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_第1页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_第2页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_第3页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_第4页
现代景观评价—中山岐江公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弓I舌中山岐江公园案例评价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当我们挖空心思寻找千年古迹和传统形式,以求地方文脉和精神的时候,突然发现, 其实这种精神就在足下、就在眼前。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展,我国城市产业格局和结构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钢铁、煤炭、机械等重工业和采掘工业让步于效劳业,产生了大量的 工业废弃地。在退二进三的城市改造中,那些被视为丑陋的钢铁厂棚,生锈的铁轨和吊 车,斑驳的烟囱和水塔,能给每个经历过那个火红时代的人们多少记忆,又能给没有经历 过的人们多少想象的空间呢?中山岐江公园追求时间的美、工业的美、野草的美、落 过失愕的美;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经被无视而将逝去的文化!1、设计师简介

2、俞孔坚男,196196 孙出生丁浙江金华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19871987 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 并留校任教 5 5 年199W199W 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1995-1991995-199 年任职丁美国 SWASWA 集团1998-1998-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0 至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孔坚 19951995 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19971997 年

3、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19981998 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一一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 350350 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 1515 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工程;促成 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确实立。俞孔坚的城市和景观设计作品遍布全国和海外,曾八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 设计和规划奖,五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次获得全球最正确景观奖,两次获得国际 青年建筑师优秀奖,三次获世界滨水设计杰出奖,并获 20212021 年世界建筑奖,20212021 年 ULIULI 全球杰出奖,中国第十届美展金

4、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这些作品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 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赢得国际声誉;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 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大脚革命和大脚美学,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 理念;俞孔坚 7 7 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等国际大型会议邀请作为 年会的主旨演讲人。 分别被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 员成就奖,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三、作品介绍3.1根本信息名称:中山岐江公园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规模:1111 公顷地点:广东省中山市建成时间:20012001 年 1010 月设计委托方:中山

5、市规划局、中山市财政局建设方:中山市共用事业局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俞孔坚主要参与设计人员:李健宏、庞伟、胡海波、邱饮源等3.2工程背景中山岐江公园的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的象征,始于 2020 世纪 5050 年代初,终于 9090 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 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3.3区位环境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 1111 公顷,其中水面 3.63.6 公顷,建筑 30003000 平方米。岐江公园 位于中山市区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

6、江,西与中山路毗邻,南依中山大桥,北邻 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就是是 逸仙湖公园。3.4设计理念歧江公园是一个综合性城市公园。设计遵循场地性原那么、功能性原那么、生态型原那么、 经济型原那么的根底上,合理地保存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 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将船坞、骨骼水 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 红的记忆, 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打破了一般“公园或“园林的概念,而是将之 作为城市空间。设计者在一开始便提出不设围墙,不收门票的思路,

7、为市民提供一个具 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反映场地历史, 可达性良好且能满足休闲、旅游、娱乐和教育 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4.1功能结构根据场地特色, 公园总体上可以分为南北两局部。 北部为城市广场类型景观 控制区域,具有明显的城市肌理和功能 性,集中表达设计的文化内涵;南部那么为 白然林地类型景观控制区域,主要由白然 的水、草、疏林空间构成。南北比照而又 照应。中间的阔大水面成为南北两局部的 分隔和联接,一阴一阳,一虚一实,构成 了歧江公园的南北格局。功能结构分析图4.2道路系统(1)(1) 沿公园以一主环路贯穿,满足消防及公园管理之行车要求,平时不通车。(2)(2) 北部的步行道以两点

8、最短距离为原那么,联结主要出入口和功能区,与传统造园手 法完全不同, 也不同于西方古典造园手法的视觉形式美原那么, 而是采用白由、高效而简洁 的具有“工业化特征的直线路网,阡白陌黑,生动明朗,具有现代风格。(3)(3) 南部为白然式,流线形道路系统,与北部形成比照。同时也有一直线形道路横穿 而过,与北部相互照应。园路按照宽度和使用性质分为三段:一级路(主环路)4.)4.5 5米; 二级路(直线形道路)2.22.2 米;三级道路(白由曲线形)1.71.7 米。总而言之,道路系统设计合理,流线通畅,功能配置合理,给游览带来极大便利4.3水系结构(1)(1) 充分利用原有水面,整理湖岸,疏通 水系,

