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第一章一、概念题1、植物病害;2、萎焉;3、病理过程;4、寄主;5病原物;二、填空题)、()、()、()、)、)、)和1、根据寄主种类,把植物病害划分成()、()等。2、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有()、()等。3、植物病害的病症主要有()、(4、植物病害因病原不同可分为()、()等。( )。三、简答题1、如何判断是否植物病害?四、论述题1、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第二章、概念题1、菌核;2、菌索;3、隐症现象;4全寄生;5、带毒现象;6、半寄生;7、 子实体;二、填空题1、真菌常见的无性抱子类型有()、()、()、()、()、()等。2、真菌繁殖分为(
2、)和()两种繁殖方式,各产生()和()两种类型的抱子。3、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有()、()、()等有关。4、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为(),主要()的方式进行繁殖。5、植物病原病毒是()的()。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等形状。6、植物细菌病害的常见症状类型有()、()、()、()等。7、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有()、()、()、()等。8、菟丝子是()植物,主要通过()传播。9、()是防治能寄生的唯一有效的方( )、)等。)抱子,前者在)、( )、10、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有()、( )、( )、(11、真菌能产生()和()上有重要作用,后者在(上有重要作用。12、真菌常见的有性
3、抱子类型有()、()等。三、简答题1、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2、植物病原病毒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 3、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有那些特点?4、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有那些?5、生物五界分类系统有那些界? 四、论述题1、绘图说明真菌典型的生活史第三章、概念题 1、寄生性;2、致病性;3、专性寄生物;4、弱寄生物;5、强寄生物;6、免疫;7、抗 病;8、感病;9、耐病;10、避病;11、转主寄生现象;12、减毒现象;13、寄生专化 性二、填空题1、根据病原物的寄生性强弱,可以病原物划分为()、()、()、()等。2、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的病原菌叫(),常见的种类有()、
4、()、()等。3、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种一般表现为()或(),但抗病性()或()。在遗传学上水平抗性是()控制的,其遗传表现为()。二、简述题1、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之间关系如何?2、什么是生理小种?病原物为什么产生生理小种。4、简述植物的抗病机制第四章一、概念题1、初侵染;2、再侵染;3、局部侵染;4、系统侵染;5、病害流行;6、病害预测;7、土壤寄居菌;8、土壤习居菌;9、单年流行病;10、积年流行病、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靠外界力量传播,主要有()、()、()等。2.潜育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和()也有一定的影响。3、病毒的侵入途径为(),细菌的侵入途径为()(),真菌的侵入
5、途径为()、()()。4、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有()、()、(),5、初侵染来源于本田,在田间有一个(),病害田间分布呈(初侵染源为外来菌源,病害初发时在田间一般是()或(6、病害的预测可分为()、()、和(7、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划分为()、()、()等四个时期。二、简述题 1、病原物在何处越冬? 了解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对防治植物病害有何意义?2、绘出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图。3、植物病害预测的依据?四、论述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第五章 一、概念题1、植物检疫;2、生物防治;3、物理防治、4、交叉保护、5、交叉抗性、67、保护作用;8、治疗作用;9、农药的剂型;10、IPM;二、填空题1、
6、常用的化学农药使用方法有(2、常用的农药剂型有()、(3、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有(等。4、杀菌剂的杀菌原理主要有()、此外、)。)。)。)、化学防治;)等。)、)、()及()、()、()等)、()、()、()、()等。5、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6、常用的农业防治措施有()、()等。7、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的方法有()、()、()等。三、简述题 1、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有那些?2、合理轮作能防治植物病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病原物为什么产生抗药性?如何克服?4、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什么?5、为什么要搞植物检疫?6、化学防治的优缺点?弟八早1、圆柏锈病的症状、侵染循环及防
