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I)_第1页
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I)_第2页
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I)_第3页
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I)_第4页
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2)(一)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苏代: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蚌(bàng):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有的可产珍珠。曝:晒(太阳)鹬 (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

2、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箝(qián):通“钳”,夹住。喙(huì):嘴,专指鸟兽的嘴。禽:通“擒”,抓获。相支:相持。对峙的意思。弊:通“蔽”,蒙蔽。熟:周密,详细。 【阅读指津】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国和好,共同抗秦。苏代站在燕、赵两国利益的角度,用一个巧妙的故事,陈述利害,入情入理,让赵惠王欣然接受。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赵且伐燕( ) (2)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 (3)今日不雨

3、( ) (4)故愿王熟计之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3.请简要概括苏代和赵惠王的人物形象。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 (二)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节选自笑林)【注释】伺:等待。鄣:通“障”,遮蔽。恒:经常,

4、常常。绐(dài ):哄骗。赍( j)携带。诣( yì):到去。【阅读指津】 这篇讽刺性的寓言,作者用寥寥数笔,生动地塑造了楚人这个丑角形象:他对书上的荒唐内容信以为真,拿着树叶到集市上去,当着人家的面去拿人家的东西,落得被公差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门的可悲下场。 本文包含的道理更令人深思:像“楚人”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能见到的吗?他们和楚人的思维方式一样,无视现实;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总是凭主观想象,他认为怎样就是怎样,总是想当然地做事情,结果把事情弄得很糟。希望我们读过这则笑话之后,也能照一照这面镜子,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犯过像这则笑话里所描述的错误呢?1.解

5、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可以隐形( ) (2)以摘之( ) (3)不能复分别( ) (4)扫取数斗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汝见我不? (2)县官受辞,自说本末。 3.“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4.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看不见的? 5.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并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推敲 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

6、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选自诗话总龟) 【注释】岛:贾岛,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人。京师:京城,此指长安。引手:伸手。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权:临时代理。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象:物象。并辔:坐骑的马头齐平,表示平等。辔,驭马的僵绳。 【阅读指津】 “推敲”一词,来自于唐朝诗人贾岛的一个典故。他觉得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由于思考深人,以致冲撞了韩愈。韩愈对贾

7、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门,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作“推敲”。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岛初赴举( ) (2)遂于驴上吟哦( ) (3)尚为手势未已( ) (4)遂并辔而归(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炼之未定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引手作推敲之势 D.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2)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4.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

8、说说理由。 5.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四)哀溺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选自柳河东集) 【释】氓(méng):百姓。甚:厉害。绝:横渡。中济:渡到河中间。济,渡河。侣:同伴。腰:挂在腰间。去:丢弃,抛弃。有顷:不一会儿。益怠:更加疲倦,疲惫。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

9、意思。何以货:还要钱干什么?大货:非常多的财物。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阅读指津】 本文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一个人盲目崇拜或迷恋某件东西已到了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的时候,就会完全丧失理智,在生死关头分不清主次利弊,连性命也不顾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永之氓咸善游( ) (2) 今何后为 ( ) (3)身且死( ) (4) 且若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这个故事告诉我

10、们什么道理? (五)湖之鱼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林子:林纾(sh)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肆:指茶馆。会:汇聚。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葑 (fng)草:水生植物。寻:长度单位,八尺。薮(su):原指水

11、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盛:多,频频。 【阅读指津】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他工诗古文辞,用犀利、恰切的文笔完成了畏庐文集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40余部书,成功地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在本文里,他由观鱼喋食而起感悟,发表现实人生之慨,告诫追逐名利之徒,莫为名利所诱惑而吞下吊钩,而成为他人俎上之肉,语言简明朴实,寓意深远,催人猛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林子啜茗于湖滨肆( ) (2)然随喋随逝( ) (3)久乃知( ) (4)独无钩乎( )2.用现代汉语写

12、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 (2)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3.对于丢下的食物,鱼儿渐渐“不食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4.作者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六)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选自洪迈容斋随

13、笔) 【注释】商鞅:人名,又称卫鞅、公孙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徙:迁移,移动。吴起:人名。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偾(fèn)表:放倒标帜。【阅读指津】“民无信不立”,这是治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立信如何才能产生效果呢?不仅必须言必信,行必果,而且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进行;体现在赏罚上不仅要分明,而且得重奖重罚,奖要奖得人眼红,罚要罚得心惊肉跳。文中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是他们向百姓证明政令、树立威信的一种方法。仔细想想,二人能够名垂青史,是不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后人学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吴起治西河( ) (2)夜置表于南门

14、之外( ) (3)来谒吴起( ) (4)盖以效起(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令于邑中曰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送孟浩然之广陵 C.盖以效起 以丛草为林 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 择其善者而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2)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 4.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15、,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著名的琴师。钟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是个樵夫。志:志趣,心意。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耸的样子。兮(x):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洋洋:盛大的样子。所念:心中想到的。得:领会,听得出。阴:山的北面。卒(cù):通“猝”,突然。操:曲调。造:奏。穷:推究到极点。于何:如何。 【阅读指津】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16、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伯牙善鼓琴( ) (2)乃援琴而鼓之( ) (3)更造崩山之音( ) (4)钟子期辄穷其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3.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4.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八)孔融妙对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

17、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题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孔义举:孔融,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颖川襄城(现在河南襄城)人,当时颇有盛名,士有被其接纳者,名为“登龙门”。司隶校尉:汉至

18、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诣:前往,到。清称:有清高的名称。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通:通报。府君:汉代称太守为“府君”,李元礼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前:前往。仆:我,谦称。先君:死去的祖先。仲尼:即孔子。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师资之尊: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故说。师资,老师。是:所以。奕世:几代。太中大夫:官名,掌论议。陈韪(wi):人名,不详。了了:聪明,有智慧。踧踖(cù jí):非常局促不安。 【阅读指津】 孔融先是巧妙地运用了“亲戚关系”这个概念,将孔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不可谓不机巧

19、,其思维不可谓不敏捷。然后孔融又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为司隶校尉( ) (2)谓吏曰( ) (3)既通( ) (4)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孔文举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4. 陈韪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外之意是什么? 文举的“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言外之意是什么? (九)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