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一、地球的公转1 1、概念:、概念:2 2、方向:、方向:从北极上空看: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3 3、轨道:、轨道:(1 1)形状:)形状:(2 2)特点:)特点: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自西向东自西向东逆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顺时针椭圆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 一个恒星年一个恒星年(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365365日日6 6时时9 9分分1010秒)秒)5 5、速度:、速度
2、:角速度:角速度:线速度:线速度:、近日点和远日点、近日点和远日点远日点:远日点:月初月初,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较慢。,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较慢。每天约每天约5959,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平均平均30km/s,30km/s,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4 4、周期:、周期:近日点:近日点:月初月初,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较快。,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较快。 1. 1.公转方向公转方向“相反相反”:北:北“逆逆”南南“顺顺” 2.2.太阳位置太阳位置“相反相反”:北:北“右右”南南“左左”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NN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
3、方向公转方向SS从北极俯视从北极俯视从南极俯视从南极俯视春春夏夏 秋秋冬冬春春 夏夏 秋秋冬冬7 7、图示、图示、公转与自转的关系、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影响:影响: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回归运动()直射点:穿过地心的那条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直射点:穿过地心的那条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原因;()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周期:个回归年()周期:个回归年(365日日5时时48分分46秒)秒)北极北极南极南极赤道赤道北
4、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太阳光太阳光太阳光太阳光太阳光太阳光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之间来回移动在太阳直射点上,单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射能量最多。()回归运动示意图:()回归运动示意图:2326 N02326 S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春分()直射次数:()直射次数: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下列各题中,一年有下列各题中,一年有
5、2 2次太阳直射的:次太阳直射的:C例例 :每年的儿童节至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每年的儿童节至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情况为:情况为:先向北移,再向南移先向北移,再向南移、产生五带、产生五带 例: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例: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热带、温带、,热带、温带、寒带范围怎么变化?若黄赤交角度数为寒带范围怎么变化?若黄赤交角度数为,又怎,又怎么变化?么变化?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地球(地轴)倾斜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高度变化昼夜长短昼夜长短变化变化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假如黄赤交角变为假如黄
6、赤交角变为30023026230266603466034600600300300热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产生四季更替、产生四季更替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季节变化。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过度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过度季节。四季的划分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
7、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以四立为四季的起点我国:以四立为四季的起点欧美:以二分二至为起点欧美:以二分二至为起点3 4 5 3 4 5 春春 6 7 86 7 8夏夏9 10 11 9 10 11 秋秋 12 1 2 12 1 2 冬冬4 4、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 1)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一一)、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 ,为为1212个小时。个小时。 、夏至日(夏至日(6 6月月2222日)昼夜长短情况。日)昼夜长短情况。
8、极昼极昼极夜极夜昼长昼长夜短夜短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短昼短夜长夜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是极昼极圈内是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短夜长,南南极圈内是极夜极圈内是极夜赤道上昼夜等长赤道上昼夜等长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一)、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一)、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冬至日(、冬至日(1212月月2222日)昼夜长短情况日)昼夜长短情况极夜极夜极昼极昼夜长夜长昼短昼短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夜短夜短昼长昼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是极夜极圈内是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长夜短,南南极圈内是极昼极圈内是极昼赤道
9、上昼夜等长赤道上昼夜等长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例、如图所示为例、如图所示为6月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36题:题:3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甲 B乙乙 C丙丙 D丁丁4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A甲甲 B乙乙 C丙丙 D丁丁5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A甲甲 B乙乙 C丙丙 D丁丁6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
10、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相似的是A甲甲 B乙乙 C丙丙 D丁丁ADBA(三)、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一:昼长+夜长=24公式二:昼长昼弧/15公式三:1、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 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3、日出时间12昼长/2 4、日落时间12+昼长/2同一天,同一条纬线上,各地的昼长相同。各地的昼长与另一半球同纬度各地的夜长相等。例如:某日20的昼长为13小时,求20的昼长?记忆知识点:(规律总结)AB如图所示:A地与B地的纬度值相等。两地的昼长相加等与24小时春、秋分夏 至冬 至直射点位 置北半球赤 道南半球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
11、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长夜短,越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往北白昼越长昼短夜长,越昼短夜长,越往南白昼越短往南白昼越短昼短夜长,越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往北白昼越短昼长夜短,越昼长夜短,越往南白昼越长往南白昼越长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12.226.22 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6.2212.22 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 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太阳直射点向哪侧太阳直射点向哪侧运动,则哪个半球运动,则哪个半球
12、昼长递增,夜长递昼长递增,夜长递减。减。1 1、1212月月2 2日到次年日到次年1 1月月1 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 律是:律是:A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先向北移后向南移B B、一直向北移、一直向北移C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 D、一直向南移、一直向南移2 2、极昼现象从北极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是:、极昼现象从北极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是: A A、从春分到夏至、从春分到夏至 B B、从秋分到冬至、从秋分到冬至 C C、从夏至到秋分、从夏至到秋分 D D、从冬至到秋分、从冬至到秋分3 3、5 5月月1 1日下列地点白昼
13、最长的是:日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 A、北京、北京 B B、上海、上海 C C、广州、广州 D D、哈尔滨、哈尔滨小练习4 4、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 A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运动 B B地球的球体形状地球的球体形状 C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 D黄赤交角的大小黄赤交角的大小 5. 5. 自自3 3月月2121日至日至9 9月月23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小大大 B B北半球昼一直增长北半球昼一直增长 C C
14、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长短短 D D地球公转速度:快地球公转速度:快慢慢快快 6、读、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回答问题。题。 (1)(1)判断判断A A、C C两地的地理纬度:两地的地理纬度:A A ;C C 。(2)(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 (填图中字母填图中字母) )地区例外,地区例外, 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3)(3)从从A A到到D 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0全年昼夜等