7、治方法如何?2、植物白粉病和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如何?3、月季黑斑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如何?4、树腐烂病的典型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如何?5、苗木猝倒病的典型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如何?第七章1、根癌细菌引起根部月中瘤的机制及其应用?第八章1、不同植物病毒的简称、传播途径如何?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第一章一、概念题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其它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它的营养、生长、生 殖、发育受到 显著障碍,导致产量降 低、品质 变劣、甚至死亡,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2、萎鬻: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主要由于植
8、物根部受害,水分 吸收和运输困难或病原毒素的毒害、诱导的导管堵塞物造成。3、病理过程: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病变而逐渐表现出病态的过程则成为植物的病理过程 (又成病理程序)4、寄主:病原物依附的植物被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主。5、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 植物、线虫等。二、填空题1、根据寄主种类,把植物病害划分成(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 卉病害)等。2、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有(变色)、(坏死和腐烂)、(萎鬻)、(畸形)等。3、植物病害的病症主要有(粉状物)、(锈状物)、(黑色小粒点)、(颗粒状物)、(脓状物) 等。4、植物病害因病
9、原不同可分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 性病害)。三、简答题1、如何判断是否植物病害?主要根据是否有病理过程以及是否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来判断。四、论述题1、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引起植物病害的基本因素有病原、寄主以及环境条件等。病原是引起植物病害的 直接原因。寄主对病原侵染进行积极的抵抗,寄主的抵抗力强于病原物的侵染力时病 害不能发生。环境条件一方面影响寄主植物,另一方面也影响病原物,只 有环境条件 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时病害才有可能发生。植物病害要发生必须有病原、寄主以及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在每一具体病 害中这三则中往往存在
10、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苗木猝倒病来说,苗期本身非常感病、 苗床地环境条件也非常适合病害发生,故病害发生与否常与病菌是否存在以及病原物 的数量有直接关系;又如苹果腐烂病病害发生与否常与寄主抗病性强弱有关;再如银 杏苗木茎腐病的发生与否常与是否出现大量伤口出现有关,而伤口的出现与直射有直 接的关系,只有有利于伤口出现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病害大发生。因此,我们掌握这一 主要因素对病害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等方面可以掌握主动权。第二章、概念题 1、菌核:菌丝体纵横交织而成的卵形、圆形、角状等外坚硬,松软的菌丝体,如茯苓、苗木茎腐病的菌核等。菌核的作用在于休眠或适应不良环境,并在适宜条件下萌芽产生繁殖器官和抱子
11、或直接萌发成新的菌丝体。2、菌索:菌丝体纵横交织结成的绳索状物,可增强菌丝对不良环境的耐力及对寄主的侵染力。如蜜环菌可借菌索的延伸侵染健康的树木。如病毒引起的花叶症状,3、隐症现象:环境条件有时对病毒病害的症状有抑制或增强作用。在高温条件下 常受到抑制,而在强光 照下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由于环境条件的关系 ,使 病植物暂时不 表现明显的症状,甚至 原来已表现的症状也会 暂时消失,这种现象称 为隐 症现象。4、全寄生: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 物质,例如菟丝子、列 当等。这些植物叶片退 化,叶绿素消失,根系 蜕变 为吸根,在解剖学上表现为其
12、吸根中 的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 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并从中不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 。5、带毒现象:有的植物受到病毒的侵染以后,病毒虽然也在体繁殖,但寄主一般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带毒现象。带毒现象表示寄主对病原物的高度忍耐力,同植物的 抗病性有关。6、半寄生:棚寄生、桑寄生等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根系缺乏而 需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在解剖学上表现为导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7、子实体:在高等真菌中,无论是有性抱子或无性抱子都可能与其周围的菌丝聚生成一个组织体,也就是真菌产生抱子的机构统称为子实体,类似于高等植物的果实。、填空题 1、真菌常见的无性胞子类型
