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赵州桥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赵州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赵州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说明文条理性强、用语精确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课前准备师生课
2、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图片,学生认真预习课文。教学方法:引导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回答如:长城、颐和园、故宫、河南少林寺等)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座古代的桥梁建筑-赵州桥。(板书:赵州桥)注意“州”的写法。 让我们听着这首歌走近赵州桥。(放河北的民歌小放牛)二、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读课文,找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一起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2.分享文中词语(看图片)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爪”的读法,前爪、爪子。3.(出示图片)探究:(1)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用横线画出来。(2)你是
3、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用波浪线画出来。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找学生回答。(板书:世界文明、雄伟、坚固、美观)(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问: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呢 让学生回答。2.资料提供让学生了解:赵州桥为什么叫安济桥 (出示图片)与学生交流“济”字。(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学生找一找能感受出赵州桥雄伟的句子。学生读,与教室比较让学生实际感受赵州桥的长、宽和跨度,来体会赵州桥的雄伟。这里用到了什么 (板书:数字)2.让学生找出能感受赵州桥坚固的句子,读一读。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
4、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指名读,正音(2)这段中有没有你不懂的词语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前人没有这样做过。(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里的“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呢 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就是这样的设计,使赵州桥非常坚固。这句话中每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无法将任何一个删除。(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4)同学们,仔细地看看这座桥,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赵州桥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5)课文是怎么介绍这种设计的作用的指名读找到的句子。课文的这一句话清楚地介绍了“这种设计”的作用。作者用什么词把几个作
5、用连接在一起 (既又)“既又”是一组关联词语,它能把有关联的两方面内容连接起来。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感受“坚固”(1)师:一种建筑物能在世上存留几百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赵州桥却存留了1400多年。想像一下,这1400多年的岁月里,赵州桥会经历哪些磨难(2)交流想象总结:据统计,这1400多年,它经历了10次大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1963年的特大洪水已经淹到拱桥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人们担心拱桥会毁,然而它依然安稳地横卧在洨河上。赵州桥如此坚固,这都得归功于它巧妙的设计啊!读到这里,你除了感叹桥的坚固,还在感叹什么 (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让我们怀着对
6、桥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2.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十分美观 (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3.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1)学生的回答:有的有的还有的师:这些都是“龙”的图案,再读一读这几幅精美的画面,相信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更多。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2)这么美的石栏让我们来作出评价语: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_,构思_,雕刻技术_,堪称
7、_,让人_(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真实_(好到语言都无法形容)。(3)能工巧匠们把龙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龙写活了,你能把这些文字读活了吗 读一读桥上这些精美的图案。(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4.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美观”。文中哪句话把“坚固”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 请大家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认识过渡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五)赞美劳动人民1.(指板书:赵州桥历史悠久b、赵州桥雄伟坚固c、赵州桥造型美观,同学们,我们把着三段话连在一起,变成一段话。请把这一段话跟课文最后一段联系起来读一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教师引读:所以,我们在赞叹赵州
8、桥的巧妙设计和精致美观时,在赞美李春的了不起时,我们更应该赞美和感谢劳动人民,没有劳动人民就没有赵州桥。让我们自豪地说(读第四自然段);赵州桥,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的石板和条石筑成的,不如说是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让我们自豪地对全国人民说(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骄傲地对全世界说(读第四自然段)。2. 同学们,凡是游览过赵州桥的人,无不赞不绝口,“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明代诗人祝万祉赞美安济桥的名句。此时此刻,面对雄伟坚固,奇巧精美的赵州桥,你想怎么夸它 (指名说)(六)总结这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雄伟坚固和美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赵
9、州桥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4)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2、过程与方法(1)在充分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巩固的目的。(2)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情绪,也表达出自己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重、难点与关键1、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
