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动画运动规律_第1页
【规律】动画运动规律_第2页
【规律】动画运动规律_第3页
【规律】动画运动规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规律1 .在动画运动规律技巧方面美国与日本动画的区别在技巧方而,非常充分的运用了传统的动画表现手法,展现各类物体的物理现象,我们常常 称其为运动规律。弹性运动,曲线运动,预备和缓冲运动。美国动画片被当做艺术品和经典 作品来完成,多为电影大片,制作周期长,品质优良。在运动规律方而,日本动画制作张数 仅为美国动画的五分之一。常常“停格工因此,日本动画大量运用大量摄影技巧来弥补运动 方面的不足,日本动画多为电视动画,周期短,产量大。2 .什么是动画设计稿设计师根据分镜头分本的构图人物造型比例以及场景样稿画设计稿,设计稿最主要的任

2、务是 统一背景和人物的透视。3 .什么是动漫动漫是由“cartoon”包括两方面内容,动画和漫画,静止不动的称为漫画,像电影一样会动的 称之为动画4 .视觉残留(名词解释)物体在移动前其影像在人眼的视网膜上会有八分之一秒左右的停留,如果这个物体形象的动 作每三格动一下,观者看到的就不是静止的画而,而是运动的画面。5 .画运动规律的专用设备叫“透台”又叫“拷贝台”6 .动画专用纸有三个定位孔,叫做“动画纸”用“定位尺”来固定7 .动画线条绘制标准”准,挺,匀,活”8 .日文的“中割”也称之为“动画”,即运动物体关键动态之间呈渐变过程的,己构成一个形体 的画,对一个单一的动作而言,两头极限的两张叫

3、做原画,中间的画面就叫做中间画9 .动画中有哪几种变形主要有四类变形(1)荒诞变形(2)弹性运动变形(3)预备和缓冲变形(4)阻力变形10 什么是弹性运动变形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在物理学上称之为弹性,当作用力大于反 作用力时就成生了变形,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想,当形变消失时,弹力也随之消失 10.预备和缓冲变形预备动作是指动画角色在同某一方向运动前呈现的一个反方向动作,加了物体的夸张,缓冲 室物体受到惯性的影响,一时止不住而产生的物理现象,也会引起物体的变形,预备和缓冲 引起的变形和夸张是动画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技巧,目的是使动画片更具有戏剧性。11 .阻力变形物体受

4、到阻力和离心力时也会变形,阻力变形会使动作充满力度12 .什么是转面转而就是绘制角色或物体的朝向连续变化的过程,是运动规律中最基本的技法13 .头部转面要点用十字线(眼线和中线)表示头部的朝向,用一个圆球概括头部形状来绘制转而,首先要注 意角色自身的结构,在转而过程中基本保持角色结构不变。同时要注意两种透视关系:即切 割的距离和造型的透视。14 .自然转而法绘制转面时,还有一些技巧需要注意,才能使转面过程自然生动,称为自然转面法,如果眼 神与头部同步运动,那么画出的效果就很机械,绘制转面时,可以让眼神先与头部运动,或 者滞后,同时配合抬头低头的过程,使转而呈现出弧线效果,都是自然转而常用的技巧

5、。 15 .表情绘制表情主要通过口型和五官运动来表示16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主要通过手势和体态来表现17 .运动规律的重要原则力的传送。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才产生 运动的,力是产生运动的内在原因,而运动是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注意力的传送才能画出真 实感的动画。动力又分为主动力和主动力,主动力是指动作的力点(起动点)。主动点是指 动作的主动点(带动点)18 .速度线在动画中速度不是以分,秒来表示,而是指格数,动画的张数以及画面之间的距离。“速度 线''是动画制作的专用名词,它用简单的线阐述复杂的含义:加速度,减速度,匀速,弧线 轨迹,直线轨迹,曲线轨迹19 .动画

6、片中的三种节奏:加速度,减速度,匀速度。影响速度的三个要素:张数,格数, 距离20 .每一格中,张数越多,速度就越慢,张数越少,速度越快每一格中,物体与物体的距离越远,速度就越慢,距离越远,速度越快每一格中,格数越多,速度越慢。格数越少,速度越快每一格中,受力越大,速度越快,受力越小,速度越慢。21 .速度与轨迹速度与轨迹是两个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轨迹则是物体运动耳朵路径,在动画 制作中,原画常常把速度线标在轨迹上,所以在动画中,速度和轨迹也有了密切的关系AD 轨迹线AB BC速度线22 .速度可以被夸张,轨迹不可以随便改变,因为轨迹是有规律的。23 .在动画中,走一步的速度一般是