13、有(抱囊抱子)、(游动池子)、(粉抱子)、(芽抱子)、(分生抱子)、(厚垣抱子)等。2、真菌繁殖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各产生(有性)和(无性)两种类型的抱子。3、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有(毒素)、(酶)、(激素)等有关。4、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为(杆状),主要(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5、植物病原病毒是(细胞)的(专性寄生菌)。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球状)、(杆 状)、(纤维状)等形状。6、植物细菌病害的常见症状类型有(斑点)、(腐烂)、(枯萎)、(畸形 )等。7、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土壤营养条件部适宜)、(温度条件不适宜)、(水 分供应不均匀)、(有毒物质毒害 )等。
14、8、菟丝子是(全寄生的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主要通过(种子)传播。9、(砍处受害枝条)是防治棚寄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10、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有(植物检疫)、(轮作 )、(间作 )、(种子消毒 )、 (土壤处理)等。11、真菌能产生(有性 )和(无性)抱子,前者在(渡过不良环境 )上有重要作用,后者在(真菌的扩大蔓延)上有重要作用。12、真菌常见的有性胞子类型有(卵抱子)、(接合胞子)、(子囊抱子)、(担抱子) 等。三、简答题1、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为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主要通过雨水传播,植物病原细 菌还可 以由介体传播,主要传 播介体是昆虫 和线虫。 有
15、些细菌还可 以通过农 事操作传播。有些则随着种子、球根、苗木等繁殖材料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2、植物病原病毒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植物病源病毒的侵入途径为轻微的伤口侵入。传播途径为机械传播、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传播、土壤传播、嫁接传播、昆虫及其他介体传播等。3、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有那些特点?鞭毛菌亚门真菌特点:(1)营养体是发达的无隔多核菌丝体,细胞壁系纤维素组成;(2)无性繁殖形成游动抱子囊,其产生双鞭毛的游动抱子;(3)有性生殖以异形配子囊结合产生卵抱子,所以称为卵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特点:(1)菌丝体发达;有隔膜:(2)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抱子;(3)有性阶段尚未发现。4、植物
16、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有那些?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变色、坏死、畸形等。植物病毒病只有明显的病状,不表现病症。5、生物五界分类系统有那些界?有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以及菌物界等5界,其中真菌属于菌 物界。四、论述题1、绘图说明真菌典型的生活史IE i G JI岛二括史图真菌的生活史分为有性和无性两个阶段。真菌一般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无性繁殖,而不适合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性繁殖渡过不良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的真菌的生活史都有有性和无性两个阶段, 担子菌亚门的蘑菇类等只有有性阶段,而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只有无性阶段,没有有性阶段。第三章一、概念题1、寄生性:是 指病原物从寄主获得 活体营
17、 养的能 力。这种 能力对 于不同 的病原物 来讲是 不 同的,有的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有的除营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其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致病性: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3、专性寄生物:它们的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所以也称为活体寄生物。该类病原物包括所有的植物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霜霉、白粉和锈菌等部分真菌。它们对营养的要求比较复杂,一般不能在普通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4、弱寄生物:以营腐生生活为主,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侵害活的植物。引起苗木猝到病的丝核菌和多种