10、作者的表达方法。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极其好处。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高度概括的语言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它的这两大特点。一位教师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处理“成千上万”一词给我很多启发,于是有了以下片段:师:通过刚才对第二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吗?生:创新;节约;独特;坚固师:是啊,如果说十岁是可爱的孩子,20岁是年轻的小伙,40岁是不惑的中年人,80岁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么1400岁的赵州桥在你看来是什么?生:一位记不清年龄的老人;一位吃了长生不老药的老神仙师:想象一下,就是这位老人
11、,1400年的岁月里曾经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变化?生1:成千上万的人曾经在他背上来了又去,可是它还是那么坚强,只是稍微显得陈旧了些。生2:一次次的洪水曾经从它的身上流过,人们都为它担惊受怕,但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因为它有四个小桥洞为它减轻洪水带来的冲击力。生3:一辆辆车从它身上踏过,可是赵州桥仍然屹立不倒。师:是啊,那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坚固”,相信你们一定体会得更加深刻。(生读)赵州桥不仅很坚固,它的栏板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播放配有音乐的具体描写图案的几句话),仔细地感受与想象。师: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生1:我仿佛看到两条龙缠绕在一起,一边还在吐水花
12、呢!师:想象真丰富,什么叫缠绕,你能做给同学们看吗?生2:我仿佛看到了两条龙在飞,前爪还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师:你说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大家明白“抵着”和“回首遥望”吗?(生做动作)师:你们对于龙的动作、形象体会得那么好,读一读,你一定会对语言也有所感悟。(生读)反思:感悟,在想象中激活。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言文字本身常常是简单的,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语言文字背后东西,想办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语言符号为鲜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学生真正开始用心想象时,他们独特的感悟才能被激活。赵州桥在教材里是一座文字的桥,只有当这座文字的桥化为
13、学生可以凝神注视的桥时,感悟才是真实存在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的。在教学中,我抓住“坚固”和“美观”两大词让学生感悟,让学生换个角度将这座桥想象成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忘记了年龄的老人,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他们自己在感动、在自豪。至于桥的“美观”显然在文字上就比“坚固”来得生动些,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氛围,让学生闭目想象。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使文本本身更具有张力。赵州桥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世界闻名”、“创举”、“雄伟” 、“雕刻”、“遗产”等词语。2、能力目标。运用“参加”、“既又”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有感情朗读课文。3、思
14、想品德目标: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爱国情愫。【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教学难点】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世界闻名的建筑?2、谁能概括地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而闻名?3、同学们想不想去认识一座世界闻名的建筑?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建筑,同学们能叫出它的名字吗?(板书新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我
15、们静静欣赏一下这座千年古桥。 (幻灯片出示赵州桥图片)2、只是见到这座桥的图片,我已经被它吸引,为它动情,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文字来讲述赵州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赵州石桥。3、听老师给同学们读遍课文,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要思考: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4、请同学们拿起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可以请教字典、请教老师。还要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三、再读课文,仔细品读1、 赵州桥的独特设计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2、同学们知道这座桥坐落于什么地方吗? (幻灯片出示地图)3、 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又建造于哪个年代呢?(幻灯片出示答案
16、)4、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样的桥可以称为石拱桥呢?5、老师通过刚刚同学们的朗读还知道了赵州桥在世界上都很有知名度,谁知道老师是从哪个词得出的结论?(课件出示“世界闻名”的解释)6、听说赵州桥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 (幻灯片出示:赵州桥问:“我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吗?” )7、们知道答案吗? 这里的济还读什么音?8、咱们的设计师李春还参加了建造,现在老师要说这个“参加”的“参”也是多音字,谁来说说它还有什么音,都能组什么词?谁能用“参加”造句?9、现、在谁能概括的告诉老师,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板书:世界闻名)10、现在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
17、样2个问题:(1)全段有几句话?(2)每句话都是写了什么?第二句话从数字中体现了赵州桥的雄伟,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就要注意把这两个数字读的重一些。11、找一名同学读读第三和第四两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能够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也表现了赵州桥什么特点?12、 那么具有这种特点的桥有什么优点呢?找同学读读第五句话和第六句话你告诉老师这样的桥有什么特点?13、(幻灯片出示: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我们把“既减轻了”后面的内容和“又减轻了”后面的内容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变化了吗?14、你能用 “
