瞻性调查中,确定人群分组方法是:A.按发病者与未发病者分B.按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条件相同而发病情况不同分组C.按不同家族史分组D.按暴露于某因素和未暴露于某因素分组E.按随机方法11、某医师研究新生儿黄疸病;其条件是选择1 0 0名确诊的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期同医院同等数量没有黄疸病的新生儿;然后询问产妇及查阅分娩卡片,了解

4、产前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调查研究属于:A定群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C .实验性研究 D .现况调查研究 E.临床随访研究12、确定某病与某因素联系的强度时应用:A.某病的发病率B .某病的死亡率 C.某病的患病率Do相对危险度 E.某人群与某因素接触频率13、衡量一个因素与疾病相关的程度常用的指标是:A .相对危险度B .特异危险度C .以上两个指标为可D . X2检3E.U检验14、能够描述疾病流行情况的指标是:A.发病率 B .死亡率 C.病死率 D、标准死亡率E.标准死亡比15、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下列哪一项:A,慢性病 B、传染病 c .非传染病 D、所有疾病 E、所有疾病及生理

5、状况16、在卫生防疫中研究疾病流行时,应用流行病学方法,首先要:A .确定流行是否存在B.分析可能病因 C、描述三间分布D,控制疾病流行E、选择病例和对照组比较17、某医师调查了 1000人的HBSAg, 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息率 D.感染率 E,生存率18、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存活期,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发病率增加C.该病患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19、其防疫站调查某市中学生吸烟情况,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E .以上

6、均否20、 引起丙型肝炎发生的病毒是A.HBV B.HAVC.HEV D.HCV E. 以上都不是21、以人年为分母所计算的率为: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病死率 D、现患率 E.死亡率22、其研究为了确定放射性物质与肺癌的关系,调查了两个工厂1945 1975 年曾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情况,A厂使用过,B厂未使用过,现肺癌的死亡率前者高于后者,此研究属于:A、定群研究 B、历史定群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 D.现况研究E.个案研究23、某筛选试验用被病例诊断为乳癌患者和非乳癌患者各400 名妇女,试验结果乳癌组阳性者 100 人,非乳癌组阳性者 50 人,问该试验的灵敏度为:A. 87、5% B

7、、67、6% C、25、0% D. 33、3% E. 12、55%24、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E.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者25、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涉及范围称:A、疫区 B、疫点 C、传染地 D、疫源地 E.污染区2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A、年龄、性别、职业分布B、年龄、性别、地区分布C、时间、地区、人群分布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E.地区、季节、职业27、下列()与时间分布无关A短期波动 B、周期性 C、长期变异 D、年龄分布 E.季节性2

8、8、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传染病人B、非传染病人C、人群 D、疾病的分布 E.病因和流行因素、29、从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属于:A、 非典型病人 B、潜伏期病原携带着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D、健康病原携带者E.所有带菌者30、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繁殖,而且能排出病原体的:A、病人,不包括带菌者B、受污染物品C、带菌者,不包括病人D、人或动物 E.患病物,不包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31、人群作为一个群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A、人群免疫性B、人群传染性C、人群易感性 D、人群感染性E.以上都不是32、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者增加时其流行病学的重要意义在于:A、轻型病人增加B、带菌者

9、增加C、发病率升高D、免疫人群扩大E.潜在性感染增加33、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A、水平传播 B、垂直传播C、连续性传播 D、接触传播 E.无传播34、下列那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子 C.化学因子 D.心理因素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35、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B.细菌芽抱 C.病原体 D.病毒E、微生物36、 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那种因素的关系:A .生物因素B.环境因素C.物理因素D.精神因素E、化学因素37、下列除哪种外都是预防性消毒:A、饮水加氯毒 B、食物煮沸消毒 C、剧院空气消毒

10、 D、疾病患者每次排所粪便消毒E. 以上都是38、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C、研究疾病的发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生概率 D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E. 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39、 对病毒和真菌污染的物品消毒,最好采用:A.过氧乙酸 B.漂白粉 C.酒精D.来苏儿E、紫外光40、人工自动免疫制品是:A、白喉类毒素B、白喉抗毒素C、丙种球蛋白D、破伤风抗毒素E.胎盘球蛋白41、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和:A、即刻消毒B、终末消毒C、彻底消毒D、最后消毒E.再次消毒42、下列哪个不需终末消毒:A、流感 B、甲肝 C、菌痢 D、霍乱、副霍乱 E.已肝43、下列疾病在

11、传染过程中,多表现为显性感染的是:A、乙脑 B、麻疹 C、白喉 D、流脑 E.脊髓灰质炎44、研究疾病流行期同与非流行期间的频率指标为:A、流行率、发病率 B、发病率、感染率 C、发病率、患病率D、感染率、患病率E.罹患率45、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现况调查D.问卷调查E.爆发调查 46、 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接种疫苗B.健康促进C.对症治疗D.早期诊断E.病后恢复47、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仞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48、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

12、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E、统计学检验49、 一项关于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 10 万,不吸烟者发病率为 25.410 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0.00048B.0.52C.0.89D.1.89E.22.650、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 .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 二、名词解释( 5 题 *3 分,共 15 分 )1 流行病学2传播媒介3双盲试验4疾病监测5生物战剂三、问答题( 5 题 *7 分,共 35 分)1. 简述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2. 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3.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4. 请简述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5. 试以糖尿病为例,简述疾病的多因观念?流行病学辅导题 答题卡、选择题(50题*1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