18、镰刀菌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它们很容易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5、强寄生物:通常以营寄生生活为主,但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营腐生生活。许多叶斑病菌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型。它们对活组织有很强的寄生能力,但当病组织死亡后,还能以腐生的方式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6、免疫: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察不到可见的症状。7、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轻。发病很轻的称为高抗。8、感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重,产量损失较大。发病很重的称为严重感病。9、耐病:寄 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重,但产量损失较小。即外观上发病程类似感病,但植物的忍耐性较高。对此
19、有人称为抗损害性或耐害性。10、避病:指寄主在某种条件下避免发病或避免病害大发生的习性,寄主本身是感病的。如寄主感病期与病原物盛发期错开,从而避免病害大发生。11、转主寄生现象:有些锈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必须经过两种亲缘不同的寄主上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这种现象称为“转主寄生” 。其中经济上主要的为寄主,次要的为转主寄主。二、填空题1、根据病原物的寄生性强弱,可以病原物划分为( 专性寄生物)、(强寄生物)、(弱寄生物)、 (腐生物 )等。2、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的病原菌叫(专性寄生菌),常见的种类有(锈菌 )、(白粉菌 )、(霜霉病菌)等。3、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种一般表现为(高抗)或(免疫
20、),但抗病性(不稳定)或(不持久)。在遗传学上水平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其遗传表现为(数量遗传)。三、简述题1、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之间关系如何?首先寄生性是病原物表现致病性的前提。一般来讲, 病原物的 寄生性 越强,其致病性 相对越弱;病原物的寄生性越弱,其致病性相对越强。如植物病毒侵染,很少立即把植株杀死,这是因为它们的生存严格依赖寄主,没有了 活寄主也就没有病毒存在的可能,这是病原 一 寄主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2、什么是生理小种?病原物为什么产生生理小种。由于寄生专化性的原因,病原物的种或变种在形态上相似,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21、。4、简述植物的抗病机制抗侵入。抗定殖和抗扩展。a植物组织的分化,使一些对组织选择性强的病原物扩展受到限制。b延缓病原物在寄主体的扩展也是一种抗病表现。c植物细胞的生化特性,如细胞中某些营养物质和生长素含量、细胞汁液的酸度、渗透压和对病菌有毒物质的存在等与植物的抗病性都可能有一定的联系。植物的保卫反应。植物受到某些病原物的侵染刺激后,侵染点周围的组织、细胞往往产生过敏 性反应迅速死亡,叫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受侵染后,形成隔离组织,把病原物及有害产物与健康组 织隔绝开来,就是组织木栓化保卫反应。获得免疫性。第四章一、概念题1、初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后,病原物从其越冬(越夏)的场所散发出来引起
22、的第一 轮侵染叫初侵染。2、再侵染:初侵染完成后, 有的病原物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能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侵染,把初侵染后的各次侵染都称为再侵染。3、局部侵染:大多 数病原物在寄主体扩展的围限于侵入点附近,围的大小因不同的病害而 有差异,但总是有一定限制,这种现象称为局部侵染。叶斑病类是典型的局部侵染病害。4、系统侵染:病原 物自侵入点能扩展到整个植株或植株的绝大部分称为系统侵染。如病毒 病、类菌质体病害以及侵入导管或筛管的真菌或细菌病害等。5、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个地区和一个时期普遍而严重地发生,称为病害流行。6、病害预测:根据 病害流行规律,结合对当地各种条件的分析,在病害发生之前运用科学
23、方确推测今后一定时期病害流行的可能性及其发展趋势,称为病害预测。7、土壤寄居菌:是在土壤中随病株残体生存的病原物,当病残体腐败分解后它们即不能单独地在土 壤中存活。多 数强寄生 的真菌、细菌 属于这一 类,如各种果 树叶斑病 菌、蔬菜软腐病菌等。8、土壤习居菌:对土壤适应性强,可独立地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能繁殖,如腐霉属、丝核菌属和镰胞霉属真菌等 ,均在土 壤中广泛分布 ,常引起多种作物的幼 苗死亡和 植株萎蕉等症状。二、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靠外界力量传播,主要有(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人为传播)等。2.潜育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 此外(环境条
24、件)和(寄主的抗病性 ) 也有一定的影响。3、病毒的侵入途径为(轻微的伤口 ),细菌的侵入途径为(伤口 )、(自然孔口),真菌的 侵入途径为(伤口)、(自然孔口 ),(直接穿透表皮侵入)。4、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有(病原 )、(寄主)、(环境条件 )等。5、初侵染来源于本田,在田间有一个( 发病中心),病害田间分布呈(核心分布)。初侵染源为外来菌源,病害初发时在田间一般是(随机分布 )或(均匀分布 )。6、病害的预测可分为( 长期预测 )、(中期预测 )、和(短期预测 )。7、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发病)等四个时期。三、简述题1、病原物在何处越冬? 了解病