7、12格,画六张,1拍2格,画四张,1拍3。跑一步的速 度一般是6-8格,画34张1拍2.24 .如何用张数,距离,格数三要素来体现匀速,加速和减速匀速的特点是两张原画之间的动画间隔距离一致,所用的时间格数也完全相同加速度的特点是两张原画之间的动画张数不相同,距离间隔是由小到大的减速度的热点是两张原画之间的距离间隔由大到小。25 .曲线运动规律曲线运动能充分体现物体的质感,增强话画面的表现力是一个动画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26 .曲线运动的规律和原理当物体主动或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就会形成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有三 种形态:分别是弧形曲线(挥手)波浪形曲线(旗帜)S型曲线(尾巴)来回

8、两个S形构成 了一个8字形,也称为“8字形经典曲线运动”27 .鱼类的运动规律(曲线的实例)鱼类的运动规律是由下面三个方式交替形成的通过肌肉交替伸缩来左右,上下摆动身体,这是鱼类游行的主要动力,小型鱼类是左右摆动 的,运动轨迹呈左右“S”型,大型海洋生物,是上下摆动的,运动轨迹呈上下“S”型。 鱼游动时,鱼鳍的摆动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平衡,稳定,推动,转向,上升,下降,左右 翻转,鱼鲍不停开合。28 .飞禽的运动规律飞禽分为“阔翼类”个体大,翅膀大和“雀类”体积小,翅膀段。飞禽类的基本运动规律分为飞翔部分和地而行走。''阔翼类"飞翔时,翅膀向下扇动,羽翼 受气流影响而

9、张开,抬起时翅膀稍微收拢,动作柔和有力,由于翅膀宽大,所以飞行行动比 较慢,常有扇动翅膀以及展翅滑翔的动作。布类在飞行时,翅膀扇动频率比较高,形体变化 比较小,往往看不清翅膀运动过程,急速扇动翅膀时,身体可以短时间停留在空中。29 .飞禽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包含波浪形曲线运动和S型曲线运动。用一条横线表示乌 类飞行时身体的位置(起伏),翅膀向下拍打时,身体高于横线,翅膀向上时,身体低于横 线,形成了一个波浪形曲线运动。阔翼类飞行时,翅膀本身就是S型形态,翅膀扇动时, 主动力来自于翅膀的根部,再传递到中部,最后传递到末梢,翅膀的末梢永远是被动的所以 它的起落也是滞后的,形成了一个S型形态。30

10、 .人类的运动规律在动画片中,多久重复同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时,可以采用循环动作的技法,既能达到一定 的艺术效果,又能较少工作量,循环动作不只是头尾相接,也可以改变拍摄顺序。如大笑的动画就采用进2退1的规律,产生有规律的递进式的动作,增强节奏感,循环动作 分为单循环和复合循环,单循环就是首尾相连,复合循环是指一组有变化的,不规则的循环, 可以把几个单循环组成一个大循环,在大循环中,每个循环的速度,节奏,次序都可以变化。31 .人类行走的规律行走时左右两腿交替向前迈动,带动躯干向前,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双臂还会朝与同侧腿相 反的方向挥动,这是行走的基本规律。行走时发动点是垮关节,胯关节带动大腿,再带

11、动膝关廿向前,踝关节离地时,处于跟随运 动,在落地前,有一个小的主动力,行走时手的摆动,以肩胛的为轴心,向前摆动的幅度大 于向后的幅度,行走时,一条腿支撑身体,另一条腿提起胯部,胯部的腿从高地到落地,膝 关节始终呈现弯曲,是脚踝与地面之间产生一条弧线的轨迹。行走过程中,两腿同时着地时,头顶处于最低处,抬腿前移至直立是,头顶处于最高位,行 走时,头顶呈现一高一低的起伏状态,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呈现弧形,当迈出的大腿落 地之前,膝盖继续上抬,将力传至小腿,小腿向前将力传至脚踝。脚踝也会产生小的弧线轨 迹。32 .个性化行走是在正常行走的规律上加以变化和夸张,使动画出现明显的情绪特征,绘制个性化行