18、既又”说句子吗?15、“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清楚的告诉老师“创举”是什么意思?16、第六句话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还告诉了我们赵州桥怎样?17、“冲击力”的“冲”还有一个音是什么?18、“节省”是什么意思?“节省”的“省”还读什么音?19、现在告诉老师整个第二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一自然段的哪句话来写的?20、那么我们就说第一句话是本自然段的什么句?这一段采用了总分结构写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板书:雄伟坚固)21、现在老师读这一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22、找同学来读读老师这里的资料库,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赵州桥
19、究竟有多么雄伟坚固。(幻灯片出示资料库)23、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24。请大家默读这一节,思考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4、“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雕刻和精美是什么意思?“精美”的反义词是什么?25、 课文中主要描述了几幅雕刻图案?26、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27、第一条龙什么样?28、第二条龙呢? “前爪”的“爪”还有什么音?能组什么词?“遥望”是什么意思?29、第三条龙什么样?30、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那么为什么选择描述这3幅图案?31、作者只写了这3幅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幻灯片出示:“所有的龙似
20、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32、龙是不是真的在游动啊?对,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33、 “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4、 说得很好!再请同学看课文中“有的有的还有的”后面是什么标点?这些标点说明什么? 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老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同学们就读什么。(幻灯片翻出相应的句子)35、 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了吗?36、谁能给老师总结一下第3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板书:图案精美)37、让我们齐读第3自然段。38、本文的课题是“赵
21、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39、谁愿意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40、 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现在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41、课文里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个“遗产”是什么意思?(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句话在全文占有什么地位?是这篇文章的什么句?四、回顾总结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赵州桥世界闻名是全文的总起(板书:总起); 第2、3自然段分述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栏板的图案精美(板书:分述)
22、;第4自然段总结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板书:总结)五、知识探索1、你们知道吗?在河北还有一首流传很广的京剧名字是小放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幻灯片播放)2、我们都知道赵州桥是以地名而命名的,请同学们再为这座桥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明理由。六、升华主题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们应该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勇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2、画出自己心目中美丽的赵州桥。赵州桥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3个新词语
23、。2、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3、能正确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4、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一段背诵,有各自的感受。5、了解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和建造是建桥史上一个创举。*6、结合绍兴的“桥文化”,激发对具有浓厚江南风情的石桥的探究兴趣,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赵州桥简图一人一张教学设计流程:一、师生对话,激发兴趣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哪些?老师知道哪些?比比谁说得多。(长城、故宫、布达拉宫)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写课题),它是怎样一座桥呢?二、初读课
24、文,学习字词1、根据注音读通课文2、自学生字,要求能读会字3、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画出来4、想想如果请你说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你打算说哪一句?三、组织交流,字词点拔1、听写生字发现错误将自己出错的字正确书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读记酬情抄写2、交流不理解的词,教师巧作点拔,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3、你准备了哪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为什么?由“重点句”导入“重点词”4、学习单元提示,初步了解“重点词”的概念。四、再读课文,找重点词1、逐段读,逐段找;充分读,细心找,说出理由,意见不强求一致,同学们听后想一想,选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画出来。2、统计画下的词,支持率最高的词由教师书写到黑板上。世界闻名创举美观宝贵
25、五、精选练习,巩固字词1、练写生字,自己选择词语抄写数遍。2、选择一个自然段熟读成诵。3、收集赵州桥的相关资料,预备交流。六、研读课文,自由感悟1、分发简图,说明要求各自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建造年代:设计师:建筑特色:设计亮点:历史意义:你的评价:2、用视频投影仪展示研读成果。一边展示,一边请学生自己上台讲解,交流。3、有关赵州桥的多媒体资源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六、综合实践播放绍兴桥文化相关资源,选绍兴的一座桥,制作图文并茂的卡片以备展示。七、听写词语,选择造句八、再读课文,背诵片断九、交流卡片,展示评优十、作业指导,完成习题重点:关联词:不但而且十一、质疑:初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
26、,现在仍不懂的,请提出来。赵州桥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书写“隋朝、参加、雄伟、全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准备:课件、音乐、词语卡片,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 谈话激趣,导出课题。1、出示谜语: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猜。2、能说说你认识的桥吗?3、大家知道赵州桥吗?谁来介绍一