15、长全年昼夜等长6634SA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7 7、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题。下题。(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两月分别是 A1月、月、2月月 B3月、月、4月月 C6月、月、7月月 D11月、月、12月月(2)在图示月份中在图示月份中 A地夜长超过地夜长超过10小时小时 B三地中地昼长最长三地中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月相等 D三地中地昼长变化三地中地昼长变化 最大最大A AD D地球公
16、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出日出北北南南日落日落1.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 的夹角,也叫太阳高度角的夹角,也叫太阳高度角 夜半球:太阳高度夜半球:太阳高度0 0昼半球:太阳高度昼半球:太阳高度0 02. 2.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正午当地正午( (地方时地方时 点点) )
17、的太阳高度。的太阳高度。也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地平面地平面1212:0000晨昏线:太阳高度晨昏线:太阳高度0 0H H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太阳太阳(一)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一)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 2)着重标出正午)着重标出正午1212:0000的经线的经线练习练习1 1:读下图,填出:读下图,填出A A、B B、C C、D D的太阳高度的太阳高度(1 1)A A B B C C D D ABCD1200090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1A Aa aa aH2A AH1H2 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H)
18、(H) 90 90 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aa?90( a )?+a+a90( +a )BC 4040N N26263434北京北京冬至日冬至日纬度间隔纬度间隔4040N N赤道赤道23.523.5S S练练2 2: 求北京(求北京(4040N 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S S23.5 23.5 N N23.5 23.5 S S60 60 N N60 60 S SN N0 0 90 90 66.5 66.5 30 30 30 30 66.5 66.5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观察春秋分日正
19、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有何规律?观察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有何规律?S S23.5 23.5 N N23.5 23.5 S S60 60 N N60.5 60.5 S SN N0 0 90 90 66.5 66.5 53.5 53.5 43.5 43.5 23.5 23.5 0 0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观察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有何规律?观察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有何规律?春秋分日:由春秋分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冬至日:由
20、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1.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赤道赤道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春秋分春秋分9060300南极南极南极圈南极圈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圈北极北极0 0 9060300北极圈北极圈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2.2.两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分布,则这两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两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分布,则这两纬线正午太阳高度3.3.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相等相等两地的纬度差两地的纬度差(三)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三)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
21、北两侧等纬距递减。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等纬距递减。例例、如图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如图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393954N54N),),新加坡(新加坡(1 1N N),汕头(),汕头(23.523.5N N),海口(),海口(2020N 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C.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C(四)
2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四)、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在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在回归线之间的纬度:=2326+当地纬度当地纬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纬度: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纬度:=4652(固定值)(固定值)极圈及其以内的纬度:极圈及其以内的纬度:=90当地纬度当地纬度+2326(即为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即为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 。时刻90太阳高度角时刻90太阳高度角特殊的太阳日变化图图C说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直射在这条纬度上。图C图D该日的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说明该地发生极昼现象特殊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A 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设太阳直射点的
23、纬度为X 求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代入公式:求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代入公式:H=90 90XH X总结:总结: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1 1确定地方时确定地方时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12时时,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12时,由此可以根据地方时时,由此可以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的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2 2确定地理纬度确定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
24、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 ,求出当,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地的地理纬度。 练习:在夏至日这天,某地测得当天太阳高度最大为练习:在夏至日这天,某地测得当天太阳高度最大为8282而此时北京时间而此时北京时间为为1111:0000点,那么此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点,那么此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例、上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例、上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化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 ) A . A B
25、. B C. C D. DD日出日出北北南南日落日落日出日出北北南南日落日落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 , ,太阳往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应朝太阳往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应朝南半球南半球 , ,太阳往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应朝太阳往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应朝南南北北3 3确定房屋的朝向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所在的位置有关。地面地面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物体的影子越短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物体的影子越长直射点直射点无影子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影子更长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较小角较小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是角是900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更小角更小4 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5)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师类之护师(初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教师培训:校园安全
- 第 4 单元评估检测题(B卷)(单元测试)(无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中国乙丙共聚物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1年
- 北师大定积分高中知识
- 天然气知识培训课件
- 固定资产管理课件
- 小学语文优教课件
- 电力安规考试题及答案
- 教练班钢管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真题与模拟训练专题练习专题02函数及其性质(原卷版+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训练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含解析)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 DB-T 29-22-2024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
- 2025届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 焦虑自评量表(SAS)
- 政治审查表(模板)
- 银行断卡行动培训课件
-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 (完整word版)数学中考答题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