12、走时两 张原画之间发生变化,就会使行走状态出现不同的情绪,这张中间参考画就叫小原画,行走 也被描述为“控制的跌跤”是向前扑去并站稳不摔倒的运动过程,掌握这一个大原则,再加 以变化和夸张,就能画好个性化行走。33 .正面行走的运动规律双脚同时着地时,身体重心居中,单脚着地时,重心发生倾斜,右脚离地,重心偏左,肩与 胯也向左倾。左脚离地,重心偏右,肩与胯右倾,倾斜的程度因人而异,较胖的人倾斜幅度 大,在动画片中,这种倾斜经常被加以夸张,产生强烈的动画风格。34 .奔跑的运动规律奔跑与行走有明显的区别:身体重心向前,双手握拳,手臂略呈弯曲,胯部幅度基本是行走 的两倍,脚抬得更高,身体波浪是运动曲线更

13、加明显,奔跑时没有一张是双脚同时着地,甚 至出现双脚同时离地的情况。35 .跑步与行走在速度节奏上的区别一、行走时四分之三的时间单脚离地,四分之一的时间双脚着地,奔跑时四分之三的时间单 脚着地,四分之一的时间双脚同时离地,这是二者的根本差别二、行走时身体起伏为三分之一头高,奔跑时身体起伏为一个头高三、行走时,手臂自然下垂,奔跑时,手臂自然弯曲四、奔跑所用的时间是行走的一半,一般12格一个循环,6格慢跑,8格快跑36 .什么叫动态线在原画设计中,动态线就是一条从头顶贯穿身体的虚拟、概括的线,它在运动过程中具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动态线是设计动作的根本依据,先画出形体动态线,再完成细忆及时角色 静止

14、,也应先画动态线。37 .一个运动过程通常包括姿态变化和重心移动两个反面38 .透视的法则近大远小,水平线以上近高远低,水平线一下近低远高。主要有三种: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39 .三点透视就是有三个消失点。第三个消失点必须与画面保持垂直的主视点,并处于视角的平分线位置, 通常用于表现高达的建筑。俯视或仰视40 .陆栖兽类分三种:蹄行动物,爪形动物,掌形动物41 .蹄行动物和爪行动物的运动有哪些异同共同点:一、四条腿是两分两合(斜角的一对)左右交替完成一个步态。二、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有规律的高低起伏,脚离地时产生弧形轨迹。三、奔跑时身体的收缩比行走时明显,脚的斜角分合减弱。不同点:

15、一、蹄行动物行走时前肢关节向后弯曲,而爪行动物则向前弯曲,因为前者是腕部 关节弯曲,后者是肘部关节弯曲。二、蹄行动物走动时,四肢着地响而重,有“打”下去的感觉,而爪行动物走动式四肢轻而 飘,有“点”下去的感觉三、蹄行动物的关节运动比较明显,动作生硬僵直,躯体变化较小,爪行动物的关节运动不 是很明显,动作比较柔软,躯体变形明显。四、蹄行动物的行走和奔跑打奏比爪行动物慢,2到4格,因为蹄行动物的脊椎计较硬,奔 跑时背部基本保持平直,提取时缺少弹性五、蹄行动物行走或奔跑时颈椎呈直起状态,爪行动物在前行时颈椎呈横向状态42 .蹄行动物分为奇蹄(马)和偶蹄(牛)43 .老虎的运动规律要点(爪行)一、老虎

16、行走遵循后脚踢前脚的规律,背部的肉有明显的下落,暴露出肩胛怦的线条,动画 片中强调肩胛计的起伏以突出行走时的力度二、作为大型猫科动物,老虎行走比较慢,走一步需要32格(一拍一)三、老虎跳跃时,尾巴随着身体的起伏产生明显的S型运动44 .大象的运动规律(掌形)大象后退抬起一半时前腿就离地了,大象行走节奏缓慢,走一步需要两秒钟(16张1拍3 ) 大象只会漫步和小跑,遵循斜角同步的规律,不会奔跑和飞跑。45 .动画运动规律大致分为:人类、动物、和自然现象这三个方而46 .动画片中表现风通常由两个方式:第一种是通过物体飘动的姿态和频率表现风的力度和 方向。第二种是利用线条来表示风的强度以及方向。47 .雨的运动处理雨滴用线条来表示,一种方法是雨丝呈现不规则的倾斜,表现雨丝受到风的影响。二是将雨 丝化成一个朝向,但一定要有疏密,增加层次感,远处雨滴小,近处雨滴大,远处速度慢, 近处速度快。48 .动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