27、下?(出示相关资料,说说自己在这段话里发现了哪些信息。)4、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到赵州桥去游览一番。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词。2、学生交流生词:(1)齐读(2)小老师领读(3)词语速记一分钟(出示重难点词语加深记忆)(4)赛读三再读课文,理解分析。1、默读课文,思考:赵州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画出相应的句子或词语。2、学生交流:雄伟、美观(板书)(1)你从那看到了赵舟桥的雄伟?谁来读一读。桥长、宽、建材、形状特点。(教师板画)(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这样写行不行?(结合学生的交流,随机进行。)出示
28、课件,出示对比句,引导学生感知数字描写的作用。“如果现在建一座这样的桥你认为会怎样建?”(3)能自豪的读一读吗?来试一试?(个别学生读)学生点评。(4)大家想读吗?那就让我们骄傲自豪的读出来。(指导朗读)(5)出示句子,师读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谁来读读下面这几句话?(6)你发现了什么?他说明赵州桥怎样?(坚固)(7)没有桥墩还会坚固吗?看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激发学生自豪的情感)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8)“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让我们骄傲的读出来!男生读给女生听。”(指导朗读)(9)赵舟桥的美观又体现在那呢?谁来读一读?(10)那一句让你印象深刻?你感受到了什么?(美)那你就美美的读给大
29、家听一听。(1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读。(12)师:是呀,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齐读、男声读、女声读、师生读)(1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背诵。(个别学生背、同桌互背。)(12)游览赵州桥之后,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赵州桥说点什么?(引导学生夸桥夸人)把你心中的感受写出来。(13)出示最后一段“赵舟桥不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读(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四 拓展延伸:1 出示资料,了解更多的桥。2我们家乡也有古建筑,大家一起去了解他的历史,也来写一写。赵州桥第一次教学片段案例刘方华在这次的“同研一节课”活动中我选了赵州桥一课。经过仔细的
30、准备开始了第一次示范教学课。进程一直按着我的设想有序地进行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较为高涨,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好。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进行阅读分析地二自然段时,效果不是太理想。师:你从那里看到了赵州桥的雄伟?生:桥长五十多米。生: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生: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地进行了板书。师:从这些数字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赵州桥很大、很长。生:赵州桥很雄伟、很壮观。生:老师,50多米有多长?原先的预设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数字概念的模糊性,以为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了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此时学生的疑问反映出了自己在准备课时的不充分性,以至于
31、学生再此产生了质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质量和目标的完成。因此,在进行第二次示范教学时进行了改动。再根据学生回答得内容相应地将板书进行改进,结合教师板画形象直观的在画中体现数字与赵州桥的特征。简洁明了,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中熟知的物体进行长度比较,问题简单的迎刃而解,效果较好。经过前两次的教学实践,赵州桥的课堂教学日益完善。在第三次实践中,有一处教学环节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发现处理得不是太妥当。具体如下:师:“创举”是什么意思?生:创造出新的东西。生:作出新的东西。师:在这里把“创举”换成“创造”可不可以?生:不可以师:能说出理由吗?学生对于这两个词语并没有很
32、正确地进行理解区分,在这里我出示了两组词语的注解。师:看了解释,你认为这里改用什么?生:“创举”师: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创举呢?生:因为它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石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其始,学生在读透着一段话的时候已经明了了“创举”的含义,虽然不能很清楚地说出来,也能区分出“创举”和“创造”的异同,因此,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进行换词练习,重点因该放在引导学生的自豪感,体会我们祖先的伟大之处。另外,在此处,出现的关联词“既又”因该着重地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赵州桥教学设计6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谜语: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今天,老师就来和大家
33、一起认识一座古老的石拱桥。齐读课题。二、认知字词1、小组交流。2、小组汇报一级生字、二级生字以及词语,并充当小老师领读。3、指导:县、隋、横、跨、爪等生字的字形结构。三、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雄伟、坚固、美观、省料、设计巧妙四、重点探究1.同学们,这历史悠久、世界文明的石拱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从以上几个方面选取你们最想了解的内容来学习。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情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之后,再组织学生按顺序汇报。A、雄伟:(1)小组汇报:五十多米、九米多宽、没有桥墩(2)随机指导:作者用了几个数字介绍桥的长和宽,一起看图,边看
34、边说数字。(3)朗读指导:读好数字、横跨等词语,读出雄伟的气势。B、坚固:(1)小组汇报。(2)教师相机指导:是啊,这种设计多么高超,多么巧妙,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圆拱,大拱上还有小拱,课文说这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你知道创举是什么意思吗?(参考: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3)小结:真是一举两得,怪不得洪水冲不垮,地震威胁不了,因为它-坚固。C美观:(1)小组汇报。(2)教师质疑:为什么所有的龙都像活了一样?(3)教室情境描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朗读指导:所有的龙都刻画的那么栩栩如生,谁能
35、把这些龙读活了?采用师生对读、分角色读的方式。五、谈体会,升华感情1、大家的学习劲头很足,学习了课文,你能用一用自己的话夸夸赵州桥吗?(赵州桥世界闻名的确是名不虚传,因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所以世界闻名。)2、启发学生:在盛赞赵州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赞美谁呢?(建桥的人,劳动人民)3、引读:赵州桥表现了-六、作业布置1.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集,用积累本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3.赞,选一座自己最喜欢的或印象最深的桥,赞美他。赵州桥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
36、强民族自豪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二、自读课文1、带着问题读课文。(1)读准字音、句子。(2)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自学,教师
