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气温有多高_苏教版_第1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气温有多高_苏教版_第2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气温有多高_苏教版_第3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气温有多高_苏教版_第4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气温有多高_苏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温有多高? 教学设计老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学目的】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展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

2、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读自编的一首

3、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化,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历联络起来,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观察对象。 1经历“观察推测证实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展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

4、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正确使用温度表,掌握看、读、写

5、温度的正确方法。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能归纳出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最高时并不在正午。理解进展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3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开展的,关注与自然有关的问题。 重点:通过观测记录,知道同一时间不同条件下的气温不同;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难点:正确认读温度。一、课前谈话,活泼气氛1谈话:首先我来问几个问题,假如你认为符合你的特点,那么请你把手举起来。1 谁最认真? 2谁最爱发言? 3谁最爱观察?【设计意图】以小游戏的形式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并能让他们继续

6、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点。2谈话:我们班同学不仅很优秀而且很自信,那么在今天的这节课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定会更棒.3上课,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提醒课题1谈话:近来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同学把厚厚的棉袄都脱下来了,为什么?谁来说?学生汇报。2.谈话:单纯用上下或冷热来描绘天气是不准确的。老师这里有一那么天气预报,是关于这几天的。谁能做一名小小天气预报员为大家准确的播报一下这几天的天气情况? 3学生参与播报的活动,老师适时予以评价。【设计意图】在本单元的第一课已经学习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提升知识的兴趣性,又复习了有关天气符号的知识。4谈话:为什么气象站的工

7、作人员能知道这几天的气温并告诉我们呢?他们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我们自己能不能测量出来周围环境的气温呢?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如今教室里的气温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气温的知识。板书课题:气温有多高,学生齐读。三、仔细观察,学习使用温度表1介绍温度表的构造,利用实物和课件同步讲解温度的读法与写法。课件出示温度表的示意图。1讲解:温度表,也叫寒暑表。平时温度表是挂在墙上的,拿在手上怎么拿呢?谁来示范一下啊?演示拿住顶头或两边又怎么看呢?这上面有两个字母:C、F,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考虑、讨论、汇报2讲解:温度表的上面有两排刻度,左边的刻度称为摄氏度,跟我读“摄氏度,它的写法是。右边的刻度称为华氏度,用表

8、示,它只在美国应用。而我们通常使用的都是左边的摄氏度。谁知道为什么把它称为“摄氏度呢?学生汇报、板书3讲解:摄氏度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通用,是应用最广泛的。1摄氏度等于33.8华氏度。温度表依靠的是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它的底部中间有感温泡,不同的温度表里面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遇热便会沿着水银柱或酒精柱上升。4谈话:请你们拿出温度表。谁知道看温度表的时候该怎么看呢?学生讨论汇报5小结:我们在看的时候要平视刻度,再与左边的数字对照。看一看,此时温度表上的温度是多少呢?怎么写呢?老师请两名同学把你观察到的数写在黑板上。6学生讨论、汇报并练习:先写数字,在数字右上角画一个空心的小圈,小圈后写

9、一个大写的C,即。2学生交流自己内化了的读写方法。3谈话:把温度表的感温泡握在手里,读一读温度表上会呈现出来的最高温度,并练习读一读、写一写。学生自主练习4谈话:老师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这样一那么天气预报:2020年1月20号,铁岭,小雪转晴,北风5-6级,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21,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课件出示5小组讨论,引出“零下的概念。【设计意图】利用天气预报的形式引出“零下的概念,理论联络实际,并且易于掌握。6小结:我们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比这个温度高就是零上,比这个温度低就是零下,但是用汉字表示太费事了,人们就创造了“-,也就是减号,

10、把它放在温度的前面表示负数,如-10,就表示零下10摄氏度了。四、测量教室里不同位置的气温。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温度表的使用方法,那么请大家推测一下,在我们这间教室的不同位置,比方有阳光的地方和背阴的地方,开窗的地方和没有开窗的地方,空中和靠近地面的位置,这些地方的温度会不会一样呢?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然后把预测的结果填在记录单的相应位置。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2学生猜测并商量活动方案。【设计意图】这一学习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观测地点,并对自己即将展开的测量活动进展预设,进步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才能。3谈话:终究阳光下、背阴处,通风处与背风处的气温是不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实际

11、探究一下。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及本卷须知4分组活动:分别测量室外阳光下、室外背阴处、室内阳光下、室内背阴处、地面处及正常室温,并做好记录。5学生互相交流测得的结果,并对结果进展比较、分析、汇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互相讨论、共同交流得到结论,当学生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发自内心的。6小结:气温是个神奇的东西,室内与室外温度不一样,阳光下与背阴处温度不一样,低处与高处的温度也不一样。而且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也不一样呢!7指导学生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得出变化规律。课件出示8小结: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早晚低,午后高,最高时并不是在正午12点,而是在14点左右

12、。9谈话:同学们,全国的气温显然不会一样,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为了让全国人民尽早地知道每天的温度,他们就想出用百叶箱来测量。除了百叶箱可以测量气温,你们还知道有什么更先进的测量仪器吗?气象卫星,出示气象卫星资料及观测到的云图。五、认识百叶箱使用课件1讲述:气象台在测量温度的时候,是把温度计放在一个白色的箱子里面,这种箱子叫做百叶箱。2播放课件,介绍百叶箱,并浸透标准化测量的意义。【设计意图:在这里通过认识百叶箱进而引导学生考虑标准化测量的意义,老师可通过课件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深化追问,引导学生理解进展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六、活动拓展、丰富知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展扩展1课件出示:智慧小博

13、士-南极冷还是北极冷?学生讨论2讲解:地球外表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 89.6,在北极的西伯利亚维尔霍杨斯克曾记录到-70的最低温度。南极的温度要比北极低20左右。3谈话: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小知识,请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全年平均气温最低地方青藏高源的伍道梁- 5.8 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26.4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漠河- 30.6 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22.8 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的伍道梁5.5 7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33月球外表的最低气温是- 183。【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稳固了学生对温度的认读。六、学以致用,回到生活。谈话:今天我们和温度表成为了好朋友,不仅认识了它,还会看、会读、会写上面的度数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利用它来测量温度了。那么就请你用自己学到的测量方法,在课余时间里,每隔一个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