25、原物的越冬场所对防治植物病害有何意义?病原物越冬场所主要有田间病株,病株残体,种子、苗木和其它无性繁殖材料、土壤和肥料等。了解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如修剪病枝或处理病株等方法消灭田间病株上越冬的病菌;集中处理病株残体和药剂处理等方法消灭病株残体上越冬的病菌;种子、苗木和其它无性繁殖材料的消毒可以防治种子等传播的病害;土壤消毒和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方法防治土壤土壤带菌现象。2、绘出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图。3、植物病害预测的依据?病原物的生物 学特性。 病害侵染过 程和侵染循 环的特点。病害发生 前寄主感 病状况。病原物的数 量。环境条件与病害 发生的关 系。当地气 象资料
26、, 包括气象历史 资料和当年的气象预报资料。四、论述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病害 流行过程也 是病原物数 量积累的过 程,不同病 害的积累过 程所需时间 各异,大 致 可分为单年流行病害和积年流行病害2类。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就能完成数量积累过程,引起病害流行。积年流行病害需连续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该数量积累的过程。单年流行病害大都是有再侵染的病害,故又称为多循环病害。其特点是:潜育期短,再侵染 频繁,一个生 长季可繁 殖多代; 多为气传、 雨水传或昆虫 传播的病 害;多为植 株地上 部分的叶斑病 类;病原物寿命不长 ,对环境 敏感,病害发生程度 在年度之间波 动大,大流行年之后 ,第二年
27、可能发生轻微 ,轻病年 之后又可能大 流行。属 于这一类的有 许多作物的重要病害,如锈病、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等。积年流行病害又称单循环病害。其发生特点是:无再侵染或再侵染次数很少,潜育 期长或较长;多为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包括茎基部及根部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病 害;病原物休眠体 往往是初 侵染来源,对 不良环境 的抗性较强,寿命也长,侵入成功后受环境影响小,病害在年度间波动小,上一年菌量影响下一年的病害发生数量。属于该 类病害的有黑穗病、粒线虫病、多种果树根病等。防治对策上的比较 :单年流行病害不以消灭初始菌量为主攻方向,而主要用品种栽培、 生物防治等降低流行速度,预测以流行速度
28、的规律为重点;积年流行病害则以消灭初始菌 量为主攻方向。第五章一、概念题 1、植物检疫:是指 由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条、 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传播蔓延的一项措施。2、生物防治:广义 地说,一切利用生物手段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统称为植物病害的生 物防治。通常利用微生物的颉抗作用来控制病原物,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通过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射线、机械阻隔等措施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控制植物病害为目 的的一种 方法。它无公 害、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对某些病害的效果好,是应该开发的途径。4、
29、交叉保护:在自然界中许多 病原 物有强毒系和弱毒 系存在。在寄主 上接种 病原物的弱 毒系,可以限制强毒系的侵染,减轻强毒系的危害。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保护现象。5、交叉抗性:病原物对某种药剂有抗性之后,对作用机制相同或毒性基团结构相似的药剂也有抗药性,而无论是否使用过这种药剂。如对多菌灵有抗性的病菌对甲基托布津也同样具 有抗性。6、化学防治:利用 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预防或直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称为植物病害化 学防治方法。7、保护作用:在病 原物侵入寄主植物以前,使用化学药剂保护植物及其周围环境,杀死或 阻止病菌侵入,从而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称为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作用。这种在病原物侵 入寄主植物以
30、前使用的药剂称为保护剂。8、治疗作用:当病 原物已经侵入植物或植物已经发病时,使用化学药剂处理植物,使体的 病原物被杀死或抑制 ,终止病害发展过程,使植物恢复健康的作用 ,称为化学治疗作用。用做化学治疗的药剂 一般在病原菌侵入植物 体后施用,此类药剂具 有吸传导作用,称为吸 治疗剂,简称吸剂。9、农药的剂型:将原药根据不同的要求按比例配进一定数量的辅助材料,如填料、湿润剂、溶剂、乳化剂等,经 过加工后制成的符合一定规格要求的成品,所 表现的不 同形式,叫做 农药剂型。10、IPM :从生态学和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物种群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
31、治措施并充分发挥 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 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外的不良影响减 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简称IPM。二、填空题1、常用的化学农药使用方法有(种苗处理)、(土壤处理 )及(植株喷药 )等。2、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水剂 )等。3、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有(种苗处理)、(土壤消毒)、(“外科手术”)等。4、杀菌剂的杀菌原理主要有(化学保护作用)、(化学治疗作用)、(化学免疫作用 )、(钝化作用)等。5、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 寄生 )、(竞争 )、(抗生物质的产生)、(交叉保护)等。6、常用的