37、巡堂3、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读生字。(2)指名读新词。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三)3、学生可同桌交流。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五、指导书写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范些,生练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
38、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二段:()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学生默读、勾画。()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教师见机激发
39、学生的自豪感。(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仿照课文写句子。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C、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三、结尾升华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
40、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四、指导背诵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五、课后拓展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板书设计:19赵州桥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智慧才干历史遗产课后反思:近期以来一直在练习分段,学生的能力大有提高,对于这一类较简单的段落结构能正确判断。有了分段的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许多,过渡句是可以找出来的,但是很多孩子还是没有掌握它的作用,又进行了
41、指导。仿写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子,学生的思维还是不够活跃,写得较简单,但是结构基本正确赵州桥教学设计8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回顾主要内容,说说你心目中的赵州桥二、介绍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雄伟坚固1、学生读第2自然段。2、学生找这一段的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3、为什么说它雄伟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赵州桥非常雄伟"的4、学生汇报交流: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5、引导学生体会大小桥洞的作用和这种设计的优点。6、播放"赵州桥"图象资料,感受它设计上的巧妙,理解"创举"。7、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赞美
42、一下吗8、体会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9、再读第2自然段,三、介绍赵州桥的第三个特点:美观1、学生轮读课文第3自然段,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赵州桥到底怎样美观呢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4、齐读,再次感悟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齐读最后一段。五、总结全文。谈谈学习感受。六、作业设计小练笔:下课了,操场上真是热闹啊!赵州桥教学设计9学习目标: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
43、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二、初读感知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三、自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44、: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汇报交流。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引导小结。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四、识字学词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指导写字。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上下结构:参、坚、案、贵独体字:爪b学生写字。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
45、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二、朗读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三、扩展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四、布置作业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板书设计:赵州桥悠久 1300年雄伟 长、宽 世界文明坚固 没有桥墩美观鲜活 图案精美赵州桥教学设计10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
46、伟”“雕刻”、“遗产”等词语。2、能力训练点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3、德育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二、重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2、解决办法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课件展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教学准备教师:赵州桥课件。学生:收集关于桥和赵州桥的资料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师:昨天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桥梁的知识,现在请大家展示自
47、己搜集到的资料。(生汇报展示)2、师:世界各地的桥梁千姿百态,现在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赵县,那里有条洨河,(出示课件:洨河风光图片)风景优美,可是它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府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的方案被采用了。因为古代的赵县叫赵州,这座桥就叫做“赵州桥”。(出示课件:课题及赵州桥照片)二、自主感悟:1、师:让我们静静欣赏一下这座千年古桥。同一座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独特的魅力,赵州桥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图片和预习中收集的资料,请你来简单介绍赵州桥。(请一两位学生介绍)2、师:没有亲眼见到这座桥,我们已被它吸引
48、,为它动情,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文字来讲述赵州桥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赵州石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画一画你认为重要的词句。(1)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容易读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洨河、隋朝、石匠、砌成、桥墩、横跨、雕刻、缠绕、相互抵着、前爪)(2)没有思考的读书就像没有骨架的风筝,不能让我们的思维展翅高飞,在大家开始自由大声的朗读全文之前,听清我的问题: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生自由朗读课文)三、汇报所得:1 、出示课件:介绍李春。李春已经不在了,谁能当一回设计师李春的代言人,介绍一下赵州桥的建筑特色?(示范:用李春的口气介绍。)能否用最简单的词概括?