9、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水系。(2)(2) 公园西北边界设溪流, 同时起到边界 分隔作用。 溪流水体用白来水作为水源,内外水系相对独立,以便使公园内维持稳 定的水位,不会受歧江水位变化和水质污 染的影响。四、景观分析道路系统分析图(3)(3) 歧江一侧设一平行内渠, 一方面满足 水面总宽度的要求, 同时保存江堤上的古 榕树,形成江外有江的景观效果。水系结构分析图根据岐江公园的群众游憩使用情况,整 个场地可以分为三个区域:(1)(1) 用红色表示的区域是工业遗产区,这片 区域分布着大局部关于原造船厂的景观节 点,附加广阔的草坪,作为公共活动区域。(2)(2) 用黄色表示的区域是休闲娱乐区,这 片区域主

10、要有内湖和中山美术馆,主要功 能是供游园者嬉戏、散步用,同时也是公 园效劳和后勤管理的所在。(3)(3) 用绿色表示的区域是白然生态区,这 片区域以保存的大叶榕和其他植物构成的公园的景观结构符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 廊道 基质理论,遵循两大原那么:(1)(1) 核心原那么: 占据所属基质 2020 涮空体系的斑块具有很大的开展势和一定的稳定 势,是核心板块。(2)(2) 聚散原那么:对基质进行时空体系划分时,按照 60%60% 40%40%勺原那么,因为这样具 有很大的稳定势和一定的开展势。如“景观结构分析图所示,每一个基质必有一核心板块和向外的廊道。园区廊 道主要利用直线作为构图,抛弃了传统中

11、国园林的形式章法以及西方形式美4.4游憩使用4.5景观结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进入公园的人可以在这里可以回归自然,体验生态之美。景观结构分析图从动静关系来看,从北向南,由动到静,由工业遗址走向生态回归鸟瞰图的原那么, 表达了对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工业的理解:无情的切割、简单的两点之间最近原理、 不折不扣的流水线和最根本的经济学原理。五、视觉景观5.1广场主入口处为一城市广场,整体规那么,铺地及水体形体均表达设计欲到达的风格。其他 两个入口广场也作类似处理,但又有变化,中部广场为主要的功能活动区,连接两组建筑。 所以广场均以棕桐科植物作绿化,使其具有明显的热带性、现代性及功能性。(1)(1)

12、 标志性雕塑:在以钢轨为基调的轴线上设置反映主题的标志性小品,包括入口的水池和船的龙骨雕塑。(2)(2) 厂区原有旧机器作为装饰小品,包括入口处的两台冲压机,广场上置放的缝纫机、切割机等,可与水池、喷泉相结合,保存两个水塔。5.2建筑有两组建筑,分布于中部广场的两个顶端,均利用原有造船厂之船坞和厂棚改造而成, 功能上,西部建筑以主题餐厅为主,风格上为以船为主题的现代钢架结构,将水引入中庭, 一层为游艇俱乐部及演艺厅,二层为餐厅,建筑中保存穿插原来的船坞构架东部建筑为厂棚柱架及现代玻璃建筑相互穿插而成,局部将棚架覆瓦去掉,保存棚格5.3小品(3)(3)几个静思空间分别置于公园的三个角上,以回味历

13、史为主题,用后现代语 言来表达。三个内敛性空间,分别以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色彩作为塑造手段,表达不 同的性格和内容而形成半户外空间。功能上为主题茶座,咖啡厅和户外茶座,并与户外帆篷结构及泳池相 联系,构成一组室内外空间穿插的休闲广场和建筑。5.6驳岸处理主要采用白然石材和青石铺地。 铺砖风格形式干净利索, 不做过多修饰,这种风格也 符合园区直线形的构图。如果能够实现设计初的想法,利用原厂房和宿舍拆下来的所有红 砖、灰砖以作为铺地,那么整个园区的文化意蕴那么更加浓厚,废弃的砖石也能很好的运用。5.5植物造景在岐江公园分为四类:一是广场的方格式棕桐科植物列阵。二是白由式的树林草地, 以榕树与其他大型林

14、荫树为主;三是路边及歧江岸边的大叶榕作为行道树和庭荫树;四是 水边的生物群落。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很少见到公园里常见的园艺花木,大量使用了乡 土野草,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通过与机器的比照,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驳岸包括多种,中部湖岸采用方格嵌草的半白然驳岸栈桥式驳岸;岐江边那么采用层层 后退的亲水石岸;南部那么以白然泥质湖岸,下延入水,形成白然植物群落,溪流局部那么利 用卵石形成浅流。5.7色彩搭配岐江公园中色彩的运用也颇具匠心。景观中色彩分为白然色彩与人工色彩两类。岐江 公园中,白然色彩选用朴实,根本的颜色。人工色彩方面,构筑物上那么运用与环境相对的 色彩。这种色彩组合给人