32、农业防治措施有(无病留种田留种)、(搞好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等。7、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的方法有(引种)、(系统选育)、(杂交育种)、(人工诱变)、(遗 传工程育种)等。二、简述题1、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有那些?1 .必须是局部地区发生的,2 .必须是主要通过人为因素进行远距离传播的,3 .必须是危险性的。2、合理轮作能防治植物病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每一病原菌都有一定的寄主围,轮作使有寄主专化性的病原物得不到适宜生长和繁殖的寄主植物,从而减少病原物的数量; 可以改变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并使它们对一些病原菌产生颉放、抑制或杀死的效果; 合理的轮作还可以调节地力,为土壤
33、提供更多的肥力。3、病原物为什么产生抗药性?如何克服?病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连续使用一种农药,诱导病原物产生变 异,出现了抗药的新类型;二是药剂杀灭了病原物中的敏感的类型,保留了抗药的类型,改变了病原 物的群体组成,对病原物的自然突变起筛选作用。不同药剂的混合使用和交替使用是防治病原物产生抗药性的主要措施。另外应开发克服抗药性的添加剂等,也应注意交叉抗性现象。4、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什么?(1)正确选用农药种类(2) 防止产生药害药剂方面植物方面环境条件用药方法(3) 避免农药对环境和果品、蔬菜的污染5、为什么要搞植物检疫?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如高山、海洋、沙漠的阻隔。植物
34、病、虫、杂草的自然传播距离离有限,而人为的传播就不受以上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近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种苗和农产品交流的频繁,更增加了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机会,给农林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许多危险性病害一旦传入新的地区,倘若遇到适宜其发生和流行的气候和其他条件,往往招致比原产地更大的危害。这是由于新疫区的植物往往对新传入的病害没有抵抗力所致。植物位疫是履行国际义务,对保障本国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6、化学防治的优缺点?化学防治的优点:化学防治作用快、效果好 、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便于机械化,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小,是人类与植物病害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化学防治的缺点:使用不当会引起人、畜中
35、毒和植物药害,不具选择性能杀死其它有益生物,连续使用某 种农药能 使病菌产生抗 药性,污 染环境,造成 公害,成 本教高,仅仅在短期减少病菌数量,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害的发生。第八早1、圆柏锈病的症状、侵染循环及防治方法如何?症状:圆柏感病后,最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黄色小肿起,有时在枝上形成膨大的纺锤形菌瘤。第二年3月,被害部习破裂露出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角状物,单生或聚生。春雨后,冬抱子角吸水 膨胀,成为橙黄色舌状胶质块,干燥时缩成表面有皱纹的污胶物。梨叶片受害,开始在叶正面形成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橙黄色病斑,外围 有一层黄绿色的晕圈,表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粒点,即
36、病菌的性抱子器。斑组织逐渐变肥厚,向 叶片背面隆起,正面微凹陷,在隆起部位长出灰黄色毛状物,即病菌的锈子器。一个病斑上可产生十 多条毛状物。侵染循环: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一般在春季3月间开始显露冬抱子角,遇雨时冬抱子萌发产生有隔膜的担子,并在上面形成担抱子。担抱子随风飞散,自梨树发芽展叶至花瓣凋 落、幼果形成的这段时间,担抱子散落在嫩叶、新梢、幼果上,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侵染丝,直 接从表皮细胞侵人,也可以从气孔侵入。发病条件:转主寄主。在担抱子传播的有效距离(1.53.5km), 一般患病桧柏越多,梨锈病发生越重。气候。当梨芽萌发、幼叶初展时,如遇天气多雨,温度又适合冬
37、抱子萌发,风向和风力均有利于担抱子的传播,则病害重。若冬抱子萌发时, 梨树还没有发芽,或当梨树发芽、展叶时,天气干燥, 不利于冬抱子萌发,则病害发生均很轻。防治方法:(1)园林技术防治。园林规划时,应尽量避免以梨、苹果为主的生产区,或零星分布的两类寄主植物距离越远越好, 至少应在5km=若城郊不可避免有两类寄主生长时,则应选用抗病较强的种类,以减轻发病。(2)药剂防治。在柏树枝、叶上出现冬抱子角的春季,在春雨前喷波美0. 5度的石硫合剂和84%杀毒碉300倍液,抑制冬抱子萌发,减少对转主寄主的侵染源。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喷药保护,即在担抱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梨萌芽期开