49、(抓住“雄伟”“创举”“美观”“坚固”等词,并理解这些特点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 、学生交流(预设)生:雄伟,美观。生:是主要抓住坚固和美观来说的。生:抓住了坚固,还抓住节省石料。第三段是抓住美观来说的。生: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另外,还说明了美观的特点。(板书:雄伟、坚固、美观、省料、没有桥墩)师:大家都投了“美观”的赞成票。第三自然段,确实是抓住了赵州桥的桥栏石雕艺术的美来说明介绍的,老师也投赞成票。但是关于赵州桥的第一个主要特点,却有三种看法。我想问一问,你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呢?你为什么说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是雄伟呢?生:因为课文第二段开头一句就说:“赵州桥很雄伟。”师:噢,你是
50、认为第一句话这么说了,后面的内容也就跟着讲这个意思?生:嗯,第三段开头一句说赵州桥很美观,后面的内容不就是跟着讲赵州桥怎么美观的吗?师:在一段的开头,用一句话把这段的意思先集中地讲一下,这叫段首立意。那你为什么认为“坚固”是赵州桥的主要特点呢?生:赵州桥是隋朝建的,到今天都一千三百多年了,也没有埯掉,坚固不就是最大特点吗?师:嗯,也挺有道理的。那么为什么你认为“节省石料”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呢?生: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桥墩,就很省石料了;两头又都有两个小桥洞,这样,就又少用了许多石料。师:确实,坚固、节省石料,也都是赵州桥的特点之一。最后一位同学,为什么你认为“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51、”这一句才是抓住了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呢?生:因为我们看到的大桥,都是有桥墩的,有的还会有好多个桥墩。课文第二段介绍赵州桥,也是一开始就说它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但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这不就是赵州桥最大的特点了吗?3、师:以上不同的几种意见,各有各的根据,那么,到底哪个特点是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呢?(1)师:下面,让我们就来细细地咀嚼赵州桥的第一大特点,也就是第二自然段。首先看第一、二句的关系。第一句,说桥雄伟;第二句,具体地说怎样雄伟,使读者对桥的“大”、“雄伟”有个具体了解。我们再看第三句与头两句的关系:“这么长的桥”把头两句的意思浓缩成五个字而组织到第三句中来了,使头两句与第三句的内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构成对比,形成衬托,从而突出了赵州桥没有桥墩的非同寻常。如果不对桥的雄伟先作明确说明,那么没有桥墩的桥就不会引起读者惊叹了,因为没有桥墩的桥多得很。而像现在这样,先说了桥的雄伟,再说它没有桥墩,这就足以令人惊叹了。我国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能造出这么大的没有桥墩的桥了呀!这样,没有桥墩的特点就被鲜明地衬托出来。所以,对桥的“雄伟”的说明,实际上是对桥没有桥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开始部分,一个铺垫,一个衬托,而不是为了孤立地说桥的外观如何,不是为说雄伟而说雄伟。这是在说明过程中,一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板书:说明方法衬托)(2)师: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从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