15、的感觉鲜明、强烈,往往可到达较好的景观效果。5.8水体岐江水位变化非常之大。为了克服水位变化带来的景观影响,建设者们创造了一种栈 桥式堤岸,并利用不同的植物,根据其水生、沼生、湿生和中生的特性,配置成一个能在 不同水位下遮护湖岸的生态群落。另外,歧江一侧凿穿江岸,一方面满足水利要求,同时 也保存了江堤上的古榕树,形成江外有江的景观效果。5.9地形俞孔坚一向主张设计应该回到。 回到土地, 必须回到土地的全部, 必须认识到土地是 美,土地是栖居地,土地是生命的系统,土地是故事和历史的符号,土地是值得敬畏的神。5.4铺装材料所以在他的设计中很少大面积改造地形,而是顺应地形做设计,尽可能的尊重白然。六

16、、生态与设计1、 理解生态根据生态设计先驱西姆范德莱恩和斯图亚特考恩对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到达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这种 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生物多样性,最少地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 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类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是针对白然过程 的有效适应和结合, 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人们在追求美,一个同样抽象的概念。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 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美,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 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

17、视、被践踏的白然之物的美。新的环境伦理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 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保护植物。在人类日益远离白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 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之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然而并没有多少公园的造访者懂得环境伦理,所以,野草之美往往被埋没。景观设计 师的责任是通过对白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在本公园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包括用于湖岸绿化的挺水植物,各类茅草。 通过与几何路网和铺装及机器的比照,白茅、象草和莎草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 主要材料之一。野草不白美,因人、因设计而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用水生、湿生、

18、 旱生乡土植物一一那些被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 此唤起人们对白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2、 理解设计2.2. 1 1、水体与变动的水位(1)(1)挑战:占场地 35%35%的水面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白然特质。但是水面与石岐河相联 通,因受海潮影响,水位日变化达 1.11.1 米,高水位时,湖水近岸,岸上植被与水线相接, 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这种高水位却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水位下降时,湖边淤泥出露,湖 岸裸露,人也难以亲近。(2)(2) 解决之道:栈桥式亲水生态湖岸第一,梯田式种植台: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湖底修筑 3434 道挡土墙,它们在不 同时段内完全或局部被水

19、淹没。第二,临水栈桥:在此梯田式种植台上,空挑一系列方格网状临水步行栈桥,它们也 随水位的变化而出现上下错落的变化,都能接近水面和各种水生、湿生植物和生物。同时, 允许水流白由升落,人行走其上恰如漂游于水面或植物丛中。第三,水际植物群落: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水深情况,选择乡土植物形成水生一沼生一 湿生一中生植物群落带,所有植物均为野生乡土植物,使岐江公园成为多种乡土水生植物 的展示地。随着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许多野生动物和昆虫也将得以栖居、繁衍。所选野 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芟白、菖蒲、旱伞草、茨菇等;湿生和中生的包括芦苇、象草、 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芋等。结果说明,试验是卓有成效的,栈桥式护岸根

20、本实现了在湖水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 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 同时精心选择的野生植物与花岗岩人工栈桥相结合,产生 了脱俗之美感。2.2. 2 2、古树保护与防洪要求(1)(1) 挑战:场地内有许多古榕,集中分布在石岐河沿岸,是原场地最动人的风景线。与此同时,水利部门根据防洪要求提出拓宽过水断面达 2020 米。这意味着所有古榕将遭厄 运,而这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是不能接受的。(2)(2) 解决之道:开渠成岛面对挑战,根据河流动力学,设计提出开挖内河,满足过洪断面要求,使原江岸上的 古榕和水塔形成岛屿,保住了几十年的白然遗产,同时在空间上形成了另一个层次,丰富 了公园的景观。岛上的灯光水塔因此

21、也成为航标灯塔。七、案例总结1、设计优劣成功之处:(1)(1) 水位变化滨水地段的栈桥式水际设计;(2)(2) 江河防洪过水断面拓宽采用挖侧渠而留岛的设计;(3)(3) 废弃产业用地元素的保存、改造和再利用的设计。遗憾之处:(1)(1) 对场地的废旧因素利用得尚不够充分;(2)(2) 对原有丰富的生态环境没能完全保存;(3)(3) 骨骼水塔和中山美术馆因平安原因重建,失去了环境与建筑再利用的意义;(4)(4) 为了迎合群众的审美趣味需要,在公园设计中参加一些不和谐的景观元素。2、成就及意义20022002 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ASLA 年度最高奖项一一荣誉设计奖;20032003 年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