38、始喷第1次药,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次,雨水多的年份应适当增加喷药 次数。药剂可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萎锈灵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15%粉锈宁乳剂1 000倍液 等。2、植物白粉病和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如何?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位。被害部位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 可相互愈合,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其上布满白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后期在白色粉末层中产生初为淡黄色、后颜色逐渐加深、最后成黑色的小颗粒,既为闭囊壳。炭疽病: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降低观赏性,也有的对嫩枝为害严重。炭疽病的主要症状 特点是产生轮纹斑,病
39、部的黑色小点往往呈轮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抱子团。3、月季黑斑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如何?症状:该病害主要为害月季的叶片,也侵染叶柄、叶脉、嫩梢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褪绿,正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12mm黑紫色,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为病原菌的分生抱子盘。有的 月季品种病斑周围组织变黄,有的品种在黄色组织与病斑之间有绿色组织,称为“绿岛”。病斑之间 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嫩梢上的病魔为紫褐色的长椭圆形斑,而后变为黑色,病斑稍隆起。叶柄、叶脉上的病斑与嫩梢 上的相似。防治方法:(1)减少侵染来
40、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结合剪枝消除病枝。休眠期喷洒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将越冬菌源杀死。(2) 改善环境条件,通风透气,降低密度,氮、磷、钾肥要适量。采取滴灌措施,灌溉时间最好 是上午。(3)发病期间喷洒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700倍液。710d喷一次,共3次。为避免产生抗药性,上述两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极佳。4、树腐烂病的典型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如何?症状: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略为膨胀,皮层组织 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
41、明显的黑褐 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此 即病菌的分生抱子器。 在潮湿或雨后,自分生抱子器的孔口中挤出橘红色胶质质卷丝状物为病菌的分 生抱子角。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 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 上部枝条枯死。此后,在枯枝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为分生抱子器。侵染循环:病菌的菌丝、子囊壳、分生抱子器在病树上越冬。子囊抱子靠风传播,由伤口侵入树 皮。分生抱子借雨水,由侵入树皮。分生抱子可以进行重复侵染。本病于每年4月发病,5-6月为 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缓和,9月基本停止发展。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发病条件: 树势衰弱的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攀枝花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西省广昌一中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辽宁省辽油二高2025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二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护岸绿化施工方案
- 木工看台施工方案
- 基于Sentinel-1数据的虾稻田水深反演
- ‘小白杏’实生优株鉴定及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下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策略研究
- 2025年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导写及点评:社会时钟
- 《护理信息系统》课件
-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甘肃省农垦中等专业学校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方案
- 建筑施工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培训
- T-CNPPA 3027-2024 药品泡罩包装应用指南
- 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6S管理制度(可参考)-6s管理制度
- 四肢与关节检查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